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

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How Industries Evolve: Principles for 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平装: 299页

开本: 16开

ISBN: 9787100050166

条形码: 9787100050166

尺寸: 24 x 16.8 x 1.7 cm

重量: 939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安妮塔M.麦加恩 译者:孙选中 等

安妮塔M.麦加恩: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研究所的高级理事。在进八研究领域之前,她曾在麦肯锡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工作。

内容简介


在过去十年间,许多企业曾进行了创新性投资,但却并未获得实际的有价值的回报。很多管理者都感叹变化的节奏太快,使得企业经常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代价高昂的决策。但是,安妮塔M.麦加恩却认为:一个企业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企业背离了其所处产业的演变规则。

在本书中,麦加恩令人信服地指出,许多产业有时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它们数十年来一直都在演变,其演变的各个阶段也都是可以预测的。如果企业管理者早在变化发生之前就能认定演变的本质,并制定与其相匹配的战略,就能够极大地增加他们的企业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机会。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How Industries Evolve: Principles for 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媒体评论


书评

本书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模式。它向我们表明:只要企业管理者能够把企业战略与产业演变恰当地联系起来,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

——莱格梅森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 迈克尔J.莫布森

本书在公司战略方面开创了重要的新领域。麦加恩为企业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应对产业演变提供了有力而实用的分析框架。

——施乐公司前首席科学家 约翰西利布朗后记

译后序 我认为安妮塔M.麦加恩所撰写的《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一书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指点迷津的作用:

其一,她建立了一个认识产业演变的独特的分析框架。关于产业研究的成果,目前更多的主要是集中在产业经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方面,对产业发展的研究虽然也能见到,但主要还是一般性的发展过程及阶段性的陈述和阐释。而麦加恩在本书中对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有所不同,她是专注于对产业演变的轨迹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一种产业可能采取的四种明显不同的产业演变轨迹:渐进性的、创新性的、适度性的或激进性的。同时,她指出,判别一个产业所处的演变轨迹,可以通过该产业的核心经营活动或核心资产所受到的不同威胁来分辨。可以说,麦加恩在本书中所描绘出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路径和构建起的识别产业演变状态的参考系,是现有的有关产业研究的成果都未能企及的。

其二,她把企业战略与产业演变的规则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和选择。如今,我们在书架上随处可见的有关企业战略的书籍,几乎都是系统地阐释企业战略的框架体系,并主要是对企业战略的选择、实施和管理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书对我们了解什么是企业战略都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怎样才能制定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呢?这些书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产业演变背景对企业战略的制约。把企业战略置于产业演变轨迹的背景下来分析,使企业的战略符合产业演变的规律,由此制定和选择的企业战略可能会最为有效。这就是本书为我们指点的如何设计成功的企业战略的秘诀。正如麦加恩所指出的,“一个公司的战略失败主要源于该公司背离了其产业的演变规则。”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独到观点和分析,可以说本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弥补了我们关于产业演变轨迹认识的空白,并从观念和方法上对我们如何结合产业演变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予以了指导。仅就此而言,本书的理论创新和行动指南的价值就可见一斑。

参加本书初稿翻译工作的主要有俞岚(第一、二章)、唐丽娟(第三、五章)、李培(第四、七章、注释)、李超(前言、第六章)、孙选中(第八章以及书介、评论等)。孙选中对全书的翻译稿进行了修改、审校和统稿。在此,我对参加本书翻译工作的所有译者表示感谢,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使本书能够如期完成!我也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李彬先生,因为他的认真工作和细心编辑使本书能够得以付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是哈佛商学院出版社重点推出的学术著作,并且又是在产业演变研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成果,限于我们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英语翻译的水平,书中不免会有偏颇或疏漏之处,祈盼读者不吝赐教!序言

企业经理人员可能会觉察到其所属产业中存在着一些未被利用的机会,也可能对本企业缺乏创新方面的记录感到灰心,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量身打造的。本书的主旨是介绍一套与产业演变相适应的整体战略工具,从而使企业能够实现并保持佳绩。咨询顾问和投资分析师们会发现:本书所提供的分析工具非常适用于评估企业发展战略,并具有获得可观投资回报的潜力。

