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大朗镇

大朗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朗镇


大朗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属丘陵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莞樟公路穿越全镇,南达深圳46公里,北距常平铁路口岸7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近30万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而腾飞的大朗镇,实行外向经济带动战略,现有外资企业500多家,形成了以毛织、电子、电器、塑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大朗镇“荔枝之乡”的美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中文名称:大朗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东东莞

电话区号:0769

面积:118平方公里

人口:30万

方言:广府话

车牌代码:粤S

东莞名人:王志东,新浪网创始人



大朗简介


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7万,总人口近50万。大朗在农业年代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美誉,近年来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全国爱卫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国家卫生镇”称号,是省文明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镇、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3.7%;全镇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28.2%;全镇出口总额增长28%;2010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82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8.6%;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增长21.5%。

区位环境得天独厚。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穗深港经济走廊要地,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交通发达,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南达深圳市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莞深、虎岗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规划建设中的莞惠城际铁路、东莞轻轨横贯而过,是东莞中南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丰饶富足,生态环境清秀宜人,拥有大面积荔枝林、绿化林和6座水库,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

企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大朗镇有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5000多家,既有大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又有三星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以及递达量精密模具等1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比2009年增加50家,实现总产值25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6%;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35家,实现总产值137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7%。企业内生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镇新注册企业1001户,净增企业649户,总量达4085户,新注册资金12.2亿元,其中外资5.4亿元,占44%,内资6.8亿元,占56%,投资主体实现了由外资为主向内资为主转变。

毛织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毛织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2010年实现跨越发展,全镇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51%,毛织品出口总额增长40%。目前,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巷头为中心约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片区。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朗被列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突出贡献奖、中国毛衫产业集群推动奖等荣誉。近年来,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大力完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建成东莞市毛织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东莞市毛织服装时尚设计创意区、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毛织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镇研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大朗被中国流行色协会列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一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成为行业品牌展会,“织交会”荣获“2009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织业取得显著成效,数控织机从2005年的600多台增加到2010年底的超过1万台,有60个数控织机品牌在我镇设立55个数控织机销售部和5个独立维护服务机构,2010年在大朗销售的数控织机超过3万台,大朗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数控织机最大的集散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大朗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有15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在大朗生产加工的国际知名品牌电子信息产品40多种,年产显示屏200万个,集成电路3500万块,电容、电阻器等电子元件3500亿只,交换机100万个,网卡150万个,硬盘50万个,蓝牙适配器150万个,优盘200万个,蓄电池超1亿只,太阳能电池板50万个,组合音响1500万部。大朗有129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拥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如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3000多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百一电子厂年产卫星接收器1000多万台,占国际市场份额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飞尔液晶显示器公司生产供数码产品的显示模组占国内5%,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八名;远峰科技拥有全球最尖端的GPS导航核心技术, PND主板及软件市场在国内的占有率高达70%,是国内GPS龙头企业。

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大朗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1300多家,主要生产数控织机、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注塑辅助设备等等,其中有盛星、飞虎、缝神等11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年产数控织机6000多台;大朗还拥有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产大型数控机床100多台,研发和生产五轴数控加工机床,为国内模具生产提供五面加工技术,填补国内该技术的空白;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获得省质检局授权制定全省注塑机专用机械手行业标准,年产机器手臂4000台,居全国第二;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

创意产业正在崛起。大朗创意产业园于2008年11月被东莞市政府批准为市级创意产业园区。 其中,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是我镇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一期由占地2.7公顷的旧厂房改造而成,目前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8项产学研合作,已有3家机构和50家企业进驻;毛织服装时尚设计创意区总投资5000多万元,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展示、交流和销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高端资源集聚区。

我国最大的科学装置落户大朗。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是我国最大的科学装置,是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该项目选址于我镇水平村,总规划用地1000亩,首期用地400亩,建设周期6.5年,总投资约22亿元,将于2017年前后建成。该项目是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和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美国散裂中子源、日本散裂中子源与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式散裂中子源。项目落户东莞大朗,结束了我国南方地区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对优化国家大科学装置的整体布局,带动广东及其周边地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大朗将依托散裂中子源项目,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纳米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目前,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热缩材料行业龙头长园电子材料公司已落户大朗。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设立“创新型大朗”工程专项资金,镇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连续五年共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专利申请量277件,专利授权量324件,总量达1875件。全镇现有8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民营科技企业、52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4家市专利培育企业,9家专利试点企业,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5个省级名牌名标。大朗被认定为“东莞市知识产权试点镇”,“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全镇共获科技资助2600多万元。

