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因脑出血(脑溢血)所引起的昏迷和瘫痪,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伞压患者,以男性为多。常发生于 出血性中风病人清醒活动时,可能有情绪激动及使劲用力等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的诱因



出血性中风


简介

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因脑出血(脑溢血)所引起的昏迷和瘫痪,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伞压患者,以男性为多。常发生于病人清醒活动时,可能有情绪激动及使劲用力等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的诱因。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偏瘫、大小便失禁,发热等,昏迷是脑出血的主要症状,昏迷的程度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关,多为深昏迷,瞳孔早期缩小而后扩大,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按出血部位可分为内囊出血、桥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其中内囊出血有典型的“三偏”症状(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内囊出血的症状演变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期。本病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约占总数的2/3以上。大多发生于血压波动的阶段,当血压骤然上升至病变动脉管壁不能耐受的程度时,动脉壁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引起脑出血的其他原因尚有动脉瘤、血管瘤、各种血液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情况,脑肿瘤对血管壁的侵蚀也可导致出血,但均较少见。

诊断要点

中年以上急骤起病的昏迷和肢体瘫痪,有高血压史以及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等,更可依靠CT作出诊断。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的豆纹动脉,病理检查时见到出血半球肿胀、充血切面显示病损区有出血和血块,周围脑组织呈脑软化,并有点状出血,一侧大脑半球均有水肿。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死率甚高,急性期的治疗重点在于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改善脑缺氧,控制脑水肿,适当降低过高的血压和预防并发症,其中包括应用氧气吸入,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及降血压药物、止血药物等治疗措施,必要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恢复期须继续重视心、肾功能和血压的情况,应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推拿、针灸治疗,以促进脑功能障碍的恢复和防止瘫痪肢体的畸形和挛缩。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病情较为危重的大都为出血性中风,故本病出现中脏腑及中风脱证的情况较为多见,预后较为严重。

出血性中风辩证分型和治疗注意事项


出血性中风的辨证分型

1.急性期

(1)闭证阳闭:肝阳暴张,阳升风动。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双手握固,肢体强痉,半身不遂,大小便闭,面赤身热,喉中痰鸣,躁动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

证候分析: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夹痰火上蒙清窍,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风火痰热内闭经络,故见面赤身热,口噤不开,喉中疾鸣,躁动不安,双手握固,肢体强痉,便闻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均为痰热郁闭之象。

阴闭:痰浊阻络,蒙闭清窍。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黯,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候分析:痰温偏盛,风夹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症;痰湿属阴,故静卧不烦;痰湿阻滞阳气,不得温煦,故四肢不温,面白唇黯,香黯;苔白腻,脉沉滑缓等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2)脱证:元真失守,阳虚气脱。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由闭证转为脱证者。证见昏迷不醒,面色苍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不止,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阳浮于上,阴竭于下,有阴阳离决之势,正气虚脱,心神颓败,由于阴阳气血虚极所致;或继发于闭证者测因风火上腾,痰热灼炼真阴,元气大伤而致脱;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昏迷不醒,目合口开,鼻鼾,手撒,舌痿,大小便失禁等五脏败绝的危症;呼吸低微,多汗不止,四肢厥冷,脉细弱而微等均是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

2.恢复期

(1)气虚血瘀症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神疲乏力,面色黯淡无华。舌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则为瘀血;病后正气大虚,气虚则血行无力而瘀滞,血瘀则经脉不通,脉络痹阻,并瘀阻清窍,故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气虚不能运行,推动无力,血不上荣,故面色黯淡无华;舌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2)肝肾亏虚症状:肢体偏枯不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音暗失语,喉中痰鸣,或神识痴呆,头痛头晕。舌红少苦,脉细弦。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精血耗伤,经脉失其濡养,故肢体偏枯,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肾精不能上荣咽喉,则音暗失语;湿痰中阻,故见喉中痰鸣,神识痴呆;肝阳上亢则头痛头晕;舌红少苦,脉弦细均为肝肾阴亏之象。

出血性中风治疗注意事项

诊断要及时:脑出血与其他类型卒中的表现不同,本病多见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痛、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结合CT、磁共振检查,可作出及时诊断。

