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前言: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之后,俄罗斯帝国于1898年把手伸向了窥视已久的辽东。无能的清帝国轻易被武力所吓倒,在一番威逼利诱之后,俄罗斯帝国终于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温水不冻港。清帝国=在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签署了租借旅顺、大连为期25年的不平等条约,俄国还得到了延伸中东铁路到旅顺的权利。

在得到中国的基地后,尼古拉二世于当年推出了“大海军计划”的补充修订方案,计划对太平洋舰队进行大规模扩充。这一计划决定建造8艘最新型战舰用于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但是俄国当时国内仅5个能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船台,因为其自身的造船能力有限,只能同时建造5艘战列舰。

为了能实现既定方针,俄国决定先向美国和法国订购两艘代表这两个国家最高造舰技术的新式战舰(即前文介绍过的“列特维赞”号和“太子”号),然后参考其设计在本国同时开工5艘融合它们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新式战舰,最后再总结性的整合前述战舰的优点和教训建造一艘最强的超级战列舰。美国人四平八稳、全面均衡和走成熟技术的路子似乎不太对性急的俄国人的胃口,仿造“特列维赞”号设计的“波将金级”(Kniaz Potyomkin Tavritcheskiy Class)仅制.造了一艘。倒是法国设计的“太子”号,尽管在建造初期就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依旧以其强大的火力和优异的防护性能而得到俄国人的垂青。俄国人决定在融合“太子”号之所长并修改其缺陷后,建造5艘新式战舰,即著名的“博罗季诺级”。当然,俄国人并不愚蠢,他们制定了统一的战舰标准。

新造的战舰中的2-3艘将配备在黑海,其余的配属远东,以应付越来越强大的日本海军带来的挑战。

这5艘新式战舰的设计显然要考虑到远东旅顺基地的实际条件。清帝国建立这个基地的时候,正值其大力兴办洋务运动发展海军的时期,当时在旅顺港建造的船坞,虽然大到足以让曾经“极其巨大宏伟”的“定远级”铁甲舰入坞维修,但在那个战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它很快显得有些狭促和过时了。据信,当时其船坞只能容纳超度不超过118米、排水量不大于14000吨的船舶入坞维护,那么针对太平洋舰队所设计的主力战舰,也就必须得考虑这一糟糕的“实际情况”,甚至在设计上作出牺牲。

法国人在为俄罗斯海军开工建造了“太子”号战列舰之后,就针对其设计上的缺陷作了全面的改进,然后建造了更为强大的“索芬”(Suffren)号。而俄国人也根据建造“太子”号时签订的协议取得了“索芬”号的图纸以及大量技术资料,同时也依照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改进出了后来被命名为“博罗季诺级”的新式战列舰。可以说“博罗季诺级”是俄罗斯版本的“索芬”号,而其设计也传承自“太子”号战列舰。

“博罗季诺级”是俄罗斯帝国第一种自建的,真正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战舰。

其设计为艏楼船型,尺寸为114.6米(全长)、23.2米(舷宽)、8米(吃水)标准排水量为13500吨。20台燃煤锅炉发出的蒸汽驱动两台蒸汽机,主机的最大功率输出能达到16500马力,因此最高航速为18节。同时,由于设计能装载煤炭2000吨,因此以10节航速航行时航程远达8500海里。如此巨大的航程,在以往的俄国自建战舰中,是从未有过的。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帝国对于远海的勃勃雄心。

需要强调的是,“博罗季诺级”是俄罗斯帝国海军中第一种设计时就安装有完整无线电系统的战舰,这也就很好的解决了舰队同指挥机构的联络问题,使得海军高层能在万里之外进行指挥和调遣。

笔者不是非常精通船体设计,但是就其船体布置来看,还是认为其有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对比其设计的原点“太子“号来说,作为一种拥有每舷3个副炮塔的战列舰而言,它似乎显得短了一些。而在船体宽度上,也没有对长度的降低做相应的补偿。这显然是对于旅顺港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在其整体设计上还会有许多的体现,而其害处也会在以后的实战中显现出来。

