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最先发现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内寄生天敌昆虫,由中国昆虫学家杨忠岐教授定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王洪魁教授通过十多年研究,发明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辽宁、山东、天津、陕西、河北、北京等省市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杨忠岐等人申请获得了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国家发明专利。但是,防治美国白蛾,仅用白蛾周氏啮小蜂一种生物防治手段是不够的。



基本信息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属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

生活习性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情有独钟”,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美誉。

外形特征


白蛾周氏啮小蜂为寄蛹生蜂,蜂身长仅1毫米,无蜂针,不攻击人,由专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育,白蛾周氏啮小蜂被培育在酷似“蚕蛹”的硬壳内,外部被一只比鸡蛋略小以特殊材料制成的壳所包裹。培育期间,将其悬挂在树干2米处,当蜂体成熟时,它们会从“鸡蛋外壳”上的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开口处破蛹而出。然后,这些“天兵天将”将会依循本能寻找并侵入美国白蛾或者其他蛾类的蛹,在蛹的内部定居并繁衍后代,从而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

成虫形态特征


1、雌成虫

体长1.1 mm~1.5 mm。红褐色稍带光泽,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尤其是头部及前胸几乎成黑褐色,并胸腹节、腹柄节及腹部第一节色淡;触角各节褐黄色;上颚、单眼褐红色;胸部侧板、腹板浅红褐色带黄色;3对足及下颚、下唇复合体均为污黄色;翅透明,翅脉色同触角。

头部正面观宽于高(24∶19),触角窝中部位于复眼下缘的连线上;触角11节,梗节与鞭节的长度之和与头宽(背观)相等;触角洼下缘下延达唇基基部,脸部在唇基基部处隆起最高。唇基基部两侧角各具 1 小陷孔。2 侧单眼间距是侧单眼到中单眼距离的 2 倍。颚眼距明显小于口宽(5∶10)。

前胸背板除后缘有1排鬃毛外,其它部分也生有较密的黑色短毛,贴伏。中胸背片中叶上散生着30根左右刚毛;2 侧叶上的刚毛也较密,但三角片上无毛。中胸小盾片上的浅而细的网状刻纹明显较密且小,似乎形成1纵线。中胸小盾片略呈八边形,长宽近相等,但两后侧角明显向外延伸,显得小盾片后部较宽;小盾片在前面1对鬃毛着生处的宽度与2后侧角处的宽度为9∶10.5;小盾片上的2对长鬃毛紧靠两侧着生。前翅长为宽的 2 倍,基室正面在端部的中部生有毛 2 根;基室外方区域内的纤毛比翅面其它区域的纤毛稍稀;基脉上有毛,肘脉及亚肘脉上在基室长度的 1/2 前后开始生有1排整齐的纤毛;缘脉上的鬃比痣脉上的明显为长;亚缘脉与缘脉及痣脉的长度为12∶19∶5。

腹柄背观长度为并胸腹节长度的 1/2。腹部圆形,长宽相等,背面常有浅的塌陷,背观腹部宽度比胸部明显为大(28∶21)。腹部长度比胸部略小(28∶30)。腹部在第二节后缘及第三节前缘处最宽,向前向后逐渐变狭;第七节最小,圆锥形位于腹末,各节长度之比为10∶5∶4∶4∶4∶5∶2∶1;位于腹末的尾须鬃很明显,每个尾须上的3根鬃毛中,有1根特别长,长度是其它的2根的2倍。

