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畅通重庆

畅通重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畅通重庆


畅通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建设“畅通重庆”的总体目标,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陆运、水运、空运并举,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加快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强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交通格局,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



畅通重庆简介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交通集散功能,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宜居重庆”建设,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实施畅通工程、建设“畅通重庆”的决定。

2008年11月19日,重庆市召开“畅通重庆”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启动“畅通重庆”建设,提出要以解决主城拥堵为重点,以构建骨干交通网络为基础,陆运、水运、空运并举,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上讲话,市长王鸿举作具体部署,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主持会议。

薄熙来说,“宜居、畅通、健康、平安和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今后几年全力推进的工作。这些目标都是为改善重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森林重庆”侧重环境,“畅通重庆”侧重效率,“宜居重庆”侧重舒适,“平安重庆”注重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健康重庆”就是讲人本身。我们要建设一个符合直辖市身份的“畅通重庆”,要在新的起点上有更高的追求。

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重庆肩负着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光荣使命。目前,我市各类生产要素集散需求空前增大,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主城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主城以外区县(自治县)对外交通联系的需求急迫。如不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建设“畅通重庆”,既是提高城市营运效率的迫切需要,又是城市节能环保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良好商务环境、展示重庆新形象的必要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畅通重庆”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将“畅通重庆”建设作为全市的“标志工程”、“民心工程”,着力改善重庆与外部的时空格局,迅速搭建资源要素快速集散的基础平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畅通安全出行的热切期盼,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基础


畅通,是现代城市和开放系统的基本属性。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人畅其行,有利于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体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中的人文关怀。直辖以来,我市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建成了“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和“一大二小”机场格局,主城区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建设扎实推进,为生产要素集散、城市形象提升、方便市民出行奠定了基础。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矛盾新课题。在新的历史阶段,畅通重庆是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畅通促进重庆城市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工程。

“畅通重庆”的总体目标


建设畅通重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陆运、水运、空运并举,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加快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强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交通格局,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目标任务是: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

加快外环、万云、水武、彭武、彭黔、石忠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2100公里,实现除城口县以外的39个区县(自治县)通高速公路。加快“三环两射四出口”前期工作,在2012年前新开工1000公里高速公路。

加快铁路网建设 推进铁路公交化

加快我市境内的襄渝二线、宜万铁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建设,开工兰渝铁路、渝遂铁路二线、渝怀铁路二线、渝利铁路、渝黔铁路新线、成渝城际铁路、渝万城际铁路,确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一枢纽七干线二支线”铁路交通网,形成1500公里运营里程,复线率达25%,电气化率达100%。依托既有铁路和在建铁路,推进主城与城郊结合部铁路公交化,力争到2012年,建成主城环线一期(菜园坝——江津小南海)、市郊三射线一期(主城——合川)、四射线(主城——长寿——涪陵)和六射线(小南海——江津),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达到211.9公里。

加快航道和港口码头建设

提高航道通行能力,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400公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500万标箱,实际吞吐量达200万标箱,到2012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

加快航空设施建设

建成投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黔江舟白机场,开工建设巫山机场。到2012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5万吨。

加快建设主城快速路网及附属设施

加快快速路网、跨江桥梁和穿山隧道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主城跨越两江与穿越两山的交通瓶颈问题,增强主城16个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改善主城路网结构,加大老城区支次道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渠化改造一批重要道路平交口,提高通行能力。完善人行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确保到2012年,主城区快速路网通车里程达492.66公里,路网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基本达到国家A类一等畅通城市水平,基本消除周期性堵点。

加快建设主城轨道交通网

建设轨道一号线(大学城——朝天门)、三号线(二塘——江北机场)、六号线(上新街——礼嘉),确保到2012年,实现轨道通车里程116公里。开展轨道二、三、六号线延伸的前期工作,在2012年前开工轨道二号线延伸线(新山村——鱼洞)、三号线延伸线(二塘——鱼洞)、六号线延伸线(礼嘉——北碚、上新街——茶园),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架。

加快建设主城公交站场及换乘枢纽

推进主城60个公交站场建设。确保到2012年,公交站场面积达148万平方米,公交车辆进场率达60%以上,解决公交车辆占道停车等突出问题。加快对外交通与市内公交换乘枢纽、长途公路客运与市内公交换乘枢纽、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枢纽等三类换乘枢纽建设,提高公交换乘能力和效率。

