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学院统计学专业始建于1962年,是全校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原隶属于会计统计系,1985年3月成立计划统计系,1993年更名为经济信息管理系,2001年5月,恢复成立统计学系。本专业从1986年3月被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学校建成的首批硕士点之一,也是全国统计学专业第二批硕士点。目前统计学系共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2个硕士点,其中统计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统计学专业也是安徽财经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在经济管理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培养出众多饮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



概述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18日,由原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合并组成。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学院现有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统计学专业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和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748人。学院现有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2个硕士点,其中统计学属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开设的《统计学》和《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统计学专业82届毕业生施建军,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教授;统计学专业82届毕业生骆奇教授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春晖计划”专家、利兹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统计学专业83届毕业生刘剑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统计学专业83届毕业生韩兆洲,现为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统计学专业83届毕业生王家新,现为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同时向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输送了几十名博士生及博士后;还有一些硕士研究生直接留学国外并取得博士学位。

统计学强调教学要与实际统计工作、经济领域的应用课题及计算机相结合。统计学系不仅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而且还组织师生参加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开发工作 ,另外还和安徽省统计局、蚌埠市统计局合作,承担了人口普查资料开发的两项省级科研课题。

此外,统计学专业还有众多特色项目,例如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国家重大统计调查活动。在1990年和2000年分别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获得政府普查领导机构的称赞。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教学交互式”教学方法改革。所谓“开放交互式”教学有两层意思:一是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发展为开放式,即既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理论能联系实际。二是将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法发展为教师和学生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开展的学生“5分钟试讲”是交互式的一种形式,今后还要探讨多种形式。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从2002年开始招生,尽管学科建设时间较短,但成绩显著。从1998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至今,已培训学生1400人,共组织了32个队(96人)参赛,共获得三项全国一等奖,五项全国二等奖,三项赛区一等奖,八项赛区二等奖以及四项赛区三等奖。获奖率为71.88%。信息与计算科学系针对财经大学的特点深入研究了数学建模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先后两次获得了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现任领导


院长 余华银教授, 党总支书记 黄少鹏副教授, 副院长 张焕明 教授, 副院长 裴崇峻副教授

专业培养


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和国家、地方、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数量经济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数量经济学的专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熟练应用数量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相关领域的经济数量分析实务工作。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综合运用。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质。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二年半。

2.经导师组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订的时间签发。

3.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

数量经济学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博弈论、投入产出经济学、经济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它是围绕基本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以研究数理关系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数学和计算机为研究手段的应用经济学科。本专业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各种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政策分析与评价,并为决策服务。

数量经济学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经济系统优化与预测。

经济系统优化与预测方向以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决策的理论、技术以及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社会经济系统、企业自组织系统等复杂系统中的管理和控制问题。

2.金融计量分析。

金融计量分析方向以金融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和随机数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金融计量分析方法,并定量研究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扩散机理及传导机制,检验金融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等多角度的全面风险管理。

3.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方向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各种先进的统计和计量经济软件,研究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财政模型、金融模型、区域经济模型、产业经济模型、经济结构模型、汇率模型等,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与预测。

三个方向体现了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要并适当超前的办学思路,体现了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体现了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在导师组指导下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确定后应立即制订每位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并报研究生部和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备案。

2.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导师组的整个学术群体的集体指导作用,以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3.积极发挥研究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采用以课堂教学(含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为主,并与学生自学、社会调查、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培养。

5.大力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要严格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淘汰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本培养方案采用学分制方式安排教学和设置课程。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补修课(详见附表1:安徽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一般授课每18学时计1学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8—42学分的课程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以及不具备必备课程基础的硕士研究生需按要求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课程,所得的学分应单独计算,不包括在上述课程学分之内。

1.公共必修课6门(18学分)。开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学分)、研究生英语(6学分)、中级西方经济学(4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经济数量分析(2学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

2.专业必修课5门(10学分)。开设数理经济学(2学分)、中级计量经济学(2学分)、经济博弈论(2学分)、高等数理统计学(2学分)、时间序列分析(2学分)。

3.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根据个人情况从以下8门课程中选修4门课程(8学分)。

开设:经济数学模型(2学分)、高级运筹学(2学分)、经济预测理论与方法(2学分)、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2学分)、金融计量分析(2学分)、金融工程(2学分)、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2学分)、多元统计分析(2学分)。

