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北大学


1 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东北大学包括两个校区:一个是沈阳校区,位于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南滨浑河,北畔南湖;一个是秦皇岛校区(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位于海滨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沈阳校区和秦皇岛校区校园各具特色,绿荫郁郁,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楼群风格迥异,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治学严谨,校风纯正,集教学科研和产学一体,两校区构成一体,统一著名“东北大学”,是一个求学深造、科学研发的全国著名重点大学。

中文名:东北大学

外文名: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创办时间:1923年4月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丁烈云

知名校友:张学良、刘长春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

主要院系:材料与冶金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24个

硕士点:174个

博士点:81个

院士:5人

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学校简介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体育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有173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4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5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410名教师中,共有教授4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8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069人,硕士研究生5613人,普通本科生24514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面向基础产业的特色优势学科(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技哲学、管理、行政学等)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十一五”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7篇。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国内、国际竞赛中获得奖项1173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和6个“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6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励18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项,省部级一等奖33项;顺利完成军工科研生产资质认证,并作为课题首席单位,申请并获批军工973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755项,其中发明专利390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8424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479篇。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33次,其中国际会议81次。

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建有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成为中法博士生学院中方高校联合体成员,亚洲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基地中方首席成员单位,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与环境信息技术教席。先后选派教师5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以及李鹏、朱镕基、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校视察。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孙家学

校 长:丁烈云

党委副书记:熊晓梅

党委副书记:李文宪(兼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明

副校长:刘积仁

副校长 :姜茂发

副校长 :左良

副校长: 陈德祥

副校长:汪晋宽(兼秦皇岛分校校长

副校长:王福利

秦皇岛分校领导

党委书记:李文宪

校 长: 汪晋宽

副书记: 焦玉珑

副校长: 王金玲

副校长: 肖劲民

副校长: 才书训(兼研究生分院院长

副书记: 武涛(兼纪委书记)

^师资力量


截至2011年5月,东北大学在职教师3122人,在2401名专任教师中,共有教授4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283人;现在校博士研究生3069人,硕士研究生5613人,普通本科生24514人。著名院士: 闻邦椿、张嗣瀛、陆钟武、柴天佑、王国栋,特聘院士:左铁镛、殷瑞钰、殷国茂、李正邦。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10个,第二类特色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有173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MBA、MPA、工程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4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5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单位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东北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保持和发扬面向基础产业的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新兴学科,形成了工学为主,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次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评估中,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荣登该学科榜首。

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东软集团)。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EMP)。

1个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成立的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安全评价中心,1个国家环保局的委托建立了滤料检测研究中心。

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太原重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1个东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最早的)。

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轧制技术研究基地)、计算机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立项建设)、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各向异性与结构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流程工业数字化仪表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1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截止到2010年)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实验室、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实验室、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嵌入式技术重点实验室、硼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与硼材料重点实验室、微流控芯片及流动分析实验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科研实力


东北大学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1989年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1项,优秀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2005年,东北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846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5项,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国家专利659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0996篇。东北大学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8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共聘请70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5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国际交流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8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共聘请70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5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历史沿革


1905年奉天师范学堂创建

1909年奉天师范学堂更名为奉天两级师范学校

1910年奉天省立第一农科高级中学创建

1918年奉天两级师范学校更名为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后东大理工科)

1920年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更名为奉天公立国文专修学校(后东大文法科)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为首任校长

1929年奉天省立第一农科高级中学并入东北大学,改建为东北大学(农学院)

1933年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

1937年东北大学更名国立东北大学

1938年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参与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即现西北工业大学

1939年国立东北大学(农学院)改建为奉天农业大学

1946年东北大学(回沈后留川部分)改建为川北农工学院,后发展为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部分院系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校

1947年东北大学(医学院)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1949年国立东北大学(文、法、商学院)并入(解放区)东北大学,现发展为东北师范大学

1949年国立东北大学(农学院)参与合并组建沈阳农学院,即现沈阳农业大学

1949年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改建为沈阳工学院

1949年鞍山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1949年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并入鞍山工业专科学校

1949年东北行政学院(部分)并入鞍山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焦作工学院(冶金系)并入沈阳工学院

1950年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业专科学校、鞍山工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东北工学院

