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产能营养素

产能营养素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产能营养素


产能营养素:即“热源质”,是指在人每天摄取的所有营养素中,在体内可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营养学上称之为“产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我国人民所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说来,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被吸收后,有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肌糖原是骨骼肌中随时可动用的贮备能源,用来满足骨骼肌在工作的情况下的需要。肝糖原也是一种贮备能源,贮存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脑组织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在通常情况下,脑组织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因而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脑组织细胞贮存的糖原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

脂类


机体内的脂类分为组织脂质和贮存脂质两部分。组织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等,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人体饥饿时也不减少,但不能成为能源。贮存脂质主要是脂肪,也称甘油三酯或中性脂肪。在全部贮存脂质中,脂肪约占98%。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食物的外源性脂肪;另一部分是来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转化成的内源性脂肪。脂肪含能量最高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的主要贮存形式。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中有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其中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脂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则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脂肪酸可直接供给很多组织利用,也可在肝脏转化成丙酮酸再供给其他组织利用。不但骨骼肌、心肌等可利用脂肪酸和酮体,在饥饿时,脑组织也可利用酮体。所以,脂肪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不能在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一道称为产能的三大营养素。脂类也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脂类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更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肪在体内是产热量最高的物质,每1克脂肪能提供9千卡的热量,其产热量是同等数量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2倍多。正因为它含有很高的热量,所以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大多数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脂类,脂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使人体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脂肪,他们由于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以及结构不同,而各有各的功能和营养价值。

脂类的作用


供给和贮存热能:

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放出9千卡的能量,因此成为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备形式。

保护身体组织:

脂肪是器官、关节和神经组织的隔离层,并可作为填充衬垫,避免各组织相互间的摩擦,对重要的器官起保护作用。

供给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重要构成物质,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它能促进发育,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并与精子的形成及前列腺素的合成都有密切关系,与胆固醇的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是指溶性维生素的溶媒,维生素A、D、E、K均能溶于脂肪而不能溶于水,故必须通过脂肪来促进他们的吸收。

维持体温:

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组织身体表面的散热,在冬天就起到保温的作用。

提高膳食的饱腹感与美味感:

脂肪在胃中停留的时间长,产生饱腹感。此外,脂肪还有润滑肠道的作用。

脂肪的食物来源

饱和脂肪:

肥肉、奶油、人造奶油、乳酪及蛋黄。

单不饱和脂肪:

橄榄、花生和酪梨。

多不饱和脂肪:

鱼、海产和由种子及全谷类提炼的植物油。

脂肪的每日适宜摄入量


占总热量的20%~30%(成人适宜摄入量)。而其中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及多不饱和脂肪的比例为1:1:1。

每日饱和脂肪的摄取量宜占总热量的10%以下。

每日单不饱和脂肪的摄取量约占总热量的10%左右。

每日多不饱和脂肪的摄取量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膳食中的OMEGA-6脂肪酸的总体比例应在4—6比1之间为宜。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在机体蛋白质代谢中,也主要是利用氨基酸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体内氨基酸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食物蛋白质消化所产生的氨基酸,由小肠吸收入血;二是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组织、细胞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这两部分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成分以实现自我更新,也用于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但这是用较高的代价而取得的。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或氨基转换作用,分解为非氮成分和氨基。其中非氮成分(α-酮酸)可以氧化供能,氨基则经过处理后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人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供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机体所需能源物质供能不足,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过大时,体内的糖原和贮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16%,用来制造肌肉、血液、皮肤和许多其它的身体器官。每一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热量,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相当于全天热量摄入总量的10%—15%。蛋白质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而人体组织存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不同的组合可制成各种蛋白质,在人体内发挥不同的功效。

在这20种氨基酸中,有9种是“必需氨基酸”(其中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不能由人体自行制造,而必须从饮食中取得。蛋白质的质量就是以这9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而定的,不同的食物所提供蛋白质质量会有所不同。

其它的11种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通过必需AA(氨基酸)来合成,满足身体的需求,毋须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的作用


修护身体组织。

制造身体新组织,包括皮肤、头发、指甲、骨骼、肌肉、器官等,促进身体生长。

制造酶及激素,促进身体各种机能。

制造抗体,加强免疫力,抵抗细菌和感染。

具有抗疲劳作用。

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维持体液。

帮助输送氧气和养分。

提供能量。

蛋白质的评价和分类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PDCAAS)

PDCAAS即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是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

委员会的正式公布和推荐的蛋白质评价方法。满分为1(即100%),得到的记分为1者,就表

示该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

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包括禽、畜、及鱼类等)蛋类、奶类。这几类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不同,他们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肉类15~22%;蛋类11~14%;奶类(牛奶)3.0~3.5%。动物性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列合理,因此较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价值也相对高些。

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蛋白质含量7~11%),豆类(蛋白质含量为35~41%),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米面类来源的蛋白质中缺少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评分较低,仅为0.3~0.5,同样,这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会差些。

缺乏蛋白质的后果

总体而言,蛋白质的缺乏症为代谢率下降,体质较弱而易生病。

儿童及青少年缺乏蛋白质可引致发育受阻。

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消瘦、腹胀水肿、神情呆滞

三者间关系


进食是周期性的,而能量消耗则是连续不断的,因而贮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利用,又不断补充。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物的贮备迅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则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源。

三类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如碳水化合物与 脂肪的相互转化及它们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因此,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根据我国的饮食特点,成人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总能量的 55%~65%, 脂肪占 20%~30%,蛋白质占 10%~15%为宜。年龄越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占的比 例相应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 30%。

相关分词: 产能 营养素 营养 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