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时代》上的中国面孔

《时代》上的中国面孔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时代》上的中国面孔


《时代》——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由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筹资6.8万美元于1923年创办,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时代》——这本美国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正是透过这些中国面孔来解析中国历史,揣测中国社会走向。当然,在这关注过程中美国人的视角和观点总会和我们自己有些不同。于是,当《时代》的关注与我们认识的历史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事情便变得更加丰富而立体起来。

书名:《时代》上的中国面孔

作者:罗昶著

ISBN:10位[7561755821]13位[9787561755822]

类别:图书

页数:319页

定价:¥32.00元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8-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在《时代》创刊至今的80余年里,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孔,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进行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回访。

有以下人物曾经上过《时代》主刊(美国本土版)的封面: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宋美龄、溥仪、汪精卫、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罗瑞卿、刘少奇、李富春、陈毅、林彪、江青、邓小平……

《时代》杂志创刊至今八十余年,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在他们笔下的中国人、中国社会和我们自己了解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总是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他们曾用拿着各式工具ant-people来形容中国人;例如在某个时期,他们在毛泽东称呼为“红色中国的老板”,又在其身后绘上了密密麻麻的蝗虫。

本书作者从1924年美国人第一次用中国人——吴佩孚作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开始,一直写到2005年——《时代》主刊用穿着“LV”的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用《时代》上的中国面孔,切入波澜起伏的中国近、现、当代史,让读者一睹:八十余年里《时代》是怎样描述中国,描述中国人物,而我们的历史又是怎么样。

编辑推荐


《时代》——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由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筹资6.8万美元于1923年创办,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时代》——这本美国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正是透过这些中国面孔来解析中国历史,揣测中国社会走向。当然,在这关注过程中美国人的视角和观点总会和我们自己有些不同。于是,当《时代》的关注与我们认识的历史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事情便变得更加丰富而立体起来。

《时代》杂志创刊至今八十余年,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在他们笔下的中国人、中国社会和我们自己了解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总是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他们曾用拿着各式工具ant-people来形容中国人;例如在某个时期,他们在毛泽东称呼为“红色中国的老板”,又在其身后绘上了密密麻麻的蝗虫。

本书作者从1924年美国人第一次用中国人——吴佩孚作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开始,一直写到2005年——《时代》主刊用穿着“LV”的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用《时代》上的中国面孔,切入波澜起伏的中国近、现、当代史,让读者一睹:八十余年里《时代》是怎样描述中国,描述中国人物,而我们的历史又是怎么样。

作者简介


罗昶,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曾参与创作多部电视片,发表新闻作品数十万字。

目录


自序

开篇:一本杂志和它的中国史

1924:枭雄与乱世

1927:变局中的“蒋将军”

1928:“基督将军”冯玉祥

1930:“中国的佛蒙特人”阎锡山

1931、1938:历史伤口中的夫妻秀

吊诡六年:变脸中的蒋介石

溥仪的1934、1936:日本人操控下的提线木偶

1935的汪精卫:蜷曲的鲸须

1941:“重庆保卫者”陈诚

1943:美国人的宋美龄

1944宋子文:三位第一夫人的兄弟

1945:又一个关口上的蒋介石

1947陈立夫:难堪重任的文化掮客

1948年的蒋介石:告别时刻

1949:走进西方视野的毛泽东

1950:台湾第一年

1950:新中国国际场合第一拳

周恩来在1951:有色眼镜下的准交战国总理

1954:“这个叫周恩来的是谁?”

1955:一个中国

1956:被扭曲的新生社会主义

1958:疯狂的跃进

1959:第一个十年

1961:饥饿的巨人

1963:孤航?

1964:周恩来的“投弹之旅”

1965:陈毅打虎

1966:“重回窑洞去”

1967:混乱的中国

1971:重返联合国

1972:破冰之旅

1975:周总理最后的登台

1976:是敌是友?

