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位于格里芬湖畔,介于联邦大道(COMMONWEALTH AVENUE)和国家科技中心之间,有500多万册藏书,其中包括库克船长的手稿,是世界著名的图书馆之一。游客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检索手段迅速找到各类所需的资料,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书库中遨游,也可以通过馆内的展览、商店和咖啡馆放松休闲自己。



概况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亚图书馆历史并不悠久,位于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LA),其前身是1901年成立的联邦议会图书馆。当时该馆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楷模,设置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所在地墨尔本。成立伊始,藏书主要靠维多利亚州立公共图书馆及州议会图书馆的支持。

分类法系统


1905年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系统;1912年通过的版权法确保了该馆的缴送本图书馆地位;1914年出版33卷的澳大利亚历史档案。1923年被正式命名为联邦议会图书馆,伴随着联邦议会大厦的落成,1927年迁往堪培拉。为议会服务是其主要宗旨,同时也为政府各部门及学术机构提供参考咨询和书目服务。1930年开始对堪培拉居民开展外借并收集录音与电影;1944年设立伦敦联络处。

发展历程


二次大战之后,伴随着经济的繁荣,澳大利亚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馆藏增加,服务范围扩大。1956年成立国家书目中心,同时联邦议会的图书馆咨询委员会提议成立一个国家图书馆,这一建议体现在1960年颁布的《国家图书馆法案》中。根据该法,联邦议会1966年拨款兴建适当的馆舍,1968年8月坐落在堪培拉地区伯利格里芬湖畔的国家图书馆正式开馆。1970年成立音乐组;1976年着手调查全澳大利亚联机网络目录的可行性;1978年编制澳大利亚机读目录;1981年澳大利亚书目网络准备实施,并形成国家书目数据库。

组织机构


概述

澳大利亚国家馆馆长是理事会成员之一,另有副馆长一名。澳大利亚国家馆有六个部门,下设若干组进行运作。

主要内容

1.馆藏管理部推进对澳大利亚文献的利用,该部收集、组织、保存综合性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料,并选择支持现在及未来研究之非澳大利亚出版物。设:技术服务组、亚洲组、典藏服务组、口头历史项目组和部门后勤组。

2.澳大利亚藏书与读者服务部开发澳大利亚文献收藏资源,支持现在与未来研究之需要;在图书馆藏书及其他信息资源基础上提供参考服务。设:读者服务组(信息服务;地图;报纸与缩微阅览室)、音乐与舞蹈开发组、书库服务组、手稿组、图片组、口头史组和部门后勤组。

3.资源共享部提供图书馆界服务,支持资源共享,以便利澳大利亚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设:Kinetica组(负责国家书目数据库以及澳大利亚图书馆藏书记录)、顾客服务组、数据库组、馆际互借服务组。

4.信息技术部开发提供系列信息技术,增强员工管理和专业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加强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提供。设有应用组、商务系统组、用户支持与网络服务组、数字服务组、网络服务组,该部门以男性为主。

5.公共项目部开发并维系图书馆及国内外与图书馆有共同利益的社团之间的联系。设:展览组、出版物及大事记组、通讯与营销组和部门后勤组。

6.行政服务部对图书馆运作领域提供全部支持,通过员工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用户服务的效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对图书馆目标的开发和制订增加贡献。设:雇佣管理组、金融组、职责与革新组、承包与设备组、形象设计组。

隶属关系


澳大利亚国家馆隶属于通讯、信息技术与艺术部,直接由图书馆理事会制订政策并进行指导。

目前理事会有10个成员,主席经常由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其他9名成员中参众两院议员各一名,另外7名由总督任命教育、科技、学术及公共事务界人士担任,任期3年。期满后视情况决定连任与否,故理事有资格深浅之分。由于图书馆理事会成员学术、商业、政治及公共生活等背景情况不一,所以给图书馆带来大都市的、公共服务的以及图书馆专业的色彩,增加了图书馆的包容性,有助于将澳大利亚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联系起来。

理事会之下有:由全体理事会成员组成理事会委员会,并有秘书一名,负责人为理事会普通成员,处理重大事务并为准备讨论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资料;审计委员会由4名理事与1名国家馆工作人员组成,每年开三次会;目前担任联谊计划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理事为国会议员,成员分别由国家馆馆长、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情报协会、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学院成员组成。

理事会的责任


理事会的责任是制定方针而非进行操作,是督导而非管理,是对国家馆的工作进行鼓励而非夸奖,是进行告诫而非指责。理事会对图书馆保持一定距离,具有一种批判式的独立,在政策实施中保持清醒和谦逊,鼓励员工尽可能详尽地对理事会的建议进行判断。每个财政年度结束之际,理事会根据《国家图书馆法》第27条第1款将NLA年度报告提交给通讯、信息经济与艺术部部长。

