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大同大学红十字会

大同大学红十字会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同大学红十字会




山西大同大学红十字会


机构简介

山西大同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隶属于山西大同大学红十字会,成立于2011年10月。学生分会是开展活动的主体,红会受大同市红十字会业务指导,受山西大同大学红十字会直接领导的红十字学生团体。全会分为秘书处、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自愿者部、爱心捐赠室等共7个常设组织部门。自2011年10月起,我会开始实行理事会制度。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关注校园内外弱势群体,传播人道主义精神,紧紧围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红十字会方针。

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

始人。

亨利杜南先生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十分注重对他的早期教育。亨利杜南先生在青年时期已有了很高的道德准则,成为日内瓦救济委员会的成员;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的上的帮助。

正当亨利杜南先生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

了他的一生。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濒危之人被遗弃在战场。6月25日,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先生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他还发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索尔弗利诺回忆录》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

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他的建议,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Moynier)、杜福尔将军(Dufour)、阿皮亚(Appia)医生和莫诺瓦(Maunoir)医生的赞赏和支持。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继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并得到了支持。

1863年10月26日,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来自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的36名代表(均来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召集和主持。10月29日,会议通过了10项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外,还有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1864年3月8日,在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爆发的日勒苏益格战役中,佩戴红十字臂章的救护人员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并提供人道服务。

1864年8月8日-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共有10项条款,包括1863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运动始终围绕着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向前发展:--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法文书)。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因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48年,红十字会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绵延欧洲社会几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以科学反对蒙昧,以人权抗衡神权,从14世纪到16世纪,启迪民众智慧,倡导对人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将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提到了首要地位,这是以"人道"为其宗旨的红十字运动产生的重要前提。

文艺复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遍及西欧各国。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殊死相争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以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垄断文化思想,压抑人性,竭力鼓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将人的价值贬低为零;另一方则是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人道主义思潮,从不同角度歌颂人的伟大,鞭笞教会的腐朽。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一批政治文化巨人。英国文豪莎士比亚(1564-1616)在其名著《哈姆雷特》之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主张人应当有做人的权利至少应有生命权和自由权,反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还赞美文化科学,主张人应当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战斗口号。

经过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广为传播。道德的复兴使神权让位于人权,肯定了人是世界的中心。科学的复兴以理性的力量否定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反对蒙昧主义。因而,在19世纪初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思潮已主导了欧洲社会,为红十字运动的诞生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并非红十字运动产生后人世间方有"人道"、"博爱"思想,恰恰相反,对人的关切与同情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红十字运动是对此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在红十字运动诞生的前夕,就出现过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人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为医务界所熟悉的、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从事战场救护的英国人南丁格尔。南丁格尔是现代医务护理创始人,为表示对她的尊敬与景仰,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值得深思的是,与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一样,同样都是从事战场救护,而南丁格尔等只是"先驱",不是创始者,这是因为亨利杜南的天才构想和伟大实践,即把人道主义从伦理学范畴引伸到法学范畴,从而排除一切成见,提出向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提供救助的"公正"、"中立"等概念,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一部国际法--日内瓦第一公约。

三、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

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包括最古老的犹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等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所以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一拍即合。例如:犹太教摩西法律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12-11世纪创立)。摩西是《圣经》中的人物,《圣经》中记载他显示神迹,带领被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逃出埃及。在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以儒学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典《中庸》(四书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一书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博爱"思想,东方古已有之,中国唐代韩愈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学说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自古及今,源远流长。而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公元前6-5世纪创立),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讲究"修心",而修心的根本要点在于施舍与奉献,止恶扬善的人道理念遍及包含人在内的"众生"。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庙宇墙上,人们最常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句,昭示世人止恶扬善,弘扬博爱理念。

基督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为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之意)。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教人竭尽所能施舍,倡导博爱思想。基督教对西方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督教《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基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公元7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者为穆罕默德,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穆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中涵盖的"人道"、"博爱"理念,实为红十字精神的源头,因而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发光的展板精录了上述名言警句,向世人昭示红十字精神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涵盖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涵盖在各民族不同文化渊源中的"人道"理念,是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世界的基础。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考其源流,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有自洪荒以来各部族、各民族的深层次精神信仰(即"人道"理念)为其基础,另一方面有六大洲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为其契机。前者是普遍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后者是特殊的、外在的、表象的、偶然的。"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非常悠久,文化根基非常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跨种族,跨民族,跨国界,跨时空;人不分中外,地不分东西,时不分古今;唯"人道"理念能遍行之,唯以"人道"理念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能遍行之。正是这种内在的对人世苦难关切、同情的精神力量,自古及今,推动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遍及全世界的基础。

