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是由东南大学原动力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发展而来,设置有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能源信息与自动化系、制冷与人工环境系5个系,下属有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热工基础、环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7个本科专业。培养对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个层次。

中文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简称:能源学院

校训:止于至善

类别:主干院系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

学院地址:南京江宁区苏源大道79号

邮政编码:211189



学院简介


本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放在首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拥有一个江苏省重点学科——热能工程;独立建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内含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能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环境工程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和兄弟院系合作建有建筑环境与设备、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以及工程力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历年来,本学院已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7000余名,其中本科毕业生15000名,硕士毕业生800余人,博士毕业生200余人,出站博士后39名,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本、硕、博)8名。

本科专业设置


(1)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包含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制冷与低温技术、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三个专业方向。本科生在二年级末,通过本人申请和教师指导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专业方向。

方向一: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动力工程和热工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学生具有在电力等行业进行研究、规划、设计、调试、运行和管理的能力。为国家电力工业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方向二:制冷与低温技术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各种制冷设备和系统的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为国家制冷、空调制造和应用领域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方向三: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

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知识,使学生具有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型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研究、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运行等综合能力。为国家新能源利用领域输送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培养学生掌握人居环境工程方面的供热通风、空气品质控制、建筑给排水、建筑环境测试和楼宇自动化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供热、空调、建筑智能化等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为国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输送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3)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环境方面的监测、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城市和工厂企业的水、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工程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应用能力。为国家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和设计单位以及大型专业工程公司等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4)核工程及核技术专业

培养基础宽厚,具有核能工程、核电站运行、核技术应用及其它交叉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学生既有坚实的核科学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家核能相关部门将需要大量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大型核电站、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外资企业任职。

科研情况


拥有洁净煤发电和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九。热能工程在2002年全国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评选中名列第5,在2003年省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热能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先后出版全国统编教材59部、专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新模式”和“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传热学”和“锅炉原理”课程先后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院设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热能工程研究所、大型火电机组仿真控制、制冷与空调、环境保护技术、新能源技术、建筑与人工环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技术研究。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牵头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水专项1项,国家"973"课题11项、国家"863"课题16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项;科研到款经费2.11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9件、实用新型专利221件,发明专利授权12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0件;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290余篇、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460余篇。

人才培养


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重点建设单位,现有专任教师129名,其中教授49名、副教授53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咨询专家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1名,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1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4名,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3名、技术带头人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8名;1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在读本科生96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余人。

对外交流


本学院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广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瑞典、韩国、澳大利亚、香港、芬兰和意大利等进行十余个项目的科研合作,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50余人次,有14位国外著名学者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本学院教师出国进修、访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达120多人次,并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煤燃烧学术会议、第四届亚大燃烧会议等大型学术会议、中日水处理技术研讨会、中美燃烧污染与温室气体CO2控制研讨会、第五届海峡两岸环保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化学学会第六届水处理化学学术研讨会。与国际著名的意大利罗马大学联合培养“能源与环境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并于2004年联合举办了为期六周的“能源与环境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先后有15名意大利专家教授来校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