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2010年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

2010年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2010年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


2010年6月23日上午9时,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应邀出席会议。攀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余自甦,集团公司党委常委、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大德,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祖生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攀钢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单位、建筑抗震规范与标准研究制定机构、钢筋标准研究制定与钢筋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钢筋生产企业的代表以及四川省攀枝花市、河北省承德市的领导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主持。徐匡迪在讲话中说,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目前,我国钢筋年产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但是强度在400兆帕以上的高强度钢筋仅占钢筋总产量的约三分之一,而强度在500兆帕以上的钢筋年产量不足100万吨。如果采用400兆帕级钢筋代替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335兆帕级钢筋,以及进一步采用500兆帕级钢筋代替400兆帕级钢筋,可以减少建筑用钢材的用量,降低工程总造价。由此可见,使用高强度钢筋,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使用高强度钢筋,对于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更具有积极作用。徐匡迪指出,在我国的建筑中广泛使用高强抗震钢筋,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钢铁行业和建筑行业共同承担责任,通力协作,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共同为我国的节能减排、防震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在会议报告及研讨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有邻教授、澳大利亚钢筋认证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菲力普桑德斯、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王丽敏、日本金泽大学教授宫岛昌克、国际钒技术委员会执行官戴维米尔本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就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相关问题发表了主题报告。

据了解,这次研讨会特别着重于共同探讨含钒高强度抗震钢筋的生产及其应用、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防以及高强抗震钢筋生产与应用领域的经验,以推进含钒高强抗震钢筋在中国的生产与应用,提高中国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335兆帕级别低强度钢筋,如采用热轧400兆帕级高强钢筋代替335兆帕级钢筋,可节省钢筋10%至20%。不仅如此,对于中国这样的地震多发国家来说,大规模推广高延性、高韧性、高屈强比和高强度的抗震钢筋,就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的倒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近年来,为早日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的目标,攀钢以开发和利用钒资源为己任,不断加大对钒产业的投入力度,独创了铁水雾化提钒工艺技术,实现了攀钢钒产业从无到有的飞跃。随后,又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转炉提钒工艺技术;自主研发的铝热法冶炼高钒铁技术及用三氧化二钒和五氧化二钒混合冶炼高钒铁和中钒铁技术,成为国内唯一的高钒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出世界领先的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打破了美国对全球市场的垄断,运用该技术生产的钒氮合金产品被首钢、鞍钢、宝钢等10多个大型钢铁企业成功应用到“鸟巢”、“水立方”等众多知名工程上。攀钢领军的钒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十二五”期间,攀钢将继续勇担发展中国钒产业的重任,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攀钢正加快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按照精品战略思路,抓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钒渣、钒氮合金、三氧化二钒、高钒铁、钒金属和钒合金等扩能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钒深加工新建项目,大力发展钒深加工产品,做到钒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会议期间,余自甦就含钒高强抗震钢筋在我国使用的现状、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等问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攀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含钒高强抗震钢筋的推广应用工作,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