1950年抚顺矿山工业专门学校改建东北工学院(抚顺分院)

1950年鞍山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2年山东大学(采矿系)、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矿系冶金系)、大连理工大学(电机系)并入东北工学院

沈阳冶金专科学校改建沈阳有色金属学校

1952年沈阳有色工业学校、沈阳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冶金科)合并组建沈阳有色金属学校

1956年,以东北大学的土木、建筑系为主,与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整建制合并,成立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即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58年沈阳有色金属学校升格为沈阳冶金专科学校

1960年10月22日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6年冶金工业部北方冶金地质721大学创建

1978年沈阳有色金属学校升格为沈阳黄金专科学校

1980年冶金工业部北方冶金地质721大学更名为冶金工业部冶金地质进修学院

1982年冶金工业部冶金地质进修学院更名为秦皇岛冶金地质职工大学

1987年秦皇岛冶金地质职工大学并入东北大学(后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

1988年沈阳黄金专科学校升格为沈阳黄金学院

1993年东北工学院更名为东北大学

1995年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光辉校史


^云涛日破(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日本将魔爪伸向东北,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2年春,张作霖命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原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原文学专门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文法科。经费由奉、黑两省分担,校址暂设沈阳高师旧址内,校长由王永江兼任,学生480余人。文法科设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理工科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土木工学系,机械学系。该校经费充裕,教职人员待遇优厚,超过国内各公立私立大学。东北大学筹委会成立,次年4月19日,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东北大学宣告成立,王永江为首任校长。1923年10月24日,公立东北大学正式开学。

严谨作风、学风、教风成为东北大学师生一贯的精神。“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成为东北大学的校训。重实验、重实践成为东北大学建工厂、参观考察的泉源。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形成南北两校区。1928年8月16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继任东北大学校长,并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1928年8月,留学归来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1928年9月,50名女生进入东北大学,从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男女同校之新纪元。1929年第14届全国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北大学破16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有来自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所讲题目从“火山现象”,到“教育的变迁”;从“东三省农业发展与中国民生关系”,到“列国对华之联合政策”,内容涉及政治、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1927年11月,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过两个多月,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明确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东北大学学堂,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英才荟萃。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全国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破8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东北大学设立了26个学院98个系196个专业,良师荟萃,设备领先,学风淳穆,成为东北大学位居全国第五。

^风雨载途(1931-194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校师生悲愤已极,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师生先后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1932年7月,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第10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创办的冯庸大学9个系全部并入东北大学。1935年12月9日,东北大学成为“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青年爱国运动走向新的历史时期。1936年初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筹资15万元,修建东北大学校舍,并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1936年“一二.九”运动周年之日,东北大学举行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1937年1月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改为国立东北大学。同年6月又迁回西安。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北大学被迫由陕入川。1938 年7 月, 奉国民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到东北大学创办了历史研究所。1942年,东北大学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大学60位师生,被授予烈士称号。1946年东北大学迁返回沈阳。1948年6月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力耕躬学(1949-1978)

1950年4月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东北大学校长,学生12936人,教师2428人。1952年至1980年先后有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学科和系,包括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筑系、市政类系(科)、外国语言系、金融系等等并入东北大学。1953年末东北大学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期刊《科学研究资料》。1955年初,东北大学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了学生科学报告会,产生了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生科学技术协会。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东北大学谢绪恺教授的《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获大奖,并被编入《一般力学》大学教材,被命名“谢绪恺判据”。1958年国庆前夕,东北大学创造了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1950年东北大学被列为首批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东北大学大学科研所被评为先进集体,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3项。1986年11月6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东北大学,并题词:“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1981年,美国阿巴拉契大学校长约翰托马斯率代表团访问东北大学,次年9月毕可桢院长率团到美国匹茨堡大学和阿巴拉契大学交流仿问和考察。从此,东北大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1978年东北大学成立研究生院。

^知馨行远(1978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东北大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87年在秦皇岛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并迅速得到发展,成为东北大学有机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东北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而隶属教育部,2006年,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1988年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东北大学科学园,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企业——东软集团,并成为后来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大学企业。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1998年从中央其他部委划转教育部直属,成为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

1998年东北大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确立了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型、国际型的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一批适应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前缘重点学科得到飞跃发展。

