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大场村

大场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场村


云南省晋宁县大场村隶属于晋城镇十里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 晋城镇南边,距村委会1.50 公里,距镇6.00公里。国土面积4.60平方公里,海拔1,965.00米,年平均气温15.10℃,年降水量865.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499.00亩,其中人均耕地1.66亩;有林地5,836.00亩。另有山东省胶南市胶南县大场村、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大场村等几个同名村。



山东省胶南市胶南县大场村


村情概况

大场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市胶南县城西南39.3公里,郝李公路两侧,为大场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1.3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9亩。大场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2.5公里处为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 。

据《徐氏支谱》记载,明中期徐氏九世,徐泰从墩上(今凤墩)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居民多穇子、养牛,故名穇牛场,又名穇牛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攒牛场。现大场村有445户,人口1574人,多为姓徐的村民。

大场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旧社会因地劣、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解放后,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兴办了工、副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近几年通过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划出了工业园区,引进了外资企业,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村东兴建了商业网点和居民小区或旧区已改造了商业网点,目前工商个体户达150多家,年产值2600余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资源开发、拍卖土地等当年纯收入100多万元,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多次被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庄”、胶南市委命名“五个好带头村党支部”等荣荣誉称号。

大事记

1944年,解放,徐公勤任第一任村长;

1953年,建立第一个互助组;

1955年,成立初级社,建立村党支部,徐金元任书记;

1956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大场大队,下设八个生产小队;

1960年,村办企业 ,油坊建立;

1967年,成立大场大队革命委员会;

1970年,村办企业 ,砖瓦厂建立;

1973年,全村房屋统一规划开始;

1974年,村办企业 ,小型工厂建立,有二台机床;

1976年,工厂扩大规模 ,成立大场机床附件厂;

1981年,村八个生产小队划分为六个生产小队;

1983年,实行大包干;

1984年,成立村委会;

1987年,村内二条主要 街道,铺油路;

1997年,全村全部吃自来水;

2006年,村铺水泥路,村办公楼建成。

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产量100公斤左右,1981年平均亩产400斤左右 ,大包干后产量逐年增加,在70年代村办企业 经济发达,砖瓦厂、机床附件厂、油坊等村办企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此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大部分村民转入搞二三产业,经商搞个体,使村民的收入年年增加。

人民生活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困苦,至1981年人均收入200元左右,特别是大包干后二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逐年提高,全村有95%的农户安装了电话,高档家电普及到户。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

村庄建设

建国初期,村民住房以草房、土坯房和简陋的石房为主。1973年全村实行统一规划,建中心街道以及其他街道,房屋规划统一整齐。1987年村的两条主要街道铺上柏油路,整理了两边的排水系统。从1996年开始,村规划出商住区,要村东建起了商住网点小区。现又重新整修硬化了五条街道,其中水泥路三条1100米,石彻排水沟4200米,两边绿化,并按路灯34盏,全部实现的街道的硬化、美化、亮化,又投资110万元建设三层村委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

组织建设

解放后,第一任村长徐公勤,二任村长吕茂元,农会主席夏成福,1947年潘召法任书记,1955年建立党支部,徐金元任书记。1967年夏龙兴任书记,1972年徐金环任书记,1973年徐金坤任书记,1975年孙洪森任书记,1986年徐继立任书记,1989年徐玉杰任书记,1999年徐任军任书记,2000年至今徐金昌任书记。大场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五好党支部”,胶南市“五个好”带头村党支部。

行政组织建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徐继伍任大队长,下设八个生产小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夏龙兴任主任。1984年设立村委会,村委会委员设七人,潘维顺任主任。2002年徐金昌兼主任。村委会委员设三人。后2004年底,宋洪森任主任。

人物简介

大场村徐继文、徐培美、徐培义、徐玉等四位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大场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龙陵县象达乡,地处象达乡东边,距象达乡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90公里。东邻旧寨,南邻风吹坡,西邻团坡,北邻象达洼。辖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80户,有乡村人口2532人,其中农业人口2520人,劳动力12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42人。

全村国土面积5240.7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4℃,年降水量2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36.35亩,人均耕地0.9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4.14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85亩(其中:田1650亩,地 1035亩),人均耕地0.96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278.1亩,草地173亩;荒山荒地353.3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05户通自来水,有275户饮用井水,有17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0%)。有575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8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4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5户(分别占总数的52%和49%)。

该村到乡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公里,建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拖拉机6辆,摩托车48辆。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4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7.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2.82万元, 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56.19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67头,肉牛18头);林业收入10.84万元,占总收入的6%;第二、三产业收入8.52万元,占总收入的4.8%;工资性收入19.1万元,占总收入的10.7%。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9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人(占劳动力的0.6%),在省内务工9人,到省外务工2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76户,共乡村人口2616人,其中男性1455人,女性1161人。其中农业人口2616人,劳动力178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164人,白族9人,傈僳族44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人,占人口总数的0.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13人,参合率58.1%;享受低保7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0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543户,占农户总数的98.5%。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教师 13人,距离苏帕河中学1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校学生296人:其中小学生198人,中学生9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7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671.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公开、政务公开。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大场村


该行政村隶属陇川县清平乡,地处清平乡西北边,距清平乡政府所在地24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69公里。东邻赵家寨村委会 ,南邻户撒乡,西邻户撒乡,北邻护国乡。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9户,有乡村人口543人,其中农业人口543人,劳动力28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2人。

全村国土面积17.2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1753毫米,适合种植核桃、草果、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808.2亩,人均耕地6.04亩,林地25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4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晋宁县晋城镇十里村委会大场村


村情概况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6户,有乡村人口30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人,劳动力1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9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28.9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96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9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43辆,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5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60万元,有固定资产3.5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4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的方式公开

相关分词: 大场村 大场 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