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王直

王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王直


1 福建上杭籍开国少将

王直(1916-),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另有同名古人,为明代著名的倭寇首领,自号“徽王”,以日本为基地,勾结日本浪人,在浙江省沿海一带进行抢掠活动,后于1559年被诱杀于杭州。另有一位同名的现代作曲家,一位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人物简介


王直(1916.7—),又名王汉清,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闽西红军第四支队总支书记,红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团,第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六师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十六旅四十七团政治委员,苏南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副政治委员,第十二纵队三十五旅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生平经历


王直1929年5月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军区独立十师二团四连战士,独立十师政治部宣传队组长、分队长,福建军区随营学校青年训练队班长,独立九团参谋、地方工作干事等,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历任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总站站长,红九团特务大队党支部书记,红九团四连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第四支队政治处主任兼总支部书记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部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二支队第三团、第四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六师16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16旅47团政委,苏皖第一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三支队政委,长期坚持苏南茅山地区和苏浙皖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参加了浙西战役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第六纵队16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六纵16师副政委、华东野战军十二纵35师政委、第三野战军30军89师政委兼上海浦东军管办事处主任等。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鲁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9师政委、第26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防御战,上甘岭防御战等战斗,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公安军政委、福建省军区副政委、第28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副政委等职,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五届、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福建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及省直机关老干部书画艺术协会名誉会长,福建省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顾问、闽西画院名誉院长等。1933年在红都瑞金墙上画的两幅漫画,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其国画作品用笔朴素刚健,画面气势雄浑,洋溢着革命者、老将军的正大之气,倾注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不仅具有深遂的思想性,而且具备有很高的艺术性。先后著有《从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弯弓射日》、《忠于信念》(三集)、《王直回忆录》、《王直国画集》、《王直将军九十华诞国画作品集戎马丹青》等书。

2 明代吏部尚书

王直(1379年—1462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历事明宣宗、明仁宗,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修《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八年升吏部尚书。明英宗将亲征也先,命他留守北京。明英宗全军在土木堡溃败,时局变幻仓卒,朝议上,皆以他为首。景泰帝时,力主派遣使臣迎接英宗回归北京,乞休归,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多出自他的手笔。天顺六年卒,赠太保。有《抑庵集》。



^人物生平


王直从小就端庄稳重,家境贫穷就勤奋于学问。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改庶吉上,和曾柴、王英等二十八人一起在文渊阁读书。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召进内阁,帮助起草文书。不久授官修撰。先后历仕仁宗、宣宗,多次升任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正统三年,《宣宗实录》完成,升任礼部侍郎,仍像以前那样兼任学士。正统五年,出任管理部事,尚书胡淡把所有部事交给他办理,王直像一直很熟悉的人一样处理这些事务。正统八年正月,代郭璀任吏部尚书。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依附王振,诬陷郎中赵敏,诉讼牵连王直和侍郎曹义、赵新,一齐关进监狱。三法司在朝廷审讯,判奈亨斩刑,王直等人赎罪流放。皇帝宽恕王直、曹义,剥夺奈亨、赵新的俸禄。

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兵败被俘后,王直与于谦,石亨等人同心协力坚守北京,并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提议并和于谦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皇帝位,即明代宗景泰帝,安定了局面人心。为赢得北京保卫战奠定基础,并极力争取迎接回来了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前英宗朱祁镇。