武器系统:“博罗季诺级”[注5]战舰的主炮使用当时俄罗斯海军最强的舰炮,12英寸40倍径的Model 1895型。这种主炮最早被安装在战列舰“伟大的西索亚”号之上,威力比老式的12英寸30倍径Model 1877型大幅度提高。由于弹药通用化的问题,新老两种炮使用的都是331.7公斤重的炮弹,但是却因为炮膛增大身管的延长,以及配用新式发射药,在炮弹出膛速度上有了极大的进步。Model 1877发射的炮弹初速仅580米/秒,而Model 1895却能达到792米/秒!如此高的炮弹初速也使炮弹的射程大大增加,“博罗季诺”的主炮以15度的最大仰角发射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约14000米,而使用Model 1877的老式战舰,却还无法达到10000米射程!可见其性能上的飞跃。为了能加快供弹速度,炮塔内被安装了新式的电动扬弹机,因此射击速度比以往的战舰更为快速。全部两个双联装炮塔,沿用自“伟大的西索亚”号开始的统一标准被安装在艏艉的中轴线上。副炮采用Model 1892型,炮塔化的设计使其射界比廓式安装的战舰更为优良。同时,电机驱动的副炮塔对于近距离高速目标的反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其副炮的主要作战对象并不是敌人的高速雷击舰。6个双联装副炮塔对称的被安装在左右两舷。

如何抵御敌人以鱼雷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高速鱼雷艇,这是当时海战中面临的越来越紧迫任务。“博罗季诺”为此大量安装了口径为75毫米的速射炮。12门75毫米小口径速射炮以炮廓形式安装在左右两舷的水线处,这种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其能更有效的对付来袭的敌舰,炮口不需下摇即可射击基本上属于同一水平面的敌舰船体。

总的说来,从火力配备上“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具备当时各国最新锐主力战舰的一切典型特征,绝对不输给任何一个对手。但是其火炮布置上却并不十分高明。

“博罗季诺级”的装甲设计上,也显现出了后来被称为“前无畏舰”的一切典型设计。延伸到艏艉的主装甲带,也同时向上包裹了炮塔座圈以及供弹井等要害部位。炮塔完全装甲化,副炮适度防护,而位于水线和船艏炮适内的75毫米炮,也拥有至少能抵御炮弹破片的适度防护。由于吨位的增加,其防护也不必像以前的“波尔塔瓦级”那样缩手缚脚了(由于吨位不足,“波尔塔瓦级”的主装甲带仅覆盖前后主炮之间的船体部分,艏艉部分完全没有装甲保护)。当然,俄罗斯的设计师也没有忘记给它安装上厚实的装甲指挥塔。

就其装甲厚度而言,可以说是俄罗斯战舰中前所未有的——不是因为其如何的厚、而是因为按照传统的标准,它的装甲实在是薄的吓人!两个主炮塔之间的舷侧装甲带厚度仅7.5英寸(190毫米)、艏艉装甲带为100毫米,全舰装甲最为坚固的主炮塔和指挥塔,也只有10英寸(254毫米装甲)。这种程度的装甲防护,在以往动辄14(356毫米)、16(406毫米)甚至18英寸(457毫米)舷侧装甲的时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那么,俄国人是发疯了吗?显然不是。因为俄国人已经从“列特维赞”和“太子”号上,学会了自行制作新一代强化装甲板的技术,并将之运用到了“博罗季诺级”之上!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在他们自己建造的战舰上,采用“镍化钢”与“维式热处理法”这两种革新技术,因此,“博罗季诺级”所安装的装甲在屈服度上已经不输给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先进战舰。尽管在主装甲带厚度上,因为各种实际的客观原因而无法达到原先的设计要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水线下的防护设计。如果说“博罗季诺级”的侧装甲带厚度上还值得商榷的话,那么在水雷和鱼雷防护上,它是完全有资格宣称属于世界第一的。在“博罗季诺”的水线之下,覆盖有4英寸(101毫米)厚度的水下防护装甲层。不仅是有装甲保护,他们还学着法国人样子在战舰的两舷的水下,安装上了防护隔舱。这些在受到鱼雷或者水雷袭击时,能破裂进水以减低爆炸对于船体伤害的隔舱,使军舰在遭到水下破坏时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单从字面数据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博罗季诺级“是一种防护精良的战舰。

