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包括:建威上将军-段祺瑞,镇安上将军-张锡銮,定武上将军-张勋,宣武上将军-冯国璋,彰武,镇武上将军-段芝贵,振武,隆武上将军-龙济光,昭武上将军-姜桂题,德威上将军-王士珍,耀威上将军-陆荣廷,熙威上将军-刘冠雄,虎威上将军-曹锟,英威上将军-李纯,孚威上将军-吴佩孚,壮威,襄武上将军-王占元,益威上将军-田中玉,靖武上将军-王怀庆,匡武上将军-王承斌,宁武上将军-齐燮元,炳武上将军-萧耀南,恪威上将军-孙传芳,义威上将军-张宗昌,曜威上将军-李鼎新,同武上将军-阎锡山,扬武上将军-冯玉祥。



北洋上将乱拆乱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共正式授予上将65名。现将这65名上将胡乱作一解析,看能否从中发现点什么。若以军种计,则陆军60人,海军5人。若以出身渊源计,海军上将5人,并不存在更多更复杂的派系,全属北洋海军。

划分

陆军上将60人中,则分出多种情况。其中的龙济光、陆荣廷、刘存厚、袁祖铭、刘湘等5人,属西南军阀,只是为一时投机而依附北洋军阀者。

另有黄兴、那彦图2人,则既不属于西南军阀,也从未受制于北京政权,黄兴本系革命党,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授衔时早已脱离军界,与北京和西南两方面都毫不相干,黄得授上将,大概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那彦图是蒙古王公,他之能够得授上将,纯粹就是一种外交上的礼遇而已。

余下的53人,即一般被称作北洋军阀者。但实际上这53人又可分出四种情况。这其中的12人,即黎元洪、张作霖、阎锡山、赵倜、刘镇华、聂宪藩、杨增新、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陆洪涛、张其锽等,原非北洋出身,但后来却始终依附或寄生于北洋军阀集团,如果称其为北洋军阀,顶多算是旁系。

另有8人,即荫昌、张锡銮、倪嗣冲、马联甲、张勋、姜桂题、江朝宗、张广建等,是早在武卫右军甚至淮军时期即与袁有着依附或较密切的同僚关系的,他们的资历有些并不低于袁世凯,他们的高官显禄也并不全靠袁氏得来,但由于他们多数曾襄助袁的小站练兵,与袁的关系比较亲密,故而在北洋军阀登上政权宝座后,他们也往往以北洋元老自居,袁亦对之倍显尊重,使其尽享荣华富贵,所以有说法是将其看作北洋正统,也不无道理。而实际上,他们尊也尊矣,贵也贵矣,但却始终未能进入北洋军的核心,其所带部队,要么是未经现代化改造的旧式军队,要么是地方军,均属北洋的外围武装,北洋正规军的基本武力,从没有一兵一卒是交由这些人掌握的。

再余下的33人,便是真正的北洋核心骨干了。这又可分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即其中的17人,是直接受知于袁世凯,是在小站时期或稍后由袁直接吸呐并一手栽培的,他们的成长全靠袁世凯,为感恩图报,也就全都成为袁的心腹干将,成为日后北洋军阀集团的上层骨干。有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段芝贵、李纯、王占元、田中玉、张怀芝、卢永祥、陈光远、蔡成勋、赵玉珂、王怀庆、蒋雁行、张绍曾、陆锦等;

另一种情况,即其中的16人,他们虽然多数与袁不是直接的关系,也并未参与最初的小站练兵,但却也是在建军初期加入并依托北洋六镇成长为骨干的,属该集团中的第二层,是北洋军阀分裂后祸国混战的主凶。即吴佩孚、王承斌、萧耀南、张福来、靳云鹏、冯玉祥、孙传芳、齐燮元、周荫人、卢香亭、陈调元、刘宗纪、郑俊彦、吴光新、王汝勤、曹锳等。

如果将这53名称作北洋军阀的上将与北洋的关系做一喻人的对比,则后面的33人可称是北洋的嫡亲子孙,而最早与袁友好合作的所谓元老8人,却只能算作北洋的把兄弟,至于后来投效或寄生于北洋的12人,就只能看作北洋的干儿子了。

派系

若以所属军队派系计,单就陆军来说,则其中的15人不属于任何一系,也没能自成一系,即黎元洪、黄兴、那彦图、张锡銮、荫昌、王士珍、江朝宗、张绍曾、陆锦、蒋雁行、赵玉珂、聂宪藩、杨增新、张广建、陆洪涛等。有依籍贯而将王士珍、张绍曾、陆锦、蒋雁行、赵玉珂等划作直系而将江朝宗、聂宪藩、张广建划作皖系者,但我本人不这么看,我认为几人虽或曾亲近直系、皖系,但归根结底都是超然于各军系之外者。

另外关于新疆王杨增新、甘督张广建、陆洪涛这三人,我的看法是三人即不属于任何军系,也称不上是独立的军系。虽然他们手头多多少少都曾有那么一点兵,但因远离中原政治斗争的旋涡,正在内讧的北洋军阀谁也顾不上他们,他们也无意参与关内派系之争,谁在台上就拥护谁,因此他们手里的兵也就只能看作是国家政权中一个省的地方军队,而并不属于任何的派系。

