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白鲜

白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白鲜




简介


白鲜bái xiān

【学名】:Dictamnus dasycarps Turcz.

【英文名】:Densefruit Pittany Root-bark

【分类】:芸香科白鲜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具香气。根数条丛生。茎直立,高50~65c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9cm,宽1.5~4cm,先端短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密布腺点;叶柄及吉轴两侧有狭翼。总状花序顶生,密被柔毛及腺点;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5;花瓣5,雄蕊10;子房上位。蒴果5裂,表面散布棕黑色油腺和白色细柔毛。种子近球形,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

又名白藓,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强光曝晒和枳水,宜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品种


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在春秋播均可,播后15—20天发芽。分株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以秋季为好,开花早,一般2—3年分株1次。

繁殖


播种苗需间苗1—2次,不耐移植,土壤保持稍湿润。盆栽用肥沃、排水好的腐叶土。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阳光过强时适当遮阴保护。

栽培


有叶斑病、锈病和盲蝽危害。病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则用10%除虫精乳油3000倍液喷杀。

应用


白藓在春末夏初,从叶丛中抽出粉红或白色花序,恬静典雅,可配植花境和作切花。

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根肉质,淡黄白色,羽状复叶,总状花序顶生,花大,白色或淡紫色。根皮入药,称白鲜皮。性寒、味苦,主治湿疹、疥癣、风湿热痹等症。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鲜》。

药用价值


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可治疗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明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白鲜皮是常用的外科药物,对于皮肤发痒的治疗效果很好的哈。白鲜皮能够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临床常用于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等等。下面响石潭详细说一下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应用】: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常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者,可配苍术、苦参、连翘等药用;治湿疹、风疹、疥癣,又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用,煎汤内服、外洗。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本品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药用,如茵陈汤(《圣济总录》);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录】

1.《神农本草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2.《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良。”

3.《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阴、阳明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现代研究】

1.化学成份:本品含白鲜碱,白鲜内酯,葫芦巴碱、胆碱、谷甾醇、白鲜脑交酯、梣皮酮、黄柏酮、黄柏酮酸等。

2.药理作用:本品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热作用;白鲜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小剂量白鲜碱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本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

①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②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③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④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相关分词: 白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