“博罗季诺级”一共被建造了5艘,分别是“博罗季诺”(Borodino)号、“苏洛沃夫公爵”(Knyaz Souvorov)、“亚利山大三世”(Imperator Aleksandr III)号、“鹰”(Orel)号与“光荣”(Slava)号(未完工)。在军舰建造期间,爆发了著名的日俄战争。在“三国还辽”和后来的“拳师之乱”[注5]中两国结下的深怨以一场大战进行清算。

在战争初期,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因为几次时运不济的交战,逐渐被日本联合舰队所压倒,并最后被围困在旅顺港内。陆地上战斗则同样对俄国人不利,俄国驻留在远东的部队不敌日军的节节进逼,逐渐撤退并最后退守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旅顺,同俄国的陆上联系被切断。远东俄军处于苦守待援的窘境。为了挽回俄罗斯帝国的尊严,尼古拉二世决定孤注一掷。他下令调集波罗地海的全部主力舰艇,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第二太平洋舰队”。类似“博罗季诺级”这类新锐巨舰自然被寄予重望,并担负了构成舰队核心战斗力的重任。

由于建造工期拖延的缘故,第二太平洋舰队组建的时候,“博罗季诺级”的五号舰“光荣”号尚未完工,而“鹰”号也是刚完成了大部分的舾装作业,尚未进行正式的海试。完全具备战斗力够投入作战的只有“亚利山大三世”号和“苏塞洛夫公爵”号,但是抱着输红眼的赌徒心态,尼古拉二世还是下令将它们编入舰队。由于“鹰”号甚至没有能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因此舰队中还有专门的装配船随行。

这次旅途很不顺利。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北海惹下著名的“多格尔沙洲“事件,将英国的渔船当作了日本的驱逐舰一通猛轰,甚至还将己方的巡洋舰误认为敌舰加以射击。但是真正开始暴露出舰艇设计上问题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变故使军舰的各种交织在一起的设计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在北非洲的丹吉尔,第二太平洋舰队于添加煤炭的时候遭遇到飓风。虽然舰队没有为此遭受损失,但是根据水兵们时候的描述,4艘“博罗季诺级”战舰的露天甲板都被海浪所覆盖,唯一没有被浪头淹没的只有艏楼部分的甲板。虽然当时的风速大约只有50节、浪高为9米,在风急浪高的大西洋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作为一种理论上能够适应远海作战的战列舰来说,这样的表现非常糟糕。由此可见“博罗季诺级”战列舰适航性能并不好。如果需要说明这个问题的由来,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太子”号战列舰,因为“太子”号和法国人的“索芬”、以及俄国的“博罗季诺级”在总体上设计上是雷同的。

“太子”号的干舷很高,但是适航性能却不好,也就是说--甲板上浪严重。据说,个别时候舷侧遭遇到三角波拍打的情况下,海浪甚至能冲刷到上层建筑物顶部! 法国设计师在汲取了“太子”号的教训之后设计出了他们的“索芬”号,首先是要降低船体的重心,于是“太子”号的长艏楼船型得到改进,省去了半层甲板的重量,虽然干舷的损失对适航能力还是造成了影响,但是这比较起“太子”号上得不偿失的内倾斜侧舷设计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俄国同法国并不一样,法国海军的主力是在基本风平浪静的地中海,同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一较长短,但是俄罗斯面对的是广阔的远洋!“博罗季诺级”在照搬了法国人牺牲干舷为代价的稳定重心设计后,在设计上还受到了旅顺港干船坞的尺寸和容量的干扰,结果,俄国人制.造的“博罗季诺级”虽然在艏楼部分同“索芬”号是一样的干舷高度,但是他的艏楼后甲板高度比之法国人的“索芬”还要低!也是因为受到船坞尺寸的限制,博罗季诺号无法造到像索芬那样的长度和宽度,而只能适度提高吃水来补足因为尺寸的缩小所造成的吨位损失。俄国人还不得不把舰船的重量降下来以适应旅顺船坞。进一步降低后甲板高度就是为了减重,俄国人不仅降低了后甲板的高度,他们也削减了主装甲带的厚度。

