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为鹟科大尾莺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鹟科 Muscicapidae

属: 大尾莺属 Megalurus

种: 斑背大尾莺 M. pryeri

基本简介


斑背大尾莺(学名:Megalurus pryeri)为鶲科大尾莺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斑背大尾莺是东亚特有鸟类,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其有关研究相当少见,濒危机制也不甚清楚。鸟类线粒体控制区进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很适合于做种内、种群或个体间的遗传分化研究。

背大尾莺历史上中国只在湖北武汉和辽宁朝阳地区有分布记录, 被认为是罕见和濒危种类。日本文献记载仅在北海道的个地区有繁殖记录。该种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繁殖鸟, 在标本采集地遇见率为8-10只/小时。栖息于典型的芦苇沼泽生境。平时在苇丛中活动, 偶至苇梢, 性机灵, 遇人则窜人苇丛底层, 不易接近辩认和采集标本, 因而多被误认为小蝗莺。在其生境内活动的常见鸟种有黑眉苇莺等。

物种特征


震旦鸦雀体小(12厘米)的栖于芦苇丛的莺。上体棕褐而满布黑色纵纹,具既长且宽的楔形尾和扩散的近白色眉纹。

下体偏白,两胁及胸侧浅铜色,尾下覆羽皮黄。与矛斑蝗莺的区别在胸无纵纹。与棕扇尾莺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冠顶色浅而尾较长。

虹膜-褐色;嘴-上嘴辉黑,下嘴粉红;脚-粉红。

叫声:炫耀飞行或栖于芦苇地时发出低音的djuk-djuk-djuk鸣声。叫声为chuck。

生长繁殖


在扎龙保护区核心区内馒头岗发现斑背大尾莺巢14个。这是国内首次发现这一珍稀濒危鸟类的巢。该巢接近地面(145.0796.057mm),主要巢材为枯芦苇叶。卵乳白色,钝端有细微浅黄褐色斑点。

窝卵数为60.632(n=11),孵化期为11天,育雏期约为10天。每巢雏鸟数50.784(n=14),孵化成功率为71.21%;每巢出飞雏鸟数2.50.572,出飞率为57.45%;繁殖成功率为40.91%。 该鸟为一夫一妻制,雌鸟担任筑巢、孵卵、育雏任务,雄鸟主要担任保卫领域及警戒任务。雄鸟对入侵其领域的他种鸟无反应,对同种鸟驱赶。

巢址选择在干枯芦苇呈斑块状分布的河漫滩芦苇沼泽中。Mann-WhitneyU检验显示:生态因子新草密度(双尾渐近显著概率0<0.05)、新草盖度(0.18<0.05)、枯草盖度(0<0.05)、枯苇密度(0<0.05)、枯苇最高(0<0.05)、枯苇均高(0<0.05)、巢距枯苇丛距离(0<0.05)、巢距水面距离(0.021<0.05)对其巢址选择影响显著,巢距干扰源距离(0.072>0.05)影响不显著。

该鸟领域面积变化大,领域面积与巢距水面距离正相关(PearsonCorrelation系数=0.704)。 斑背大尾莺在枯芦苇丛呈斑块状分布、周围水源充足、植物繁茂的芦苇沼泽中营巢,对人为干扰源不敏感。枯芦苇对于斑背大尾莺繁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枯苇叶是该鸟主要巢材,枯苇茎不仅是该鸟巢的主要支撑物,还是雄鸟鸣唱、求偶、警戒的主要栖草。因此建议每年收割芦苇时预留部分芦苇,这对于斑背大尾莺次年繁殖很重要。 在对斑背大尾莺繁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成果


斑背大尾莺是东亚特有鸟类,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其有关研究相当少见,濒危机制也不甚清楚。鸟类线粒体控制区进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很适合于做种内、种群或个体间的遗传分化研究。本研究应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斑背大尾莺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做出初步的评价。

对30个样本797bp序列长度的检测结果表明:30个样本共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其中仅有一处为颠换,其余均为转换,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0.00139,平均核苷酸差异(Average number of pairwise nucleotide differences)k=1.106。30个样本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

其中一个单倍型的频率占到53.3%,单倍型歧异度(Haplotype diversity)Hd=0.772,斑背大尾莺扎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同亚科下的广布近缘种东方大苇莺相比偏低,这可能是其濒危的表现和诱因。

两个采集地点样本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3537,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

斑背大尾莺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被划分在大尾莺属下,而有学者认为其与蝗莺属的亲缘关系更近,目前已有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本研究利用细胞色素b来研究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

对斑背大尾莺细胞色素b全序列进行扩增,共得到1134bp片段长度的序列。大尾莺属和蝗莺属共8种鸟类的835bp细胞色素b片段长度用来探讨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以及蝗莺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细胞色素b的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与蝗莺属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将斑背大尾莺划分在蝗莺属。

细胞色素b的建树结果还显示出蝗莺属的非单系性。此外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还显示史氏蝗莺和小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河蝗莺和鸲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物种现状


世界银行GEF波慈溪湿地项目湿地中心区域5000亩围垦地范围内发现了 “全球性易危”的鸟类——— 斑背大尾莺,这是上月以来宁波境内发现的第三个浙江鸟类新记录,也是湿地区域内发现的珍稀鸟类。

2006年10月,湿地中心5000亩围垦地开始实施封闭管理,生态效果明显,区域内植被恢复较快,鸟类数量和种类大量提高。4月8日,在宁波环保局组织的 “绿色志愿者”活动中,数十名鸟类爱好者和志愿者在5000亩围垦地的机耕路上惊喜地发现了鸟蛋,说明区域内人类活动较少,一些鸟类已经在马路上进行繁殖,这种情况在该区域未实施封闭管理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的鸟类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传媒和各种观鸟组织,宁波晚报的记者张海华就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pryeri)为东亚特有鸟类。IUCN1998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将斑背大尾莺列为濒危物种。2004年4月5日至7月15日,研究者于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吉林向海保护区、莫莫格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兴凯湖保护区寻找该鸟。

最终在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和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发现该鸟,但仅在扎龙保护区发现斑背大尾莺繁殖。 斑背大尾莺繁殖生态学研究在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开展。数量分布调查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设置6条样线,总长度34.486km。样线单侧宽度为30m,共记录雄性47只。而在1996年斑背大尾莺原发现地葫芦形周围没有发现该鸟。

对扎龙保护区斑背大尾莺的保护管理建议:尽快出台扎龙保护区鸟类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的湿地生态补水机制;科学的对湿地进行补水;改变芦苇收割方式;严格限制放牧范围。

相关分词: 斑背 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