4.任意选修课(4学分)。任意选修课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深和拓宽各研究方向的知识面而开设的课程,根据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的新兴交叉与边缘学科不断出现的趋势而开设。

5.补修课3门,分别为:国民经济核算、运筹学和数理统计学。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以及不具备必备课程基础的研究生需按要求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为导师组指定辅导书目学生自学,补修课的考试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时间为第二学期开学初。

其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生英语、中级西方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是学位课。共18学分。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统计学专业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统计学专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将经济关系数量化的能力和从事统计实务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统计分析实务工作。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综合运用。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质。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二年半。

2.经导师组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订的时间签发。

3.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

统计学是以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研究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并进行科学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论学科。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经济统计。本方向侧重于从社会经济问题定量分析角度来研究统计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强化了对传统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同时也十分注重统计方法在国民经济、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中的实证分析与建模研究。

2.统计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本方向依托我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优势,基于统计学的理论与实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侧重于统计信息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统计信息资源质量控制、统计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挖掘、统计信息咨询与服务、统计信息用户、统计信息交流模式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研究。

3.统计优化理论与方法。本方向强调了统计学的“通用方法属性”,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的创新、完善与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数理统计方法中的最优化方法应用于资本市场的统计分析中,从数理统计与微分方程等多个角度分析投资结构、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在导师组指导下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确定后应即制订每位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并报研究生部和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备案。

2.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3.积极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4.采用以课堂教学(含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为主,并与学生自学、社会调查、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培养。

5.大力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严格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淘汰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培养方案采用学分制方式安排教学、设置课程。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和补修课(详见附表1: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一般授课每18学时计1学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8—42学分的课程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按要求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课程,所得的学分应单独计算,不包括在上述课程学分之内。

1.公共必修课(18学分)。按照《学位条例》规定开设,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和学科基础课组成。学科基础课包括计量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与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2.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在本专业范围内应掌握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系统专门知识(包括本专业经多年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统计理论研究、国民经济统计学、高等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与抽样调查等。

3.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专业选修课是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选的专业方向课。它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充分体现专业方向的特点。

4.任选课(至少4学分)。任选课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深各研究方向必要的知识面而开设的课程,根据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的新兴交叉与边缘学科不断出现的趋势开设。

学位课程一般为6-7门,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16学分。

5.补修课

硕士研究生入学前为专科生或非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还必须在完成总学分的基础上,补修本专业规定的本科课程。需补修本科课程的学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补修课程中至少选定两门补修,写出书面申请,经所在院(系)认定,由院(系)将本专业学生选定的补修课程汇总表送至研究生处备案,由研究生部负责进行组织安排,随本科生班参加学习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每门课记2学分。补修本科课程不得少于两门,至少应修满4学分。

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系部介绍


统计学系是安徽财经大学(前身为安徽财贸学院)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是安徽财经大学传统优势专业和教学改革示范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196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被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安徽财经大学建成的首批硕士点之一,也是全国统计学专业第二批硕士点。目前统计学系设有统计学本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两个的硕士专业,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的结果,我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获批并列入了我校201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统计学系自建立以来,始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科研服务于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安徽省和全国统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统计学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4.5%;博士学位获得者5人(其中博士后2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2人(其中8人为在读博士)。教师中获全国优秀统计教师,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师,安徽财经大学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共20人次。

近年来,统计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余篇,出版专著 2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

在教学及其改革方面,近年来已经建成的安徽省精品课程有《统计学》和《时间序列分析》、校级精品课程有《国民经济核算》,主编和副主编教材5部,承担各级教改课题20项,获得各级教学教改成果奖1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

统计学专业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会计学、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国民经济统计、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与数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主要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分析、决策咨询和经营策划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可报考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研究生,也可到大中型企业、金融、证券、保险、医药、电信、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多年来,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均位居全校前列。

应用数学系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应用数学系成立于2005年,并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有两届学生顺利毕业。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1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3人。近年来,该系主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设有应用数学研究所,在该系的教学队伍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教师与科研标兵1人,2人在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奖。

近两年来,该系学生考研率在20%左右,多名学生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形势看好,2010届学生的就业率达90%以上。

为了更好的适合市场需求,我们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从2008年开始,确定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方向是经济应用方向(专业代码070101)。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与实验、常微分方程、概率论等,专业必修课程有:数理统计、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运筹学、数值分析、数学软件、金融数学等,专业特色课程有西方经济学、数学建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