7.5英寸的侧装甲带其实并不是出于俄国人本意,虽然由于新材质和技术的运用,装甲强度已经有了飞跃,但是尚未能够达到只要那么如此厚度就能确保无虞的地步。原本的设计,是给“博罗季诺”安装上10英寸的舷侧装甲,但是这个期望还是因为吨位的原因而告吹。在削减了2.5英寸的主装甲带厚度并大大降低其覆盖面积之后(侧装甲带仅高出水线1.83米),“博罗季诺”的设计已经使它可以勉勉强强挤进旅顺那已经显得狭小的船坞了,这番修改为它的未来的命运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由于旅顺要塞的失陷,航行在半途上的第二太平洋舰队需要在马达加斯加等候进一步的指示,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决定乘新命令尚未下达的机会进行训练和演习。在后来的三次综合演练中,舰队整体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讲述“博罗季诺级”4舰。

首先,舵机效率不足、船体反映迟钝等实际问题,在队型变换演练中彻底的暴露了出来,因为这些基本上是设计中的失误已经变得无可挽回。随后,在火炮射击训练中“博罗季诺级”4舰又发生了主炮扬弹机故障,这一故障导致了在炮击标靶的命令下达后主炮整整半小时一弹未发。在反水雷舰演练中,75毫米速射炮瞄准具设计不当的问题也冒了出来,虽然这也有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总之在马达加斯加的这段时间内,“博罗季诺级”4舰本身的许多缺陷都被俄国人所觉察到了。加上对于人员素质和船体状况的担心,从每个普通水兵到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都希望这一任务能随着旅顺港的陷落而终结。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不打算放弃,他努力拼凑了波罗地海舰队的其它残余,组建了第三太平洋舰队前来同罗杰斯特文斯基的舰队汇合,试图孤注一掷的挽回俄罗斯帝国的最后一点颜面。

那么现在,不论是水兵还是军官,都只能沿着那条通向远东的漫长航路继续航行下去,即使他们明明知道死亡和毁灭就在眼前。

于1905年5月27日爆发对马之战的结局,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经过反复训练和战术布置,炮术精湛指挥恰当的日本联合舰队,以逸待劳的歼灭了俄罗斯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这一次海上决战中,投入作战的全部俄罗斯战列舰不是被送入海底就是成为了战利品。在这里,值得我们深刻检讨一下的是那4艘具备世界一流水准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命运。

“博罗季诺“、“亚历山大三世“、“苏沃洛夫公爵“号3艘被击沉、“鹰“号被俘获,而被击沉的3艘又是因为三种截然不同的原因而损失的,至于被俘虏的“鹰“号,则成为了详细检视损失情况和设计缺陷的蓝本。“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命运尽管不幸,但是却也给后来的战舰设计者们,留下了一个宝贵的参考样本。

作为旗舰的“苏沃洛夫公爵“号,是日本联合舰队在战术布置中确定的第一波攻击重点。在东乡平八郎那个赌博式的U形转弯之后,14点07分,日舰队开始齐射。日舰准确的齐射发挥了巨大威力,仅15分钟就让“苏沃洛夫公爵“号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日舰的一发12英寸炮弹洞穿了后部炮塔,将整个炮塔掀了开来,同时拥有重装甲的司令塔也遭到直接命中,俄国舰队的指挥系统瘫痪了。在随后的交战中,到处起火、动力丧失的该舰几乎被日本所忽略,所幸的是船体本身损伤并不严重,进水轻微。直到19时左右,在舰上官兵的奋力抢修下恢复了自航能力,但是却也再次引起了日本舰队的注意。于是东乡下令由雷击舰给这艘战舰以最后打击,于是日军的驱逐舰向这艘不幸的战舰扑去。这个时候正是布置在两舷的75毫米速射炮发挥作用的时刻,却怎想因为当时的海况不佳,浪头不断的打向战舰的侧舷,安装位置过低的75毫米炮廓,几乎就处在浪涌之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一位幸存的水兵回忆道:“浪一个一个涌来,低位安装的炮廓被海浪淹没,海水不断的从炮廓的缝隙之间涌进来。这种处境之下,别说开炮,就连透过波浪向目标瞄准都是不可能的!”