^校歌校标校训


^校歌

东北大学校歌(改良版)

词 刘半农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东北大学校歌(原版)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三民主义之圣化,仰青天白日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

东夷兮狡诈,北虏兮矫骁,

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

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责,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校歌资料:

经考证歌词作者为中国近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半农。

其时,刘半农38岁,他与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林语堂等著名学者同时被聘为当时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活跃人物,是中国学术界和语言学界的闻名学者,他曾赴日本、朝鲜讲学游历,提出工程浩大的《编撰<中国大词典>计划概要》,他还曾同盗窃中国文物的美帝国主义分子安得思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1928年为了庆祝建校6周年拟创作校歌,当时东北大学的元老之一孙献先生亲赴北京恭请刘半农先生作词。学术造诣深厚,开一代新诗风的刘半农,面对列强环伺,几欲吞并我东北山河的危急势态,深深的意识到为东北大学作校歌的深远意义和肩负的重大使命。怀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一腔心血,他不负众望写下了振聋发聩的《东北大学校歌》。而后,著名语言学家兼作曲家赵元任先生为歌词谱了曲。

在东大六周年校庆时,张学良将军偕夫人于凤至女士进入会场并登台训话,随后由教育学院的潘美如指挥服装整洁列队于操场上的两千多学子齐唱《东北大学校歌》。歌声嘹亮,声震天外,表达了东大师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心声。《东北大学校歌》此前在刘半农的研究资料中未有任何记载。如今这段史料被挖掘出来,它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并将作为东北大学珍贵的历史见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校标

白山黑水是校标的主题。校标的原设计是我国国徽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于1929的作品。现在的校标在此基础上做了个别修改,主要是加入了张学良老校长1992年为东大题写的校名。

^校训校风

“千古功臣”张学良老校长在1992年为东北大学复名题书的校名。

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校风献身、求实、团结、创新

^历任校长

王永江,1923年4月至1927年11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刘尚清,1927年11月至1928年8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张学良,1928年8月至1937年2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1993年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臧启芳,1937年2月至1947年4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刘树勋,1947年冬至1949年2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靳树梁,1950年9月至1964年7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康敏庄,1977年11月至1981年5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1年6月至1983年3月专任党委书记

毕克桢,1981年5月至1984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陆钟武,1984年1月至1991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院长

蒋仲乐,1991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93年任东北大学校长,1995年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赫冀成,1995年3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丁烈云,2011年1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现省军区所在地)。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

东北大学是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由奉天和黑龙江两省联合创办的高等学府,是20世纪初在东北地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校舍暂用位于省城大南关的高校和文专两校旧校舍。后于北陵购置500亩地,开始动工兴建新馆。购地款除外,东北大学的基建费用即达奉洋600万元。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规模之大,功能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大学当年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1928年张学良任校长后,实行男女同校,增设学院,延聘教授,大力发展体育。著名学者如章士钊、梁思成等曾在此任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西安、四川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01年06月25日,东北大学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东北大学新校区


为解决我校办学空间不足的情况以及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挥我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主动适应国家特别是辽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知识传播与创新的迫切需求,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承担起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四个方面的重要使命,我校在沈阳市浑南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城内购置土地1337.55亩,将建设集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为一体的“东北大学浑南校区”。

初步规划,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将建设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专家教师公寓及附属配套设施等,预计2012年4月开工建设,将在2013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产、学、研于一体,学生规模13000人,进驻软件学院、生物医学与信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文化创意学院等。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分数线


考试
方式 学科门类(专业、领域) 考生成绩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全国
统考 哲学[01]  320 50 90

经济学[02]、应用统计硕士[025200]、国际商务硕士[025400] 360 55 90

法学[03] 340 50 90

体育学[0403]、体育教学[045201] 
310 45 150

外国语言文学[0502]、翻译硕士[0551] 355 55 90

理学[07]  310 45 75

工学[08](不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软件工程[0835]、工程硕士[0852]及照顾专业) 330 50 80

工程硕士[0852] 310 50 7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软件工程[0835](学术型) 305 50 70

