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巴马长寿之乡

巴马长寿之乡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巴马长寿之乡


巴马长寿之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



巴马长寿之乡简介


看寿星野浴河中,是到巴马碰到的第一件有趣的事情。据当地导游介绍,裸浴是巴马当地的风俗,每当天河暖和时,在盘阳河谷常可见村民野浴其中,无论男女老少,悠然似神仙。

盘阳河是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更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由于在82公里的流程中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河水四进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见底,色如绿玉。每当春、夏、秋三季,两岸凤尾竹的娑婆风姿更给沿岸带来了盈盈绿意,两岸群山如黛,翠竹倒映在河里,如梦幻般美丽。

因四进四出地下溶洞而被矿化,盘阳河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河水一般恒温于17-18℃,不冷不热。长期裸浴,不仅可使肌肤滑嫩,而且可以驱疾健身。因此有人说,裸浴这一巴马村民反朴归真的古风,也是几千年来这里人们长寿的秘诀。

巴马人长寿古之有名。清朝嘉庆皇帝曾为142岁的瑶族老人蓝祥高寿赐诗祝寿。1991年9月,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确认广西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巴马的长寿老人以素食为主,常以玉米粉辅以青菜、豆类和薯类,煮成糊,以茶籽油和火麻仁粉煮菜。 食粥长寿是巴马与其他四个世界长寿乡最大的区别。现在,县里每年定期为百岁老人体检,每月都给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费。

长寿数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巴马有3160位80至99岁老人,76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最大的是116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98人,居世界第一。

巴马人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清朝的嘉庆皇帝闻知巴马境内有一瑶族老人名叫蓝祥,高寿142岁,特题诗赠予。称其为"烟霞养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无极"。清光绪戊戌年,光绪皇帝钦命广西全省提督冯子才为那桃乡平林村邓诚才题赠"惟仁者寿"的匾牌,现该匾为邓家的第四代孙完好保存。1960年秋,武汉医学院长寿科学研究所专家根据广西区卫生厅和公安厅提供的线索,首次到巴马作长寿考察,巴马的长寿现象引起了国内专家关注。1982年人民日报报道,新华社用各种语言向世界播发,美国之音、法国路透社、香港大公报、明报、文汇报同时转载后,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先后有路透社、美联社、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西班牙、比利时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记者、医学专家及大批游客慕名到巴马访问、研究、观光。西日本电视台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桃源乡纪行巴马之行》在年度评比中获日本全国金奖,并于同一时间在日本26家电视台同时播放,全日本六分之一的人收看了该专题片。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有百岁以上老人28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巴马百岁以上老人有50人,占当时总人口的2.06/万。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有69名,占当时总人口的3.08/万。经过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认证,1991年11月1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长寿专家森下敬一博士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第五个被发现)。最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调查组实地调查证实,巴马百岁寿星有81人,占总人口的3.58/万,远远高出世界其他四个长寿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森下敬一博士称"巴马是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

长寿之迷


概述

研究表明,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自然环境好,水和空气质量上乘,无污染,长寿老人大多长期食用无任何激素的天然生态食品,素多荤少。巴马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不择吃、偏食,平时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要说最喜欢吃的,那就是当地野菜和玉米粥等。他们晚婚晚育,生活有规律,性格开朗,热情好客,团结友爱,邻里关系好。他们热爱劳动,少一天不劳动就感觉身体不舒服。现年104岁的甲篆乡拉高村谭仕松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不愁吃,不愁穿,但他每天都坚持上山打猪菜、割马草、打柴火,在家里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饮食篇

火麻茶油将菜炒,素食为主锌锰高;地下河水元素多,空气清新人不老;晚婚晚育勤劳动,常享桃李野葡萄;知足常乐心清净……”,在广西巴马流传着以上民谣。如果说特殊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地理状况是巴马人长寿的外在因素,那么,生长在这里的各种植物食品就是致人长寿的内在因素。

