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爱尔伯福制

爱尔伯福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爱尔伯福制


爱尔伯福制是一种对社会救济事务进行管理的制度,因起于德国爱尔伯福市而闻名。它于1852年开始实施,它将爱尔伯福市按约300居民为一段(其中贫民不得超过4人),划分为564段,每14段为一个赈济区,各区联合组成有9名委员的中央委员会,形成三级管理体制。段为基层组织,每段设一名赈济员,统管全段的济贫工作。需要救助的人必须先找赈济员,由他到家中做实地调查,确认需要后再予以救济,此后每两星期还要进行一次追踪调查。为杜绝受助者养成依赖心理,发给的救济款是法律所规定的最低限度。赈济员还负责办理有关预防贫穷的工作。赈济员是志愿工作者,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区为中层组织,每区设一名监察员,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赈济委员会,定期开会,由监察员任会议主席,讨论全区济贫工作,并形成报告或提交给上级组织。中央委员会是全市济贫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管理全市的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项,也定期开会。

爱尔伯福制在济贫事务管理方面为后来的社会工作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通过建立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上下配合,使济贫工作既深入细致又灵活有效;它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使上下得以沟通,能及时解决问题,及时计划、检讨与改善工作;赈济员由本地区志愿者义务担任,熟悉情况,且负责区域较小,易于开展工作,又可倡导服务精神,事半而功倍。此外,该制度对受助者状况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并予记录的做法,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爱尔伯福制的特点


(1)行政权力集中,监督严密,容易做到指挥灵活,因此行政效率较高;

(2)赈济人员由地方人士义务充任,并且可以连任,因而可以节省经费,提倡志愿服务精神,并且有利于积累经验;

(3)赈济员管理的区域不大,贫民的人数也不多,因此可以做到照顾较为周到。经常性开会,也有助于搜集信息,了解全局;

(4)济贫工作不仅注重消极的救助,而且还扶助贫民自主与自立;

(5)赈济员在接受受助者申请和实施救助之前,都必须作家庭访问调查,有详细的记录,经常开会讨论问题,这些做法虽然都是社会个案工作的做法,但是在城市内,通过分段和分区,由志愿人员负责解决社区问题,这也很符合社区社会工作的精神与做法。

相关分词: 爱尔 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