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着色真菌病

着色真菌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着色真菌病


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指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脏感染。包括两个病种:皮肤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和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前者只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后者除感染皮下组织外,还可引起系统性感染。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原菌是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着色真菌、卡氏分枝孢子菌及皮炎着色真菌,其

中以裴氏着色真菌引起者最常见。但脑脓肿综合症是由另一种暗色真菌毛状分枝孢子所致;囊肿皮下型为高氏瓶霉菌和曾氏瓶霉菌所引起。

着色真菌广布于自然界中,好腐生于潮湿地带,腐臭的树木或植物上。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外伤密切相关,致病菌可以从伤口处侵入皮肤而感染。一般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引发血行播散而累及脏器;本病的发生过程也与局部组织免疫有关,因皮损发生后,有时不经医治,部分病变也可逐渐自然痊愈。

着色真菌病在世界各国都有散发,但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常见。在我国1951年于山东省首次发现,随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北京及上海等省市皆有病例报道。其中在山东的章丘及河南之荥阳为主要流行地区。该病是一种慢性病可谓沉疴顽疾,常历经几年,甚至数十年而不愈。最后可使患者肢体致残,重症者还可危及性命,故对着色真菌病的防治应予以重视。

临床表现


着色真菌病以成人男性局多,患者主要是农民或泥瓦木工。好发部位于国外报告多见在下肢,尤其

足背及小腿上,但在我国山东章丘的患者所见则以手腕 部为最多。

皮损初起的表现为水疱丘疹,接着逐渐演变成斑块结节,最终变成菜花状或乳头瘤样而明显高出正常皮肤。彼等损害常因外伤或继发感染时,可破溃而形成溃疡。皮损之间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常发生难闻的臭味。若取该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往往可以查见棕黄园形厚壁的真菌孢子。

损害多呈密集成群,大小不等,彼此可相互融合,有些皮疹呈卫星状分布。皮损色泽为暗红色或紫色。患侧肢体由于淋巴管阻塞,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肿或象皮病。另外,在该病缓慢发展过程,有时还可观察到部分病变组织自然痊愈,而遗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

本病呈慢性经过,可历经数年或数十年而不愈,但一般健康尚可,如不积极坚持医治,最终可使患者肢残废,丧失劳动力。某些患者可累及内脏而出现相应症状。

脑脓肿综合症多是病原菌经血行播散至脑,往往见于体质衰弱或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此种病人予后不佳。

囊肿皮下型多在人体暴露部位出现结节,该结节以后中央发生坏死并形成坚实的皮下囊肿。其直径约2厘米左右。

诊断和鉴别


除了依靠病史,临床症状特征以外,组织病理和真菌检查对本病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病理切片在浸润的

郎罕氏细胞内或真皮组织中可发现棕黄色厚壁的园形真菌孢子;取皮损处脓性分泌涂片直接镜检,也可查见上述的的真菌孢子。若进行真菌培养亦可获阳性。

本病应该与疣状皮肤结核,梅毒.鳞癌及孢子丝菌病进行鉴别。

检查


(1)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可见棕色、分隔厚壁的抱子即“分裂体”,未见茵丝。真菌培养有暗色真菌生长。

(2)组织病理检查:只侵犯表皮、真皮,不侵犯皮下组织。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真皮内有小脓肿。在小脓肿和异型多核巨细胞内可见不同形态的棕黄色硬壳细胞(厚壁抱子)。

治疗方法


一.在农村劳动中如遇皮肤损伤,对伤口应该认真处理。

二.内用疗法 (一)5-氟孢嘧啶:本药可按每公斤每日100mg计算内服,可以获效。但需长期连续应用,直至皮疹消失为止.。

(二)噻苯哒唑 每日2克,连用3-6月,或许可见效。

(三)大蒜素静滴或口服咪唑类药.球红霉素、庐山霉素、二性霉素乙等抗真菌药都可酌性试用。

(四)碘化钾内服,逐渐增加剂量到3-6克,分3-4次服,连用至皮损消退,真菌检查阴性为止。据报道用此药治本药,其疗效不如治疗孢子丝菌病。

三.外用疗法

(一)早期病变的皮损可考虑手术切除。

(二)电凝固、激光、高频电刀等仅适面积较小的损害。

(三)局部温热疗法:鉴于着色协菌在38℃以上即停止生长,故患处局部可使用蜡疗,灯泡局烤等使病变地方湿度达到50~ 60℃,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本疗法最适宜在适宜在农村开展。