法律依据


概述

1960年的国家图书馆法(National Library Act,1960);1968年的版权法(Copyright Act 1968 [legal deposit])

职能

按照图书馆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是一个独立实体。虽然是澳大利亚图书馆界的领袖,但是只起协调作用。其经费由联邦政府拨发,按照议会的法令,NLA是全国最重要的文献收藏机构,为澳大利亚提供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促进澳大利亚的研究和发展。作为澳大利亚图书馆网络中心,国家馆提供和支持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及其他合作和开发性服务。

作为国家文化、历史遗产机构,国家馆必须妥善收集、组织、保存和维护各种形式的澳大利亚及非澳大利亚的资料。NLA既要满足联邦议会、政府各部门研究工作所需的资料,又向全澳大利亚人提供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的服务。为了有效开放式地提供馆藏的使用,确保联机目录查询,该馆有选择地数字化澳大利亚原生资料并上网,利用因特网优势开展专家咨询与信息服务。图书馆活动范围广泛,从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享、书目数据联机检索到办巡回展览,皆为满足澳大利亚人之需求。

详细论述


人员

澳大利亚国家馆由于政府制定了削减经费的计划,员工也就逐年递减。既要做到减员增效又要适合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培训的重点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这也是普通员工和中、高级员工的分水岭。

同时,国家馆咨询委员会进行民主讨论,改善业内人际关系,相互交换信息,促进国家馆民主化。澳大利亚国家馆力求在新型业内关系下改善工作条件和报酬。

目前图书馆雇员480名,含非全日制工作人员24名。高级行政和技术人员中女性约占28%,办公室员工中女性约占59%,全体员工中非英语背景人员约占22%,残疾人约占7.7%,土著居民约占0.4%,充分体现了雇佣机会平等。

经费

澳大利亚国家馆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2002-2003年给澳大利亚国家馆拨款2.32亿澳元:采选19,276,000澳元;信息服务201,233,000澳元;公共计划6,676,000澳元;澳大利亚网络服务3,635,000澳元。收入:采选3,700,000澳元;信息服务1.480,000澳元;公共计划1,074,000澳元;澳大利亚图书馆网络服务4,745,000澳元。雇员工资26,577,000澳元。

馆藏建设

澳大利亚国家馆作为保存收集澳大利亚所有出版物的机构,享受1968年《出版法》所规定享有的接受缴送本的权利,凡本国出版的书、刊、报、地图、乐谱等,均能得到一份缴送本。由于出版物形态的改变,现也大量收藏有关澳大利亚的微片、电子出版物、未刊的手稿、画和口头历史录音带,同时欢迎捐助艺术品。

根据1993-1998战略计划的藏书建设方针,社会科学方面侧重经济、法律、政治和政府出版物的收藏,科技方面强调医学,专著则以英文为主。近年来,国家馆常受到公众责难,如其藏书政策中削减了海外出版物的收藏,曾引起很大争论,因国家馆典藏的丰富性是图书馆成功的尺度之一。

然而由于书价格上升和澳元实际购买力下降,澳大利亚图书馆界采访经费拮据。1996-1997年度海外专著入藏16,640件,与5年前相比在总量下降了40%,而经费同比仅下降14.1%。同时砍掉13,000种海外期刊,目前仍有海外现刊26,000种。由于上届政府提倡脱欧入亚,所以近年来收藏亚太地区的资料有所增加。

1998年经过充分酝酿,NLA在因特网上公布了对海外资料的采访方针供全澳大利亚人进行讨论。20年来,文献骤增,囿于经济拮据,图书馆不得不审时度势。同时10年来,由于通讯手段的变化,读者在资料使用上日益不受馆舍的限制。所以NLA必须与势推移,对海外资料的取舍作出新规定,将重点收藏对周围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及高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调整馆藏各种资料所占比例。

馆舍

澳大利亚国家馆1966年兴建,1968年落成的国家馆主体建筑物7层,资料保存条件严格,温度、湿度均由空调进行调节。由于建成后馆藏建设加快,现已库满为患。目前正筹建新库房,按图书馆专业标准,该库房要满足今后15年的需求。

作为供参观的图书馆,NLA每年接待不少参观者。如1996-1997年参观馆舍建筑的个人多达348,665人。参观展览的个人38,658人;团体296个。参观肖像画廊的个人80,734人;团体42个。所以国家馆还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读者服务

澳大利亚国家馆为了更好地提供联邦议会和政府各部门研究工作所需资料和开展资源共享,服务工作是该馆十分重要的一项业务。国家馆提出:"凡为现在或将来而阐述、传递知识,并将其用于研究、制定政策、创作及与一切创造活动有关者"均为其藏书最基本的用户,当然该馆也对海外开放。