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及领域) 310 45 75

管理学[12] 360 55 90

艺术学[13] 330 40 90

全国
联考工商管理硕士[125100] 提前面试 符合国家一区分数线确认录取

工商管理硕士[125100]常规面试 155 40 100

公共管理硕士[125200] 155 45 90

会计硕士[125300] 190 55 1201、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单考、联考除外),可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即在学校初试合格资格线基础上总分降10分,单科降5分。

2、各院(系)可在满足学校初试合格资格线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系)生源和招生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系)各学科(专业领域)的复试线。

3、*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

4、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另行公布。

^东北大学地理位置


地址:文化路3号巷11号

扩展阅读:

1

中国东北大学:http://www.neu.edu.cn/

2

日本东北大学:http://en.wikipedia.org/wiki/Tohoku_University

3

日本东北大学官网:http://www.tohoku.ac.jp/english/

4

中国东北大学地图信息:http://www.neu.edu.cn/files/map/index.htm

5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http://www.smm.neu.edu.cn/index

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http://www.neuq.edu.cn/

7

丁烈云:http://baike.baidu.com/view/659960.htm

8

东北大学机械学院:http://baike.baidu.com/view/1542522.htm

9

东北大学简介http://neu.edu.cn/intro_info.htm

开放分类:
教育大学211工程沈阳985工程

2.日本东北大学


2 日本东北大学


^简介


日本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日语:とうほくだいがく,英文: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位于日本东北地方最大都市─仙台市的国立大学。东北大学创立于1907年(明治40年),是日本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三所帝国大学。成立之初称作东北帝国大学,二战后为了消除帝国主义而改为现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国学大师鲁迅、数学家苏步青等均出自此校。

^学校历史


最初(1736年),学校在仙台建立名为明伦养贤堂( Meirin-yokendo)的医学院。学校多次重建,后来成为仙台医学専门学校,这是东北大学医学院的雏形。1907年6月22日,学校更名为东北帝国大学,学校施行开放的教学政策,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1918年,将农学部并入北海道大学,二战后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学院。2007年学校举行了100周年校庆。

^学院分布


农学部

由于校区气候温和,有丰富的山地、水田、林场,对农、林、牧经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有附属农场,农、林、牧统一经营,并设有农、林、牧、草地各学科领域综合教育研究设施,是日本大学中唯一的该类教育机构,其中草地教育设施中的博士课程教学为全国所独有。

医、药学部:康复医学的研究是本学部的重点。最早以温泉治疗为理疗基础,并进行临床的运用实践,以后扩充为对身体残疾者社会、职业康复和利用温泉治疗慢性疾病两方面发展。脑部疾病研究,脑活动机理、程序、脑障碍等方面研究有悠久的传统。神经内科和脑神经外科,自由中枢,脑代谢,脑发育及精神药理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学部

本学部最显明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十分发达,教学与研究并重,设有17个研究科,227个专业讲座,读博士前期课程658人,后期课程576人,为日本大学中屈指可数的研究生教育机构。学部中有早已闻名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抗震结构实验设施、燃烧限界实验室,为地震预防、新材料研制、节约使用燃料和新能源开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全校所属的研究所与研究中心中,大部分均承担着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已做出显著的成绩。比如金属材料研究所,被称作日本的“钢都”。选矿冶炼研究所是国内大学第一个所属的该种类型研究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吸引了各国学者来此进修和共同研究。抗震菌病研究所,在癌的研究方面条件优越,为癌细胞的保存,癌细胞学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科学计测研究所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方面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61年就建成了集光精度为世界第一的性能优越的太阳炉。还有,高速力学研究所在流体力学、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在硝酸化学方面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经常举办国际会议,为国内外人士所赞誉。遗传学研究中心、大型计算中心为全国共同利用设施,后者为适应东北地区需要,引入世界最新性能的计算机,具有650个终端,已与其它大学情报处理中心接通。低温中心的超导研究正生机勃勃地开展。加速器与放射性同位素两中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与其它单位不同的地方。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室有100万伏特的电子显微镜和配套齐全的真空蒸发电子包埋等辅助装置,许多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并设立了在该项研究上取得卓越成果获得者小川命名的奖励金制度。

东北大学是所中国人民熟悉的一所大学,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以及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就读过该校。该校有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归结起来有三点。

