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基本情况


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是蚌埠学院设立的院级研究机构。中心整合人文社科部、艺术设计系、文学与教育系、音乐与舞蹈系、经济与管理系等学术研究资源,同时积极与省内外致力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单位和专家学者合作,考察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源流,推进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淮河文化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定位

1、主要研究领域: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

2、主要研究对象:淮河流域商周淮夷土著文化,先秦老庄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汉及北宋中原文化,明清淮扬文化,近现代及当代文化;以及各历史时期淮河流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机构设置

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省社科院、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聘请长期从事淮河文化研究的学者和蚌埠学院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

三、运作方式

1、组织、统筹、整合、确定淮河文化研究选题,发布研究选题指南和研究信息;协同蚌埠学院科技处,做好课题的申报、中期检查及最终结项工作。

2、向学术委员会推荐校级课题或上报省级及省级以上课题;

3、定期召开年会、组织对外学术交流;

4、根据需要对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组织展出。

业务拓展


淮河文化研究中心职责

一、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是以研究淮河文化为主的院级研究机构,是蚌埠学院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二、中心团结院内外淮河文化研究人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充分发挥淮河文化贴近民众、洞悉民情和咨政佐治的功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服务。

三、中心的主要任务

1、深入调查、挖掘淮河文化资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研究,产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2、开展淮河文化的传承和其它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

3、开展淮河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题研究。

4、广泛参与并开展有关学术交流活动。

5、加强本领域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中心的育人作用,将中心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

6、筹建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会。

四、中心每年的主要事务

1、编制、发布和评审专项研究课题。

2、策划、组织重大科研项目。

3、建立、维护和更新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网站的网页。

4、组织中小型学术研讨会。

5、邀请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和举办学术讲座。

6、接受中心课题负责人及其相关学者来中心从事专项研究和访问研究工作。

五、机构设置

中心聘请顾问若干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两人,中心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人,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和民主管理。

中心按研究方向设置若干研究所,分别组织实施学术研究活动。

中心设专家委员会,由院内外专家组成,作为中心学术活动的权威性机构,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心学术研究计划,评审中心的研究项目,指导学术活动的实施,评定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六、研究人员

中心研究人员由院内外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术研究能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相关学术问题。

七、课题管理

1、本中心的兼职研究人员实行课题加盟制,课题结束后即离开本中心,有了新的研究课题还可以再次加盟。

2、本中心实行课题项目负责人制,严格按计划完成课题任务,有特殊情况者,经主任批准,可予延长。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主使用。

章程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中心定名为“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是蚌埠学院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以研究淮河文化为主的院级研究机构。

第二章 宗旨

团结院内外淮河文化研究人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充分发挥淮河文化贴近民众,洞悉民情和咨政佐治的功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第三章 机构设置

中心聘请顾问若干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实行主任负责制和民主管理。

中心按研究方向设置若干研究所,分别组织实施学术研究活动。

中心设学术委员会,由院内外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至三人,作为中心学术活动的权威性机构,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心学术研究计划,评审中心的研究项目,指导学术活动的实施,评定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学术委员会设秘书长一名,负责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 研究定位

1、概念: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区域文化研究;

2、主要研究领域:历史学、地理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

3、主要研究对象:淮河流域商周淮夷土著文化,先秦老庄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汉及北宋中原文化,明清淮扬文化,近现代及当代文化;以及各历史时期淮河流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主要任务

1、深入调查、挖掘淮河文化资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研究,产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2、开展淮河文化的传承和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

3、开展淮河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题研究。

4、广泛参与并开展有关学术交流活动。

5、加强本领域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中心的育人作用,将中心建成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

第六章 经费

中心经费主要来自学院科研项目拨款,以及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经费的使用,按照公开的原则、节约的精神和学院财务制度严格管理。经费的管理由中心主任负责。

第七章 研究人员

中心研究人员由院内外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术研究能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相关学术问题。

第八章 课题管理

1、本中心的兼职研究人员实行课题加盟制,课题结束后即离开本中心,有了新的研究课题还可以再次加盟。

2、本中心实行课题项目负责人制,严格按计划完成课题任务,有特殊情况者,经主任批准,可予延长。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主使用。

研究成果


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成果目录

论文类(1996年至2006年 )

老子——直觉思维的开创者 唐明邦

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卿希泰

庄子形上学论 郭沂

老子人性论刍议 钮恬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及现代意义 张智彦

道法自然的现代回应 葛荣晋

道家学说与科学未来 程民治

《淮南子》的科技哲学 陈广忠

道家文化地域特征论 陆建华

研究淮河水利环境,繁荣淮河文化事业 赵武京

关于淮河流域文化定义问题的探讨 曹天生

略论淮河是中华文明又一发祥地 康复圣

淮河历史文化的形成 宛建民

试论淮河流域和水事对淮河文化的影响 吴宗越

试析淮河流域禹迹文化的史诗性 王大庆

楚文化在淮上的发展 高有德

淮河四关历史文化的兴衰 曾素华 刘常忠

通淮利最多的汴河 吴宗越?? 候金波

淮河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发展的意义 李广宁

略论石涛与扬州画派? ——? 兼论清代淮扬人文主义思潮 沈瑞英 何平立

伏羲,气母,太极,雕题 ————淮河文化探源 杨士林

涂山氏为皋陶族氏考 李修松

凤阳府的设置及其变迁 陈怀仁 夏玉润

淮河流域战争多发的原因分析 鲁峰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 胡阿祥

清口之役及其历史地位 张金铣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流域漕运 王鑫义

汴京四渠与北宋经济的发展 陈晓兰

苏北大旅游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战略 朱兴华

从苏轼的濠州七绝看蚌埠地区的旅游资源 李丛昕

开拓淮河文化研究的新空间 ——首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学术综述 郭学东

淮河流域走出经济谷地的战略思考 程必定

坚持淮河文化研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方向 郭学东

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 林斐

研究淮河文化为流域经济发展服务 陈立柱

试论淮河历史文化与水环境关系 吴宗越 葛海燕

发展蚌埠经济,带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 黄敬林

从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巢居刻谈起 徐大立

论周代皖省方国、淮夷和皖南铜业的初兴 裘士京

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及其对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黄立新