NLA的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针对读者的服务,另一种是通过对图书馆服务而进行的读者服务。就前一种服务而言,NLA为封闭式图书馆,一切服务均需填单,传送设备送书,供在阅览室阅读。属于第二种服务的外借需在当地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办理,所以NLA也是研究和参观型图书馆。

主阅览室有250个座位,备有参考工具书、缩微片和CD-ROM。可以在因特网进行查询和自己复制所需资料,并配备有参考馆员解答问题。另有专藏阅览室和特殊阅览室。特殊阅览室的读者可以长期或短期使用大量书籍、专藏或善本,但需事先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后即可,周末也可到馆阅读。

对图书馆的服务,除了传统的馆际互借外,多与信息技术有关。1996/1997年度图书馆在万维网上的信息服务平均每天要传递15,000个文件(1页到20页不等),为前一年度的两倍。因特网上的IMAGES1数字图像数据库使用频度每天达1,500次,该库现有13,500幅具有历史意义的水彩画、版画、素描和照片。从前除非到堪培拉来旅行,否则没有机会目睹这些图片。已拥有230万条的便捷OPAC,使馆藏更易于被用户使用。

在服务速度方面,NLA在收到要求后30分钟内提供服务,若此文献不在馆内则在两小时内满足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将及时通知用户。对于电话咨询,48小时内给予满意的答复,信件、电子邮件和传真咨询,将尽量在5天内予以完整的答复。

自动化

因为澳大利亚国家馆规模不大,因此"船小好调头",在技术革命方面它在亚太地区起步较早。早期的资源共享是编辑国家书目,生产期刊索引。1978年实施"澳大利亚公共事务信息服务"(APAIS),向全国提供编目数据拷贝,先是目录卡片,然后是计算机数据。1980年创建的ABN在澳大利亚奠定了图书馆界资源共享模式,1981年建立了国家书目数据库(NBD),1985年建立澳大利亚医学索引(AMI)。1988年通过图书馆界峰会已经就2000年前全国性图书馆及信息服务的结构和进程达成协议。1992年召开的"2001年联盟"会议则旨在改进网络管理和使用的日常安排。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和通讯的更加普及和全球化,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NLA的领导责任更加艰巨。

原拟与新西兰国家馆合作实施NDIS计划以代替澳大利亚书目网络(ABN),软件在澳由两馆联合开发,最终因双方立场有分歧而未达成协议。现在决定用两年半开发新的网络服务计划(NSP)以替代夭折的NDIS计划。但新系统的构思已经完全不同,因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实在太快,原来的计划尚未全面实行就业已过时。

目前为代用品的World 1,综合目标是文献使用便捷,标准化系统具有较好的用户界面,可与各种提供文献的部门相融。NLA多年来建立的数据库已有2,500万条文献数据,ABN与1,400所图书馆相联结,CILIA则集成馆际互借和文献管理系统,一旦确定文献分布地点,即可进行处理,将文献传递给终端用户。

1995年3月国家馆全天候因特网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对有特殊兴趣的研究者,图书馆专藏比以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手稿部的私人或家庭文献、非政府组织的种种记录都已进入了国内和国际视野,日记、手稿、信件和各种印刷资料凡经编目的信息均可通过OPAC进行查询。由于减少了海外期刊的收藏,以及网上商业数据库和CD-ROM的涌现,图书馆印本书用户较前减少。为此1996年5月开辟了SUPPLY1。自从其开通以来,用户稳步增长,该网不仅提供藏书,还提供其他商业文献。此项服务是有偿的,其中包括特许权和版权的收费。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Ozline每天服务22小时,9:00-11:00p.m.为系统维护时间。该系统的数据库不断增加,除了国家馆的各种数据库外,还有CSIRO的物理学和技术数据库、建筑数据库、军事数据库、联邦政策文摘、卫生、教育发展系统等。目前已有30余个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分别按月、季度、年进行更新,有的还有回溯。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1993年7月加入科罗拉多研究图书馆联盟的UnCover系统,这是一个提供馆藏目录、期刊论文索引、摘要、期刊目次、期刊联合目录的系统。NLA向UnCover提供澳、新等地期刊篇名等数据,同时供UnCover和全世界使用其馆藏文献。该项合作版权清晰,平均每篇6澳元,国家馆仅赚取差价。合作扩大了网络和文献提供服务,国家馆对其生存性定期进行评估。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1995年开始实施的CJK计划是在网上提供中文、日文、朝文的书目记录数据,进一步扩大业已包括LC、ABN、OCLC、RLIN和Japan MARC的书目资源。也为不具有CJK能力的地方系统提供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新的CJK系统可以使用MASS软件进行输入和显示,MASS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产品。可以通过因特网或ABN的Gateway 使用CJK,这是一个收费系统,每年制订新的收费标准。鉴于这是一个公众使用的网络,在安全问题上也积极采取措施。