^人物事迹


王直脸颊方正胡须很长,仪表很雄伟。性格严肃庄重,不随便言笑。到和别人交往时,却恭敬温和。在翰林二十多年,考察古事,草拟诏书,编写纂集,记载注录的事,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和金溪王英齐名,人们称为“二王”,按居住地称王直为“东王”,王英为“西王”。王直按次序应当进入内阁,杨士奇不愿意。到他任吏部的官长时,更加廉洁谨慎。当时刚刚废除朝廷大臣举荐地方大官的制度,专门归属吏部。王直委任曹郎,严厉抑制奔走钻营。凡是御史巡视地方回来,必定命令他们报告所管辖的官员贤明能干与否来作为选拔提升的参考,人们称赞得到了合适的人选。他的儿子王积是南都的园子博士,考核政绩来到吏部,文选郎打算留他侍候王直,王直不同意,说:“这样的话扰乱法纪就从我开始了。”朝廷因为王直年老,命令何文渊任尚书辅佐他。何文渊离任,又任命王翱,部里于是有两个尚书。王直任尚书十四年,年岁越大,名声品德一天比一天被推崇。皇帝优厚地礼待他,免了他一般的朝见。

^人物诗词


【浪淘沙】

风暖翠烟飘。残雪都消。游丝百尺堕晴霄。可惜春光容易过,又近花朝。

驱马第三桥。芳意萧条。竹林浑未放夭桃。瘦尽城南千树柳,不似宫腰。

^史籍记载


《明史》——列传第五十七

王直,字行俭,泰和人。父伯贞,洪武十五年以明经聘至京。时应诏者五百余人,伯贞对第一。授试佥事,分巡广东雷州。复吕塘废渠,清盐法。会罢分巡官,召还为户部主事。以父丧服阕,不时起,谪居安庆。建文初,复以荐知琼州,崖州黎相仇杀,以反闻,且用兵。伯贞捕其首恶,兵遂罢。琼田岁常三获,以赋军,军不时受,俟民乏,乃急敛以要利。伯贞为立期,三输之,弊始绝。居数年,大治,流民占籍者万余。忧归,卒于家。

直幼而端重,家贫力学。举永乐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读书文渊阁。帝善其文,召入内阁,俾属草。寻授修撰。历事仁宗、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正统三年,《宣宗实录》成。进礼部侍郎,学士如故。五年出莅部事。尚书胡濙悉以部政付之,直处之若素习者。八年正月代郭璡为吏部尚书。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附王振,构郎中赵敏,词连直及侍郎曹义、赵新,并下狱。三法司廷鞫,论亨斩,直等赎徒。帝宥直、义,夺亨、新俸。

帝将亲征也先,直率廷臣力谏曰:“国家备边最为谨严。谋臣猛将,坚甲利兵,随处充满,且耕且守,是以久安。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蓄锐以待之,可图必胜。不必亲御六师,远临塞下。况秋署未退,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未充。兵凶战危,臣等以为不可。”帝不从,命直留守。王师覆于土木。大臣群请太后立皇子为皇太子,命成阝王摄政。已,劝王即位,以安反侧。时变起仓卒,朝臣议屡上,皆直为首。而直自以不如于谦,每事推下之,雍容镇率而已。加太子太保。

景泰元年,也先使使议和,且请还上皇,下礼部议未决。直率群臣上言曰:“太上皇惑细人言,轻身一出,至于蒙尘。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乃者天诱其衷,也先有悔心之萌,而来求成于我,请还乘舆,此转祸为福之机也。望陛下俯从其请,遣使往报,因察其诚伪而抚纳之,奉太上皇以归,少慰祖宗之心。陛下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陛下第崇奉之,则天伦厚而天眷益隆,诚古今盛事也。”帝曰:“卿等言良然。但前后使者五辈往,终不得要领。今复遣使,设彼假送驾为名,来犯京师,岂不为苍生患。贼诈难信,其更议之。”已而瓦剌别部阿剌使复至,胡濙等复以为言。于是帝御文华殿门,召诸大臣及言官谕以宜绝状。直对曰:“必遣使,毋贻后悔。”帝不悦。于谦前为解,帝意释。群臣既退,太监兴安匍匐出呼曰:“若等固欲遣使,有文天祥、富弼其人乎?”直大言曰:“廷臣惟天子使,既食其禄,敢辞难乎!”言之再,声色愈厉。安语塞,乃议遣使,命李实、罗绮往。

