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北流型铜鼓

北流型铜鼓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流型铜鼓




铜鼓特点


北流型铜鼓的铅同位素比值:207Pb/206Pb平均值为0.87481,208Pb/206Pb平均值为2.1002

北流型铜鼓流传时间,约从东汉至唐代,北流型分布的区域以云开大山两侧为中心,分布范围广,中心偏东一些,东至广东的信宜、罗定、云浮、阳江、阳春、廉江、茂名等县市,西至广西的邕宁,南至海南岛的陵水,北至广西的桂平、平南、苍梧。广西北流、玉林和广东信宜、海南岛等几个地区为北流型铜鼓大本营。

铸造和使用的民族为乌浒和俚人僚人。

外形上,体形为硕大厚重,属于大型鼓。鼓面均大于鼓身,鼓腰收缩呈反弧形,胸腰之间分界不明显,鼓足面宽与鼓面相当。

纹饰上,鼓面太阳纹形如圆饼状,光芒细而长,芒间多以雷纹、席纹装饰。早期的北流型以三弦分晕,只是到了中后期才多以二弦分晕。使用大量细密的几何形纹饰,如云纹、雷纹、线纹、席纹等。鼓面都有立体蛙饰。两种鼓纹饰在布局上讲究对称。

北流型铜鼓的基本特征归纳为:(1)形体硕大厚重;(2)鼓面宽大,伸出鼓颈之外,边缘有垂檐; (3)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径偏下,胸腰际收缩,曲度不大,以一道凹槽作为胸腰分界,鼓腰成反弧形,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4)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5)鼓耳结实,多为圆基环耳;(6)装饰青蛙小而朴实;(7)太阳纹圆凸如饼,以八芒居多。 (8)装饰纹样以云雷纹居多。

铜鼓铸造


《隋书地理志》说:“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秦末汉初,粤酉地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进一步积累,阶级对立现象也不断增大。少数人成为君长、都老;大部分人则沦为奴隶。铜鼓的出现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铜鼓体型高大,壁薄均匀,花纹精细,铸造工艺复杂。铜鼓的铸造过程,需经做模、翻模、镶芯、浇注、拆范、整理等工序。按此推断,在能够生产铜鼓的年代里,其青铜器铸造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而且具备了铸造大型容器的经验和能力,这是铸造铜鼓本身的技术条件。此外,还有原料来源问题,有采矿、冶炼等物质生产问题。这些都是铜鼓生产中必备的物质条件。

北流型铜鼓的源流:北流型铜鼓是借用了从云南石寨山型铜鼓(滇式铜鼓)传过来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并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而铸造成的。据六十年代广西第六地质队对北流铜石岭进行地质普查的资料,当时就发现了七个采铜古矿井,矿井深达二十多米,有许多木质支架。又在1977年冬和1978年春,广西文物队会同北流文化局,对铜石岭冶炼遗址作了两次试掘。试掘揭露的面积只250平方米,就发现炼炉14座,灰坑9个,排水沟2条,搜集到一批鼓风管、炉渣、铜锭、铜矿石、陶片等遗物。而姚舜安、万辅彬、蒋廷瑜三位教授根据各方材料,穷数年之精力,并经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证明北流铜石岭一带不仅是古代冶铜遗址,而且初步认定是古代铸造成北流型铜鼓的遗址,这个遗址的发现是国内铸造铜鼓遗址的首次发现。

北流铜石岭炼铜遗址的炉渣等弃物堆积一般厚出地面0.1-0.4米,最厚的达l米,只可惜在六、七十年代,一些单位和群众大量收购炉渣作铺路等之用,群众到处掏挖,加上当地人多地少的原因,农民又在遗址上开荒种地,使遗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铜鼓作用


俚、僚人“铸铜为鼓”,究竟作什么用呢?《隋书地理志》云:“诸僚铸铜为大鼓”。其“俗好相攻,多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魏书獠传》有简略的记载:“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其中“鼓”即铜鼓,说明贵铜鼓。裴氏《广州记》曰: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因此铜鼓的占有,不仅体现了财产的富有,而且也是统治权力的象征。实际上,铜鼓其作用远不只用于战争。主要的还有用以报警、祭祀、驱逐猛兽、镇压“邪魔”以至于娱乐等等。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屈大均《广东新语》在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

后来随着封建王朝统治的加强,汉民族的大量迁入,使俚人与汉族进一步融合,汉文化越来越占了统治地位,才逐渐使铜鼓失去了原来作为部族首领的权威地位,而走向了衰落。

铜鼓出土


北流型铜鼓出土,多于窖藏埋于山腰或岭坡上,鼓面朝下,鼓脚朝天。多单独埋藏,没有共存器物,也不近墓葬。鼓脚朝天使铜鼓掩埋时鼓面不受外力作用,因而保护完整。从掩埋方式来看,铜鼓应是人们有意为之的浅埋。作为尊贵而神圣的铜鼓,为什么要掩埋呢?我们可作如下猜想

一 拥有和使用这些铜鼓的主人认为而高山大川都是鬼神的归宿地。久而久之,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自然崇拜神。为了求得神灵的保佑,他们常常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祀活动,在山坡水畔祭祀时,常用铜鼓赛神、娱神。铜鼓作为祭器不能抬回家去,活动的最后一步就是随地挖一个深坑,将铜鼓投入土地神的怀抱。

二 在古代百越族中,铜鼓最初是作为战鼓使用的,如果这期间发生的战事战败,在战乱之中,急于逃难,又不愿铜鼓为异族所获,因而埋入地下。临时找一个地方将铜鼓埋藏起来,待有朝一日从返故土后再挖出来以作东山再起“复辟”之用,也应是战败者心态。据《明史卷二百十二 列传第一百》载:都掌蛮......克寨六十余,获贼魁三十六,俘斩四千六百,拓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铜铁锅各一。阿大泣曰:“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僣号称王。鼓山颠,群蛮毕集,今已矣。”

三 铜鼓并非一般人员,应是一些具有一定身份的上层贵族及部落都老(酋长、巫师)才能使用,都老垂暮之年,常把铜鼓埋于地下,能找到铜鼓的人便是都老继承人,找不到的,要另铸铜鼓,方可拥立为都老了。

铜鼓案例


北流出土铜鼓,唐。通高40厘米,足径69厘米,面径68厘米。敛腹,撇足,腰足之间有一道凸棱为界,足稍残,鼓面有四只青蛙,中心为日光纹,光芒之外饰五组三线弦纹,弦纹间饰斜形云雷纹,鼓身饰分组的三线弦纹,弦纹间饰双线棱形纹和卷云纹相隔,胴腰间附耳。

信宜水囗铜鼓:1993年5月30日,水口镇建筑工人陆强帮助该镇到永管理区上六村民吴汉打建屋地基时,挖掘出铜鼓一面。该鼓高64cm,鼓面直径为113cm,是信宜历年出土铜鼓之最大者。初步考证属汉代铜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该铜鼓现藏信宜市博物馆。尚文蛇冲岗铜鼓:1992年尚文水库蛇冲岗出土,鼓面径102厘米、通高59.3厘米。经鉴定为晋代铜豉,其器型硕大,花纹细致,鼓面大于豉身,边缘下折,豉身分胸、腰、足部份,四蛙环排鼓面边缘,鼓面中心凸起太阳纹饰,八光芒辐射针状纹,十组晕圈纹,每组三弦线,鼓身饰云雷纹。鼓旁六耳,两只单身对称,两对复耳对称。该铜鼓现藏信宜市博物馆。

相关分词: 北流 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