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彩球舞

彩球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彩球舞




概述


彩球舞,又名“踢球舞”或“贡球”,有“踩街彩球”、“场地彩球”、“舞台彩球”、“高跷彩球”等类型,是泉州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还流行于厦门、漳州、台湾等地,许多乡村农民群众都能表演。这个舞蹈原来保留在地方戏曲梨园戏《李亚仙》中。戏中叙述举子郑元和日夜沉醉妓院,李亚仙为了愉悦郑元和,宴会中请人跳“彩球舞祝兴。所以闽南人又称为“亚仙踢舞”、“贡球”。因为这个舞蹈在戏中相对独立、完整,后被单独提出成为踩街等活动中的常用舞蹈。整个舞蹈优美活泼,欢快风趣。近年来,在发挥梨园戏表演的基础上,融进新意,突出了风趣诙谐,乐观爽朗的生活气息。音乐采用闽南民歌《灯红歌》配以南音的响盏,小叫、铜中和锣鼓仔等富有特色的打击乐、使舞蹈别具南国情调。加工整理过的彩球舞,曾多次参加全省全国会演,得到好评并拍成电影,成为福建著名的民间传统舞蹈。

表演程式


演员由1名球手(男演员)、1名“丑婆”、4~8名(多至10余名)村姑组成。男演员头包武生巾帕,身穿箭袖排扣衫,腰间紧束帛带,膝弯处缚束裤筒,脚穿软底鞋。“丑婆”身着红袄,头戴“丁香髻托”。村姑丫髻簪花、彩衣绣鞋。若表演“亚仙踢球”,则分别以“娘”、“女间(“女间”合一字,丫鬟的泉语)”、“家婆丑”的角色打扮。

彩球以16个竹圈(或藤圈)套成一个空心球,外扎彩色绸带花结,内装马铃,固定在约1.2米长的木棍顶端上。

表演时以球手为中心。球手双手舞弄带长柄的彩球,上下翻转,左右腾挪,抖球、滚球等,技艺高超者借鉴武术套路,还能做出倒地甩球、飞脚绕球、倒立颠球等。村姑和“丑婆”围绕球手手中的彩球,载歌载舞,穿梭舞蹈,运用“云手”、“肩顶”、“掌托”、“头碰”、“膝盖垫”、“脚跟踢”、“脚尖点”等动作交叉捧球、托球、顶球、踢球,身段或蹲或跳,或拧或行,变化繁杂,活泼多姿。特别是丑婆的表演,或以背抢球,或以脖接球,或双肩颠球,或用膝顶球,或抬脚绕球,惟妙惟肖,妙处横生,极尽恢谐戏谑。

音乐伴奏要求节奏明快活泼,与舞蹈风格相协调,一般用南曲的潮叠或翁姨叠等调子,常采用《孤栖闷》、《直入花园》等,管弦乐、打击乐配合演奏。

高跷彩球因受高跷限制,不如地面表演灵活自如,但别具特色。

源流


彩球舞直接源于古代“踢鞠”、“蹴鞠”游戏。“踢鞠”早在《战国策》、《汉书》就有的记载。“蹴鞠”由我国北方传入,唐代更在宫廷和民间广泛流行。唐太宗、唐玄宗都喜欢“蹴鞠”。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开元、天宝中,玄宗数御楼,观打球为事。能者左索右拂,盘旋婉转,殊可观。”

“踢鞠”在我国北方流传既久,后由宫廷传人民间,并逐渐衍化、发展成舞蹈形式。

宋、元南戏泉州梨园戏古剧目《郑元和》(亦名《李亚仙》)中保留有“亚仙踢球”的场面,人物有旦扮亚仙,丑扮李妈,四小旦扮女伴,净扮持球者,共七人。情节为郑元和赴试途中在苏州遇名妓李亚仙,为亚仙的美貌和真情倾倒,是日来到亚仙所在卑田院,鸨母李姐招呼亚仙及众妓为郑元和舞弄《踢球舞》。 其舞蹈即直接保留了唐代宫廷“踢鞠”遗风。

泉州高甲戏《抢卢俊义》中的《踢球》,也辗转继承了宋时市井的民风民俗。

类似演化和舞种,在其他省市的农村,也可以找到踪迹。如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一带,民间舞蹈中的《抛球舞》,早先也是该地民间戏剧文南词《苏文表借衣》中的《浪子踢球》舞蹈。《浪子踢球》表现一纨绔子弟在妓院和妓女们打情骂俏的情景,与泉州梨园戏郑元和在妓院观李亚仙等舞彩球的情节相似,但二者在舞蹈风格和套路上却有明显的区别。安徽的《抛球舞》表演一般为三人,其中男性执球者所持彩球上连缀着一条约3米长的红绸,舞球者把球抛 出,再借红绸拉回,该此表现球的旋转变化,与泉州《踢球舞》通过球上连着的长长的手柄自由翻弄的套路、动作和韵律有很大不同。这是两个舞蹈风格上的最大差别。除此之外,《抛球舞》女演员一手捏手巾,一手持扇,泉州踢球女手中不持任何道具。但前者踢球时使用肘、膝、脚击球的动作特色,与泉州踢球女手捧、肘托、膝碰的动作基本一致。

相关分词: 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