有22人属于分裂以后的直系,即冯国璋、曹锟、李纯、王占元、陈光远、吴佩孚、王怀庆、齐燮元、王承斌、冯玉祥、曹锳、蔡成勋、萧耀南、孙传芳、周荫人、张福来、王汝勤、卢香亭、陈调元、郑俊彦、刘宗纪、张其锽。这其中,后来又分出五省联军和国民联军,即孙传芳、周荫人、陈调元、郑俊彦、刘宗纪、卢香亭等6人属五省联军,而冯玉祥则属国民联军。

有8人属皖系,即段祺瑞、段芝贵、靳云鹏、卢永祥、倪嗣冲、张怀芝、田中玉、吴光新。

有4人属奉系,即张作霖、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奉系后又分出直鲁联军,其中的张宗昌属之。

还有11人,则各成一系。其中姜桂题为老毅军,赵倜属宏威军(毅军分支),马联甲属安武军(毅军分支),张勋属定武军(毅军分支),阎锡山属晋军,刘镇华属镇嵩军,陆荣廷属桂军,龙济光属振武军,袁祖铭属黔军,刘存厚属川军中的武备系,刘湘属川军中的速成系。

有将姜桂题、马联甲划作皖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原来也是如此划分法。但现在想来,仍将其划出。

直皖奉三大军系中,皖系著名的四大金刚只有靳云鹏位列上将。奉系得授上将的,除张作霖以外的三个人,却没有一个算得上核心中坚,吴俊升、张作相都是过时人物,张宗昌则系外来户。直系却不同,其骨干将领该授的基本上都没拉下,比如著名的长江三督之李纯、王占元、陈光远和直督曹锟,比如作为直系骨干武力的第二师前后任师长王占元、孙传芳,第三师前后任师长曹锟、吴佩孚,第六师前后任师长李纯、齐燮元,第十二师前后任师长陈光远、周荫人,第一师师长蔡成勋、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第二十三师师长王承斌、第二十四师师长张福来、第二十五师师长萧耀南、第二十六师师长曹锳等等,都在上将之列。直皖奉三系所占上将比例十分悬殊,也是有原因的。

直皖两系乃小站正宗,原本同根,后才分裂。但分家后的二者并不平衡,尤其在军事实力上,直军比皖军要多,故两系分裂后,直军得授上将者自然也就多。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护法战争后期直皖分家后,由皖系执掌中央政权的时间仅两年左右,而直系在台上的时间则长达四年。时间长短即不同,而直系当政这四年和皖系当政的前二年还有不同,即前二年皖系当政时直系只是受排挤,却仍可在皖系中央中占有一席说话之地。而且在当时,根本就还不存在直皖之分,后来所说谁是直将谁是皖将此时尚未明确地分出立场站准位置,故所授上将便也无所谓谁属直谁属皖了。比如曹锟,在其得授上将时,其立场就属亲皖而非后来的反皖。而直系当政这四年,皖系已被直系彻底打败,皖系的主要战将全都成为新政权通缉的战犯,许多人的勋号正在被剥夺,自然不可能再授予代表着荣誉的军衔了。而实际上,不管在直皖未分出胜负时站到谁的立场上,在直系把持中央这几年,也就是上将可以授到省督的时候,凡是仍在省督位置上稳坐的,不管直系皖系,也都得到了上将的军衔。还有一个原因,即这24名统计在直军阵营的上将中,还有后来分出的五省联军上将6名,而这6人中的4人得授上将,却是其已经从直系分出与奉系合作时的事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并非全是因为直系偏心才得到了这么多上将的。

奉系非小站正宗,染指中央远远晚于直皖二系,故很长时间奉军只有张作霖一员上将。即是到了后来,属于奉系的上将也并不多,为什么呢?也有原因。其一,是因为直到直皖战争之前的1920年止,上将的授予条件相当苛刻,省督授予上将只有四人,绝大多数省督均未享受上将军衔,因而吉督鲍贵卿、黑督孙烈臣等未授上将也并不奇怪。其二,到了上将放低了标准可以大量授与省督时,奉军已经宣布“自治”,与关内北京政府断绝了关系。既然你宣布不再听命于北京政府,那北京政府当然也犯不着再上赶着给你授予上将军衔了。其三,待奉军战胜直军夺取了北京政权,重又回到北京政府的怀抱中来时,却也和前面的皖系直系一样,其势力达到了巅峰时,也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其内讧加剧,各主要战将接二连三地跌落马下,奉军将领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况,想授予上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按说,当时奉军之李景林、姜登选、郭松龄等,从哪方面说,都绝对不比五省联军之刘宗纪、卢香亭、郑俊彦等更差,授予上将理所应当,但可惜的是几颗耀眼将星,却在奉军走向极盛时刚刚划了一道闪亮的弧光,便转瞬间急速陨落了。许是大概他们的上将命令正准备起草而还没来得及起草吧。