现代服务业活力勃发。大朗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东莞标检、美国钜邦家具设计、信安达档案管理等品牌企业。东莞标检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产品测试、检验、认证、技术服务,服务对象涵盖纺织、家具、食品药品等10多个行业,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国际市场通行证。大朗信安达是档案文件管理服务供应商美国信安达在中国设立的9个公司之一。物流业兴盛,大朗(国际)物流中心,进驻了70多家物流企业,日货运量达4100多吨;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团投资近2亿元建设的华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朗汽车客运总站日发送旅客1万多人次。金融业发达,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40家,金融网点52个。会展业兴旺,每年“织交会”人流如织。酒店业繁荣,有酒店旅馆1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3家;帝豪花园酒店是一家按国际白金五星级标准设计的大型商务休闲酒店。商贸业兴旺,全镇有综合性商场18家,营业面积9.6万平方米。

加快以城市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确立“借势松山湖,对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区,着力打造一个城市中心区、四大经济板块”的城市发展战略,着力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和提升城市的功能、形象和品味,增强大朗对各种要素的集聚能力和配置能力,实现以城市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控规编制实现镇内建设用地全覆盖,完成长盛核心区和银朗核心区城市设计。2008年起陆续启动了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21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40个,产业项目35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52个以及城市中长期规划项目2个。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正成为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创意展示、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业态于一体的、引领消费时尚的商贸文化中心区;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毛织工贸片区,以商会大楼为龙头的行政服务区,以松佛片区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正在成为大朗城市的三个聚焦点。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构建起与松山湖土地空间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为吸引,产业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干道直接通达的大发展格局。

城市承载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完善,有110千伏级变电站3座、220千伏级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9000万吨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房地产业快速兴起,吸引了碧桂园、万科、东方银座、富盈、新世纪、钜隆等房地产项目。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长塘、求富路、佛新、宝陂、校椅围等农民公寓建成入住,共67幢,2022套。建成占地1360亩的荔香湿地公园和占地2500多亩的凤山农业科技园。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着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大朗。

民生工程大力实施。2010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2.6亿元,增长19.9%,农村人均纯收入16050元,增长5%。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卫生服务站,农村医保参保率达100%。投资2.3亿元新建大朗医院住院大楼,容纳床位820多张。公交体系进一步完善,投入公交车辆137辆,公的195辆,实现村村通公交。坚持开展“千干扶千户结对帮扶”、“一号关爱”等活动,弱势群体生活进一步改善,新莞人的城市认同感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建立镇、社区(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继续帮助“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对近700名“摩的”司机进行增驾小汽车培训。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三小”场所及出租屋消防安全、摩托车、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镇有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10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2010年巩固提升教育“两个先进”成果,基本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镇村企业图书馆共41个,藏书68万册。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醒狮、舞龙、曲艺、木偶戏等民间文化不断焕发异彩;大朗电视台、《大朗周刊》、大朗网站、大朗快讯成为大朗四大媒体;《东莞市大朗镇志》、《大朗年鉴》正式出版发行。体育事业方兴未艾。成立全市第一个镇级篮球协会,设立篮球发展基金,制定篮球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中国篮球名镇;大朗男篮蝉联东莞市篮球联赛四连冠,大朗女篮首夺东莞市篮球联赛冠军;大朗作为CBA劲旅新世纪马可波罗队主场,赛事场场火爆,大朗主场成为全国上座率最高的赛场之一。档案事业加快发展。大朗镇档案馆是全省第一个镇级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省特级档案馆,2010年底,馆藏档案10万卷,并大力开展档案寄存、数字存储业务,逐步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利用网络化。

2011年是大朗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把握机遇、推动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工作思路: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主要工作措施是“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工作,强化产业竞争力。以食品、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强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争取863项目、火炬计划项目、粤港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招投标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引导,动员更多的企业参与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