(四)二性霉素乙10~50mg,进行局部注射(每5mg 本品加入2%奴夫卡因1ml)。每周一次,坚持3个月,可能奏效。此疗法也可用庐山霉素代替。

(五)局部外用噻苯哒唑二甲基亚砚溶液或10%5-氟胞嘧啶软膏均可望见效。

鉴别


1.疣状皮肤结核:多见于成年男性,好发于手、足、上臂等暴露部位,有外伤史,皮疹早期为单个暗红色的丘疹或疣状结节,质硬.以后皮疹逐渐扩大呈乳头瘤样增生,表面可有浅表溃疡,中央形成萎缩性瘫痪,组织病理为表皮沈状增生,真皮结核样肉芽肿。真菌直接镜检为阴性。

2.足菌肿:常有外伤史,好发于经常接触泥土者。皮损为暗红色浸润性肉芽肿件斑块,可形成瘦道,从中能排出颗粒。真菌直接镜检可见足菌肿颗粒。

预防


劳动生产中,遇有皮肤外伤,须及时妥善处理,如外涂碘酊,则可预防本病发生。

并发症


本病呈慢性经过,迁延不愈,久病可出现淋巴性水肿、象皮腿、瘢痕、挛缩、致畸、致残,甚至癌变。

病例


资料:患者男,37岁,伐木工,以反复头痛、呕吐5个月为主诉入院,同时伴有吞咽困难及左侧

肢体无力,间歇抽搐发作4次,记忆力减退,无发热及昏迷。患者20年前开始出现皮肤多处结节、溃烂及渗液。体检:体温36.5℃, fP:84次/min,fR:18次/min,pB:120/82mmHg(16.0/10.9kPa)。患者神志清楚,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左手背、左肩部、右臀部及右大腿皮肤见多处散在、污褐色、高出皮面的结节斑块,可见溃疡及脓性分泌物,部分结痂,范围(2cm×3cm)~(5cm×4cm)。右下肢粗大,皮肤肿胀、粗糙。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处触及多个约蚕豆大小的淋巴结。神经系统检查为左侧鼻唇沟浅,双侧咽反射迟钝,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4级,左侧膝、踝反射亢进,左侧巴(氏)征(+),左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左侧偏身痛温觉减退,颈软,克(氏)征(-),其余检查无异常。血白细胞6.6×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71%,淋巴细胞24%,单核细胞5%;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224×109/L。脑电图示各极见较多θ波活动,右侧偏胜,未见痫性波。脑脊液透明,压力210mmH2O(2.06kPa),白细胞8×106/L,蛋白0.15g/L,糖3.9mmol/L,氯化物131mmol/L,沙(氏)琼脂脑脊液培养未见真菌生长。皮肤病灶分泌物经沙(氏)琼脂培养,见黑色菌落生长,经鉴定为紧密瓶霉。颈部淋巴结活检为多核巨细胞、Langhans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的结节,巨细胞内可见棕色圆形厚壁孢子,直径5~12μm, 结节外周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附图)。颅脑CT示右侧额颞顶叶及右基底节、左颞叶均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并见斑点状钙化影。MRI平扫显示:右侧额颞顶叶、大片的T1加权低信号及T2加权高信号异常,并累及右侧豆状核、丘脑、枕叶、小脑及左侧颞叶,呈结节斑片状,边缘模糊,病灶以右颞叶为主;增强扫描病灶呈多数环形囊泡状强化,周围脑实质水肿明显,右侧脑室前角及体部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附图)。经两性霉素B、五氟胞嘧啶、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等治疗3个多月后皮肤损害已痊愈,脑部症状消失,临床基本治愈出院。 2讨论:1911年Pedroso首次报道CM后,1973年Ajello等根据病原学、临床表现将CM分为PHM及CBM两个病种,至今已得到认可。暗色孢科真菌为一类条件致病菌,生长在潮湿的土壤、木材、麦秆及杂草中。PHM由枝孢霉(cladosporium)、外瓶霉(exophiala)、瓶霉(phialophora)、交链孢收(alternaria)等引起,文献报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多为斑(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trichoides)及裴德罗索着色霉(hormodendrum pedrosi)。组织病理为棕色分隔的菌丝。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类为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常为单一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有时为皮下囊肿。另一类为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为霉菌血行播散,引起多脏器系统性感染,主要是脑部感染。CBM由裴(氏)瓶霉(fonsecaeapedrosoi)、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紧密瓶霉(fonsecaeacompacta)、卡(氏)分枝孢子菌(cladosporiumcarrionii)及嗜脂着色霉(rhinocladiellacerophilum)5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患者多见于农民、伐木工人,常因皮肤损伤后感染,局部出现丘疹、结节、溃疡或结痂,常数年或数10年不愈,组织病理学为棕色厚壁孢子。

相关分词: 着色 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