理学部

由东北大学初创时的理科大学发展而来,在东北大学中占核心地位,有“理科的东北”之称。现共有11个学科、63个讲座、5个附属研究所、16个教育研究设施,为日本国立大学中理科学科最多的学部。现校属的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科学计测研究所就是从理学部独立出去的。附属植物园,面积有455280平方米,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有自仙台筑城400年来保护得很好的枞树天然林,作为学术研究的原生林,1972年被定为自然保护区。园内栽培有从世界各地来的杨柳科植物200种1000株。木材有香名誉教授对杨柳科的分类颇有研究,他收集了该科标本7万件。园内还有自生的羊齿类植物666种,为农学部、教养学部以及国外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的理想基础。对地震、火山的预测研究,早在1952年以前就在青叶山设有地震观测所,20年后又设立了地震预报观测中心,1987年两所合并附属地震预报、火山喷发预告观测中心,为该地区最大的同类机构。原子核的物理学研究,1963年就建成了最高能量3亿电子伏特的研究装置,其主装置的最高光束通过电功率50千瓦,供校内外单位共同使用,深得国内外好评。基本粒子研究也是东北大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65年起就采用泡箱照片解析方法,同国外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现附属泡箱照片解析设施已成为世界中微子、粲子等新粒子研究中心。超高大气层物理学研究,通过各种观测、解析、计算机控制的手段,采用卫星、火箭、地面观察所得数据,开展对地球及各行星超高大气层环境综合研究,解释极光及有关物理现象,探索大气层、陆地、海洋、北极圈、生物圈等等气候系统构成的复杂原因及作用机理。

^大学院专业设置


研究科 专业设置

文学研究科 文化科学、语言科学、历史科学、人类科学

教育学研究科 综合教育科学、教育设计评价

法学研究科 综合法制(法科大学院)、公共法政策(公共政策大学院)、法政理论研究

经济学研究科 经济经营学、会计

理学研究科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地学

医学系研究科 医科学、残障科学、保健学

齿学研究科 齿科学

药学研究科 创药化学、医疗医药学、生命药学

工学研究科 机械系统设计工学、纳米机械学、航空宇宙工学、量子能源工学、电气通信工学、电子工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化学工学、生命工学、金属尖端工学、智能设备材料学、材料系统工学、土木工学、都市建筑学、技术社会系统、生物机器人工学

农学研究科 资源生物科学、应用生命科学、生物产业创成科学

国际文化研究科 国际地域文化论、国际文化交流论、国际文化语言论

信息科学研究科 信息基础科学、系统信息科学、人类社会信息科学、应用信息科学

生命科学研究科 分子生命科学、生命机能科学、生态系统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科 环境科学

医工学研究科 医工学

教育信息学研究部 教育信息学

专门职大学院 法科大学院、公共政策大学院、会计

^治学目标


日本东北大学正门

东北大学是所中国人民熟悉的一所大学,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以及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就读过该校。该校有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归结起来有三点。

1.东北大学向来有着“尊重研究”的光荣传统,并且代代相传,各部门都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成果累累,留下了光辉的业绩。特别是金属材料研究所,在创造KS合金钢的本多光太郎博士带领下,坚持不懈数十年,全所有很多人获得文化勋章、文化奖、日本科学院奖、本多纪念奖等各种奖励。科学计测研究所的大型太阳炉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上也非常著名,为日本能源研究作出了贡献。理学部、工学部、医学部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学者,如故布施先之在脑解剖、原校长本川弘一在脑波的基础研究方面获日本科学院奖。本村男也的病理学,加藤半治郎和中泽房吉的内科学,桂重次的外科学等均在日本医学界起开拓之功。工学部附属材料强度研究室的横堀武夫教授早在1971年就获日本科学院奖,该室研究人员在原子能、海洋开发方面的很多研究成果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评价颇高。在日本最高等级学术奖学士院奖获奖者中,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在工程学科占全国大学的第2位,物理学、化学均战第3位,获奖人员仅次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而现正在东北大学工作的获奖者,工程学、法学、政治学占第2位、物理学为第3位,在获奖频数上仍为全国大学第3位。