所略乡坡帮村老人黄家英,今年已经106岁了,老人鹤发童颜,四代同堂,耳不聋,眼不花,如今依然擅刺绣、懂草药,乐于助人,是屯里人人爱戴的“老祖宗”。猫豆、红薯叶、苦脉菜、火麻汤、玉米粥——这就是黄家英一天的食谱。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说:“这些食品不仅没有投放添加剂,也没有用任何化学药剂,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据调查,巴马寿星们的主要食物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自然生态作物。主要粮食有珍珠黄玉米、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山芋、黄豆、猫豆、木薯等。蔬菜以青菜、南瓜、南瓜苗、红薯叶、苦麻菜、野藤菜、雷公根、儿粮菜、鲜米菜等为主;同时还有竹笋、香菇、木耳、剑花等山珍。这粮食和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绿色食品”,多用农家肥种植。特别是一些野菜,是自然界中自生自长的绿色蔬菜,各种维生素含量非常高。百岁老人所食的油料以火麻油、茶油、蝴蝶果油等为主,而这些油料也都是当地绿色的特产,很利于人体健康。

巴马人几乎都是清淡素食者,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些肉食品。主要喜欢吃的肉食有:巴马香猪(当地一种体小肉嫩瘦肉多的特产猪)、黑山羊、油鱼(当地盘阳河中的一种特产鱼)、土鸡、土鸭及野猪等类的动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马的山区里种植许多豆类植物,如黄豆、竹豆、猫豆、弯豆、刀豆、四季豆、荷包豆、篱笆豆等,都是长寿老人最喜欢吃的食物。

各国医学专家考察巴马寿星的饮食结构后发现,他们“粗、杂、素、淡、鲜”的饮食中,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五低两高”特点,这符合根除现代“富贵病”的寿膳饮食结构。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入能量为2400大卡,巴马人一般为1000-1400大卡,是真正的低热量,或者说巴马人长期“吃不饱”!

从巴马百岁老人的一百一十例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位百岁老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或者癌症。

粗:长寿老人常年食用玉米、红薯、豆类、大米等粗粮,这是世界五大长寿地区寿星饮食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常年吃粗加工、粗制作的饭菜,很少尝到细加工的食品,这样的饭菜,营养保证多,破坏少。

杂:长寿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除玉米为主,红薯和豆类杂粮为补外,还配吃多种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种类杂,而且菜的做法也是以“大杂烩”为主,常把粮、肉、菜混在一起煮着吃。

素:他们常年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上点鱼肉,而所吃的肉类,也都以巴马特产的香猪肉为主。食用油也是以火麻仁植物油为主。

淡:长寿老人祖祖辈辈养成了吃盐少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在3克以下。

鲜:巴马人吃的都是本地产的自然生态作物,没有污染,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民俗篇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指人们要有规律的生活、要有良好的习惯。“起居律”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保障,对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巴马百岁老人大多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状态很好,正是得益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我们来到巴马,漫步盘阳河畔,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安逸、规律、恬淡”的生活画卷。巴马人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安宁,以“平静的心理、豁达的眼光、温和的举止”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耕作不辍,平淡寡欲,无为而乐”,浸润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终生从事劳动,是巴马长寿老人共同的生活习惯。90%以上的老人在10岁以前就开始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60%的人进入老年期(60岁)后,每天仍然从事8小时以上的生产劳动。在巴马,六、七十岁的年轻老人还算壮劳力,八、九十岁老人算半劳力,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产劳动。很多百岁老人一生不辍劳动,不能做重体力劳动时,仍然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饭、拣柴火、带重孙。

百岁老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年龄低,停止劳动的年龄高,他们退出生产领域有一个从整劳力到半劳力、从半劳力到家务劳动的劳动量递减过程。这一过程恰好与人逐渐衰老的生理过程相吻合。巴马老人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极有规律,生活节奏长期稳定,这种行为方式与生理机能的自然规律合拍,长寿也就是自然的了。长寿老人大多住在半山腰,出门要上下坡,长期的登高运动无形中使腿部肌肉和体力得到锻炼,不仅对保持心、肺功能也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增进大脑的协调性、平衡性,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

