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大回家庄

大回家庄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回家庄


大回家庄村隶属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位于莱芜城东南18公里,新建莱新高速公路西约l公里处,北依葫芦山①,西傍汶水河(支流)。东与小回家庄、清泥沟、于家庄接壤,北、西、南与沈家崖、古墩、卧龙岗、雁埠子村隔河为邻。现全村103户,273.人,耕地215亩。

据《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明朝初年回姓人氏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以姓名村回家庄。该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是莱钢生产用水主要水源地之一,每逢春季枯水期,许多井枯干无水,而沿河4眼300米深井,虽昼夜抽水不停而不竭。村中有孙、乔、贾3姓人氏,以孙姓人氏居多。

明清时期属莱芜黄山保;民国时期属颜庄区;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属新甫县清泥区;1951年属莱芜县清泥乡;1958年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颜庄办事处城子坡镇;1995年属城子坡街道办事处;2000年12月属艾山街道办事处。

据清嘉庆年间(1617年)孙氏家谱记载:“屯置四面环水,形如舟,水涨舟高,宝地也。”据文字考证,大写之“字”亦形如舟也,亦似银元宝,或铜硬币,有聚财之意。后回姓人氏逐渐绝其宗族。战乱年代,村民有逃难到山西,闯关东到吉林、辽宁,避荒乱到河北、淄川者,有漂落数年返归故里者,亦有定居于外地者。村民不分宗族、贵贱、多寡,世代和睦相处,民风淳朴,耕读传世,繁衍不息。孙培裕是村中著名人士。据《孙氏族谱》载:培裕,字兰田,清同治廪生,德高望重,村民偶有纠纷,请其调之,无不和解。其门前有一古槐,树下一石,长7尺有余,宽5尺有余,厚尺许,人称“上马石”,古槐栽植年月不详,虬劲苍郁,粗越3围,高达5丈,茶余饭后,村民多纳凉树下,听长者谈古论今。后树中空成洞,依然枝繁叶茂,1964年全村搬迁后,树渐枯死,村民伐之为薪。

树南建有关帝庙,其地处全村低洼处,据村中长者讲,虽村庄数次被淹,而庙无水,本村及邻乡村民皆日天神有灵,虔诚信奉,逢良辰吉日多往叩拜。此庙文革初期被拆毁,现庙基尚存。村西有一池塘,占地两亩,称“西汪”,塘中所产白莲藕;白、香、脆、美闻名乡里,历史悠久。村北有桑园20余亩,村民有植桑养蚕之传统。孙氏祖茔自然生长一巨大白杨,高十余丈,粗可三围,枝叶茂盛,覆盖地面半亩有余。更有奇者,树干约一人高处分为中东西三枝,其中枝直如垂笔,两侧枝向东西微弯,且三枝等粗,村民称之为“三炉香”,过往行人无不称奇。村南为汶河支流,清光绪25年(1899年)河水改道至村北,冲毁部分村民房舍,受灾户包括部分孙姓、乔姓及村中全部栾姓。后来,刘姓村民为避洪水迁至葫芦山前偏东南处建村,名小回庄,后隶属清泥沟村委会。原村在村名前冠以“大”字,称大回家庄。村中剩孙、乔、贾三姓。河流改道后,村南河段,逢冬春则枯,夏秋则流,村居河中,地形如船,故有船地之说②。村居险地,水患频繁,危及村民生命财产,故在村东南北筑有土堤防灾。每遇洪水,村民自动巡堤,如有险情,不分男女老幼,皆抱薪负土加固河堤。堤内庄稼拔去筑堤,而田主未有怨者,民风淳厚如此。1964年大回家庄为避水灾,全村迁到葫芦山以南。

村东有一开阔河滩,由沙化而成。解放战争时期,曾有一架国民党飞机迫降于此,飞行员离机逃脱,飞机后被周围村民拆毁。

迁村后村址北依葫芦山,村前有一大片洼地,称前洼,十年九涝,有“古墩旱死荆棵,回家庄来了熨贴;回家庄淹死老鼠,古墩到了好处”之说,因此,庄稼十种九不收。后来村里组织人力将其改造为“台”田、压沙治碱,田中种植小麦、高粱、大豆等农作物。沟宽2至3米,种植水稻数年,开回家庄种稻之史。后气候干旱,沟已填平。

村北之葫芦山,因状如葫芦而得名。其地理位置奇特,似《三国演义》中的街亭,西有九龙山,汶河经两山之峡北去。20世纪60年代在山后建一水库,名“葫芦山水库”,山映水中,如诗如画,数年后因莱钢严重污染,水质急剧下降,致使鱼虾不生,造成附近居民饮水困难。东有黄羊山,与西面的九龙山之间有山谷长约千米,名“葫芦空”。此处自古即为莱芜至新泰之交通要道。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抗日武装曾于此处伏击日军,毙伤日寇多人,并炸毁军车一辆。现205国道,莱新铁路皆穿此而过。2000年开始修建的莱新高速公路亦从这里经过。

大回家庄村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日寇侵华时期,经莱芜至新泰建一铁路,企图掠夺当地资源,自古墩经回家庄西至雁埠子长约5华里的地段,需要筑高大路基。日寇从附近村庄抓来大量民夫修筑路基。被抓民夫白天消极怠工,夜间则在当地抗日政府领导下,将路基破坏,该铁路因此未能修成,粉碎了日寇掠夺资源的企图。解放后村西尚存有低矮路基50余米,沈家崖村南水泥结构涵洞至今尚存。

