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巴罗克文学


17世纪三大文学之一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巴罗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barruco,在16世纪用在首饰行业中,指的是“一颗不圆的珍珠”。随后这个词的含义几经变化。后世把16世纪的建筑称为具有巴罗克风格的造型艺术,这种艺术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巴罗克文学的风格与此相仿,其特征是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崇尚华丽和雕琢;它与自然、宁静、古朴的古典派背道而弛。



简介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巴罗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barruco,在16世纪用在首饰行业中,指的是“一颗不圆的珍珠”。随后这个词的含义几经变化。后世把16世纪的建筑称为具有巴罗克风格的造型艺术,这种艺术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巴罗克文学的风格与此相仿,因而得名。

发展概况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1569—1625)。他的长诗《阿多尼斯》(1623)叙述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爱情纠葛,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一种“马里诺诗体”,各国诗人群起仿效。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有两个代表。诗人贡戈拉伊阿尔戈特(1561—1627)的歌谣和十四行诗风格幽默、活泼。他的成就在长诗:叙事诗和寓言诗。《莱尔马公爵颂》(1609)描述国王宠臣的生平,穿插神话典故,用词怪僻。《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1613)叙述巨人波吕斐摩斯破坏水仙加拉特亚和牧人阿西斯的爱情,充满比喻、典故。《孤独》(1612—1613)写渔民与惊涛骇浪搏斗,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这种特点被称为“夸饰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它成为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巴罗克时期的代表倾向,影响深远。

佩特罗卡尔德隆(1600—1681)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生如梦》(1635)描写波兰王子塞希斯蒙多的不平凡经历。王子是人生的象征,他的反抗是对宿命论的否定,但作者又只能到宗教中寻找出路。剧本结构严谨,词藻精美,常用象征和隐喻来加强效果。卡尔德隆一生写过120部剧本和76部宗教短剧。德国作家汉斯雅各布克里斯托弗格里美尔豪森(约1621—1676)的《痴儿西木传》(1669)虽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但也有明显的巴罗克文学特征。主人公经历了战争苦难和冒险生活,有时玩世不恭,有时受骗上当,最后重过隐居生活。人物性格有发展,情节曲折,语言通俗、生动、幽默,善用双关语。

法国的巴罗克文学分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小说的代表是奥诺雷德于尔菲(1568—1625),他的小说《阿丝特蕾》(1607—1627)描写牧羊人塞拉东与情人牧羊女阿丝特蕾的爱情纠葛。小说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其中有无数的插曲和缠绵的对话,写成5大卷60册。诗歌方面的代表是阿格里帕多比涅(1552—1630)和马莱布(1555—1628)。前者的《惨景集》(1616)描写宗教战争带来的浩劫,内容浩瀚,涉及人的处境、大自然、世界的奥秘等。风格雄浑有力,节奏鲜明,用韵大胆。后者的前期诗作《圣彼得的眼泪》(1587)堆积意象,爱用夸张、对比,大自然人格化,色彩浓烈,表意曲折。法国的巴罗克作家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表现要充分自由,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精于隐喻和反衬。

总的说来,巴罗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文学理念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它在诗歌、戏剧、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法国的巴罗克作家以蒙田的怀疑主义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伊壁鸠鲁主义甚至犬儒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活,他们认为世界是多彩而不断变化的,反映这个世界的文学相应地也没有秩序、纪律和规则可言,因而文学表现要充分自由。巴罗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对世界和生活的丰富性的官能感受和把这种感受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的欲望(感觉论)。他拒绝严格的理性原则,拒绝接受古典主义规则,风格夸张,语言雕琢。在叙事手法上多依靠意外事件的插入改变叙事的方向和线索,以造成复杂感和丰富感,为此,它把生活的偶然性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巴罗克文学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精于隐喻和反衬。

文学意义及影响


巴罗克文学的成就不高,有重大影响和重要价值的作家、作品很少。巴罗克文学的艺术手法对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十六世纪末巴罗克风格在西班牙萌芽,到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时进入全盛时期。伴随着西班牙的侵略扩张,巴罗克风格于十七世纪传到美洲,它在建筑、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反映。总的说来,传到美洲的巴罗克风格既有西班牙文化的特点,又有殖民地的特殊性。它在文学上主要表现为矫揉造作,故作艰深,滥用夸张和隐喻,只求形式上的装饰,而不顾内容。美洲的巴罗克文学可分宗教诗、抒情诗、讽刺诗、纪事散文和戏剧。其代表人物、作品有弗朗西斯科德特拉萨斯的《放开你那卷曲的金线》、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的《初梦》等。

参考资料


《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海南出版社1993版

相关词条


文学流派 古典主义文学 清教徒文学

相关分词: 巴罗克 巴罗 罗克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