1977:西方人眼中的江青

1978:启航

1979:蜜月旅行

1983:白修德重访中国

1997:邓小平之后的“下一个中国”

2005:全新视野下的中国全景

五彩缤纷亚洲版

参考文献

书摘


书摘

1979:蜜月旅行

大概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么密集的时间里多次登上《时代》封面——除了邓小平。仅仅从1978年12月底到1979年2月初,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邓小平三次登上《时代》封面,其中,在1979年元旦的那期上,邓小平更是获选当年的年度人物。而这一切发生的背景,就是因为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在1972年中美两国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上海公报之后,两国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还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有起有落的复杂过程。上海公报发表后,中国决策层在对美关系方面,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灵活性”。1973年毛泽东提出联美抗苏的战略,并与美商定,在各自的首都建立联络处。但在此之后,美国方面由于水门事件,没有兑现在尼克松第二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诺言。从1974年到1978年5月,中美关系正常化陷入僵局。1976年至1978年,中国领导层处于调整、过渡期间,对美政策也在酝酿新的变化。

邓小平在中国政坛再次复出后,十分关注世界发展的大趋向,尤其是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和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路,并逐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些深刻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美国由此成为中国向西方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重点和最大的对外开放的对象。此时的邓小平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思考,既有在美苏对峙的格局下,利用美苏矛盾,为中国国内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一面;也有借助美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中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一面。

与此同时,美国政界也发生了变化。197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在对华关系方面,他决心实现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他认为:“唯一障碍是我们不愿意放弃对在台湾居住的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所承担的义务。”

但在实际上,卡特在其执政的初期,没有把美中关系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来考虑,而是把美苏关系放在一个优先的地位。1977年5月22日,他在圣母玛利亚大学阐述美国对外政策时,声称“已摆脱了对共产主义的过分担心”,“同苏联发生冲突的威胁已不那么尖锐”。因此,卡特认为美国与苏联要扩大合作面缩小竞争面。而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方面,他表示,“我们希望能找出一种能够弥合我们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的某些分歧的方案”。于是美国对台出售武器问题和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成为这一时期中美建交谈判的焦点。

1978年5月21日,邓小平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布热津斯基此次访华是与中方商谈中美正式建交事宜。布热津斯基向邓小平表示,美国政府认为美中关系在其全球政策中,具有中心的重要性。美国下决心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中国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中美双方于7月初在北京开始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经过半年6次会谈,双方达成协议。12月初,鉴于美方在提出的中美建交公报草案中,立场有较大调整,邓小平决定接见美方谈判代表伍德科克。这一消息传到美国,卡特总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重要的接见,“已经到了对与中国建交做出最终决策的时候了”。大喜之余,卡特郑重地邀请邓小平于1979年1月访美。1978年12月16日(美国时间15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建交公报。

于是就出现了1978年12月25日《时代》的封面文章中开头描绘的这一幕:“这是吉米?卡特的两年任期内最重要的一个外交政策宣告,甚至是美国近来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在周五晚上的9点01分,总统坐在他椭圆形办公室散发着柔光的木椅子上,严峻地看着电视摄像机,用镇静、坚定的语气透露了美国与共产主义中国已经秘密、突然地决定结束近30年不和的疏远历史。这两个国家将在1月1日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一期在圣诞节出版的《时代》上,邓小平的头像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同时出现,旁边写着: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中美两国突然宣布即将正式建交,震惊了世界,1978年底这期《时代》上记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当时的反应:“海外对卡特讲话的反应很迅速,大多数都表示赞同。尽管台湾人愣住了,责问政府的背叛行为,但其他的亚洲政府都表示了支持。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打电话给卡特说这一行动‘将给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汉城希望这一进展可以推动与平壤关于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会谈。……英国首相卡拉汉打电话给卡特,表达了他的政府最强烈的支持。经常批评卡特的西德政府发表了一项表示赞扬的声明。一个老资格的波恩官员说:‘这是迟早会到来的,拖延得越久会越困难。’”当然,意料之中的是,苏联也很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政府只得向苏联政府解释中美关系的改善并非要挑战苏联。