二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镇服务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抓好商贸中心区建设,抓紧文化广场、文化大楼和汽车客运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配合东莞火车新客运站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推进路网建设,规划建设站前路,升级镇街联网路,改造镇村道路,拉开城市框架。结合东莞生态园规划方案,加快铁路物流区、工业片区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和谐力。狠抓社会治安,深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维护社会公平。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继续认真抓好摩托车整治、建筑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等专项整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事业,促进和谐茶山建设。

四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增强村级发展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引导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交通、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康乐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认真开展农村“五整治”,优化农村环境。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的执政力。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实施“阳光工程”, 更有效地约束和监督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加强对镇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的管理,重点监察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领域;严惩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民富镇强幸福大朗。

自然地理


地理概况

大朗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东经113。52′,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万。东接常平镇,南连黄江镇,西南靠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办,西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与大岭山镇,东北与寮步镇、东坑镇接壤。境内有大陂海和蚬壳海两条河流,山脉有东山、花园岗、凤山、石龙岭、马宗岭等,南部有樟木头林场五埂工区。

地形地貌

大朗镇全镇地形东北宽,西南窄,状呈桑叶形。东西相距从大井头边境至西南犀牛陂边境长有16公里,南北相距从高英边境至石厦仙村边境宽12公里。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偏高,东北部低,属丘陵地区,海拔在6-250米间,最低处在水口排站和沙步土地坑砖窑处,海拔标高只有6米。东南部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山岗,形成一幅天然屏障。

气候条件

大朗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候风影响,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以上,无霜期339天,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83%。

区位优势


大朗镇区位优势突出,距莞城25公里,毗邻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科技产业园--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北至广州白云机场85公里,南达深圳黄田国际机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处于东莞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莞深(东莞-深圳)高速公路和常虎(常平-虎门)高速公路均从大朗互通经过,并设有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横贯而过,镇内还建有富民路、美景路、富华路、富康路等一批道路设施,是东莞中南部的陆路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1、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只需要1小时车程

70Kilometers from Guangzhou in the northern,within one hour''s ride

2、距东莞火车站只有7公里

Sevev Kilometers from Dongguan train station

3、南至深圳市区46公里,往深圳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

46Kilometers in the south direction to Shenzhen,30 minutes''s ride to Shenzhen aieport

4、往深圳皇岗、文锦渡或蛇口港、盐田港等口岸只需45分钟车程

Within 45min''s ride to Huanggang port,Wen Jindu port,Sekou port and Yantian port

历史沿革


得名由来

古时因盛产蓢草(芦蒸的俗名),故名曰"大蓢",后便于书写,遂将"蓢"写成"朗"。

建置沿革

晋咸和六年(331年)至南北朝梁朝(551年)的古代版图中已有大朗,以东的黄屋国(现水口村)一度是安怀县治、东官郡治,立过怀安侯国。据《东莞县志》记载,明代大朗大部分属文顺乡第三都,部分属思德乡第九都,清代大朗大部分属京山司第三都,部分属缺口司第九都。民国初属东莞县第三都(后于1933年撤改为东莞县第三区),抗战胜利后1945-1949年属新第三区,建国初期属第一区、第二区。1953年土改完成后,大朗成立第四区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大朗人民公社,全镇共有11771户,52126人。1983年改公社为区公所,1987年撤区改镇。

