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本土精神:从玉米地到扶桑树

本土精神:从玉米地到扶桑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本土精神:从玉米地到扶桑树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平装: 186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80749959

内容简介


《本土精神:从玉米地到扶桑树》内容简介:画家情有独钟才画得出好画。在一类题材上投注持续的情感乃至以为人生的寄托,最终将“物”的题材变成精神的载体或象征,这是艺术史上常见的例子。乔晓光也专注于一类题材,但是他专注的不是人们熟知的和画坛已有的题材,而是几乎未入过画、实际上也非常不易用油画来表现的玉米地景象。在乔晓光出版的这部画集中,他向人们展示了他数年间痴迷于玉米地的收获,那是一张张尺幅阔大的对玉米地的描述、塑造与创造。无论是画广袤原野上涌动如潮的玉米群像,还是画独立于空间中生命蓬勃的数杆玉米肖像,他都画出了玉米地的性格与生机。

作者简介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20多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重要展览,并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从1986年开始,近20年时间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关注民间习俗文化和中国乡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2000年以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创建以及相关社会项目的参与实践,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2002年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国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3年元月1日联合北京相关高校策划创立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青年文化遗产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目录


序言

从玉米地到扶桑树

中国本土精神的艺术之路

从玉米开始

油画作品

从玉米地到扶桑树

玉米扶桑

生存之诗

太阳羊生命树

鹰踏兔太阳鸟

水墨作品

红色的风

太阳花

太阳羊

太阳鸟

剪纸作品

心灵的纸本

生活的卡侬

吉祥之羊

无尽的“九宫”

舞台美术设计娜拉与中国剪纸

纸上作品

生活之灯

人与灯

人与羊

人与鸟

艺术家文献

新剪纸走向成熟

“米羊画室”文献1

“米羊画室”文献2

“米羊画室”文献3

朝向心灵的母亲河

——一个关注公共空间民间文化的青年学者和艺术家

作者简历

主要学术及艺术活动

田野考察年表

后记

艺术的信念以大地和人民为准绳

序言


画家情有独钟才画得出好画。在一类题材上投注持续的情感乃至以为人生的寄托,最终将“物”的题材变成精神的载体或象征,这是艺术史上常见的例子。乔晓光也专注于一类题材,但是他专注的不是人们熟知的和画坛已有的题材,而是几乎未入过画、实际上也非常不易用油画来表现的玉米地景象。在乔晓光出版的这部画集中,他向人们展示了他数年间痴迷于玉米地的收获,那是一张张尺幅阔大的对玉米地的描述、塑造与创造。无论是画广袤原野上涌动如潮的玉米群像,还是画独立于空间中生命蓬勃的数杆玉米肖像,他都画出了玉米地的性格与生机。

乔晓光是通过探寻民间艺术生命源泉而认识和表现玉米地的生命历程的。从早年在地方工作到在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做研究生,再到后来留校任教,一直到今天他做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他许多次深入黄河上下的乡村做民间艺术的“采风”,但不是猎奇似的浮光掠影地采集黄河文化的表面风情,而是投入和浸泡于民间的生活现实之中,把寻访、体验、思考和大量的写生结合起来。他最初画玉米地只是发自对玉米物象之类的兴趣,然后是画出了感情不能离去,进而是融进了自己对民间文化传统的理解。在炽热的生活土地上,他感受到,民间艺术长盛不衰的原因不是形式上的流传,而是劳动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信仰。是因为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黄河文明才显示出悠久的辉煌。他在画中意欲表现的便是既质朴又灿烂的辉煌。他画玉米地的萌动、生长与茁壮成熟的姿态,画的实际是生命的辉煌,到最后,他笔下的玉米地成了那远古神话中太阳的栖居之地——扶桑。

乔晓光的画风是表现性、象征性的,表现性源于他对黄河故土的热爱与眷恋,粗犷的笔法和浓郁强烈的色彩发自真实的感觉,象征性得于他对民间文化传统的理解。感性白勺与理性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的玉米地系列作品成为一曲生命的礼赞,让人感到他艺术个性的确立,不是靠取材上的新颖,而是靠整个艺术追求的情有独钟。

后记


20多年前画“玉米地”,是对生活中切身事物朴素的热情和敏感,也是对质朴诗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那时刚走出大学校门,对生活里的一切充满清新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毕业分配的原因,使我和衡水小城有了6年的不解之缘,我在这里踏上了民间艺术的学习之路,在这里结识了“米羊画室”另两位挚友王焕青、段秀苍。于是,也就有了此后20多年一系列和民间艺术相关的人与事。1983-1984年我便对民间年画和民间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迅速把这种兴趣投入到了新的艺术创作实践中,那时对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认同和艺术选择更多倾向于情感的直觉和本能的热爱,但难能可贵的是,当大的日}代潮流开始推崇西方现代艺术价值观时,我们在边缘封闭的小城树立起了对本土民间艺术传统的信心,并自觉将之付诸创造探索的实践,这便是我们最初的艺术信念。

20多年来,行走在民间乡村大地,人民传承的活态文化之河启蒙了我的矫饰,洗涤了我的矫饰,升华了我的情感,使我的生活与自然有了更靠近本原的理解。朴素的乡村生活给予了我丰厚的精神食粮。

从“玉米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信念的内涵里增加了更多生活的体悟和思考,这种体悟与思考正是在20年持续不断的民间田野考察实践中积累升华起来的。回望20年前的玉米地,其深层的意义在于踏上了民间这片沃土,其中蕴含着丰饶的文化矿藏,也蕴含着丰满的人性光彩和人生磨砺。在“玉米地”勤奋地劳动,同样是种艺术信念锤炼的过程,它使我从切身具体的事物中不断得以升华,内心回到一个朴素的境地。我和玉米地的缘分是一种精神的感应和互助。

人民用几千年无数代人的生活磨砺和人性积淀,为我们默默编织了真实感人的艺术粉本,在民间生活中,信仰成为种生存方式,艺术不仅是实现信仰的手段和桥梁,也成为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之身心参与的仪式过程。文化的身心就是一代代人的身心,生活的常识中同样蕴含着更深刻的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