红十字会基本原则

人道、中立、公正、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红十字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以人道、中立、公正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经过一百多年的红十字运动实践、探索、研究,到1965年,在维也纳第二十届国际红十字会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七项红十字基本原则,并一直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展活动的依据。以后在每届大会开幕式上,都必须宣读七项基本原则,从而成为红十字国际大会的一种传统。1986年10月第二十五届国际大会通过的《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章程》,在序言中重申:“在完成任务时,本运动将信守其基本原则。” 人道性成立红十字会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在各种情况下产生的痛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对人的尊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性红十字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政治见解的不同而有所歧视,只是努力救济受难者,并优先救济受难最深而急需救济的人。 中立性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红十字会在冲突的双方之间不偏袒任何一方,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色彩的争论。 独立性红十字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尽可能保持独立性,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红十字会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红十字运动是个志愿救济团体,建立红十字会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从中谋求什么好处,而是志愿奉献。 统一性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总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性红十字会是世界性的机构,所有红十字会在这个机构享有同等地位,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会和平时期的任务

(一)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

(二)开展备灾救灾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救灾物资,建设和管理备灾救灾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开展救护和救助工作;根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由总会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内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及时向灾区群众和受难者提供急需的人道援助,参与灾后重建。

(三)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和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中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提高应急条件下的应急救助能力和水平;

(四)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五)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工作,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开展社会救助及相关服务工作。对易受损人群进行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在社区、农村中建立红十字服务站,开展服务群众、宣传培训、募捐救助等活动;开展帮助寻找失散亲人、重建家庭联系等其他人道服务工作;

(七)依法开展和推动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和教育、关心爱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他人道救助工作;

(八)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九)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十)宣传国际人道法、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总会承担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会务知识五则

一、红十字会运动的起源及其创始人是谁?

红十字会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二、“五八”世界红十字日的由来?

为纪念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所以把他的诞辰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三、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由哪三部分组成?

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由三部分组成,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四、国际红十字会运动信守的七项原则是什么?

1956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红十字会上,首次宣布了国际红十字运动必须遵守的七项原则,即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和普遍性。

五、中国红十字会何时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何年加入红十字协会?

1912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1919年7月,中国红十字会加入红十字会协会。

红十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相关知识


一、红十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简介

1、什么是初级救护培训?

初级救护培训是指红十字会针对各种意外及自然灾害,对社会群众等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基本救护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以此提高群众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中的避险应急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2、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培训有什么特点?

培训突出普及性,群众性,实用性等特点。以普及知识和技能 为主,进行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3、培训主要包括哪些哪些内容?

针对各种意外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原则。进行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急救、创伤急救四项技术、心肺复苏、呼吸道梗塞急救法、意外伤害应急技能等,另外可根据学员的需求和行业特点,补充其它急救知识技能等。

4、哪些人应该学习初级救护知识?

随着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性疾病的日益增多,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意外伤害事件,因此,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每位市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接触意外伤害机会较多,从事有较大危险性的工作,分散或单独作业的人员,驾驶员及乘务员,交通警察,建筑行业员工,电力部门的电工,旅游行业导游人员,住宅小区保安,公夫泳场从业人员以及在校师生,都有应该学习初级救护知识。

二、红十字初级卫生救护知识主要内容

1、救命的黄金时刻:

一般心脏骤停:15秒意识丧失

30秒呼吸停止

60秒瞳孔散大固定

4至5分钟可引起不可逆性脑损伤

救命最宝贵的黄金时刻是4分钟之前

现场救护的救命黄金时刻是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2、现场紧急救护培训新概念

(1)开展现场紧急救护培训的目的:

培训第一抢救者,提高社会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防止伤情继续恶化,减少伤员痛苦,避免或尽量减少伤残和后遗症,挽救患者的生命,进而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2)第一抢救者:

A发病现场或事故现场病人身边的人。

B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得培训相关证书的人。

C能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3)现场救护原则:

安全原则------自身及病人的安全

科学原则------分清轻重缓急

先救命、后治伤

先重伤、后轻伤

先止血、后包扎

先固定、后搬运

快速原则------判断快、抢救快

(4)现场救护内容:

① 现场评估

a. 安全性 b. 原因 c .受伤人数 d. 可利用条件

②病情判断

a. 意识是否清楚:轻拍重喊,要求病患做简单动作,如:眨眼睛。

b. 气道是否畅通:口腔内是否有异物,舌头的位置。

c. 呼吸是否存在:一听(声音)、二看(起伏)、三感受(流动)。

d. 心跳是否停止:检查颈动脉是否跳动。

e. 瞳孔是否正常:是否已经固定、散大。

(5)紧急呼救

①地点(地面显著标志)

②姓名(呼救人的姓名)

③病情(含人数、引起的原因)

④措施(采用的救护方法)

⑤电话(让对方先挂机)

原则:救护与呼救同时进行,先心肺复苏后呼救。

(6)立即施救

(7)安全转运

一般对急症病人,应该以平卧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再根据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头部可适当垫高,减少头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或痰液污物顺着流出来,不致吸入;再如对外伤出血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将其头部适当放低些;至于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畅。

3、心肺复苏

(1)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 )

评估:现场抢救者可不用检测脉搏,不应当根据脉搏去决定需要胸部按压。因为当现场抢救者(警察、保安、司机等)检测脉搏时,需要较长时间去确定有无脉搏,且有时判断错误。首先对无反应、无呼吸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评估循环征象:① 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看、听和感觉有无呼吸和咳嗽。② 快速看一下有无运动。如果患者无呼吸、咳嗽和运动,立即进行胸部按压。评估过程不超过10秒。

(2)胸外按压:

仰头举颏法: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额,手掌向后方施加压力,另一手的食指托住下颏,举起下颏。使患者口张开,便于自主性呼吸,同时准备人工呼吸。

通过按压增加胸内压,产生血流或直接压迫心脏,随着人工呼吸,血液流向肺部,携氧到脑和其他生命重要器官。按压频率100次/分。在心脏按压中,随着按压的进行,冠脉灌注压逐渐上升。其在15次未中断的按压后比5次按压后高得多。因此,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抢救者,提倡15∶2的按压与通气比。直到人工通气建立。

(3)胸部按压技术:

① 定位:将手放在患者的肋骨下端。然后将手指滑向肋弓上端与胸骨下端交界处。将一手掌放在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平行地重叠放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掌的长轴是在胸骨的长轴上,这能使主要压力压在胸骨上,避免肋骨骨折的机会。

② 按压时,肘部伸直,双肩平行于患者胸骨,用上半身体重,垂直下压胸骨4至5cm。

③ 放松,但手不离开原来的位置。速率100次/分。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15次后,2次缓慢的人工呼吸,手重新定位,再给15次心脏按压,完成4个周期。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必须结合才能作到有效的心肺复苏。

4、气道梗塞抢救法

(1)气道梗塞

①特殊表现(V字手势)

②气道不完全阻塞(咳喘啼绀)

③气道完全阻塞(无声窒紫)

(2)海氏急救法

①自救腹部冲法

A 用自己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腹部脐上两指剑突下处。

B 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志击5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

C 或者还可选择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

D 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直到异物脱出。

②清醒互救腹部冲击法

③昏迷互救腹部冲击法

④清醒互救胸部冲击法

⑤昏迷互救胸部冲击法

5、创伤救护—止血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胳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肢体紧紧缠绑起来。

(4)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因止血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止血带是1886年埃斯马赫发明的,它是一种橡皮管,主要用于较大的动脉血管破裂,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济于事时采用。使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出血伤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为度),事先将患肢抬高数分钟,局部垫上毛巾或其软组织物,以防组织擦伤。由于用止血带后,结扎部位下方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时间一久易致组织缺血。坏死,所以绑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约半分至一分钟,以使血液流通。为此,凡上止血带的地方应有明确标记,注明绑止血带时间,以便转运,接收单位据此能放松,并作必要处理。如果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宽的布条、毛巾、绷带等代替,但要严防勒伤组织。

(5)填塞止血: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等部位的出血。

6、中暑急救要点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

(2)尽快冷却降温:冷敷头颈部腋下,或者用温水进行全身擦浴。

(3)饮服绿豆汤或淡盐水、西瓜水解暑。

(4)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5)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7、溺水救助

(1)重点

如果溺水者脸向下漂在水中或在水中挣扎,请拨打急救电话或告诉周围的人去打电话,然后开始紧急救助。

(2)水中救助

对神志丧失的落水者,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游过去,便其面朝上并救至岸上;但要小心水流是否太急。如果水很深,请找一条船去救落水者。如果此时周围没有船,只有您的游泳技术很好才可以游过去,把其面朝上救助上岸。

