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




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系学校特设的工科实验班,以培养卓越的、精英的、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性视野的工程科人才为目标。依托大连理工大学传统强劲的工科实力成立机械与土木类、电气与信息类两个创新实验班,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示范区与先导区。另外学院还设有数学建模、机电、软件等15个创新实践班,供学校其他同学参与学生创新学习。其中机械与土木大类、电气与信息大类两个创新实验班面向高考优秀学生招生,创新实践班面向校内学有余力、有兴趣的优秀学生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较早倡导创新教育的高校之一,创新实验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载体,学院因材施教,突出特长,尊重个性,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由软件和硬件两个平台组成。软件平台包括制定本科生个性化培养计划、采取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开设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实践班、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成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协会、实施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及制订各类学生相关的激励政策等;硬件平台包括6个校级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2个院系级创新实践分基地及若干个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3年,学院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2004年10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创新教育被确认为我校的办学特色。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9年,创新实验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辽宁省级精品课程。

历史沿革


1984年,部分教师自发组织学生成立创造性研究小组;

1985年,成立大学生创造发明协会;

1987年,更名为大学生科技协会;

1988年,更名为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

1990年,更名为大学生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1993年,更名为天威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1997年,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及大连理工大学希望新产品开发研究所;

2003年,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院;

2007年,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

现任领导


院长:冯林

书记兼副院长:付冬娟

副院长:贺明峰

学院特色


1、以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厚实基础、注重兴趣、强调综合、强化实验、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不断创新”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

本着“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认识,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全开放的创新实验学院,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条件保障。创新实验学院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中心,也有别于按学科划分的专业实验中心,它是在前两类实验中心基础之上架构的一种新的实验模式,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综合型很强的实验研究项目,树立CDIO工程教育新理念,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在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运行体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构建了一套“厚实基础、注重综合、强化实验、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不断创新”的完整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

学院的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十余次,学院探索的教学模式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后有近四百高校师生到中心参观交流,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长周济等先后考察中心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

2004年我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新教育被确认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认为:“大连理工大学依托理工优势学科,建立本科生创新体系和创新中心,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004年创新实验学院承担的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鉴定意见为:“该项目在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教育途径、模式和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特点的探索。体现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和先进性,已经在全国同类高校引起较强烈的辐射作用”。

2、构建了“个性化、双渠道、三结合、四层次、多模式”的创新实验教学新体系。

“个性化”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双渠道”是指课内、课外双渠道,打破了课内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将学生课外渠道的创新实验也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三结合”是指学研产结合、课内外结合和校内外结合,学生实验项目均来源于生产实际,学习对象都是一个个“系统”,有别于课堂上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教学,也有别于实验室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活动和课内教学的有机结合、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四层次”是指创新实验教学分为基本认识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4个层次。

“多模式”是指课内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实验模式和课外多样化自主创新学习模式。该教学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系统为对象”,强调“以产品为目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兴趣组成一个项目组,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承担相应的实验模块。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设立研究生助教岗位,研究生可以指导本科生,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本科生。

该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院创新教育成果突出,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10余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两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以来,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807余项次5100多人次。其中,国际奖124项次520多人次,全国奖773项次1610多人次,省级奖878项次3020多人次。 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成绩斐然,三次获得“优胜杯”;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和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2006年获得3D仿真组两项冠军,2009年获得小型组和救援仿真组冠军,2010年小型组再次获得冠军,救援仿真组在2010伊朗公开赛中进入八强;大学生创新成果申报专利1400余项。大学生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学生完成科技成果数百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成果


学院创新教育成果突出,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10余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两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以来,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741余项次4000多人次。其中,国际奖121项次300多人次,全国奖755项次1340多人次,省级奖865项次2530多人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成绩斐然,三次获得“优胜杯”,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和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2006年获得3D仿真组两项冠军,2009年又获得小型组和救援仿真组冠军,大学生创新成果申报专利1100余项。大学生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学生完成科技成果数百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