出身

海军另有系统,参与北京政府的派系内讧并不多,但5人中,除蔡廷干早已退役并不亲近任何一派外,其他4人全部是亲直系者,很是耐人寻味。

若以个人成份计,则出身军校者44人,即黎元洪,北洋水师学堂;段祺瑞,天津武备学堂;刘冠雄,马尾船政学堂;萨镇冰,马尾船政学堂;荫昌,德国军官学校;冯国璋,天津武备学堂;段芝贵,天津武备学堂;王士珍,天津武备学堂;曹锟,天津武备学堂;李纯,天津武备学堂;靳云鹏,武卫右军随营学堂;王占元,天津武备学堂;陈光远,天津武备学堂;李鼎新,马尾船政学堂;卢永祥,天津武备学堂;张怀芝,天津武备学堂;吴佩孚,北洋陆军测绘学堂;王怀庆,天津武备学堂(存疑);齐燮元,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田中玉,天津武备学堂;王承斌,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张绍曾,日本士官学校;阎锡山,日本士官学校;陆锦,日本士官学校;陆洪涛,天津武备学堂;曹锳,北洋陆军测绘学堂;蔡成勋,天津武备学堂;聂宪藩,日本振武学校;蒋雁行,日本士官学校;刘存厚,日本士官学校;萧耀南,湖北将弁学堂;赵玉珂,天津武备学堂;杜锡珪,江南水师学堂;刘湘,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孙传芳,日本士官学校;周荫人,日本士官学校;袁祖铭,贵州陆军小学;王汝勤,日本士官学校;吴光新,日本士官学校;蔡廷干,天津水雷学校;郑俊彦,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卢香亭,日本士官学校;陈调元,北洋炮队速成学堂;刘宗纪,日本士官学校。

文人从军者7人,即黄兴(日本泓文学院)、张锡銮(监生)、倪嗣冲(秀才)、杨增新(进士)、刘镇华(北洋法政学堂),马联甲(进士)、张其锽(进士)。

出身行伍者8人,即姜桂题、张勋、赵倜、冯玉祥、江朝宗、张广建、张福来、吴俊升。

起于草莽者4人,即陆荣廷、张作霖、张宗昌、张作相。

世袭贵族2人,即龙济光、那彦图。

由此可见,此时的军官队伍中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占了相当多数的比例,特别是出身天津武备学堂和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者,所占比例较大,分别有15人和11人。5名海军上将全系科班出身又部是英法美等海军学院的留学生,学历可谓高矣。总计曾留学国外军事院校者达21人之多。

军职

若按授予上将时所任军职和曾任最高军职计,则有:

副总统兼参谋总长1人,黎元洪;

原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1人,黄兴;

陆军总长4人,段祺瑞、靳云鹏、张绍曾、吴光新;

大总统府高等顾问1人,荫昌;

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1人,王士珍;

海军总长2人,刘冠雄、李鼎新;

参谋总长1人,张怀芝;

参谋次长1 人,蒋雁行;

海军总司令1人,杜锡珪;

原海军副总司令1人,蔡廷干;

前清海军提督1人,萨镇冰;

航空署督办1人,赵玉珂;

蒙古王公1人,那彦图;

陆军检阅使1人,冯玉祥;

巡阅使或相当于巡阅使6人,张锡銮、张作霖、倪嗣冲、王占元、吴佩孚、王怀庆;

各种总司令7人,张宗昌、王汝勤、郑俊彦、卢香亭、陈调元、吴俊升、张作相;

联军总参谋长1人,刘宗纪;

联军秘书长1人,张其锽;

军统(军长)4人,姜桂题、冯国璋、段芝贵、张勋;

步军统领1 人,聂宪藩;

原步军统领1人,江朝宗;

省督(含将军、督军、督理、督办、都统)18人,龙济光、陆荣廷、曹锟、李纯、陈光远、赵倜、卢永祥、齐燮元、田中玉、杨增新、阎锡山、陆洪涛、蔡成勋、刘镇华、萧耀南、周荫人、张福来、马联甲;

边防督办4人,刘存厚、刘湘、孙传芳、袁祖铭;

原督军1人,张广建;

军务帮办1人,王承斌;

师长2人,陆锦(前参谋次长)、曹锳。

北洋时期起自1912年,终至1928年,但由于北洋政权的执政者走马灯一样换,各个时期对军衔特别是对上将一衔的执行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以省督授上将者为例,在袁世凯时代,四年中,仅龙济光、陆荣廷二人得此殊荣。从袁死到直皖战争暴发时这第二个四年间,省督授上将控制的仍然很紧,只有直督曹锟、苏督李纯二人获得。但从直皖战争后到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这第三个四年,其上将一衔的授予标准明显降低,省督获授上将者达14人,次长、帮办、师长等较低职务得授上将也出现在这四年中。这四年中总计授上将37人,也是各个时期授上将最多的四年。

当时军衔制度规定,上将一衔,应授予比师更高的上级指挥官,那么对照一下这65人授上将时的职务和曾经担任的最高军职,多数是没问题的,但有那么几个就很值得说道说道了。

首先说以师长而授上将的2人,就明显与法不合。他们能够得授上将,大概与二人的背景有关。陆得授上将,也许与前任参谋次长有关系,也许是直曹此时想借重陆而施拉拢,或者因为陆曾主持模范团的原因,个中内幕,不得而知。至于那位只精于嫖赌的曹七爷,他能授上将,就全赖其当大总统的傻子三哥了。当然,陆曹二人,在师长以外,是不是还虚挂有其他的高级军职,就不知道了,至少目前尚未找到有关这方面的说法。