对神志清楚落水者,用棍子、桨、绳子、毛巾或附近的船将其救上岸。只有在必需游过去才能救助他的时候,才有必要游过去救助。但要注意水流是否过急。注意:只有在您受过水中救助训练时才可以去下水救助。

(3)症状:冷、皮肤苍白 、面色青紫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4)救护步骤:

①将伤者救至安全地带。注意:如果把手或脚伸给患者,他可能在无意中把你拉下水中。在将救上岸时应尽量保持其头颈背与您形成一条直线;如果可能的话,在其背后放一板以托着他离开水上岸。

②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快速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如果他没有呼吸或脉搏,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③使患者处于恢复性体位。注意:如果是车祸及溺水等怀疑颈背部损伤,请不要用此体位。

④脱去湿衣服,用干的衣物或毛毯盖住患者。

⑤当等待医务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安静,尽量保持不动。

8、电击急救

(1)症状:

嘴或皮肤有烧伤痕迹。

刺痛感。

眩晕。

感觉到剧烈的震动。

肌肉疼痛。

出血。

头痛。

意识丧失。

(2)急救原则:

重点:

①如果患者靠近高压电,你一定要保持在50米以外。如果患者在汽车内,应告诉他不要动,但在汽车已经燃烧时应让他跳出并远离汽车。打电话给电力公司让其关掉电源,然后拨打急救电话。一旦电源已关掉马上开始紧急救助。

②如果患者因普通生活用电而击伤,应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始紧急救助。但在他未与电源断开时不要触及他。

③如果怀疑为雷电击伤,应拨打急救电话。你可以马上开始紧急救助。

(3)急救步骤:

①断开电源:将其直接触电的电源或间接的主电源断开。如果你不能断开电源时,应将患者与电分开。注意:在其未与电断开时,不要触摸他的皮肤,不要触摸电线。使患者与电源断开:踩在书本、木板上,并明确不是踩在水中,用干燥不导电的物品如木棍或木椅将患者与电源分开。

②检查气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心肺复苏。

③检查处理其它严重损伤。处理电烧伤的进出口。

④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用衣物盖住患者,不要在头下放枕头,以免阻塞通气道。

9、食物中毒急救

(1)症状:

通常,食物中毒可同时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可有或无出血,有时伴其它症状。

腹绞痛、腹泻和呕吐,在进食污染食物后1小时到4天内出现,持续可达4天,常提示细菌性食物中毒。

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头痛和发热与寒战等症状,在进食污染食物后12~48小时出现——尤其是海产食品时——常提示为病毒性食物中毒。

呕吐、腹泻、出汗、头晕、眼睛撕裂感、流涎过多、精神恍惚及胃病症状,在进食污染食物后30分钟开始出现,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典型表现。

呕吐、腹泻症状严重,且持续超过2天。您有发生脱水的危险。

(2)救护原则:

①卧床休息。

②多喝淡盐水或淡糖水,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③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人数,病情等,请医生前来急救。

④对食物中毒后吃剩的食物应保存好,迅速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化验。

⑤如有大批病人,立即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⑥协助作好安慰病人和家属的工作。

10、地震急救

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智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

(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中,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括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5)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6)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有医务人员被压,应忧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红会在市特教学校举行捐赠仪式


2011年12月23日上午,大同大学红十字会在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了捐赠仪式,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捐赠了衣物、书籍等400多件物品。此次捐赠活动表达了大同大学师生们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关爱与支持。

大同大学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自润、校医院医务科科长张丽萍以及特教学校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捐赠仪式。参加捐赠仪式的还有大同大学红十字学生分会成员和志愿者以及特教学校的全体师生。捐赠仪式上王自润代表大同大学红十字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关爱弱势群体,特别是关爱残疾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继续关爱特教学校以及其他更多地方的弱势群体,扩大帮扶范围,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的温暖。他还指出要加强大同大学医院对特教学校的支持与关爱,并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特教学校师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随即红十字会的成员们一起将捐赠物品发送到孩子们的手中,特教学校的学生代表发表了感言。

捐赠仪式后,大同大学红十字会的成员在特教学校政教处蒋东主任等陪同下参观了启视教室、刺绣教室、编织教室及学生公寓。为表达感激之情,启视班的学生们为参观人员进行了才艺展示。

此次捐赠活动加强了大同大学与特教学校之间的联系,捐赠双方都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