简论淮河流域西汉王候墓随葬礼俗 方成军

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 王鑫义

通济渠遗址考察述论 周怀宇

隋开通济渠流经区域路线考综述 冀和

元代两淮地区的屯田 张金铣

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 吴海涛

论清代淮河流域的垦殖活动及其影响 蒲霞

淮河流域古代人工运河 唐元海 侯金波

明代对凤阳府灾蠲 周致元

清乾隆朝黄淮下游地区的祭河与祀神 王大庆

清朝中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成因及其危害 徐国利

张謇治淮方略文献评析 吴春梅

黄淮水灾与泗州城湮没 伍海平 曾素华

淮河文化漫谈 陈复东

虞兮虞兮 香魂何依——虞姬墓献疑 李丛昕

魏晋时期淮南地区本土文学述论 胡阿祥

竹林七贤的由来性质 胡秋银

漫谈淮风 晨见 陈琪

五河洋教源流考略 曹天生

从淮河流域灾害看五花艺术的形成 李建设

大禹治水方略对太极拳理功法的启示 梅家新

淮河灾情对淮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影响 郭学东

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意见 李良玉

淮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陈立柱 洪永平

试论淮河文化的水文化特质 亓龙

安徽淮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光 臧志攀 王政

论楚淮文化道家生命哲学形成的影响 李霞

从清静无为到奋发有为 国良

魏文帝曹丕之慕通达及其原因与影响考论 王永平

《淮南子》的无为论 史向前

元代艺术思想中的庄子哲学 孙小力

老庄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冲突 李晓元

曹植与汉魏之际文化变迁 胡秋银

和声无象 哀心有主——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黄毓任

浅谈淮河道家美学思想 武培权

老子治国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汪增相

美在自然与美是道德——庄子康德美学追求之比较 常娟

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 刘跃进

《淮南子》文艺审美思想述评 顾农

三曹文书的文学色彩 魏宏灿

试谈欧阳修苏轼的颍州诗词 王秋生

抱利器而无所施——曹植后期表之不足 王启才

淮河文学生成浅论 方川

淮域形势与六朝历史 胡阿祥

元代济州河的兴建及其作用 张金铣

古代战乱之际淮北居民的外徙 吴海涛

论曹操开发江淮经略合肥 周怀宇

明代凤阳一府的赈灾 周致元

淮河流域黄患与徐州城市变迁 赵明奇 周玉涛

关于刘奇(“奇”字应金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李兴武

对捻军运动两个学术观点的新探讨 徐修宜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患灾害及其治理 于文善 胡亚魁

十年来捻军运动史研究唐俊峰 于文善

明代河图与黄淮水利 王大庆

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 蒲霞

明初帝后与明代妇学—— 以仁孝文皇后内训为中心 邱瑰华

宋金和战期间两淮路水利事业的兴废 陈艳

从考古资料看龙山时期淮北地区的水灾现象 冀和

李景聃在安徽寿县的考古调查 张爱冰

齐鲁史前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孙天胜

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若干设想 张文华

古蔡国三次迁都与其联姻外交 孙友虎

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比较观 池子华

淮河流域近代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唐元海

老子法律思想质疑 李良玉

管仲为政的思想是改革旧序与孝悌伦理的绾合 陆琳

晚清两淮地区灾荒与民间结社 梁家贵

明清社会对蚌埠城市演变轨迹的影响 郭学东

基督教信仰与农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王申红

论老庄的道德观与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建构 伍德

江淮地区婚嫁习俗的传承与变异 刘家富

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汪燕敏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文化原因分析 石经海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 朱正业

(说明:题录选自安徽省淮河文化研讨会专辑和省级学术期刊,以发表时间为序)

著作类

淮河志综述 水利部淮河委员会 《淮河志》编纂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淮河大事记 水利部淮河委员会 《淮河志》编纂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1997年

淮河水利简史 水利部治淮委员会 《淮河水利简史》编委会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

淮河文化概观 《淮河文化概观》编委会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

中国花鼓灯艺术 谢克林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王振忠著 三联出版社1996年

怀远揽胜 于雷 汤雨 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3月

淮河纪行 《淮河纪行》编写组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淮河沧桑 康复圣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

水文化初探 李宗新主编 黄河出版社1995年1月

历代诗人咏淮河 吴宗越 李宗新编 学林出版社1991年

淮河三百问 唐元海编 黄河出版社1999年12月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亳州 何宗军等 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年12月

凤阳名胜大观 孙祥宽 黄山书社2005年12月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 王绍义主编 黄山书社2000年12月

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 李修松主编 黄山书社2001年3月

蚌埠涂山华夏文明 中国先秦史学会论文集 黄山书社2002年8月

中国豆腐文化概观 旁白客 中国当代出版2004年5月

花鼓灯音乐论 汤兆麟 黄山出版社2005年

淮北的盛衰成因历史考察 吴海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凤台花鼓灯 凤台县委宣传部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

沂沐泗河揽胜 吴宗越 长江出版社2006年

淮河文化导论 曹天生 朱光耀 合肥工业大学 2011年

(说明:1、限于资料统计难免遗漏;2、淮河流域各市县新编地方志、文史资料书均未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