环境篇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这方孕育百岁寿星的土地,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因素?巴马为何多人瑞? 国内外科学界与企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巴马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主要得益于生态环境良好,饮食接近自然,终生体力劳动,性格开朗乐观等。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即巴马寿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恒久不衰,得益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闻名于世的长寿村坐落在美丽的盘阳河畔

巴马的盘阳河宛如中国古汉字“命”字,巴马人称命水

自然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

长寿村的阳光好,空气好,水好,磁更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都占全了,而且都是最好的。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比起长寿村的人来说,可谓天壤之别,长寿村的人健康长寿则是天经地义的。

空气

空气:在巴马,空气的负氧离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宫、百魔洞和百鸟岩等旅游景点,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2万到5万个。盘阳河两岸达3000个以上,县城城区的负氧离子也高达2000个以上。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只有200-300个。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长寿素”。①它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起到止咳、平喘、袪痰的作用;②它能够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状态,调节抑制兴奋过程,起镇定安眠、稳定情绪的作用;③它能够促进人体的生物氧化和新陈代谢,能改善心肌功能;④适量的负离子对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巴马的阳光指数也很特别,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强度都是恰到好处。巴马长寿老人之所以没有心血管类的疾病,其原因与巴马的阳光指数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找到规律,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阳光指数,在特定的日期、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气候中进行户外活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对治疗心血管类的疾病有明显的效果。

可滋泉水

巴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又称小分子水。可以说,水是巴马的最突出亮点。在巴马,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巴马的山泉水。当地人告诉记者,巴马的山泉水,你从山洞里打出来,放上一年,水也不会变质。 巴马的可滋泉水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1)天然弱碱性水(酸碱度)PH值一般在7.2-8.5之间。(2)富含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氧化还源电位低;(3)很细,极易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吸收;①具有养肤生肌袪除胃炎之功效;②化解肾胆结石;③参加和改善生化作用,增强酶的活性:降血脂、降血压,使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症减轻和消失。④空腹饮用极易吸收,进入血液后,能很快使凝聚成团的红细胞分散开,降低血黏度,促进微循环,减轻或消除心闷、心痛、腿软、气短乏力、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四肢发凉、肢体麻木、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用巴马的水泡茶,可以真正泡出茶味来。不少妙龄少女把巴马水作为柔肤水,肌肤有光泽。糖尿病患者在巴马,每天喝四升水,坚持三个月,血糖恢复正常,这就是小分子水的作用。 1999年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Dr.Erwin Neher和Dr.Bert Sakmann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小分子团水才能通过2纳米的人体细胞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核和DNA,活化细胞酶组织,激发生命活力,而其他自来水、纯净水都无法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因此巴马小分子团水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康水、生命之水。1999-2006年国际自然医学会通过7年的研究表明人的机体长期补充巴马泉水对皮肤具有显著的水嫩、润白、抗衰老作用。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森下敬一博士称“巴马是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并正式向全世界推荐巴马可滋泉水为世界珍稀天然矿泉水,巴马泉水也因此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十大美容泉之一。

地磁

地磁对应金,是五行之首,万物之源。为什么巴马地磁比其他地方高呢?这是因为巴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慢层。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断裂带把巴马一分为二(即西山、凤凰、东山三个乡为石山地区,其余七个乡镇是土坡丘陵地区)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的地磁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有科学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清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外地来巴马旅居的朋友,会感觉到在巴马睡眠很好,这就是高地磁作用的原因。

阳光

阳光在五行中对应是火。阳光就是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分为紫外线、可视光线、远红外线。紫外线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它简称UV。在五行中,金与火相克,在高磁场(金)的反作用下,把有害的紫外线(火)反射回去,保留了远红外线。巴马在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觉毒辣。远红外线不仅能激活水,更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是由细菌组成,分为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据检测,巴马百岁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和有益乳酸菌的含量比一般老人要多得多。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长寿问题研究专家从巴马的婴儿粪便中带回了双歧杆菌的菌种。九十年代我国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产业兴起,那是还是从日本进口菌种。事实上,从日本进回来菌种就是当年日本从巴马带出去的菌种。此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与长寿的关系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兴趣,可使有益菌增值的双歧因子类食品由此而诞生。

相关分词: 巴马 长寿 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