2、雄成虫

体长1.4 mm左右,近黑色略带光泽,并胸腹节色较淡,腹柄节、腹部第一节基部为淡黄褐色,触角及 2 分裂的唇基片黄褐色,足除基节色同触角外,其余各节均为污黄色。

头部正面观宽显著大于高(22∶14),在一些骨化程度很弱的个体标本中,连中单眼也陷入颜面中部的塌陷中;在两触角窝之间的脸部的倒“V”字形缺口两侧各着生相向生长的刚毛 5 根;2 唇基裂片外侧、颜面端部与上颚前端部形成的半圆形凹入部分的缘部分有很密的刷状毛。上颚内方端部密生白色短毛、上颚外方稍凹陷,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胸部中胸小盾片上的前1对鬃毛着生位置在中部稍前一点;后盾片在中部稍比其前方的中胸盾片沟后区为长(2.5∶2),此沟后区两侧前方的 2/3 部分为一系列短纵脊,中部及两侧 1/3 的后缘部为不规则的密的纵脊;并前胸腹节上的气门比雌性略小,着生于该节长度的 1/2 处,与并胸腹节前缘的距离稍大于气门直径;气门前方有1凹陷。前中后足胫节上的距均与第一跗等长。腹部背观卵圆形,背面及腹面均生有密毛,宽度与长度都比胸部显著为小(宽23∶28,长28∶36)。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在美国白蛾蛹内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内,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雌蜂平均怀卵量270.5粒,雌雄比为44∶1~95∶1,人工接蜂时雄蜂可忽略不计。冬季无滞育现象。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先进行交配(无重复交配现象),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其余的成蜂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365.12日度和6.14℃,有效积温式、回归模型、函数关系曲线图分别为公式(B.1)、公式(B.2)和图(B.1)。人工繁殖时可用当天“羽化”出来的雌蜂接蜂,或“羽化”出后1 d~2 d的雌蜂接蜂。接蜂后,雌蜂异常活跃,迅速爬到寄主体上,伸出产卵器,试探着刺入寄主蛹中,然后产卵。在自然界中还可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如榆毒蛾Ivela ochropoda、柳毒蛾Stilpnotia salicis、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能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培育繁殖


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关键是要选择病害少发育程度低的嫩蛹,要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同柞蚕蛹内的病原微生物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除害应用


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树木为喧嚣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可是在自然界中却有一些昆虫专门以树木的叶子为食。

这几条正在贪婪吞食树叶的虫子是一种叫做美国白蛾的幼虫,它几乎能危害所有的阔叶树、花卉、果树和蔬菜,一旦大规模地爆发,成片的树林、果园、庄稼就难逃厄运了。

这种害虫的原产地本来在北美洲,可是随着包装箱、木材等物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运输,附着在上面的美国白蛾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它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常常爆发成灾,因而被列为国际检疫害虫。世界各国都在寻找防治它的办法。

常规的化学防治办法虽然见效快,但是喷洒出去的化学药品既污染环境,又会杀伤其他有益的鸟类和昆虫, 过上三年两载,美国白蛾的抗药性增强了,还会卷土重来。

其实,貌似凶恶的美国白蛾在自然界中也有天敌。但是它们大多生活在北美洲,遭受虫害的欧洲各国曾经从原产地美国和加拿大引进了10多种天敌,但往往不能长期生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杨歧忠教授经过十五年的寻找和研究,终于在我国的陕西找到了一种以前从没有发现过的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并把它起名叫白蛾周氏啮小蜂。

别看这种小蜂的个头很小,它的本事却不小。当啮小蜂找到美国白蛾的蛹以后,就用它腹部锋利的产卵器扎破蛹壳,把卵产到了敌人的身体内部,一次就可以产卵200-300多个。

三四天以后,啮小蜂孵化成幼虫,这些蛆状的幼虫以美国白蛾蛹中的组织和器官为食,最后杀死美国白蛾,并在它的体内化蛹。再过20天,羽翼丰满了的啮小蜂就可以咬破美国白蛾的蛹壳,飞向四面八方,寻找其他白蛾的蛹产卵寄生去了。小个头的啮小蜂就这样打败了美国白蛾这个庞然大物。

现在,在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的繁蜂基地,科学家已经研究出来用柞蚕的蛹作为美国白蛾的替代物,大规模地培育白蛾周氏啮小蜂。

同时,根据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家可以利用控制温度、湿度等手段来人工控制它们的发育进度,一旦哪里遭到了美国白蛾的危害,他们就可以迅速繁育出足够量的啮小蜂,成为一支随时应召的生物快速反应部队,放飞到灾害严重的地区去帮助我们消灭美国白蛾。

采访专家:“其实,在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害虫的数量由于受到天敌的制约,它们不会大发生,也不会造成危害,那么,我们所采用的生物防治的办法就是利用自然界的这一规律,发现、研究和大量繁殖了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从实际效果来看,已经达到了长期持续有效对美国白蛾的控制。”

应用优点


由于利用这种以虫制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既不会污染环境,又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而控制害虫的效果却持续有效,所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关分词: 白蛾 周氏啮 周氏 氏啮 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