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贝多芬C大调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C大调三重协奏曲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贝多芬C大调三重协奏曲


《三重协奏曲》(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三重协奏曲》简介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作品56号) 与那些具有反映历史重大题材与博大精深充满人类至爱、每个音符都迸发着思想火花的交响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首《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愤世嫉俗的贝多芬在写作他的《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取悦于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的主要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而创作.这位鲁道夫公爵曾经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曾经给予过贝多芬以极为丰厚的报酬与物质资助, 从而使贝多芬能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而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确实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遂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 以示回报.运用什么体裁写作使贝多芬大伤脑筋, 虽然当时公爵已做了贝多芬多年的学生, 但据资料证实, 鲁道夫公爵的琴艺仍属极为一般.贝多芬为了让这位特殊的学生能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中具有显山露水公开上台演奏的机会与能力, 于是在反复思量后便决定采用以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创作.

重奏形式与大型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结合


《三重协奏曲》(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形式与大型的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形式.虽然这一形式并非由贝多芬所创立, 并且这首乐曲的艺术成就和音乐价值在音乐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经典之作, 但是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却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贝多芬选用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写作道理很简单, 如果依照传统的形式由钢琴家主奏, 乐队协奏的套路来写, 鲁道夫公爵的琴技恐怕实难招架, 但是如果以三重奏的面目出现, 只要钢琴独奏的分量不要过重, 相信他还是能够胜任的.为了能让这位公爵过一把演奏瘾, 而且音乐听起来还能唬得住内行人的耳朵, 于是贝多芬便别出心裁地写了这首组合奇特的三重协奏曲, 其中钢琴部分是最为简单的, 而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的演奏则正相反, 技巧艰深、复杂, 一般水平根本无法演奏, 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出贝多芬用心之良苦.如果仔细琢磨, 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在这首协奏曲中没有通常的华彩乐段, 这在当时风行的演奏中必定要有器乐家大展其绚丽技巧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也是由于贝多芬怕华彩乐段使鲁道夫公爵尴尬, 故而索性不写.为了能让公爵在演奏中享受到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而不是你来我往互相配合彼此呼应的重奏平等合作关系, 贝多芬又煞费苦心地以二重奏的效果来处置这三件乐器的水平对置.他在写作中独具匠心地将钢琴单独为一声部, 小提琴与大提琴二者合为一部的安排, 在音乐表现中就形成了二重奏的结构, 这样, 钢琴就有不少的独奏乐段得以傲视群雄, 尽情地自我表现.其实, 这样的布局虽在构思时曾让贝多芬大伤了一通脑筋, 但是在写作时却又相对简单了许多, 因为如果要三种乐器等同对待, 那么每件乐器单独呈现的机会就要求是对等的, 那样或许音乐非常好, 但是鲁道夫公爵却无法演奏.如若公爵无法演奏, 写作此曲不是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演奏难度的三重奏


贝多芬为了既能遮掩鲁道夫公爵的演奏缺憾, 又不让乐曲听来技术过于简单, 于是他便来了个重心偏移, 将钢琴演奏技术不足的份量统统强加给了小提琴与大提琴使之得以弥补, 特别是大提琴声部, 为了要能让大提琴的琴音不被乐队及两位重奏乐器压住, 贝多芬还特意在写作时将大提琴的音域置于高音区, 这样演奏上的难度无形之中便加大了许多, 真是代人受过啊!

尽管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 所有的中心环绕都是为了能取悦于鲁道夫公爵, 但不知为什么当乐谱于1807年出版时, 扉页上的题献却是罗布高维兹公爵而非鲁道夫公爵.另外在1808年的首演时, 鲁道夫公爵也没有出现, 其中的原由我们现在已无从查考, 但事实上从这首作品首演失败之后直到贝多芬去世这19年间, 这首《三重奏协奏曲》就不曾再被演奏过, 即便在今天贝多芬的录音制品比比皆是的唱片市场中, 这首作品的录音也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