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北辛屯村

北辛屯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辛屯村


北辛屯村位于青云店镇北部,北靠南六环,西接104国道,与亦庄新城相邻,交通便利,村域总面积1930亩,耕地面积1383亩,现有村民265户(其中单纯种地户248户),人口800人,全村党员40名,村党支部曾多次荣获区级、镇级“五好党支部”称号。



基本情况


北辛屯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总人口803人,243户,总占地面积2100亩,全村耕地面积1538.5亩,村庄面积562亩,果树面积1538.5亩。北辛屯从1999年农业结构调整以来,所有经济田都种上了果树,以桃、梨两种果树为主,所有经济田、果树地铺设好地埋管道,解决了村民的浇水难,节省了村民水电费的开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并完成大地经济田4公里长的石子马路修建工程,解决村民进地难、运输难的问题。投资5800元完善经济田4公里长的石子路,投资3万余元对文化大院进行改造。投资2万元修建村内马路边沟200米,排水管道50米。

北辛屯村位于青云店镇北部,北靠南六环,西接104国道,与亦庄新城相邻,交通便利,村域总面积1930亩,耕地面积1383亩,现有村民265户(其中单纯种地户248户),人口800人,全村党员40名,村党支部曾多次荣获区级、镇级“五好党支部”称号。

发展思路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北辛屯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村南双北路800米长花墙的建设,搞好村南进村路的环整工作,使村容村貌有明显的变化。2007年准备完成村内自来水的改造工程,解决村民饮用水的问题。

经济建设


2000年以前,北辛屯村的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收入较低。2000年7月,北辛屯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完毕,新组建的班子面对村域发展现状,一致认为靠传统种植很难有大的发展,村民收入很难得到提高,要在种植作物的改良上下功夫。北辛屯的梨树种植从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到2000年时已有零星的几家种植户,班子成员经过充分调研、考察,在上级的鼓励和指导下,决定结合区位优势,调动村民积极种植果树以增加收入。但是种果树不同于其他作物,产果期长,资金收效慢,所以刚开始时响应的人不多,为此村党支部采取三项措施动员村民积极栽种果树。

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参观

一是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安定镇、采育镇、魏善庄镇的梨园参观,还特意组织果农到顺义区、平谷区、房山区的种植园实地考察学习,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果农们看到这些地方的农民,通过种植果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种植果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了,支部又及时鼓励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种果树,从而带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

邀请有关专家就地指导

二是邀请专家和上级技术部门来村实地考察,给村民讲解种植技术、与村民交流,增强村民的信心。几年来,多次邀请北京市林果所所长和有关专家来村讲座,就地指导,听讲座的村民每次都多达100余人。大兴区林业局组织培训班,请韩国专家传授梨的种植技术,党支部派专人听课学习15次。

实施奖励政策

三是实施奖励政策,凡是同意种植果树的村民,可以享受树苗、土地改造、农业设施等方面的补助和优惠措施,党支部积极为果农争取每年每亩地200元补贴。在党员同志和村民代表的带动下,全村有三分之一农民改种果树,其中85%为梨树。到2002年就初步见效,当年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倍。

2005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积极争取下,由果农大户、技术能手牵头,成立了“北辛屯梨种植协会”,村党支部书记任会长,全村近100户、300余人参与协会。在2007年8月组建了“北京北辛玉良梨产业产销合作社”,同年9月建立了“北辛屯村标准化基地”,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在组织农民闯市场、解决梨种植、销售难题、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技、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有社员250户,7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全村梨树种植面积1000多亩,年销售梨3000吨以上,种植果树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社员的年纯收入比传统种植提高一倍多。

随着社员人数和果树种植规模的增加,为使村民的梨顺利走向市场、村民进一步增收,村党支部不断探索新思路,采取了六项措施为社员和果农服务:

积极引进优良品种

1、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北辛屯村的梨种植品种曾经比较单一,产品销售困难,支部与合作社组织社员参观并引进推广新品种,采取高接换优的方式,逐步对1000亩果树改良,引进最优良的品种,淘汰弱势品种,把原有大多数爱宕梨品种换成皇冠、黄金、西洋梨等营养价值高且热销的品种,同时还帮助部分果农引进优良的桃树、李子、杏树等,更新品种,提高果品质量。

坚持组织技术指导

2、坚持组织技术指导。针对以前种植技术不科学,产量不大,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支部先后组织社员200人次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种植管理,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种植技术,合作社还先后6次邀请市级专家进行技术传授与指导,使社员学到了国内外的先进栽培技术。通过技术服务,使果农学到了更多种植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信心。

多种形式做好信息服务

3、多种形式做好信息服务。合作社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向社员发布,为社员提供全程信息发布服务。通过文化大院图书馆向大家提供相关种植方面的科技读物,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手册》、《农村新技术》等。还通过播放光盘的方式对不识字的果农进行培训;通过北京市党员远程教育为党员同志提供种植方面的咨询和讲座;通过移动短信平台,每月向社员发送1-3条关于种植技术、疫情通报、财务公开及合作社内部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使得果农们越种越有兴趣,个个都成了种梨专家。

农资统购降低成本

4、农资统购降低成本。根据社员的意愿,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厂家直销的化肥、农药、果袋、销售包装等,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农资的质量,降低了农用物资的价格,直接减少生产成本。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5、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如镇政府支持合作社的道路建设和精品梨园建设,先后进行了果树间7米宽2500米长的道路硬化工程、北辛屯精品梨园工程、104国道旁的1000米水果产销平台工程的建设,为果农配备销售车等,有力地促进了果品的销售和采摘观光。镇农办、林业站多次派出技术骨干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协助申报无公害认证等,合作社于2008年2月取得北京市无公害产品认定证书、2008年7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证书。

形成合力统一销售

6、形成合力统一销售。村党支部积极为果农搜集、汇总销售信息,改变过去梨销售的无秩序状态,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道路。同时走批发零售一体化模式,支部帮助果农把精品梨集中装箱销售给就近的青云店工业区企业,联系批发商到果园与果农洽谈。提高了整体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通过党支部与合作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村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党支部的凝聚力也明显增强,果农的收入明显增加。

1、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合作社的果树种植总面积超过1000亩,设施不断完善,104国道旁水果销售平台和精品梨观光采摘园逐步完善。本村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步走向“以梨为媒、发展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

2、干群和谐,发展壮大。合作社运作的时间虽不长,但在促进梨产销、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基本实现了产业迅速发展、合作社快速壮大、社员稳步增收的多赢局面,合作社自身也不断壮大。同时,村民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好了,干群关系也和谐了,群众对支部的信任程度大大提升。

3、效益显著,农民增收。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是2000年的近3倍。合作社把社员农户有序组织起来,通过推广科技服务提高产品质量,通过销售服务提高产品的商品化率,通过农资统购降低社员生产成本,实行指导和协助销售,节省了不必要的重复开支,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社员的亩年生产成本降低300元左右,亩增加收入近700元。

农民收入增加了,党支部带领合作社的劲头更足了。干群一条心,争取合作社更大的发展,从而带动北辛屯村的长远发展。党支部和合作社还将不断摸索,努力创新,开拓北辛屯村梨产销的新局面,把“以梨为媒、发展经济”作为北辛屯村发展的长远目标。一是走精品化道路。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产业规模,将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在现有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有本村特色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培养扶植更多农户,更进一步统一协作,规范管理。三是完善基础设施。计划建立果品存储基地,引进深加工技术,对果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四是推动观光采摘。依托北靠南六环、西接104国道,与亦庄新城相邻,与采育葡萄园、安定古桑园连成一线的交通区位优势,开发采摘、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五是拓展市场空间。今后将采取订单形式与社员签订销售协议,并实行优质优价收购社员农户的梨,增强果农种植的信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分词: 北辛 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