既行,而瓦剌可汗脱脱不花及也先使先后至,将遣归。使者谓馆伴曰:“中国关外十四城皆为我有。前阿剌知院使来,尚遣人偕往。今亦必得大臣同行,庶有济。”胡濙以闻,下廷议。直等固请,乃遣杨善等报之。

比实还,又以也先使至,具言也先欲和状。直与宁阳侯陈懋等上疏,请更遣使赍礼币往迎上皇,不许。复上疏曰:“臣等与李实语,具得彼中情事。其所需衣物资斧者,上皇言也;而奉迎车驾,也先意也。昨者脱脱不花及阿剌知院使来,皆有报使。今也先使以迎请为辞,乃不遣使与偕,是疑敌而召兵也。”又不许。

已而实自言于帝。帝第报也先书,就令杨善迎归而已。直等复上言:“今北使已发,愿本上皇之心,顺臣民之愿,因彼悔心,遣使往报,以图迎复,此不待计而决者也。不然,众志难犯,违天不祥,彼将执为兵端,边事益棘,京师亦不得高枕卧矣。”帝乃命群臣择使,直与陈懋等请仍遣实。报曰:“候善归议之。”御史毕銮等复上疏,力言:“就令彼以诈来,我以诚往,万一不测,则我之兵力固在。”帝终不听。已而善竟奉上皇还。

二年,也先遣使入贡,且请答使。直屡疏言:“边备未修,刍粮未积,疮痍未复,宜如其请。遣使往以观虚实,开导其善。”不许。无何,也先遣骑入塞,以报使为辞。直与群臣复请之,卒不许。直等乃上疏言:“陛下锐意治兵,为战守计,真大有为之主。然使命不通,难保其不为寇。宜敕沿边守臣,发兵游徼,有警则入保,无事则力耕。陛下于机务之暇,时召京营总督、总兵,询以方略,诚接而礼貌之,信赏罚以持其后,斯战守可言也。”帝曰“善”。

明年正月进少傅。帝欲易太子。未发。会思明土知府黄矰以为请。帝喜,下礼部议。胡濙唯唯,文武诸臣议者九十一人当署名,直有难色。陈循濡笔强之,乃署,竟易皇太子。直进兼太子太师,赐金币加等。顿足叹曰:“此何等大事,乃为一蛮酋所坏,吾辈愧死矣。”景帝疾亟,直、濙等会诸大臣台谏,请复立沂王为皇太子,推大学士商辂草疏。未上,而石亨、徐有贞等夺门迎上皇复位,杀王文等。疏草留姚夔所,尝出以示郎中陆昶,叹曰:“是疏不及进,天也。”直遂乞休。赐玺书、金绮、楮币,给驿归。

直为人方面修髯,仪观甚伟。性严重,不苟言笑。及与人交,恂恂如也。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纪注之事,多出其手。与金溪王英齐名,人称“二王”,以居地目直曰“东王”,英曰“西王”。直以次当入阁,杨士奇不欲也。及长吏部,兼廉慎。时初罢廷臣荐举方面大吏,专属吏部。直委任曹郎,严抑奔竞。凡御史巡方归者,必令具所属贤否以备选擢,称得人。其子?资为南国子博士。考绩至部,文选郎欲留侍直,直不可,曰:“是乱法自我始也。”朝廷以直老,命何文渊为尚书佐之。文渊去,又命王翱,部遂有二尚书。直为尚书十四年,年益高,名德日益重。帝优礼之,免其常朝。

比家居,尝从诸佃仆耕莳,击鼓歌唱。诸子孙更迭举觞上寿,直叹曰:“曩者西杨抑我,令不得共事。然使我在阁,今上复辟,当不免辽阳之行,安得与汝曹为乐哉!”天顺六年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端。

?资仕至翰林检讨,亦以学行称。曾孙思,自有传。

赞曰:高谷之清直,胡濙之宽厚,王直之端重,盖皆有大臣之度焉。当英、景之间,国势初更,人心观望,执政任事之臣多阿意取容。而谷、濙忄卷忄卷于迎驾之仪,直侃侃于遣使之请,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俯仰,故能身负硕望,始终一节,可谓老成人矣。