上将中,有几人于授衔时,已经不再担任军职,即已卸职的原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黄兴、吴淞商船学校校长萨镇冰、税务处督办蔡廷干、原步军统领江朝宗和原甘肃督军张广建。黄兴是南方代表人物,考虑到南北关系和黄在南京临时政府时的职务,授予上将,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萨、江、张三人,都是沙场老将,此时离开军界时间不长,授予上将,于国际惯例上,也是说的通的。蔡廷干的情况与前四人不一样,蔡虽是海军出身,甲午海战中又立有战功,并曾一度出任海军副总司令,但授衔时,却早已离开军旅多年,而主要从事外交与税务工作,他在这个时候得授上将,实在有点勉强了。那彦图这个好理解,特殊情况。

最不好理解的,是那吴佩孚十四省联军的秘书长张其鍠。该张即非卒伍出身,也不是封疆大吏,也未见有任何军功,也未曾领军独挡一面,只是一介儒生,参与吴之幕府捉刀而已,却少将中将一路走来,后又得授上将,搞不懂这之中有什么猫溺

若以曾任要职计,则65人中,有5人担任过国家元首,即黎元洪、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张作霖。有6人担任过国务总理,即段祺瑞、王士珍、靳云鹏、萨镇冰、张绍曾、杜锡珪。有6人担任过参谋总长,即黎元洪、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荫昌、张怀芝。有8人担任过陆军总长,即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贵、靳云鹏、张绍曾、陆锦、吴光新、蒋雁行。有4人担任过海军总长,即刘冠雄、萨镇冰、李鼎新、杜锡珪。

经历

有9人在北洋军阀灭亡后,又继续或复起在新的政权中呼风唤雨,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为阎锡山、冯玉祥、刘湘、刘存厚、袁祖铭、陈调元、刘镇华、萨镇冰、张作相等。这其中又以阎锡山与萨镇冰二人最为显著。前者阎锡山坐镇山西,左右逢缘,始终不倒,山西解放后,又于广州组阁,仍膺大任,直至败退台岛,寿终正寝。后者萨镇冰则跨越四个时代,其先是在晚清任到海军提督(相当后来之海军总司令),海军副都统加正都统(相当后来之中将加上将衔),北洋时代官至海军上将,职至巡阅使,北洋军阀灭亡后又进入国民政府任海军高等顾问,退役时还再次获得海军上将高衔,大陆解放后,以其晚年,仍得入军事委员会为委员,一生经四朝,而均任高职,虽不及阎锡山那么始终显赫,却也尽得高官显位,在众多上将中,怕是绝无仅有。另外如冯玉祥、刘湘等,也是将国民政府的历史搅的硝烟滚滚的人物。

有2人成为可耻的汉奸,即齐燮元、江朝宗。齐江二人早在北洋军阀灭亡之前便已下台,却在日寇入侵时不甘寂寞而卖身事敌,沦为民族的罪人,落得千古骂名,可怜!可憎!可耻!

籍贯

若以籍贯计,其人数居前三位者为直隶、安徽、山东三省,而尤以直隶突出,共21人,约占三分之一,还不包括祖籍安徽而生于直隶长于直隶的冯玉祥,也没包括旧属山东今属河北的馆陶县人王占元,若加上冯玉祥和王占元,则多达23人。为什么直隶籍上将远远多于其他各省,没有别的,缘于直隶乃北洋陆军摇篮之故。

北洋陆军创练于直隶时,袁世凯挑选建军骨干,首选便是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天津武备学堂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所创。李在当时尽管远比其他别的督抚牛逼,也不过直隶地方官而已,故天津武备学堂也和当时或稍后的如四川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湖北将弁学堂等各省办的学堂一样,属地方性而非全国性的军事学堂,其招收的学生便主要是以直隶人为主了。袁用这批学生作北洋建军的骨干,就奠定了直隶人占多数的根基。如冯国璋、王士珍、曹锟、陈光远、蔡成勋、李纯、田中玉、赵玉珂等直隶籍武备生,便都是在北洋建军时被袁吸呐的,后来这些人都官居上将。

后来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又于保定创办了速成武备学堂,以应北洋建军人才之需,该学堂招生时更是明确规定了“土六客四”(直隶人占六成,其他外省人占四成)的生源比例原则,继续保持了北洋军中直隶人的超强比例。北洋后期的上将齐燮元、郑俊彦、卢香亭、周荫人等,即出身该校。

既然北洋建军源自直隶,直隶参军的自然占多数,成为上将的机率自然就大,就象大顺军、大西军将领陕西人占多数、太平军将领广西人占多数、红军将领湘鄂赣人占多数一样的道理。

