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芭蕾舞剧林黛玉

芭蕾舞剧林黛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芭蕾舞剧林黛玉


《林黛玉》的全剧以序幕“读曲”和“祝寿”、“定情”、“葬花”、“魂归”等四幕戏组成,1981年以“黛玉之死”命名的第四幕首先问世,则是全剧中最具特色和最有创意的一幕。



剧目信息


中文名称: 林黛玉

类别: 芭蕾舞剧

编剧:陈 湘、李承祥、王世琦

编导:李承祥、王世琦

作曲:石 夫

舞美:马运洪、郑越洋、朱小刚

首演:1982年9月

主演:于娅娜、姚碧涛、沈培

团体:中央芭蕾舞团

演出介绍


把中国古典名著搬上芭蕾舞台,是新时期中国芭蕾创作者们共同寻找并努力开拓的一个题材源泉。四幕芭蕾舞剧《林黛玉》就是依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的。在这部舞剧里创作者力图反映原著精神,同时又在艺术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林黛玉》的全剧以序幕“读曲”和“祝寿”、“定情”、“葬花”、“魂归”等四幕戏组成,1981年以“黛玉之死”命名的第四幕首先问世,则是全剧中最具特色和最有创意的一幕。它借用电影的意识流手法,凭借时空自由转换的技巧,将黛玉弥留的瞬间展示为幅度宽广的舞台画面,把主人公殚精竭虑追求爱情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动人,“宝黛悲剧”的根由也便揭示出来,因此构成一幕风格独特而完整的舞剧。

黛玉之死

“黛玉之死”幕启时,先声夺人的悲怆的旋律,把人们带到了潇湘馆。两扇寒窗,几枝冷竹,勾勒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的气氛。条条帐幔垂悬,更增加了冷寂和压抑,万分凄惨。一身缟素的黛玉孤独地躺在病榻上,在呻吟,在挣扎。病魔缠身,死神的阴影隐隐而现,黛玉以她那羸弱的身躯艰难地与死神搏击。不,应该说是她那叛逆精神在与强大的封建势力抗争。帷幕一拉开,“黛玉之死”就以强烈的悲剧色彩,生动的艺术形象,阐发了舞剧的主题而攫住了观众的心。观众以同情的目光注视着主人公:止不住的咳喘,多么艰难痛楚,啊,还有咯血!只见掩口的丝绢上留下了惨淡的鲜血。正是这块丝绢,上面存留着黛玉“五内沸然,余意缠绵”,不顾“嫌疑避讳”写下的行行诗句。一方手帕勾起了美好的回忆,黛玉那表情、那舞步流露出了欣喜。于是,在黛玉的想像中、幻梦里,也就是在观众的眼前,重现了痴情公子对林妹妹的关怀、挚爱之情——梳发、戴花、覆衾、拭泪,多么纯真、多么美好的爱情双人舞。

“黛玉之死”是以黛玉为主体的戏,舞台上所呈现的是她的流动的意识,她的内心剖白、情感外露。或者说,是将她的所思所想化为了可视性舞台形象。例如舞剧的全部登场人物除紫鹃以外,都以主人公幻视幻听中的影像出现,所有场景也都是黛玉的想像和幻觉的体现。因而,舞台布景虽无变化,人物、场面、舞蹈图形的变化及其内涵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这些往来自由的人物,变化自然的场面,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结构与艺术风格,笔法简洁而寓意颇深。再如,宝玉和宝钗的婚礼场面也是从黛玉幻梦切入的,犹如黛玉的主观镜头,因此是那样地缺乏喜庆气氛,只是用素描淡抹以求得与整幕的悲剧色调相一致。显然这是黛玉头脑里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编导艺术处理的深长意味,即在整个大观园中,只有宝、黛互视为惟一知己,所以在黛玉眼里(同时也在观众眼里),思想情感追求皆格格不入的宝玉、宝钗的结合只能是这个样子。《红楼梦》原著里,为宝玉“冲喜”的骗局,最终不也是以悲剧收场吗?“黛玉之死”的创造者是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得出婚礼亦是悲剧的命题,然后将这一命题化为主人公的幻觉呈现在观众面前,可谓匠心独运。“黛玉之死”的特点正在于此。

“黛玉之死”的音乐创作、美术设计均忠实于整体构思,是围绕着舞剧人物命运、性格展开的,达到了风格的统一。作曲家采取交响乐曲式并糅进一些现代技法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而避免图解式的音响效果。舞美设计的写意风格,正与舞蹈结构贴切,寥寥数笔,既渲染了气氛又衬托出人物心境,在舞剧最后结尾,层层幔帐纷纷坠落,象征着封建桎梏——似绞索,像罗网,最终也没有放过它的叛逆者。

“黛玉之死”体现了原著的精髓,亦即原著的全旨涵盖了全剧,所以至今仍不断上演,成为代表《林黛玉》全剧的保留剧目。

该剧第四幕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中获经典作品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