1997年底经信息艺术部特许,国家馆负责协调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网(ACN)之一部分的图书馆网络的发展。同时国家馆还参加国际开发,以从因特网上获取更多的电子文献。1997年完成的电子文件传递计划(JEDDS)旨在增强扫描和传递图像软件Ariel的功能。作为该软件开发成员之一,国家馆获得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销售产品的权利。

未来发展

澳大利亚国家馆为将来收集过去,保存过去,鼓励对馆藏的使用是每一个国家馆的任务。在信息时代,NLA必须起领袖作用。目前澳大利亚已有50%家庭拥有计算机,国际通讯技术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国家馆的网络服务计划将提供全澳使用资料的基础设施,支撑馆际互借向图书馆用户传递文献,以国家馆藏书编目在澳图书馆界鼓励藏书建设合作。同时NLA还与其他机构合作生产CD-ROM,这种协作有利于开发馆藏,并降低成本。通过国家馆的网络还能即时使用澳大利亚档案和手稿,该网络可以提供遍布全国的档案数据库。简明的信息将使研究人员能专注于特定的人或组织,并为取得近一步信息而使用特殊档案。

除了收集和保存过去,国家馆还要为未来捕捉到现在。所以要收集大众文化样本:这可能包括旅馆的菜单、音乐会的节目单、工作联络电话等。虽说国家馆并非适合收集这类样本,但国立电影音像档案馆的同事们已保存了反映澳大利亚现实的这类资料。

国家馆也积极加强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因为它们不仅是图书馆资源的用户,而且是精选入藏资料的专家。随着越来越多电子出版物的涌现,国家馆与澳大利亚出版家协会和大学图书馆代表讨论了版权和电子资料保存问题。电子资料十分脆弱,而技术的实效性又强,所以保存起来相当困难。为此NLA成立了全国计划与合作组,在国内建立一种保障机制,对数字信息进行评估、鉴别,实现持久性保护和存取。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用规范的标准生产数字信息。同时继续对纸张及其他媒介载体形式的文献进行保护与研究。

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掌握图书馆专业之外,还要学习必备新技术以适应变化,加强远程用户服务,保证服务水平。目前国家馆正在开发澳大利亚电子出版物,制定因特网数据标准,就如对图书的编目制定标准一样。有了标准,将使人们在网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文献,其方便程度如利用OPAC查找图书。电子环境给澳大利亚图书馆界造成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政策问题,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决定不失时机地承担起责任。

首要目标


澳大利亚国家馆业已建立PANDORA(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 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档案服务系统,2001年又制订了2001-2002年电子信息资源发展战略。其电子信息资源馆藏建设的首要目标:收藏有关澳大利亚历史和创业的综合记载并有选择地收藏世界人文知识予以保护。同时与其他图书馆和出版商及有关机构合作,以保证重要的文献遗产资源通过电子资源的分布式档案系统能被继续使用。

收藏模式


国家馆将根据馆藏发展政策收藏澳大利亚载体格式和联机格式的电子资源,联机资源的收藏模式: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档案、分布式档案(其他组织存档,但登录在全国书目数据库中)、通过网站链接(保存在相关网站上,通过链接获得)。另外收藏海外电子信息资源,满足研究人员需求;确保澳大利亚电子资源完整持续地利用服务;与政府及相关组织合作。

澳大利亚国家馆还通过确定数字化对象的类型和文件格式的手段使国家馆自身的电子资源能被长期保存,并在发展政策和技术方面为其他图书馆提供指导,参加制定电子资源保存标准的国际论坛,继续与OCLC/RLG工作组联系,制定元数据保存国际标准;支持PADI主题入口的开发,鼓励分布式提供相关信息资源。

社会评价


澳大利亚图书馆正在建立新服务模式向远程用户提供澳大利亚各个图书馆和其他机构的馆藏数字目录,这是基于元数据检索收藏的网上服务。国家馆检索战略:继续开发联机公共检索目录和信息入口,提供综合性检索服务;扩大数字信息目录的可获得性;与其他组织联合开发书刊递送系统。

澳大利亚已有很多重要资源实现了全国共享,还将开展活动促进利用全国性使用的书目和元数据服务来描述、发现和递送电子信息资源;确定用MARC和非MARC格式描述的全国书目/元数据服务可利用的主题,提供更深更广层面的资源检索;与各界联合提供信息与目录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