排在第二位的安徽籍上将9人,仅次于直隶,也是有原因的。一个原因是,淮军出身的袁世凯,除主要吸收天津武备生外,还将许多淮军旧将纳入建军队伍并成为骨干。第二个原因呢,即天津武备学堂的首创者直隶总督李大人是淮军首领,故而该学堂中也招收了部分江淮子弟。段祺瑞、段芝贵、杨善德、陆建章等安徽籍北洋军官,即也都出身于天津武备学堂。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安徽籍上将较多也就好理解了。

山东籍上将7人,居第三位。找不出更多更明显的原因。我想主要原因是山东紧临直隶,投军方便。山东籍七名上将中,卢永祥、张怀芝、王占元等三人便都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也都是由袁世凯在建军初期吸收进来的。靳云鹏、吴佩孚、孙传芳三人从军的起点,也是直隶。另外一个次要原因大概是因为直鲁两省风俗相近,容易打成一片,比如冯国璋用人的原则,即以直鲁二省人为亲,其所以鲁省人比较容易受到提拨重用之故。

以省籍排名居前三位者,上将是如此,中将加上将衔者,也是如此,仍是直隶(39名)、安徽(22名)、山东(21名)三省。

居第四位的奉天籍上将4人,其中三人属于张作霖奉军。张在北洋晚期曾登上国家元首的宝座,奉天籍4名上将,照理绝对算不上多。

并列第四的福建也产生上将四人,均为海军上将,这是因为清末的海军建军主要依托于福建。北洋时期全部5名海军上将,福建籍占了4个,正应了当时那句好象叫作“无闽人则无海军”的话。

除以上五省外,其他各省籍的上将比较分散,都在2名以下,包括袁世凯的故乡河南,也只产生了两名上将,还全不是袁的亲信,是在袁死后多年才荣升此一高衔的。

补遗

另有一个插曲,即这65名上将实际被授了67次。其中的王士珍、周荫人都被先后授了两次。王第一次得授上将是1914年8月14日,但4天后的18日,王恳请辞去而改为加上将衔,后又于1915年4月8日重新授予上将。周第一次得授上将是1924年6月7日,但到了1926年10月9日,与卢香亭郑俊彦等人一起,周又第二次得授上将。弄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也不知周第二次荣授上将是该哭呢还是该笑。

引用楼主:“其实袁祖铭和刘存厚,也该算是双料上将,只是没找到可信的资料证明这一点而已。因为按北伐革命军的定例和1935年新军衔出笼之前的规定,军长的职务军衔就是上将,那么袁、刘二人都曾任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以上军职,照理肯定该是上将了。有文章说袁祖铭还曾获得过广东军政府授予的上将,要是那样的话,袁可就成了三朝上将了。……还有一个,即如果把加上将衔也算上的话,那么曾在清末受赏为副都统加正都统衔的萨镇冰也要算上一个”

这样的话,张作相也好算双料上将,易帜后,国民政府的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上将的料是足的,就是没等到正式整理军衔。要是滥点,算上北洋加上将衔的,就更多些;北洋时加上将衔又当过北伐时期军长的,有二军军长谭延闿、十军军长王天培、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二十六军军长周凤歧等。这种情况在川军里就更多了,北洋加上将衔北伐时期军长的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杨森等都是,并且后来都有了正式上将授衔(或赠上将)

东北系的汤玉麟,北洋加上将衔,国民政府时没等到正式授衔就下台,按头寸,上将也是有的。上面提到的周凤歧,北洋是外插花上将;投到北伐国民革命军里当军长不久就被搬了,也只好算草头上将;竟然没完,还有续,投了汪伪,若按内里安排的职务伪军政部长算,后来一个伪上将总是有的,马马虎虎也好算三朝,结果事没成又被打了靶……

东北的张景惠,北洋时是加上将?到国民政府时没等到正式授衔,就投敌,但当过国民政府的军事参议院院长,按上面的道理是应该算上将的;到了伪满,是将军府将军,是在伪满上将之上了。拿陆军来说,第一批是黎元洪、段祺瑞、黄兴这南北三巨头,接着就是徐宝山、姚雨平这两批南军军长司令们加上将衔,然后就都是北军和各地都督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引子:民元三年,削藩议起,撤各省都督,于京建将军府,并设诸将名号,或就所驻省份开府建牙,俾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内外相重,呼吸一气,永废割裂之端。惜袁公早殇,名器遂滥。

建威上将军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祖父佩公少年时曾与刘铭传贩私盐、因之结识,官至淮军统领。爱其孙,随营伴读。稍长,迭遭变故,祖,父,母皆丧,生计窘迫,绝意科举,投武幕,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以最优毕业,保送德国习军事,返,任威海随营教官,历日清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得荫昌保荐,出要职,军中誉为“北洋之虎”。辛亥,率师南讨,暗有反正意,曾馈南帅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话前尘,万马涛声天际涌。登临怀故国,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不数日,果有逼宫之齐电出,共和遂成。民元后,历陆军部长多要职。袁公去,摄大政,出国务总理。及至丁巳复辟,讨平之。谓之再造共和。此后谋南北统一,文倚安福国会,武编参边二军,声势日隆。不意,曹,吴反,以清君侧,诛小徐为号,发兵来攻,一战而败。隐。其后虽曾东山再起,出执政一职,又为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党所诬,迫去职,明心迹。抗战中,全大节,为国府迎于沪上,上亲执以弟子礼。以病薨,年七十有一。宿敌吴氏挽之曰:“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时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镇安上将军