2.坚持门户开放,东北大学走在日本大学的前头。早在理科大学创建时期,各学科之间就实施公开讲座教学制度,这就是该校最早期的“扩张教育”。大正二年,东北大学就破文部省禁招女生的限制招收3名女生入学,开创了日本大学中最早男女同校的先例。1973年在教育学部中设置大学教育开放中心,这在日本大学中也是最早的。该校提倡4S主义,即大学教育必须四个面向:研究(Study)、学生(Student)、社会(Society)、服务(Severty)。大学教育通过开展研究和培训学生为社会服务,可以开拓新视野,发现新题材。很早之前,植物园中的标本室全部向市民开放,并向他们介绍植物有关知识。这在闭锁性的日本大学教育中是难能可贵的。现在东北大学已同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十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定,接受了450名外国留学生。

3. 治学严谨,管理有序,招生十分严格。对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在重视培养尖子学生的同时,也重视对后进学生的个别辅导。

^图书与医疗设施


全校共藏书275万册,每年以9万册的速度增加。校中心图书馆在二战中遭受空袭。报刊阅览室及一些建筑物被烧,以后虽被恢复,但仍感空间狭小、设备陈旧。1972年在川内校区新建成了图书馆,总面积12480平方米,可达到9.8万册开架服务的利用效率。馆中藏有不少珍本,如狩野文库中的类聚国历史第25卷、史记教本纪第10被指定为稀有国宝。医疗保健方面,在医学部、牙科学部、抗霉菌研究所均设有附属医院,共有病床1026张。1988年附属医院为校外人员治疗达371740人次。

^鲁迅阶梯教室


片平校区,至今仍保存有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讲义室。该建筑物,是被称为"近代中国之父"的文豪鲁迅先生曾经学习的地方,作为"鲁迅的阶梯教室"而闻名。在1904年修建后,经过改修、移建,至今仍是保留着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时风貌的历史性建筑。

曾有众多中国客人造访此地,在教室里的黑板上写下了随想。其中,1998年11月29日的江泽民国家主席的来校视察,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江泽民国家主席,坐在鲁迅先生常坐的椅子上,缅怀鲁迅先生,感慨万分。

^发展目标


东北大学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研究第一主义,努力探求真理,在教育、研究、为社会服务各方面力求开创新的局面。在目前研究成果卓著,学者不断涌现,指导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得到社会首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奋进,不仅要成为日本学术文化中心,而且要取得更多的世界性的成绩。

^国际排名


根据资料统计,日本前五名大学依次为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07年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基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日本东北大学列世界第42名,日本第4名;而根据武汉大学公布的2007年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日本东北大学列世界第76名,日本第4名。

^著名中国学者


曾在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的著名中国学者有

鲁迅 文学家 1904年到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读书,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大学医学部

陈建功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0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杭州大学副校长

苏步青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4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马延英 地质学家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地质学系第1位地质学系主任

黄丙丁 医学家、皮肤科杰出科学家和医生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福建省立医院首任院长

沈璿 数学家、1940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2任院长

潘贯 化学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3任院长

陈维昭 教育学家、医学家 197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闵乃本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8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固体物理所所长

薛其坤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92年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万立骏 化学学家 中科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化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其他事件


1998年11月29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纪念鲁迅先生专程从东京北上仙台访问。在鲁迅纪念碑前,江泽民敬献了鲜花。在东北大学,江泽民参观了东北大学史料馆中有关鲁迅先生的展览。

东北大学校友田中耕一,20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是日本第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

井上明久博士,校长(Dr. Akihisa Inoue, President of Tohoku University)(从事非晶态金属、纳米晶体金属、纳米准晶体金属、块体金属玻璃等材料科学的研究,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科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本领域中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顶尖人物之一。曾多次获得国际重要的学术奖励,发表SCIE收录的论文2000多篇,是材料科学引文引率最高的科学家。任日本科学院院士、日本教育部专家顾问、日本JST的ERATO项目首席科学家、日本NEDO纳米晶合金项目首席科学家、日本NEDO非晶金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材料研究协会理事等多个社会职务,2006年11月就任校长职位。中国多个大学聘任其为名誉教授。)

