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答徐老延安赠别

答徐老延安赠别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答徐老延安赠别


《答徐老延安赠别》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董必武在1940年10月写下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特立高尚的革命精神的赞扬,抒发的是革命者之间志同道合的友谊。

作品名称:《答徐老延安赠别》

创作年代:近代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董必武



作品原文


答徐老延安赠别

山居感秋意,草木渐萧索。

独有松柏姿,青青向寥廓。

干挺不畏风,根深土嫌薄。

吸取无所限,到老犹磅礴。

高逸孺可钦①,清标邈如鹤②。

忧国心耿耿③,夙夜求民瘼④。

人世将巨变,吾华亦有作。

力拒豕蛇侵,欲去东邻恶⑤。

阋墙不可再,巢覆当共愕。

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⑥。

延水流潺湲⑦,嘉岭足堪托⑧。

政行三三制⑨,防守倚卫霍⑩。

驱车从此别,巴渝暂栖泊⑪。

口舌倘可用,期期保謇谔⑫。

作品注释


①高逸:品格高超。孺:作者自注,“指徐孺子,后汉时高士”。

②清标:纯洁超迈,高风亮节之意。邈:作者自注,“指徐邈,三国时曹魏名人。”

③耿耿:形容有心事。

④民瘼:人民疾苦。

⑤东邻恶:指日寇的入侵。

⑥然诺:书面语,指允诺,答应。

⑦潺湲:形容河水慢慢流的样子。

⑧嘉岭:指杨家岭,在延水东岸。当时是党中央驻地。

⑨三三制:抗战时期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形式。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其中,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

⑩卫霍:指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屡次打败侵犯汉边境的匈奴。这里指保守延安的八路军将士。

⑪巴渝:指重庆。因重庆地处古代巴国,隋朝又在这里设置渝州,故有此名。

⑫謇谔:正直的言论。

写作背景


1940年10月,董必武由延安赴重庆,担任中共驻重庆代表团代表,准备参加国民参政会,去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临行前徐特立作诗赠别,董必武于是写下该诗作答,以志共勉。

作品鉴赏


开篇即从眼前景物写起,借景抒情。“山居感秋意,草木渐萧索”。写秋天来临,草木枯黄,落叶缤纷。在凛冽的秋风中,簌簌的落叶飘满大地,世界呈现出—片萧瑟冷落气象。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走向死亡的季节,故在诗人笔下,秋天代表着两种相反的情调:“秋收万颗子”的喜悦、满足,或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伤感。董必武拈出“萧索”二字,就为全诗奠定下深沉苍凉的基调,但诗人遗其伤感,取其悲壮,即秋天的凛冽寒冷反激起诗人昂扬的斗志和豪迈的气概。诗人状秋,着眼点不在具体可见的秋景、秋色、秋声上,而直写秋意。秋意可说是带有抽象色彩的秋天独具的本质,万木枯萎的自然现象就是其外化和征兆。虽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意会感受到。这里的“秋意”还是一语双关,既代表自然界的季节,又寓有政治风云之意。其时,蒋介石正加紧布置第二次反共高潮,政治气候就像这自然中的秋天,令人不寒而栗,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正摇摇欲坠。在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只剩松柏依旧郁郁葱葱,含笑秋风,挺立伟岸的躯干如一柄柄长剑直刺寥廓的天空。青青的松柏给枯黄苍茫的大地涂上一片亮色,点缀着秋天的生机;茂密的树冠又犹如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飘浮于蓝天、黄土之间。而松柏的美更在于它的四季常青,独立寒秋。“松柏姿”出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用松比喻坚贞的节操,象征徐老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坚强不屈的革命情操。“干挺不畏风,根深土嫌薄”。进一步发掘了松柏的品格。上两句是言松柏不肯随波逐流,依然枝叶青青,这两句是赞其扎根深广,故能傲然挺立,不受秋风摆布。虽然秋风狂作,能够飞沙走石;秋风凛冽,能够横扫落叶,但松柏却能顶风而立,不向秋风弯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秋风之所以奈何不了松柏,在于松柏扎根深远,牢牢吸附在大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屡次粉碎日寇和蒋介石的扫荡围攻,特别是蒋介石的几次反革命大屠杀,五次“围剿”中央苏区以及长征路上调集数十倍兵力的围追堵截,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共产党反而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党是人民的儿子。像松柏深深扎根大地,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党就是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才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像古希腊神话,卜安泰离不开大地,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不论受到多大的创伤,只要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就能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永葆青春。这正是“吸取无所限,到老犹磅礴”的秘密之所在。由于有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输进新的血液、营养和水分,党这棵松柏才能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同时这也是对徐特立等人的赞美。徐特立此时已是60开外的老人,但干起工作来还像年轻人一样虎虎生风。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当时延安有一大批像徐特立这样老当益壮的革命老人,他们终生追随革命,不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而且垂暮之年仍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默默地为革命奉献着最后的余热。实际这也是诗人自况。董必武此时也已年过半百,但仍青春焕发地为党工作,浑然不觉老之将至。

以上八句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从松柏的枝叶常青、躯干挺拔,根系发达三方面入乎,塑造出根深叶茂、生机勃勃的松柏的高大形象,这正是徐特立等革命老人坚贞不屈、深入群众和老当益壮品格的写照。