张锡銮,字金波,浙江钱塘人。父为四川驻防军官。幼即在军中,习兵事,通战阵。稍长,又取监生。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学识兼备。绰号“快马张”,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曾历日清甲午之役,后以东督锡銮以事去职。复任东边道。兼安东开埠局总办。任满,升署度支司。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晋。民元后,因惧东督赵氏仍恋故朝,兼之张,冯二将与张有早年招抚之谊,故调赵入京出清史馆馆闲职,而授张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徐放湖北将军。洪宪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越年,主崩臣退,赋闲津门。筑网师园,以风月自娱。民十年,病卒。

定武上将军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公练兵小站,充管带。庚子,防剿拳乱,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谕留宿卫,日俄战后,调奉天,节制三省防军,赏黄马褂。旋命总统江防各军,驻浦口,调江南提督。武昌变起,与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等筹战守,江浙军合攻江宁,粮援胥绝,乃退屯徐州。人骏、铁良走上海。命勋为摄两江总督,赏轻车都尉。逊位诏下,并请优待皇室,保卫宫廷。民元后,倡丁巳复辟,事败,避入荷兰使馆。旋赴津居,卒,年七十,谥忠武。老友绍英挽曰:“宿望重兼圻,峻节不随风会转;孤忠依故国,大星竟陨海天寒!”

宣武上将军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人。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后投淮军聂士成幕府。曾历甲午之役。小站练兵,因此为人好滔滔不绝,群僚笑其为北洋之狗。辛亥,率师南犯,挥北军猛攻武汉,火烧汉口,既下汉阳,封男爵。欲攻武昌,因袁欲反正,于三小时内连发七通电报召回。改任清廷禁卫军统领,察哈尔都统,反对南北议和。时宗社党拟遣其回前敌,接段军,提控湖广。事不济。民元后,出掌两江,失忠义,暗阻洪宪事。段势起,明授总统职,暗施调虎离山计,失兵柄,徐去职,卒于北平,年六十。其人言大号空,子孙亦有染,曾孙冯巩,出入于倡优之间,俨然伶人矣。

彰武,镇武上将军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本。返,任北洋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善逢迎,由道员累迁至黑龙江署理巡抚。后以袁故去职。辛亥,随袁复起,民元后,出武卫军总司令,第一军军长,授彰武上将军,署理湖北军务。继与张锡銮对调。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上表劝进,洪宪成,封一等公。其后与族弟结皖系,任段政府京畿警备总司令、陆军总长,皖人呼之小段。直皖战起,临阵失机,大败。去公职,隐。年五十六,卒。

振武,隆武上将军

龙济光,云南蒙自人,滇南世袭土司,与陆荣廷有姻亲之谊。投广西藩司张鸣岐麾下,张升两广总督,时广东水师提督李淮跋扈,不受张命,因之,龙得援引,官至广东提督,提三千济军入粤,以监水师。辛亥,粤变,李降,张走,时局混沌,龙按兵百粤,初则静观其变,继则遥受北命,期年间,竟出广东巡按使,凛然封疆。然党人多不忿,欲屠龙,奋战经年,龙终去职,年五十八,卒。

昭武上将军

姜桂题,字翰卿,安徽毫州人。少投行伍,僧格林沁卫队官出身。后随左宗棠剿回民,以功加提督衔,隶毅军,授云南临元镇总兵。甲午役,溃走金州,革职留营,观后效。后应袁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历屯泰安,青州、潍县。以功加太子少保衔,赏穿黄马褂,加尚书衔,调直隶提督兼统武卫左军。辛亥,奉袁命,以毅军换防京师,热河,山海关等各处旗兵,助袁登位。民元后,授热河都统,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其后久掌毅军,洪宪,丁巳皆参与其事,调和于各派之间,然事皆不顺。暮年,出陆军检阅使闲职,年七十九,卒于京。为人极护桑梓,凡亳州商贾无论良莠,即运烟土,但经热河亦庇护之。

德威上将军

王士珍,字聘卿,直隶正定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随袁创北洋军,任新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讲武堂总教习、工兵营统带。与冯,段并称三杰。其人不好张扬,人谓之神龙见首不见尾,故称之“北洋之龙”。历任练兵处军学司止使,又兼第六镇统制、署理陆军部侍郎。辛亥,袁氏起,充陆军大臣。民元后,隐居,受袁邀复出,获陆军上将衔,任陆军总长。袁崩,出段内阁参谋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兼任陆军总长。其后以北洋元老的身分,多次居间调停直、皖、奉各系间的矛盾。年六十九,卒。一说其为暴卒,乃其女孙为张宗昌辱所致。

耀威上将军

陆荣廷,原名陆阿宋,广西武鸣人。家境赤贫,两2岁丧父,五岁丧母,流落街头,以割马草为生。后入三点会,纵横清越边界,专与法人为敌。受招安,以功进广西边防督办,保送日本士官学校深造。赐号“提勇巴图鲁”。亡父母亦皆封为“建威将军”,“一品夫人”,然不思报效,却与革命党相通,辛亥,反于西南。继沈秉坤为广西都督,民元后,依违与孙袁之间,坐大于边陲,及至国民政府削藩,方失势,隐居沪上,年七十而卒。