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加强公交服务管理

加快推进主城区公交体制改革,在“公司化、公交化”改革的基础上整合重组。合理配置公交运力,优化调整主城区公交线网,降低线路重复率,提高线网覆盖率,增强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促进公交线路向外分流。建立科学的调度机制,不断提高公交客运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车行时速和准点率。发展适应小区道路的小型、短途公交。建立合理的出租车投控机制,整治非法营运车辆。合理布局加油站、加气站,保障油、气供应。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

加强道路交通综合管理

以实施秩序规范工程、设施规范工程、生命工程、智能交通工程、道路畅行工程、宣传教育工程、公交优化工程等“七大工程”为载体,推进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加快交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完善道路标志标线、交叉口红绿灯系统、电子警察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视频监测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交通管理设施,扩大交通信息采集设施覆盖面。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加强对城市道路、机动车保有量、居民出行量等情况的分析研究。采用单向、微循环等模式,科学合理组织交通,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依法推行轻微损失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制度,提高交通事故快处率。建立交通事故快速索赔中心和事故、故障快速搬移队伍,实现快速处理和快速理赔。推进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常态化,突出整治重点,开展集中攻坚,坚决查处赖站、横穿公路、违法驾车、酒后驾车等行为。加强对商业中心区交通组织方式的研究,挖掘潜力,优化管理,提高道路资源的过载能力。

加强停车秩序管理

加强停车场规划管理,认真落实公共停车位数量,加大对违法挪用公共停车楼(场)行为的查处力度。适度从紧对临时占道停车的审批,严格禁止在主干道上设置占道停车位。改革停车收费制度,建立分时段停车差别收费制度,减缓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建立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收费差别制度,引导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研究中心商业区停车收费办法,合理调控进入中心商业区的车辆数量。加强对配建停车资源与车辆数量增长关系的研究,适时推出财政专项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功能利用方案。

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

加强对城市道路、人行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大对桥梁、隧道和高边坡等安全设施的巡查力度,建立定期安全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交通安全隐患。规范地下管网拆迁、建设,严格道路占道开挖管理,科学安排占道开挖时序和临时交通组织方案,严控占道时限和占道范围,对违规占道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加强安全文明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宣传和文明交通知识普及活动。要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短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播发交通信息和安全常识。电视频道要开办“交通陋习评论”、“违章行为曝光”栏目,谴责交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市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培养良好习惯,使文明出行渐成风气,交通秩序明显改观。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畅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秩序整治两个办公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政委、市交委等为成员单位,牵头负责“畅通重庆”硬件建设,制订《畅通重庆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考核。交通秩序整治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市市政委、市交委等为成员单位,负责制订《畅通重庆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和《畅通重庆道路交通综合管理五年工作计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反馈、考核验收软环境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切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强化资金保障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畅通重庆”顺利实施。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确保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畅通重庆”的专项投入,市财政税收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畅通重庆”建设。加大对市级投融资单位的政策扶持,不断增强投融资能力,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单位在“畅通重庆”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对按照“市、区县(自治县)共建”模式建设的项目,市级负责重点工程建设,区县(自治县)负责征地拆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筹集社会资本,有序引导其参与“畅通重庆”建设。

强化政策支持

“畅通重庆”建设项目全部列入市重点工程,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对“畅通重庆”建设项目,优先保证年度拆迁指标,优先保证土地供应指标,优惠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有关部门要支持“畅通重庆”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为“畅通重庆”建设保驾护航。

强化工作创新

突出“畅通重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优先地位,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科学管理,协调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关键性技术研究和攻关,为“畅通重庆”硬件、软件建设提供技术和方案支持。建立“畅通重庆”建设动态调节机制,结合城乡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措施、方法。

强化监督考核

从2008年开始,将“畅通重庆”纳入对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建委、市公安局,加强对“畅通重庆”各项任务的监督、检查,及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将视情况启动问责程序。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所承担的任务,落实责任,量化标准,督查到位,确保落到实处。

打造“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半小时主城”。会议提出“畅通重庆”建设目标: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到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市内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通达;2015年实现铁路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长江黄金水道成为西部内陆出海主通道;江北机场成为国际性空港。建成“半小时主城”,到2012年,主城核心区(内环高速以内)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主城拓展区(绕城高速与内环高速围合区域)任意一点到核心区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实现交通管理“为民、畅通、安全、文明”目标,按照国家交通管理的有关规范,到2012年,主城区全面达到大城市一等管理水平,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达到二等管理水平,其余各区县(自治县)达到三等管理水平。

相关分词: 畅通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