而在美国的国内,传来的声音则显得纷繁复杂。国会内的自由派与保守派对中美建交持不同观点。就连美国民众,也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时代》里引述了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66%美国人赞成中美建交;但同时,有差不多同样比例的人反对美国放弃对台湾当局的承认。

而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两国终于建立外交关系,也是兴奋不已。《时代》通讯记者理查德?伯恩斯坦当时正在广西南宁采访,他在当地听见了这个消息。理查德?伯恩斯坦报道说:“送来好消息的是那个艺术协会的主任胡伟清(音译)。他对我们大喊道:‘你们当中有美国人吗?’‘有,’我回答道,‘我是美国人。’胡走到我跟前,用手拍着我。‘我有好消息,’他说,然后告诉了我华(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华国锋——编者注)的宣告。到处都有人跟我握手。街上的人也许没有胡那么热情,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对这改变感到满意。一个靠近香港边境的共产党卫兵在看到一个游客的美国护照后,露出了明朗的笑容,大声说:‘我们现在是朋友了!’”

的确,中美两国终于不再是敌人了。美国方面最终促成这一成绩的重要决策者卡特虽然面对各种压力,但也是兴奋不已。在1978年12月25日这期《时代》封面文章的结尾,作者讲述了一个令人不禁莞尔的小细节:“无论将有什么样的批评,卡特还是很确信他获得了一个顶级重要的成功,为他在职的第二年制造了一个刺激性的高潮。当在椭圆形办公室做他10分钟的宣告时,总统表现得不动声色。然后,因为没有意识到还在录音,他做了一件非常不像总统的但是很人性化的事情。他在闲置的备用话筒中宣布:‘全国大规模鼓掌欢呼!’”

1979年元旦,邓小平致电吉米?卡特,热烈祝贺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电文中邓小平说,“我期待着本月底访美期间同阁下会晤”。

吉米?卡特也在期待。当时在中国多次播放的电视采访节目里,卡特说,“美国人民对我们的决定感到何等高兴,届时对邓小平副总理和他的夫人以及随行人员的热烈欢迎将会证明美国人民这种喜悦的心情。”

1979年1月28日,正值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邓小平应邀出访美国。在一周后的2月5日出版的《时代》上,邓小平再次成为封面人物,大字标题写着“邓到访了”。封面文章的开头阐述了邓小平访美对于美国人重新认识中国的作用:“在美国结束了近30年刻骨的敌意、宣布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和睦关系后不久,国务卿塞勒斯?万斯宣称:‘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新时代’这个概念很难让人理解,尽管用了面积达很多英亩的新闻纸、长达很多英里的电影胶片和无止境的注释解说,仍然很难让人理解它的真实。与这些比较起来,这周呈现的生动场面则显得有效得多:一个小个子的(才5英尺高)、上了年纪的(74岁)中国绅士从华盛顿附近的一个机场上降落的白色波音707飞机走下,开始了他兴奋的、长达一周的美国访问。”

1月29日上午10时,邓小平和夫人一行乘车来到白宫时,1000多名欢迎群众挥舞中美两国国旗,向中国贵宾欢呼、鼓掌。卡特总统和夫人陪同邓小平和夫人登上铺有红地毯的讲台。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19响。两位领导人检阅了仪仗队。有美国记者大发感慨地说,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极其罕见。亲历那一历史瞬间的布热津斯基回忆道:“当时的气氛就像充了电一样,我不记得白宫以前曾经有过如此令人激动的场面。”当年的《时代》上也说:“在华盛顿,众多的国王、首相和总统来访,大家习以为常,甚至几乎觉得厌倦了。可是邓小平的来访却掀起了最强烈的兴奋。”

相关分词: 时代 上的 中国 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