下面转入议论。“高逸孺可钦,清标邈如鹤。”借用了徐孺子、徐邈的事迹来称赞徐老的品格高洁。这两人都是古代为人称道的高士。王勃《滕王阁序》中就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藩之榻。”“高逸”、“清标”都是言品格不同流俗。鹤,在古人心目中也是长寿和不俗的象征。松鹤延年,鹤和松经常连在一起表示长生不老;鹤立鸡群,则称道鹤的高雅不凡。这两句诗是对徐老人品的赞美,接下的“忧国心耿耿,夙夜求民瘼”赞扬了徐老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徐老投身革命洪流,日夜为国事操劳,为民生疾苦奔波,时刻想到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关心的是民众的利益。在徐老的家乡湖南曾广泛流传着徐老断指血书的爱国壮举。“五四”时期,湖南辰州的英国传教士鱼肉乡里,被群众打死。卖国政府竟用大炮炸死群众10多人,赔偿洋人白银8万两,还无理规定:5年内不许辰州人参加科举应试,并为英国教士树碑立传。徐特立听说后义愤填膺。在给学生讲课时,谈到列强瓜分中国,洋教士为非作歹,清政府软弱无能,徐老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他号召青年一代要“把救国的担子挑起来”,激励热血儿女,“义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说完,他跑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当场剁掉左手的一节手指,并用断指血写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壮举,令在场的青年学生热血沸腾,徐老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正是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这是古代高士只求乱世中独善其身之举所不可相提并论的。共产党人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救国救民为当务之急,是不屑于迫求一己之利和独善其身。

“人世将巨变,吾华亦有作”。放眼当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全面铺开,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正在酝酿之中。在此情况下,中华民族应当有所作为,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赶走日本侵略者,消灭法西斯,还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不仅是民族的需要,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事业的需要,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力拒豕蛇侵,欲去东邻恶”。这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们要肩负起这个历史的重任。除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外,中华民族别无选择。“阋墙不可再,巢覆当共愕”。是谆谆告诫国民党当局应以民族大业为重,共谋抗战大计,切不可重施箫墙伎俩,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否则将成为千古罪人。“再”字,指出蒋介石已干过多次这种勾当。这种悲剧决不允许再重演了。这既是对国民党提出的严重警告,也是对他们的忠告,希望蒋介石放弃其顽固立场,回到抗战轨道上来。“阅墙”来自《诗常棣》:“兄递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内部不和,却能一致抵御外来欺侮。这里希望大敌当前,国共两党重修旧好,一致对外。不要因两党的恩怨,损害了民族的利益。“巢覆”,见于孔融的故事。孔融被曹操逮捕时,想请求赦免他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两个孩子终被抓走。后来就以此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这里寄语蒋介石不要心存幻想。若中国全部陷落,国民党当局同样难逃其厄。这个浅显的道理,恐怕蒋介石不会不懂的吧。继续制造内战,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则进一步告诫国民党政府不要叶公好龙,只在口头上喊国共合作,而要落到实处,通过行动上遵守抗战协议来体现出来。如果总是出尔反尔,离心离德,那么共同抗日就是一句空话。“同心可断金”化用《易传系辞》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里指如果国共两党真诚合作,就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反之,貌合神离,两面三刀,甚至鹬蚌相争,就会两败俱伤,渔翁得利。于国于民,于国共两党均没有任何好处。正如朱总所说:“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这四句肺腑之言,体现出董老忧国忧民的宽阔胸怀,对国民党的忠告则言之敦敦,语重心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接下来诗人叙写延安军民的抗战热情,这同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构成鲜明对照。“延水流潺湲。是以延河的日夜奔流来喻指革命事业源源不绝,兴旺发达。这句诗景中含情,表达了董老内心由衷的喜悦。“嘉岭足堪托”体现出董老对党中央的高度信任和对前途的乐观信念。这里运用了借代手法,以党中央驻地杨家岭代指党中央。董必武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战的历史重任,同时暗寓延安才是真正的抗战中心,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是十分靠不住的。“政行三三制”指出延安边区政府的“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了抗战的力量,还使延安成为政治上民主、自由的中心。这是完全不同于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的。“防守倚卫霍”表明抗战队伍兵强马壮,也是可以信赖的。人民军队将士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将帅具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卓越军事才能。这四句诗铺叙了延安的社会安定、政治民主、军事强大,使人们于国事维艰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最后四句抒写了董必武此行的愿望:去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并同顽固派和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以自己的口舌作武器,“只凭三寸舌,胜过万条枪”,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驱车从此别,巴渝暂栖泊”。切入赠别主题,却没有一般人离别的伤感。这是因为董必武全身心投入革命,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溶进革命事业。尽管董必武十分留恋延安的生活,但为了革命的需要毅然告别延安,再度踏上新的征途。“口舌倘可用,期期保謇谔”。董必武表示要发挥自己的舌枪唇箭,在国民参政会上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据理力争,慷慨陈词,痛斥顽固派和反动派。“期期”互相勉励之意。这里既是和徐特立的共勉,也是董必武的自我鞭策,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全诗感情深沉蕴厚,不见古代赠别诗的伤感柔靡,写得刚健昂扬。古代赠别诗往往失于缠绵悱侧,即使间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欢快明朗,也仅限于朋友间的私交,题材狭窄。董必武这首诗抒发的是革命者之间志同道合的友谊,不比泛泛私交,而且荡去离愁别绪,把革命友谊注入忧国忧民的共同理想之中,写起来气势开阔宏大,感染力强。诗中将对朋友的思念,对现实的忧虑,对未来的希望和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熔为—炉,议论纵横,慷慨淋漓,构成一篇巨作。在写法上,大晕用典,含蓄蕴藉,深得杜诗长篇排律的风致。

作者简介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董必武青年时代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事党和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是中共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同国民党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建国后,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二届政协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相关分词: 徐老 延安 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