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1949年8月15日—1950年3月31日),设于台北介寿馆(今“总统府”厅舍)。



成立


1949年6月21日,已下野的国民党总裁蒋中正为检讨过去军事、政治、经济何以失败的总因,作为今后军事与复兴大业之依据,乃于台北召开东南区军事会议, 与会者包括东南区陆海空三军将领与党政各要员,会议以陈诚任主席。该会历时七日,会中一则重要决议,乃正式确立组织“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统一指挥辖区内军事政治,确立台湾为复兴基地,将嵊泗列岛、舟山群岛、福州、厦门及台湾融合成一个攻守整体。设置“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一案的落实,则经行政院政务会议于7月18日通过,再经非常委员会追认,8月15日陈诚正式就任该公署长官,林蔚、郭寄峤、罗卓英、郭忏、孙立人、汤恩伯等六人则分任副长官,公署设于台北“介寿馆”,原计划下辖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省及海南特别行政区,但海南始终未受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管辖,改入华南军政长官公署,故最终实际辖有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省。

影响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以及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第二分会(辖东南区)的成立,更强化了台湾省主席陈诚原本享有的东南区党、政、军、财大权。该公署的作用,更反映在大陆撤台军队的整建(为当时台湾省防卫司令孙立人整编)与东南区战事(金门战役与舟山登步岛之役)的指挥上。1949年12月7日行政院迁台搬入“介寿馆”后,公署与行政院不论在角色及功能上日益融合,1950年3月15日,蒋中正总统下令撤废东南军政长官公署,3月31日公署正式完成撤销工作,人员与业务多转移总统府及行政院。

机构和所辖部队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 长官 陈诚 陆军上将

副长官林蔚、郭寄峤、罗卓英、郭忏、孙立人、汤恩伯 (陆军中将)

参谋长兼任新闻、法制、政工宣传部门负责人李树正中将 (陆军中将)

办公室主任 章毓金

下属 驻潮汕地区的 第十二兵团 (司令官胡琏) 参谋长杨维翰

十八军 二万多人 军长 高魁元 (陆军中将)(同时兼任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年龄40岁)

十一师 师长 刘鼎汉 少将 辖 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 (8000多人)

一一八师 师长 李树兰 少将 辖 三五二团、 三五三团、三五四团 (8000人左右)

四十三师 师长 鲍步超 少将 辖 一二七团 一二八团 一二九团 (7500多人)

另有一个军部直属部队加强团、炮兵团和军文工队、医护队(含女军官30多人,女兵二百多人)

十九军 二万余人 军长刘云瀚(陆军中将)(同时兼任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年龄37岁)

十八师 师长尹俊 少将 辖 五十二团、 五十三团、五十四团 (8000多人)

十三师 师长吴垂昆少将 辖 三十七团、 三十八团、三十九团 (6700佘人)

十四师 师长罗锡畴少将 辖 四十团、 四十一团、四十二团 (6000佘人)

另有一个军部直属部队特务团、炮兵团和军文工队、医护队(含女军官20多人,女兵一百多人)

六十七军 近两万人 军长刘廉一(陆军中将)(年龄36岁)(新组建的部队)

相关分词: 东南 军政 长官 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