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百包村

百包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百包村


百包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乡,地处十万大山脚下的百包村,是一个住着627户人家2700多人口的小村庄。



发展历程


之前百包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由于历史及自然条件制约等原因,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全村18个自然屯,连一条像样的沙石路都没有,而且还有两个自然屯连机耕道都不通;有14个自然屯近2000人生活用水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生活困难,2006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了800元;村委会办公条件差,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基本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根本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去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把百包村作为第二批整村推进重点村,选派了优秀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百包村,全面指导百包村全体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队驻村9个多月以来,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强力打开工作局面。首先是统一思想,为打开工作局面创造前提。工作队通过采取召开党员村干座谈会、进村入户做工作等方式,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克服等资金来了慢慢干、经验出来学着干的观望思想,确定了抢抓新兴发展机遇,率先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感、使命感,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创造了前提。第二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工作队按照规划先行、发展为要、增收为本的思路,及时制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工作的目标、计划、措施,特别是制定了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的规划,重点建设道路、桥梁和人畜饮水等工程,受益人口超过4000人(部分附近村也受益)。第三是抓住关键,确保目标任务实现。一抓资金落实。采取挂钩联系单位筹一点、向上争取特殊帮扶补一点、当地企业筹一点、招商引资投一点、群众投工投劳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仅挂钩联系单位就筹资20多万元;二抓薄弱环节。把新农村建设28项指标的缺项漏项作为薄弱环节来抓,采取针对性措施填补缺漏项,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完成。第四是整合资源,合力攻坚。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党政资源,形成了市、县、乡和驻村工作队同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如上思糖厂、上思中学、上思交通局等都不是挂钩联系单位,但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加新农村建设,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2000多人次参与城乡清洁工程,清理垃圾杂物10多吨,使森林公园公路百包段及百包圩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


工作队指导村两委制定了扶持甘蔗、松脂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详细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化,全村甘蔗种植初具规模,达到5600亩,预计本榨季原料蔗达到3万吨,比去年增加2000吨;制定了兴办村级种子、化肥、农药连锁店和100亩甘蔗种植基地的规划,近30万元启动资金已到位;对全村49户贫困户实行党员、经济能人包户帮扶,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跟踪检查验收制度,预计年内有20户脱贫;预计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元以上,比去年增收800多元。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投资20多万元的米龙、那交等4条5.5公里新修屯级道路已全面完成,投资70多万元的6路一桥(路总长13公里,一座水中桥)资金已到位,本月将全部开工建设。落实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资金21万元,大部分自然村的饮水工程今年初可开工建设,近2000人的饮难水问题将基本解决。超额提前完成了沼气池建设任务,至去年10月底全村建成了沼气池204座,沼气池比例达到31.8%,其中工作队进村以来新建155座,成为全市第一个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的村。投资11万元的村委装修扩建工程进展顺利,230平方米旧楼装修工程基本完成,新建的137平方米村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计生室、阅览室等春节前可交付使用。完成了5户茅草房改造任务。捐资助学取得了新突破,向百包村小学赠送了1.4万元的电脑和体育设施,积极落实上级领导重要批示,协调大海粮油、嘉里粮油等单位捐资助学,为村小学落实资金100万元。

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队多次召开全村党员及干部大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了十七大学习计划,引导党员、“两委”成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局观,结合实际开展“我为百包提合理化有奖建议”活动,增强党员爱百包、建百包、发展百包的热情,得到了全村62名党员的积极响应,纷纷以打电话或书面形式向两委提出了发展经济社会的建议60多条。针对村里老党比较多的问题,工作队加大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力度,发展了两名青年入党,培养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7名。同时把培养后备干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两委”成员传帮带、驻村指导员有针对性指导、交流的方式培养后备干部,目前已按程序要求培养了后备干部6名。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注民生促发展


上思县叫安乡百包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新农村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始终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放在助农增收、改善民生上。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按照“甘蔗、林果生产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即每个自然屯至少输出劳务人员10人以上,种植甘蔗200亩以上,林果1000亩以上,村委会投入25万元建成了80亩甘蔗种植基地和60亩林果生产基地,有力地推动全村经济发展。2009—2010榨季进厂原料蔗预计3.5万吨,同比增产0.5万吨;林果种植1.2万亩,预计收入140万元;完成21456亩山林的外业勘界。全村劳务输出收入达到150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09年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8万元。同时,着力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建成沼气池460 座,沼气池入户率达到 68 %,形成了家家户户养猪、家家户户种植甘蔗、家家户户用沼气池照明做饭的一条龙生态致富链,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全面奔小康的成功路子,被自治区扶贫办确定为全区沼气生态扶贫示范村,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50元,比上年增加了200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160多万元修建村屯道路6条,建设桥梁1座,解决了3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投入40多万元建设人饮工程5项,解决了全村的饮水难问题;投入60多万元新建村卫生所6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400多平方米,图书室 1个,篮球场1 个;加大“村村通”工作力度,全村通电率达95 %、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9%;全面启动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0 %以上。

推行农事村办

积极开展“农事村办”活动,周一、周四定期在村委开展党员服务、生产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政务服务等六大活动,专门帮助农民群众办理各种社会事务。通过定期办、约定办和代办等方式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 活动开展以来,共受理事项1600多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00件,为民办实事好事900多件次,既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关分词: 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