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爱迪生班

爱迪生班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爱迪生班


爱迪生班


秉承浙大“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2006年的早秋,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倡导以培养创新型电气工程师为目标,筹建了“爱迪生班”———一种电气工程特殊培养的新模式,并于2007年正式开班。“爱迪生班”通过电类课程的整体化教学,以实验和实践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提升。“爱迪生班”是电气学院探索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新思路。

办学特色

教学制度

学生成果

办学特色

如果问“爱迪生班”最大的办学特色是什么,这里的老师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六个字:整合,实践,创新。

谈到为什么要组建这么一个班,“爱迪生班”的创始人之一,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韦巍这样说道:“考核一个大学生的能力,不能光看考试。所以我们提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就是要从源头上来思考,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

传统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部分进行,理论教学又分为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配有部分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有部分实验课程。学生实验训练主要集中在实习和毕业设计。因此,总体来看,现有的工程类学生培养的侧重点还是偏向理论学习,尤其对综合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和实验训练,现有的教学体系难以满足高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此,“爱迪生班”进行了大胆创新,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大类专业为培养对象,进行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改革。

“爱迪生班”的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创新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强调学生综合设计和个性化创新训练为目标,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放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交叉知识的能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比较广阔的多样化成材之道。

于是,从2007年开始的每一个夏学期,电气学院都会结合学校大类招生的改革措施,在一年级学生中,根据电气学院各专业大一学年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上的主要课程成绩和面试成绩,选拔50名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立志献身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学生进入“爱迪生班”班学习。

教学制度

结合国外先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特别吸收美国MIT、Standford大学、德国亚琛大学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经验,“爱迪生班”通过对电气工程领域人才特点分析,找出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探索的成果即是目前“爱迪生班”管理所采用的小班化学籍管理、主干课程整合和改革、综合型的实验训练和考核、独立开放的实验管理系统和自主研究型的科技训练计划相结合的模式。

人才要创新,教学首先要创新。为了配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需要,“爱迪生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包括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希望通过课程的综合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首先从电气工程平台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整合开始,将电路理论与实验、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数字电子技术与实验、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等课程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实验教学从验证性的实验过渡到综合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是5门主干共性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谈起基础课程改革的感受,“爱迪生班”06级学生蔡超峰说,虽然上的是理论,但内容跟实验非常贴近,“有时候上午教理论,下午就做实验,知识的运用非常快,学习的成效马上就能检验出来。”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着手,实验教学改革既要重视基础又要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将考察单种技能的基础实验合并成考察多种能力的综合实验。

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是创新教学持久开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爱迪生班”的创新学业评价根据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难度、设计和完成综合任务所需的时间以及创造性等不同,进行综合评定。

另外,配合“爱迪生班”教学,还成功开发了以“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综合创新实验平台”、“研究型实验项目”、“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子系统综合实验项目”等为标志的多维实验环境和多样化开放式实验内容,以及“EDA实验仿真教学”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形成适合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

学生成果

通过三年的培养,“爱迪生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方面得到长足进步,在全国性综合知识竞赛、学术性论文和专利等方面收获颇丰。具体体现为:

(1)学生课外创新活动成果显著。通过“爱迪生班”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全国性的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展示“爱迪生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2)学生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有所上升。通过“爱迪生班”的科技训练计划和导师制的实施,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时间提前,参与科技活动的时间增多,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学时和科研活动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学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双提高。

(3)学生完成学业后,80%以上学生将继续深造,就业率达到100%。

教学难,难在创新;学习难,难在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而“爱迪生班”却通过课程改革等不懈的努力,把这两个看起来似乎很困难的“课题”攻破,真正地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舞台,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翻开“爱迪生班”的首届学生跟踪信息,你会被这样一组数据吸引: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学科竞赛累计35人次,参加国创、省创、SRTP研究项目累计31项之多;有50%的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奖,或在科研训练项目中正式发表论文,有50%的学生被推荐免研到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深造,有30%多的学生将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爱迪生班”的学生所获奖项数不胜数,学生的学科才能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关分词: 爱迪生 爱迪 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