3 美国东北大学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美国东北大学

地理位置: 美国 波士顿市中心

创立时间:1898

学校性质:私立大学

综合排名:62

每年总费用:50512美金

学校报名费:65美金

开学时间:9月

申请截止:1月15日

^学校简介


美国东北大学(英语:Northeastern University)成立于1898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类型为研究型大学,自我定位为交叉学科的领航者。主校园占地73英亩(300,000 m2),位于波士顿市,紧邻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学生1.4万多人,半日制本科生4000多人,全日制研究生有2700人,半日制研究生有1400多人。在校的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与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相同.东北大学由6所本科学院(包括70个专业)、8所研究生院(34个研究中心和学院)以及2所非全日制部门组成。热门学科有工程、商科、物理治疗、药剂学、计算机科学、护理学、新闻学、市场学和电机工程等。

东北大学1898年建校时名称为“Evening Institute for Younger Men”,1989年十月三日学校开始了第一堂正式课程。它迎合了当时波士顿迅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经过几年的组建,它开始提供法律、工程和金融等课程。1909年,学校开始提供白天的课程。1913年学校搬迁至Huntington Avenue。1922年更名为"Northeastern University of the

Boston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学校计划在美国其他几个城市开分校。2011年十月,在北加州夏洛克开了第一所分校,西雅图校区将在2012年完成。

学校秉承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宗旨,以带薪实习项目(co-op)著称,这个项目可让学生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场所环境中锻炼,将所学知识付诸实际运用。除了文理科之外,其他大多数学士课程都要修读五年,因为学生要有一年时间是在工商机构实习和工作。为紧密联系实际,东北大学与当地系统集成与软件、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密切合作。它们当中既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新创业的公司。此项目是全世界最大、最具创造性的工读项目之一,在美国院校中有口皆碑,名列前茅。

^学校排名


2012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62名;

2011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69名;

2010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第80名;

2010年美国大学犯罪学研究专业研究生排名(Criminology) 第12名;

2010年软件开发专业研究生排名(Programming Language) 第13名;

2010年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排名(International Business) 第18名;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率排名 第36 名;

2010年美国大学电子/电器/通讯工程专业研究生排名(Electrical / Electronic / Communications) 第44名;

2010年美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排名(Civil Engineering) 第48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国际学生比率排名 第49名;

2010年美国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研究生排名(Computer Engineering) 第53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科排名 第57 名;

2010年美国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排名(Mathematics) 第58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工程学院排名(Engineering) 第60 名;

2010年美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研究生排名(Computer Science) 第61名;

2010年美国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排名(Mechanical Engineering) 第62名;

2010年美国大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排名(Sociology) 第66 名;

2010年美国大学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排名(Physics) 第68 名;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商科类排名 第74 名;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综合排名 第80 名;

2010年美国大学英语类专业研究生排名(English) 第81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排名(Public Affairs) 第90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心理学类专业研究生排名(Psychology) 第91 名;

2010年美国大学历史类专业研究生排名(History) 第92 名;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升学率排名 第97名;

2010年美国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排名(Top Biological Sciences Programs) 第122名。

^新生申请材料


申请所需材料:

1、在读证明或大学(高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复印件。

2、成绩单(中英文)

3、SAT(本科申请) GRE或GMAT(研究生申请)

4、IELTS/TOEFL成绩单

5、申请表

6、个人陈述、推荐信(2-3封,视专业而定)、个人简历成绩要求

^留学费用


本科学费:$29910/年

硕士学费:$29910/年

本科总费用:$43839/年

硕士总费用:$43839/年

入学申请费:65美金(在线申请)

75美金(寄资料申请)

国际学生食宿费:10950美金。

^入学要求


1、申请本科,需要高中毕业或高三在读;申请硕士,需本科毕业有学位或大四在读学生。

2、本科要求TOEFLcbt223, pbt563, ibt84, IELTS6.5 SAT/ACT的critical reading 部分相当于550。GPA3.0以上。

3. 硕士要求语言成绩较本科高,各专业要求不同。GPA3.0以上,部分专业要求3.33以上。

^申请材料


1、在读证明或大学(高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复印件

2、成绩单(中英文)

3、SAT(本科申请)、GRE或GMAT(研究生申请)

4、IELTS/TOEFL成绩单

5、申请表

6、个人陈述、推荐信(2-3封,视专业而定)、个人简历成绩要求。

相关分词: 东北大学 东北 北大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