治疗须得法:急性期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抢救生命,防止出血加重。所以,要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勤吸痰,必要时作气道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严密观察血压、心率,保持血压稳定,急性期不可降压过低,收缩压控制在150~160毫米汞柱为妥。

不要滥用止血药。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几乎常规使用安络血、氨基己酸、止血环酸等止血药治疗出血性卒中。由于脑出血是血管破裂所致,而非凝血机制有障碍,故使用这类止血药并无实际意义。

急诊开颅手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用于某些经选择的病例,效果很好。如患者年龄过大、病情迅速恶化及有严重的其他系统并发症,不宜手术。

出血性中风对大脑影响和危险因素


出血性中风对大脑的影响

出血性中风造成脑部持续供血不足,这可造成部分脑细胞停止工作。而大量血液淤积于脑组织中可破坏大脑功能。

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1)家族因素:因为对高血压的易感性确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

(2)高血压:高血压与出血性中风有肯定的关系。例如有人报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高血压者几乎是无高血压者的2倍。约92%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出血前的不同时间内有肯定的和临界性高血压。特别是长期持续高血压,出血性中风发病率最高,比短期或间歇性高血压者高5倍。而且,血压越高,其危险性越大。因此,目前一致认为高血压为出血性中风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3)吸烟:许多研究证明,吸烟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降低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从而加重动脉 硬化,而且有助于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形成和破裂。同时,吸烟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吸1支烟血压即可明显升高,多发生于吸烟当时或几小时内,其对心脑血管的急性作用至少持续3小时。所以吸烟地出血性中风的危险与引起血压升高有关。

(4)饮酒:饮酒与出血性中风有密切关系。研究 证明,偶然酒精中毒和有规律饮酒,均可使出血性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增高。酒精中毒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男性为对照组的2-3倍,女性为3-13倍;大量饮酒男性为对照组的2倍,而女性为7倍。约41%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内有酒精中毒或大量饮酒史。大量饮酒引起出血性中风的机理,包括酒精能导致血压升高、脑血流量增加或凝血因素改变等,易增加血管破裂的机会。

(5)胶原性疾病:因为胶原性疾病多继发血管脆性增高和韦立氏环结构变异,成为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危险因素。有人报告,约5%-1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6)大脑演淀粉样血管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脑淀粉样血管病是老年人脑叶出血的一种常见原因。发病率约为2%-9.3%。

综上所述,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其中高血压是最危险的因素。因为在众多危险因素中,最终是导致动脉硬化,由于高血压或血压急剧婆动,才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的家庭注意事项和症状表现


出血性中风的家庭注意事项

1.保持安静,绝对卧床,避免搬动。

2.吸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勤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保证营养,注意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尤其是对昏迷禁食的病人,要静脉补充一定的营养或进行鼻饲。

5.头部降温,减轻脑水肿。对病情较重、昏迷较深的病人,或见发热者,予以头部适当降温,可减少脑细胞氧耗量,减轻脑水肿而达到保护脑细胞的目的。

出血性中风的症状表现

1.中老年、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活动或用力、激动状态下突然起病。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2.数分钟内出现的头痛、呕吐、偏身无力或/和麻木、口角歪斜、讲话不清,嗜睡、烦躁谵妄、甚至不省人事等;

3.起病早期多有血压升高、心率快、呼吸急促,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4.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偶见视乳头水肿;

5.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阳性;

6.基底节区: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出血在左半球者常有不同类型的失语;出血量大或出血靠近丘脑(内侧型或混合型)者常有高热、瞳孔小、昏迷及颞叶勾回疝表现。

7.脑叶出血: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相应的功能损害症状。

8.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即出血侧面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即病源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双眼向患侧凝视;重症者双瞳孔缩小、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瘫痪、高热、中枢性呼吸困难等。

9.小脑出血:多表现头晕、频繁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行走基底部加宽。出血量大者可表现突然昏迷及枕骨大孔疝表现。

10.脑室出血:常无局灶定位体征,表现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者出现昏迷、双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等。

相关分词: 出血性 出血 血性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