熙威上将军

刘冠雄,字子英,又字资颖,福州人,父为箍桶匠,家贫如洗,投马尾船政学堂,习水师。绩优,官送英国留学,习炮术。返,供职海军,历甲午之役,战后任 “海天”舰管带。平步青云之际,却因舰只触礁获罪,幸袁援手,方得免,遂入袁幕。民元后,出海军总长。洪宪时,封二等公。其后历多届内阁,曾为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晚来隐居津门,年六十七,病卒。

虎威上将军

曹锟,字仲珊,河北天津人。早年以贩布为生,后入天津武备学堂。随军入朝鲜,历甲午役,战后投袁世凯,升嫡系第三镇统制。辛亥,军移驻京郊南苑,为袁禁卫。民元后,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上书请求改变国体,授虎威上将军,洪宪初,再封一等伯。护国讨袁军兴,率军入川弹压,与护国军战于叙泸间,屡有斩获。及上崩,始退,调直隶督军。丁巳复辟,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破之。段继位,互不容,时方南下汉口,率部入岳州、占长沙、取衡阳。遂与南军通,主七省同盟,讨段,讨奉,皆胜,控北京政府。以贿选手段为总统。二次直奉战起,马二倒戈,被软禁。后获释,于洛阳与吴会,相顾涕泠。晚年寓居天津,日军入,许伪职,不受。年七十六,卒。国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英威上将军

李纯,字秀山。直隶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洋军政司,督练公所教练处提调,陆军第一镇骑兵营管带、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等职。辛亥,所部改编为混成协,随冯国璋南下同革命军作战,旋任第六镇统制。民元后,随冯南下,任江西都督。及冯为段所挟,邀往京师,特调其为江苏督军,驻节金陵。时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并称为直系之“长江三督。任上治工商主实业,恤民生。然突以四十六岁壮年,暴卒而亡。官档谓其:因忧国忧民而自戕。巷议其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现后,马弁将李纯击毙,莫衷一是。

孚威上将军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传其母有娠时,其父梦前明戚继光,故以佩玉名之。六岁丧父,失教诲,少无赖,染烟瘾,兼以揽讼词,圤卦词为生。后因事亡走他乡。投武卫军,为戈什哈。庚子军溃,,复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习测绘科。业成,入北洋第三镇。辛亥,擢炮兵管带,移驻长辛店。翌年,袁以汤乡铭督湘,命曹部驻岳州互为犄角。汤慕其才,延揽之,为曹所觉,与人云:“与若为他人用,不若吾自用之”。遂连拔数级,出第六旅旅长。至是,赞襄军务,无役不予,战必胜,攻必克。及至,连败皖,奉二师,天下震怖。时方寿于洛阳,有联谓之:“ 牧野鹰扬,百岁勋业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眼见江山唾手,不意冯二阵前倒戈,功亏一篑。其后游历川,辽以诗酒自娱。晚来,居北平,东师入,拟请出山,辞不受。旋暴卒。事闻,上亲临致祭,联曰:“三呼渡河,宗泽壮心原未已。一歌见志,文山正气自常存”。

壮威,襄武上将军

王占元字子春,山东馆陶人。初读私塾,稍长投身卒伍,选送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毕业。历任淮军哨官,新建陆军工程营队官,第七营管带,累升至新军第三协协统。辛亥,任北洋第二镇统制。民元后,继任第二师长。率部调湖北,晋壮威上将军,授襄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袁崩,任湖北督军,兼省长,两湖巡阅使。因湖北境内多兵变,加之湘鄂战起,鄂军败北,为吴子玉联合湘军驱逐。匿居天津。办实业,置房产,兴教育。年六十九,病卒,归葬馆陶。

益威上将军

田中玉,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光绪三十四年,出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民元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多职。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崩,归鲁,任山东督军,兼省省长。后去职,于天津寓居。置房产,办恒源祥纱厂。年七十三,卒。

靖武上将军

王怀庆,字懋宣,河北宁晋县人,幼即失怙,家道中落,年十八即投军。庚子,王为直隶提督聂士成部下中军,兼带马步卫队。聂士成战死八里台。王于枪林弹雨中,负聂尸回营棺殓,并亲送灵柩至聂原籍安徽合肥安葬。由是聂家感激,而当道者嘉许之,誉之为忠义。其后,聂母专函介绍王投袁麾下,充任陆军第二镇马二标标统。,历多职。辛亥,于直隶省通永镇总兵任上为部下所挟,拟从革命。伪应之,与诸将试马于校场,乘不备,驰去。复引兵还,平之。党人因之衔之,屡谋刺,皆不成。民元后,调为多伦镇守使,屡征蒙古,多有胜绩。返,为北京步军统领兼热河都统,热、察、绥巡阅使。掌控京畿防务几十数年。晚隐于天津,寻卒。兹奇人必有奇病,因其肠病累年,因之军中号其“马桶将军”。