于是,日本驱逐舰在几乎毫无干扰的情况下,轻易地将鱼雷射向“苏沃洛夫公爵“号的两舷。而动力尚未完全恢复,舵效应又很糟糕的该舰自然无法回避,先后被5枚鱼雷命中。纵使有着一流的鱼雷防护措施也无力回天,19点20分沉没。全舰仅20人生还。就在旗舰沉没之前的几分钟,“亚历山大三世“号已经先一步翻覆在海浪之中,它的沉没原因很简单--大量进水后倾覆。

日舰在重创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之后,将火力转移到了紧随其后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博罗季诺“号之上,又尤以前者被命中的次数为最多。日舰对于俄舰水线处的准确射击,在“亚历山大三世“号的水线装甲上造成了许多的穿透。水线装甲带因为重量问题被迫由10寸削减为7.5英寸的危害,由此显现了出来。

大量的击穿造成了严重进水,而进水又造成了船体吃水的增加。很快,仅仅高出水线1.83米的侧装甲带因为船身的下沉转变成了“水线下装甲“!由于不断的进水,海水很快就淹没到75毫米速射炮炮廓,不密封的炮廓又更加剧了进水,装甲带上没有防护的船体又不断被日舰射来的炮弹轻易贯穿,造成更严重的水密性能的破坏。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战舰焉有不沉之理?比旗舰更悲惨的是,“亚历山大三世“号仅4人生还。牺牲并不能挽回惨败,就在“亚历山大三世“号和旗舰“苏塞洛夫公爵“号相继沉没之时,“博罗季诺“号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不过这艘战舰将用一种壮观得多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毁灭。

19时20分,也就是旗舰沉没的同时,日本舰队将炮火转向了“博罗季诺“号,这艘战列舰已经在先前的炮击中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是日军炮火的洗礼没有持续多久,集火射击后的第4分钟,日舰“富士“号射来的一枚12英寸炮弹命中了这艘战列舰的要害--副炮弹药库。由于船艏方向第一对副炮塔被安装在艏楼之上,所以在设计时弹药库没有像其他的炮塔那样被布置在水线之下,于是日舰的一发12英寸炮弹洞穿7.5英寸的侧装甲之后、威力巨大的“下濑炸药“轻易就引爆了这个死穴。巨大的爆炸波及到其他的弹药库、彻底撕列了船体,这艘战列舰一瞬间就在剧烈爆炸的碎片里消失无踪。很不幸的是,全舰只有一名幸存者。

“鹰“号比较幸运,虽在先前的战斗中被击伤,1/3的锅炉熄火主炮也完全失效之下却没有为日舰所重点关照,因为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只有4艘,无法将毁灭性的12英寸炮弹射向所有的俄国战舰。但是当熬过可怕的“鱼雷之夜“后,以旧式铁甲舰“尼古拉一世“号领军的俄罗斯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残余,将伴随着朝阳一起再次面对与昨天一样可怕的火力轰击。自知抵抗下去有死无生的舰队代司令涅鲍佳托夫少将最终选择了投降。

对马之战拉下了帷幕,被俘虏后的“鹰“号则成为了日本海军的宝贵战利品,也成为日本海军检讨战列舰设计得失的宝贵样本。它后来被日本联合舰队命名为“石见“号编入现役,直到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的签定后,成为舰队炮击演习的标靶被轰沉。

通过这一系列实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貌似强大外表下的诸多缺陷被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也为将来的战列舰设计,指清了道路。

相关分词: 博罗 季诺 战列舰 战列 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