经济发展


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7万人,流动人口近30万人。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102.6亿元,比2006年增长20.6%;工业总产值217.5亿元,增长22.2%;各项存款余额100.3亿元,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20.5%;全镇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增长27.8%;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73亿元,增长19.7%。大朗镇荣获“中国羊毛衫名镇、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跻身2006年全国千强镇第55名、广东省第21名。 区位环境得天独厚。地处深港穗经济走廊的中心,毗邻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交通四通八达,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南达深圳市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横贯而过,是东莞中南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丰饶富足,生态环境清秀宜人,绿化覆盖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大面积荔枝林、绿化林和近10座水库,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毛织特色产业加快转型。毛织产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使大朗被列为确定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集群试点单位”,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目前,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近200家,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产业配套。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 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已成为行业品牌展会。近年来,大朗镇大力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区域集散中心转变。确定了20家重点扶持民营毛织企业,相继成立了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镇毛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大朗毛织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创新基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毛织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现代制造业结构升级。大朗镇现代制造业发达,拥有4300多个工业企业。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46个,总数达到256个,实现总产值174.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加3个,总数达到23个,实现总产值103.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7.5%。装备制造业是大朗镇现代制造业的主体,是大朗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571个,涉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机械、精密模具、精密电子元器件、注塑辅助设备等领域,2007年,90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6%。大朗拥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生产大型数控机床近100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生产厂家之一;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年产机器手4000台,产量在国内居第二位;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华新电线电缆公司的裸铜线年产量12.5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生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2040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大朗镇择优扶强战略的大力实施下,一大批强势企业、优势企业、成长型企业正在加快做强做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重大科技装置落户大朗。国家“十一五”期间启动的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2007年2月正式落户大朗,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20亿元,项目已完成地质勘察。CSNS是国内首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高科技大装置平台。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空白,缩短该领域与世界前沿的30年差距,成为世界新一代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子通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超过英国计划运行量,领先韩国、德国、印度、北欧及西班牙等筹建项目,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CSNS落户大朗,将使大朗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为大朗经济社会双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等提供巨大推力。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计算机服务公司和软件公司200家,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164家,计算机服务公司、软件公司36家。文化体育产业蓬勃兴起,天域歌剧院的兴旺和CBA新世纪篮球队主场的火爆,将催生一批相关行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朗镇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9家,市民营科技企业33家;1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80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302项,外观专利468项。2007年全镇获授权专利173件,其中多想计算机设计公司获得一项改善计算机性能的主板布置方法及其主板的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主板规范技术领域的空白。

开放型经济质量显著提升。大朗镇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有力地提高了开放质量。全镇现有外资企业508家,实际利用外资80多亿元,其中三星钢材加工有限公司、庞巴迪动力产品厂为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华科电子、川飞金属科技、递达量精密模具等14家企业为境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007年,全镇利用外资强劲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旧口径),新签协议合同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76%;平均每宗注册资本241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6宗,增加3宗。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不仅引进了福建浔兴拉链等工业企业,还引进了美国信安达档案管理、天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镇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达17个。 现代服务业活力勃发。大朗镇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商贸、酒店、交通、物流、文化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7年,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登记在册数量达1.69万户,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20.5%。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正成为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创意展示、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业态于一体的、引领消费时尚的城市功能综合体,全镇商贸文化中心区,大朗的城市客厅。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是国内毛织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展馆,每年“织交会”,人流如织。按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朗汽车客运总站日发送旅客1万多人次。大朗国际物流中心,日托运量1000多吨,可直运全国10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30多个国家地区,形成集货运、仓储于一体的物流服务体系。帝豪花园酒店,是一家按国际白金五星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型商务休闲酒店。全镇现有酒店旅馆85家,其中五星级标准酒店1家,四星级标准酒店3家,房间4500间,床位5600张;综合性商场15家,营业面积7.6万平方米。

大朗毛织产业


2009年,大朗毛织业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实现逆市上扬,成为全国毛织产业集群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010年规模以上毛织业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51%,毛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长40%。一些骨干毛织企业的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如颖祺实业有限公司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6.02亿元,增 长63.82%,利 润 增 长56.35%。

近年来,大朗出新招继续加快推进全国毛纺织产业集群龙头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朗镇出台的“六招”分别是加快创新发展促转型、推进两化融合促转型、完善公共平台促转型、坚持高端延伸促转型、推动集聚发展促转型、加大企业帮扶促转型。

