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是在国内外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教授领导下,由1958年的6张病床发展而来。先后成为全军第一个烧伤专科中心,全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军第一个烧伤研究所,全军烧伤专科实验室,全军烧伤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是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学科,全军重中之重医学专科研究所,烧伤专业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7年再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全军第一个和我国烧伤医学研究惟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为临床、实验室及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三位一体,拥有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创新人才群体,现有一级教授3名、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1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1名,拥有全军“一代名师”和“伯乐奖”各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1名。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和新星各1名,全军优秀教员2名,重庆市优秀医务工作者、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各1名。先后1人担任国际烧伤学会事故灾害委员会委员、3人担任国际烧伤学会官方杂志《Burns》编委、1人担任国际烧伤学会中国国家代表、2人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多人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委,2人担任《中华烧伤杂志》主编、名誉主编,全军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顾问,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现有工作场地1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功能配套,总值2500多万元。临床设四个病区,可展开病床160张,配备有现代化的专科手术室和皮库,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烧伤临床救治中心之一。实验室设蛋白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病理生理、感染和免疫、移植免疫等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动物观察室。1999年成立《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具体承办《中华烧伤杂志》,已被Medline和CA收录,并被评为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

研究所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创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烧伤救治方案,显著提高了临床救治水平,先后成功救治军地烧伤病人25000余例,治愈率达99%,LA50达96%,居世界领先行列。研究所认真围绕烧伤早期损害这一中心环节,从“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损害的细胞分子机制”、“烧伤感染的分子机理及其抗感染新措施”、“创面愈合机理及新覆盖材料”和“平战时严重烧伤早期临床救治及康复技术”等四个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为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供科技支撑。1985年以来,共完成各级各类课题319项,包括医学领域第1个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 类和B类各1项以及10项军队指令性(专项)课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军队医疗成果及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同时还获得美国国际烧伤学会Evans奖和以色列烧伤学会Williams奖等学术奖励。共发表及交流学术论文1600余篇(英文论文200多篇),主编、副主编专著36部,参编50部。创办首届中美国际烧伤学术会议和首届中日外科感染会议,为我国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烧伤教育基地,培养烧伤专业研究生已达322名,进修生500余名。 参与编写国内重要外科教科书,如《黄家驷外科学》和王正国院士主编的《外科与野战外科学》,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的外科教材中的烧伤救治内容。

研究所注重两个文明建设,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军学雷锋标兵集体”、“全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总后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总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标兵”、“总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总后妇女先进集体”、“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群体”、“学校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和“第三军医大学先进党支部”等。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次。涌现出党的“十三大”代表和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先进个人。2004年6月11日,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授予研究所“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荣誉称号,军委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了“模范烧伤科”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