本书的思想源于10项具体的统计分析研究,以及25个案例分析,这些分析都是企业在产业演变过程中所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本书是与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以及波士顿大学的有关人员一道历经十年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统计资料和案例研究是以实际调研为基础,并不断对问卷所提出问题的精确性进行修正。统计分析收集了700多家企业的资料,并以企业利润和投资回报为尺度对企业运营效果进行了评估。对于企业在产业演变中遇到的问题,本书采用已有的企业理论对其进行检验,并最终推导出有关产业演变的若干假设。例如通过一些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了这样一个假设:产业中的架构性变化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这主要取决于本产业中的企业资产能否重新配置到其他产业之中。

通过案例分析,这些假设得到了检验和完善,并且揭示出了企业经理人员在不同环境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本书中的许多案例都是通过哈佛商学院出版社获得的;这些案例被应用于MBA课堂教学之中,其内容主要与产业结构、产业变化以及竞争优势有关。本书将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推导结果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被统计规则所支持的框架体系,用来处理案例研究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里,我要向我的同事们表示感谢!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E.Porter)和我一道对本书的许多统计分析进行了合作研究。我不禁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在波特教授所教授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课程中,我所学到的产业结构的相关内容。“理论源于实践”的治学方法,在当时商学院的教学体制中是非常独特的,它为本书提供了一个竞争分析的研究框架。同时,我还在波特教授创办的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里学习到其对竞争本质的广博深入的认识。我要向战略和竞争力研究所的同事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哈佛经济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理查德凯夫斯教授(Richard Caves)!凯夫斯教授在产业经济和管理战略领域进行的有关产业结构、管理方法和企业绩效的开创性研究,对于本书观点的提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书的研究方法,受到了1999年我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的一门“企业史基础”(Business History Foundations)课程的影响。在托马斯麦克劳教授(Thomas McCraw)的领导下,这门课程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诸多先驱型公司的案例研究,向学生介绍了企业领导者面临的种种挑战。这门课程的主要观点都在本书中得以体现,即产业演变观点、对比的分析方法以及强调制度对于商业决策内容的影响,等等。

2000年秋,伦敦商学院主办的《企业战略评论》(Business Strategy Review)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产业如何演变”(“How lndustry Evolve”)的文章。在该篇文章中,我重点研究了产业演变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感谢编辑帕特里克巴韦斯(Patrick Barwise)、玛丽坎贝尔(Mary Campbell)以及《企业战略评论》杂志为我提供了发表这篇文章的机会,而这篇文章恰恰是本书的基础。

感谢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霍利斯海姆布什(HollisHeimbouch)对本书的编辑工作,并特别感谢雷吉娜玛如卡(Regina Maruca)和苏姗娜罗坦都(Suzanne Rotondo)对本书每章内容的细致入微的编辑,她们的努力工作奠定了本书的基础。我还要向安英格利希(Ann English)、肯哈腾(Ken Hatten)、查尔斯赖尔登(Charles Riordan)、金威斯(Kim Vaeth)以及布赖恩瓦尔德曼(Brian Waldman)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为本书主要章节提供的深入、细致的评论。我还要特别感谢罗坦都编辑最早向我提出了写作本书的建议!另外,也要向几位匿名评论者对本书的评论和建议表示感谢!

感谢研究协会(Research Associates)的戴尔考克思(Dale Coxe)、锡德里克爱斯凯尔(Cedric Escalle)、曼纽拉郝恩威斯(Manuela Hoehn-Weiss)、朱莉娅寇尔(Julia Kou)、约翰麦圭尔(John McGuire)、苏姗娜波迪(Suzanne Purdy)、查尔斯赖尔登以及杰弗里沃特(Geoffrey Verter)在本书案例研究中所做的一切出色的协助工作。感谢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马西巴恩斯—亨利(Marcy Barnes-Henrie)、梅琳达麦瑞努(Melinda Merino)、吉那特鲍特(Zeenat Potia)、阿斯特丽德桑多瓦尔(Astrid Sandoval)、布赖恩苏特(Brian Surette)以及盖尔瑞德威尔(Gayle Tredwell)的支持、鼓励和编辑工作。感谢波士顿大学的MBA学生索密安那塞姆(Sowmyanarayan Sampath)和艾比莱达斯(Abby Levendusky)以及波士顿大学的讲师爱格兹爱瑞肯(Ilgaz Arikan)和曼纽拉赫恩—韦斯(Manuela Hoehn-Weiss)为本书的数据收集和案例分析所做的工作。我还要感谢来自智利南部的朋友们在我写作本书第一稿时对我的鼓励,以及我在2003年春季在访问纽约大学时所接触的朋友们对本书手稿提出的建议。