基础建设


城市集聚力日益增强。水电设施完善,有110千伏级变电站3座、220千伏级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9000万吨以上;正在加紧建设220千伏水平(象山)输变电工程、日供水30万吨的现代化供水厂、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截污主干管网、防洪排涝减灾基础设施、覆盖全镇的公共交通体系。房地产业快速兴起,建成碧水天源、添一居、明上居、美好家园、财富公馆等房地产项目。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被定为全市农民公寓建设试点,长塘、佛新、宝陂、校椅围等农民公寓建成入住,共53幢,1618套;求富路农民公寓即将封顶,共14幢,404套;巷头、巷尾、蔡边等社区(村)正在筹建农民公寓。2007年,镇财政拨款1500多万元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长盛片区和银朗片区进行城市设计,镇内建设用地控规实现全覆盖。投资3200万元升级改造松佛路,顺利争取到市政府投资建设松山湖大道大朗段,初步构建起大朗镇与松山湖土地空间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为吸引,产业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干道直接通达的大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着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大朗。 生活质量普遍改善。2007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79.4亿元,增加5.4%,农村人均纯收入13750元,增长8%。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大朗医院松湖分院,大朗医院分院达13所,农民参加农村医疗保障的参保率达100%。坚持开展“千干扶千户结对帮扶”等活动,弱势群体生活进一步改善。积极开展“关爱1号”、“春风行动”、“城市暖流行动”等活动,切实关爱新莞人。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建立镇、社区(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帮助2381名“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三小”场所及出租屋消防安全、摩托车、黑网吧、非法行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治安更加明显好转,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日益提高。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大朗镇在紧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优质的公共服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以来共投入近2亿元建设8所新校,投入5000多万元完善教育设施设备;推进联合办学和创建等级学校,全镇公办学校由25所撤并调整为12所,创建成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幼儿园)12所,2007年中考高考实现双丰收。正在筹措3-5亿元,新建、扩建8所学校(幼儿园),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醒狮、舞龙、曲艺、木偶戏等民间文化不断焕发异彩,大井头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之乡”;旅游文化节、文化艺术节、超级卡拉OK大赛等文化活动陆续登场;《大朗周刊》创刊发行,大朗网站改版升级。体育事业方兴未艾。成立全市第一个镇级篮球协会,设立篮球发展基金,制定篮球发展规划,创办青少年篮球培训班;新世纪球队在2007—2008赛季CBA常规赛中排名第五,首次进入CBA季后赛,大朗男篮夺得2007年东莞市篮球联赛冠军。档案事业崭露头角。投资200多万元成立全省第一个镇级档案馆——大朗镇档案馆,同时挂牌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

社区建设


大朗社区

大朗社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金朗中路旁,面积0.2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634人。辖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商店林立、人流密集,中小学校、银行、公园、大商场尽在其中,各类公用设施完善,宜商宜居。大朗社区办公楼位于大朗镇正街33号,面积170平方米,设有居民办事窗口、档案室、警务区办公室、计生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劳动服务站及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等。

大井头村

大井头村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大朗镇东部,距莞城24公里,是大朗镇经济、文化、娱乐、行政办事中心。金朗大道、银朗大道、美景大道、常朗路及大朗至东坑新线贯通大井头村。大井头村至东莞火车站(常平口岸)和东莞火车东站只需5分钟车程,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畅通无阻。大井头村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荔枝果园成片,四季分明。村中右侧有一口大井,井口用六条花岗石砌成六角形,直径2米,井深20余米,据说村名由此而得,故称大井头。

长塘社区

长塘社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富民路、富华路、美景路、升平路等交通要道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是东莞中南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全社区总面积3.63平方公里,总户数1196户,户籍人口4552人,下辖6个居民小组,设5个党支部。长塘社区在镇委镇政府和社区党总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带领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佛新社区

佛新社区,原为佛新村,原址位于松山湖畔。解放后,历经两次搬迁。1958年,因为规划建设松木山水库的需要,举村搬迁到佛新村旧址;2004年因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一网两区三张牌”的战略部署,建设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举村搬迁到现在的位置,成为全镇第一个完成“村改居”的村,也是全市第一个建成高层农民公寓的村。

求富路社区

求富路社区位于大朗的中心区,明朝成化年间建村。1945年改称求富路村,2004年实行“村改居”,改称求富路社区。社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00多人,新莞人3万多人。2006年底社区斥资1.8亿元,兴建居民住宅小区――求富路农民公寓,公寓均为9至17层的高层住宅楼,共有21栋,400多户,将于2008年落成,届时全体居民搬迁入住。

巷头社区

巷头社区地处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区,临近松山湖,面积约3.4平方公里,辖下有13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4176人。巷头社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2006年,社区人均收入17908元,村组两级利润2841万元,村两级集体总收入4279万元,村组两级集体资产净值40054万元。多年来,社区先后被市评为“市文明标兵社区”、“文化建设达标社区”、“市文明村”、“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广东省卫生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东莞市示范社区”等。

相关分词: 大朗镇 大朗 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