6 s2 x5 J. P6 c7 A& z+ Q$ Z1 n" Q W

解放前后,大回家庄先后共有10人参军,其中孙书俊在战争年代壮烈牺牲,孙兆宾曾随志愿军入朝参战,孙式元从部队复员后任大队书记多年,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底,大回家庄村政权成立,下设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与古墩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80年农村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回家庄村民历来勤劳朴实,热爱家乡,长期遭受水患之苦,1966年县政府派工作组进村动员部分村民外迁,由于村民热恋故土,未迁。治水改水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文革”初期利用农闲在旧村东西及新村西南沙滩植树达30多亩。1975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管区在此会战,缩河造地,树林全部被毁坏,所造土地分归回家庄、于家庄、清泥沟三村耕种,生态被破坏。1989年遭特大暴雨,冲毁农田,损失惨重,十数户村民被淹,四户村民房屋倒塌。村委会在镇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帮助受灾户重建家园,镇政府拨救灾款l万余元及部分救灾物资,帮助受灾户渡过了难关。

村民历来崇尚文明,信奉“忠厚传家远,耕读继世长”的古训。解放初无条件办学,村童多去外村借读。1965年创办村小学,由新泰一中毕业回乡的乔永祥任教,一开始就是三个年级的复式班,后至五个年级的复式班,村中学子多授业其门下。1986年因校舍破旧并人清泥沟小学,4年后复校。后因生员少,又于1989年与古礅村并校。1994年莱芜市实施合班并校后,学生开始到城子坡镇中心小学就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2年,全村有16人考人大中专院校。以现就读于东北大学的孙振华、考入杭州军校的孙兆杰最为优秀。

回家庄人自古诚实、勤劳,几百年来,均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也涌现出不少能工巧匠。20世纪,村民孙淑连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铁匠。当初他在河北一家铁匠铺打工,由于他起早睡晚,认真观察学习打铁技术,店老板将绝技传授于他。他回家后,点起炉灶,起初生意少差,一年后名声大振,他的打铁技术,至今留传。一次他到新泰打制了一把铡刀,刀主想当场试一试质量,拿来一捆谷草,铡草时,铡钉找不到了,临时用了钩炉的铁棍,铡时他再三叮嘱刀主要挺住手腕,一刀下去,将铡钉截为两段,在场人无不赞叹。原来他把铡钉放在干草里了。他打制的刀、枪、剑、戟、锄、镰、锨、镢,既精致又锋利。

回家庄人多年就有种菜的传统,尤其是莱钢大企业在当地建设后,为莱钢服务,大搞农业结构调整,现在全村蔬菜面积达到30多亩。农民靠种菜走上了富裕之路。

大回家庄水患严重,道路狭窄,20世纪70年代再遇水源污染之害,村民饮水困难。历届村领导班子把治水、修路和解决村民饮水困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山凿石,修筑河堤达2000米,对保护农田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村民艰苦奋斗,村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先后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和农田灌溉难的问题,现全村有机动车辆15部,安装电话50部,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勤劳淳朴、善良的村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读传世,绵绵不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他们弘扬先人的光荣传统,为两个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努力再创辉煌。

注释

①葫芦山:海拔500多米,地势独特,极似《三国演义》中之街亭,东峙黄羊山,西邻汶水河,南为河流冲击所形成开阔平坦之地,北面汶河由其西转至山后而北流。山之东面有一山谷叫“葫芦空”,自古即为莱新之交通要道。四周村庄星罗棋布:有女待嫁之家,夜登山听鸡啼之声,鸡呜早者,其村必多勤于耕读之人,于其村择婿嫁女必吉。该山传说主要有二:

其一,盘古开天之时,泰岳之阳生一葫芦,生长至此结一金葫芦,硕大无比,南人至此见其灵脉,以为罕见之风水,欲携之南归,断其根,灵脉枯,其蔓化为汶水,其果化为此山,故名“葫芦山”。

其二,葫芦山又名饿狼山。清朝时山顶建一道观(现遗址尚存,残碑可见)。一道长居此修道,日则下山布道、化缘,夜则观中诵经吟诗,近村乡民辄闻吟诵之声。某夜道长月下吟诵,狼入其室,后道长拴门而寝,狼不得出,伤道长而食之,、久之,饥渴而毙。待乡民知之,只剩白骨狼尸,故得名。

③船地之说:回家庄旧村址位于汶河之中一狭长地带的东首,其地势东高西低,登山俯瞰,其形如船,此地为逆水上行之宝船,水涨船高。然时经一甲子(60年)则有翻船之灾,历次重大水灾年数皆得。此说寄托了村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又流露出对水患的无奈之感慨。

附录

一、历任村支书

1961年1月一1966年8月 孙兆兴

1971年1月一1972年12月 孙兆兴

1973年1月一1976年8月 乔永富

1976年9月一1986年8月 孙守华

1986年9月一1996年12月 孙式元

1997年4月一1998年1月 孙兆军

1998年4月一2001年7月 李继东

2001年8月一 2003年 孙式文

二、历任村主任

1955年一1960年 乔学堂

1960年~1966年 孙兆成

1966年一1970年 孙兆兴

1970年一1975年 孙书庭

1975年一1985年 乔永富

1986年一1988年 孙兆安

1989年一1992年 孙式元

1993年一1996年 乔永富

1997年一1998年 孙守雷

1999年一2001年 乔永全

2001年一 2003年 孙式文

2003年—2006年

相关分词: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