感谢尼古拉斯阿盖尔斯(Nicholas Argyres)、约翰鲍姆(Joel A.C.Baum)、杰弗里L.弗曼(Jeffrey L.Furman)、潘凯基凯姆瓦特(Pankaj Ghemawat)、布赖恩S.西尔弗曼(Brian S.Silverman)和拜伦威莱格(Belen Villalonga)的亲密合作与长期友谊。我还要对支持本书研究的同事们表示感谢,特别是拉菲尔阿密特(Rafael Amit)、乔治贝克(George Baker)、塞弗林博伦斯坦(Severin Borenstein)、斯蒂芬布拉德利(Stephen Bradley)、亚当布兰登伯格(Adam Brandenburger)、伊恩科伯恩(Iain Cockburn)、芭芭拉范伯格(Babara Feinberg)、鲍尔凯柔斯(Paul Geroski)、凯瑟琳吉罗尔伊(Kathleen Gilroy)、肯哈滕、约翰亨德森(John Henderson)、丽贝卡汉德森(Rebecca Henderson)、那林库拉卡(Nalin Kulatilaka)、麦克尔劳森(Michael Lawson)、路易斯莱太(Louis Lataif)、约翰麦克阿瑟(John McArthur)、汤姆麦格劳(Tom McCraw)、瓦伦麦克法兰(Warren McFarlan)、威尔米切尔(Will Mitchell)、戴维莫厄里(David Mowery)、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杰克逊尼克森(Jackson Nikerson)、吉姆鲍斯特(Jim Post)、简瑞根(Jan Rivkin)、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oom)、麦克尔莱亚尔(Michael Ryall)、阿瑟斯莱弗(Arthur Schleifer)、阿尔西尔克(Al Silk)、理查德特德洛(Richard Tedlow)、萨斯尔瓦切尼(Sushil Vachani)、恩韦卡特曼(N.Venkatraman)、悉尼温特(Sidney Winter)、萨拉伍尔弗顿(Sarah Woolverton)以及麦克尔吉野(Michael Yoshino)。我还要对2002年和2003年参加我在波士顿大学开设的“产业演变”课程的学生致以谢意(当时本书正处于初稿的写作状态之中)!我还要感谢波士顿大学BUILDE系统研究中心以及院长办公室给予我的资金支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创新疲劳症的矫正方法

本书的分析方法

为什么演变的脚步看起来是在加快?

在产业演变中发现机会

第一部分 了解产业演变

第二章 产业演变的四种轨迹

起点

渐进性演变

创新性演变

适度性演变

激进性演变

按规则进行竞争

第三章 四种演变轨迹的具体分析

演变模式

渐进性演变的生命周期

创新性演变的生命周期

适度性演变的各个阶段

激进性演变的各个阶段

意义

第四章 评估特定产业的演变性质和阶段

第一步:界定你的产业界限

第二步:判断是否是架构性变化

第三步:判断是否是基础性变化

第四步:评估产业演变的阶段

意义

第二部分 依据产业演变制定战略

第五章 遵从产业演变规则

架构性变化的先决条件

基础性变化的先决奈件

各个变化阶段的先决条件

总结和建议

第六章 利用产业演变中的机会制定业务单元的战略

基础性的战略选择

渐进性演变

创新性演变

适度性演变

激进性演变

回报

第七章 利用产业演变实行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

制定有效的公司战略所应具备的条件

多元化下的战略选择

结论:产业演变影响着公司战略

第八章 结语

在演变的范围内运营

制定更好的战略决策

注释

作者介绍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