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

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




基本信息


【名称】: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

【类别】:书画

【材质】:纸本

【作者】:董其昌

【书体】: 行书

【年代】: 明代

【规格】:横310厘米,纵31厘米。

【收藏机构】:昆仑堂美术馆藏

法帖鉴赏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的董其昌《行书杜甫诗长卷》正是董其昌平淡书风的代表之一。通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每一笔墨、每一体势乃至整个章法都是自然流泻出来,从平淡天趣中看到董氏书作的“绚烂之极”。

笔者且从用笔、结字、章法几个方面对此幅作品作一简要的赏析。首先,对于用笔,董其昌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书法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割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以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董氏此作用笔虚灵而又力透纸背,不使一实笔而笔笔刚健,正合了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境界。笔法精到,纯熟而传统,这正是他数十年来对古人精微感悟的结果。其中既有藏锋又有露锋,充分体现了奇正变化之妙。此作还在空灵之中加大了提按力度,极尽笔势纵横,有来有去,千变万化而气贯韵满。虚实的对比使通篇生意盎然。

其次,在结字方面,董其昌十分推崇米芾的“大字如小字,小字如大字”的观点。他说:“往余以《黄庭》、《乐毅》真书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得佳,因悟小楷法,欲可展方丈者,乃尽势也。题榜如细书,亦跌荡自在,惟米襄阳近之。”明以前的书法,一般都是小幅小字,明季大幅大字渐流行,但以习惯小字的笔法写大字,往往没有了小字的气势,所以董其昌在平时的临习创作中十分注意这一点,他强调大字也应与小字样紧密精微。此作字大径寸以上,对于以前的尺牍手卷来说应属大字范围,但董氏写来笔笔精到,结体亦无支离破碎之感,即便是在后半部的腾挪跌宕的草书中,结字和用笔也有小字的气势。

此作在结字方面还注意到了“奇”与“正”的关系。董其昌十分强调结字的奇,他经常批评赵孟结字太平而不能入晋唐门室,他说:“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作许多字结体“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转左转右”的奇正法则,超越了“二王”的法度,这种以奇为正的结字,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原动力,给人以满目青翠的生机。

再次,对于章法,董其昌可以说是比他的前人大大迈出了一步。这幅作品腾挪跳跃、跌宕起伏的章法,即使在董氏本人的作品中也属难得。章法的虚实统一,浓淡和谐、倚侧相当都让人叹为观止。他说:“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此幅作品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牵丝在有无之间,有者连绵不绝,无者势不可遏;而行距之间的疏朗更增添了一种恬淡平和的气息。可以说,此作既有动态的美而让人一见倾心,又有静态的美让人回味无穷。

另外,董其昌在用墨上的独树一帜亦为其作品增添了无穷的意趣。他说:“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肥,肥则大恶道矣。”用墨润而不枯,则墨肯定不能太浓。事实上,用淡墨正是董其昌所擅长的。这幅作品中看似浓重的线条,其实墨色并不是很浓,但渗透在绢面上的墨色却很匀称而滋润,看上去很厚实;而那些较细而渴的线条则因墨色较淡而显得挥洒自如,略无阻碍,虽渴不燥,神韵十足。

如果董氏不用淡墨,那么他的用笔就不会如此转束自如,象他这样胸次高远的人,一旦被浓重的墨色所阻碍,那么他的用笔就会变的呆板而不生动,笔势也会因之变得艰涩而不流畅。如果不用淡墨,他的结字也不会出现如此大小相杂、扶老携幼、奇正统一,而会变得小心翼翼、状如算子。如果不用淡墨,那么他的章法也就不会如此虚实相生、一派天机,而会变得拥阻不堪、满纸俗气。笔者以为,董其昌的性情注定了他会用淡墨,可以说是淡墨成就了董其昌,也正是董其昌让淡墨在书艺中拥有如此缤纷的色彩。

此幅作品虽未见于任何书画目录,也无纪年,但无论从其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准,均可以说是董氏晚年的力作。

作者简介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谥叫文敏,因称董文敏。万历七年(公元1589年)举进士,历任编修,湖广副使、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辞官,以太子太保衔养老于家乡。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善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他是尚南贬北,抬高文人画的地位,打击压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笔柔和,秀媚有余,魄力不足,缺乏气势,且多辗转摹仿,如《峒关蒲雪图》、《溪山平远图》等,皆为摹古之作。

其作品留传至今的有:《山水》、《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