匡武上将军

王承斌,字孝伯,奉天兴城人。少家贫,投行伍。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业成,隶北洋新军。民元后,供职于直隶陆军第一混成旅,后所部改为陆军第二十三师,属曹吴麾下。首次直奉之役,直胜,本拟长驱出关,王以己亦奉省人故,力主和议。和议遂成。因职权事,与吴渐不睦,二次直奉大战,变反于内。直遂败。功成本拟受封,不意张来,旋解职。隐。寻卒。子家禧,善丹青,以作插画显。

宁武上将军

齐燮元,字抚万,直隶宁河人。秀才出身,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业成,隶北洋新军。民元后,率部历多战,少有胜绩,然却旅长累迁至陆军第六师师长,江苏督军。北伐后,失权柄。转投东朝,抗战中,出华北绥靖军总司令。及日降,被捕,戮于金陵雨花台。

炳武上将军

萧耀南,名衍珊,字衡山,湖北黄冈人。相传为南朝萧帝后,祖籍浙江兰陵,故又号萧兰陵。少家贫,中秀才,教馆为生。徐考入湖北将弁学堂,入北京陆军预备大学,业成,调清府中央练兵处任职。供职北洋,与曹,吴相识并结为知交。民元后,长佐军幕,以功进第三师混成旅旅长,随军南下,纵横湖湘,多有功。晋湖北督军。任上内举贤才,外按境边,一时间楚地蔚然成冠盖云集之地。及至吴败,往投之,念故主,遂以权柄付之。越两月,突病卒,世皆疑之,一说其妾唤赵英者,湖北人,美艳无双,人称“湘楚一绝”,实为赤党谍报人员。暗图之。未为可知。

恪威上将军

孙传芳,字馨远。山东历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其间入同盟会。返。长期驻防湖北。民元后,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江浙战争爆发,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乘机扩军。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于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及至北伐军入江西,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主力被歼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救,被任为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率残部渡江反扑,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后失败。北返,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冯部作战,败回济南。张作霖被炸,率残部退至冀东滦州一带,由晋军收编。此后,赴沈阳,寄食张学良门下,后在天津为报父仇之施剑翘刺死。

义威上将军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人。幼母祝氏闯关东,广结豪侠。辛亥初,返乡,投民军都督胡瑛麾下,随军至沪上。任光复军团长。后刺陈其美,以作觐见之礼,投袁。数年间依附于各系之间,久不得志。因缘际会,终得鲁督一职。南军北伐,张率直鲁联军南下,战不利,率残部退济南。

及张死,南军日进,恐,欲退关外,小张不允,势迫,弃军走,东渡扶桑。返,于济南火车站为报父仇之郑继成刺死。

曜威上将军

李鼎新,字承梅,福建侯官人,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习驾驶。官送出洋。留英,先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旋返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进修炮术。返,调北洋舰队,授以五品军功补用千总。升署右翼中营游击,“定远”舰副管驾。历甲午役,以功补参将。战后,遭奏劾,革职。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奏保,开复原官。辛亥初,署理新设海军部军法司司长。民元后为海军部参事,曾脱离北京政府,入护国军,后继萨镇冰任直系海军总长。直系败,随之去职。年六十九,卒于沪上。

同武上将军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幼入私塾,寡言,尚游侠。年十五,入票号,交游渐广,有大志,摘录古圣贤修己治人之名言要语,名“补心录。”庚子,考入武备学堂,留东,入振武学校。结党人,入同盟会军部分支“铁血丈夫团”,续入日本弘前步兵第三十一联队实习,绩优,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李烈钧,唐继尧等为同窗。归国,升标统。辛亥,武昌变,亦率部反正,以太极八卦旗为军帜,克复太原,破满城。当选山西都督。继与北洋军会战数月,期间转战归绥。南北和议成,乃归。其后主政山西数十年,编练晋军,羽翼渐成,中原战事起,诸藩皆削,唯其独存。抗战中,亦有功。及至己丑,随国府南狩,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薨于台,年七十有七。其善将将,御下以宽,及其离太原,勉诸将以忠义,麾下皆誓死报,群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野战不成守城,守城不成巷战,巷战不成短接,短接不成殉国”。及城破,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方是时,敌焰方炙,各疆吏降者不可数,唯太原,城陷时,无一降者,烈矣。

扬武上将军

冯玉祥,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巢湖人。幼家贫,投淮军,于军中读埠外报籍,渐有革命之志,组武学研究会,潜谋反清。辛亥,闻南方变,欲应之,与滦州兵事,任民军参谋,事败,递解回籍,赖其妻刘氏为北洋协统陆建章侄女故,得免。然同志皆死于难,深憾之。遂有日后驱废帝出宫之举,以完诸友遗愿。民元后,自领西军,纵横豫陕,依违于各系之间,叛复无常,人称“倒戈将军”。戊辰,上任之为行政副院长,以羁縻之。稍后,削藩议起,麾下诸将皆归正,势去,历闲职,悠游岁月,及至党国南狩,身在域外,不思共赴国难,反欲归受伪职,然逢海难,卒于域外,岂非天哉?年六十六。其人一生虽称信洋教,自号“基督将军”,然观其行事,俨然犹大云,诚为天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