3 明代海盗

王直(?—1559年),《明史》亦做汪直,号五峰,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结林人。王直出身商人家庭。据万历《歙志》记载,相传王直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一颗星星从天空坠入自己的怀中,星旁有一个戴着高帽子的人,汪氏便很惊诧地说:“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时隔不久,天降大雪,草木结冰。王直知道这个征兆后心里暗自高兴:“天星入怀,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将命我以武显乎?”于是,年少不得志的王直便开始与地方上一些不安本分的人如叶宗满、徐惟学、谢和以及方廷助等往来甚密。王直曾对这帮同伙表示道:中国的法度太过森严了,稍有行动就会触动法律,而科举也只对那些酸气十足的读书人开放,我们何不到海外去闯荡闯荡,只困在这小小的“一撮土”上有什么作为?遂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趁明朝海禁松弛之机远赴广东沿海打造巨舰,满载明王朝严禁出海的硝磺、丝绵等物品驶抵日本、暹罗等国,进行贸易往来,牟取暴利。仅仅5、6年时间,王直就获得了巨额资本,成为违禁贸易的暴发户,被称为“五峰船主”。

当时活跃在海上的闽浙商业集团主要有两个,一以闽人李光头为首,另一个以徽州府歙县许栋为首。许栋的商业集团最初与葡萄牙合作,后来又有日本私商入伙。王直与许栋是同乡,便加入了他的商业集团。许栋和李光头因从事海盗活动相继被明军剿灭后,王直便自立为船主,成为流民商业集团的首领。经过不断征战和与明朝地方官员的私下勾结,王直逐渐获得了中日之间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新入海通番的船只都只有悬挂“五峰”旗号才敢在海上行驶。王直集团的行为引起了明中央政府的注意,政府相继派朱纨等人清剿浙江沿海流民武装。他们派兵两路夹击王直,王直只好将活动基地迁至日本。

日本各诸侯的对外贸易政策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条件。王直善于拉拢、结交朋友,取得了许多日本人的信任,他定居日本平户藩(今属日本长崎县),挂起了“徽王”的旗号,以平户为基地吸收反明势力,不仅招集国内亡命之徒,而且还用巨资勾结日本真倭门的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为羽翼,并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多次跨海攻击。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王直吞并了广东海盗首领陈思盼所部。同年二月,王直传令倭寇突入定海关,移泊金塘的烈港。四月,福建漳州、泉州之倭酋与王直等人勾结,率数万倭人及乱民驾船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岸,流劫于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掠居民无数。次年三月,王直纠集福建漳州和广东的海盗及各路倭夷大举入侵,连舰百余艘,蔽海而至。南自台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和松江,北至淮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急。次日,王直等与倭寇攻陷浙江昌国卫(今浙江象山昌国乡政府驻地),四月侵犯苏州和松江等地,破上海县,在江阴肆意劫掠,并进攻乍浦。八月,洗劫金山卫,犯崇明及常熟、嘉定。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从太仓一路烧杀劫掠至苏州,攻占松江。四月攻陷嘉善,破崇明,进入崇德县。六月经吴江抵达嘉兴,洗劫一空后回到屯柘林。自此,王直的海盗集团已经彻底走向了勾结倭寇劫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财富和杀戮中国百姓的道路,成为嘉靖时期的海盗巨头。

不可否认,明廷的禁海政策和清剿行动极大地限制了王直等人的海上贸易活动,也限制了濒海居民乃至一些海商巨富的生存和财路,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和反抗,这些人同劫掠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相结合,成为明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徽州府绩溪县人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此后,随着抗倭战争的推进,胡宗宪又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并兼任浙江巡抚,集中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王直派人传话给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松江各处流民,并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胡宗宪故意制造出一种双方议和的气氛,将王直诱捕。由于当时沿海形势紧张,胡宗宪不敢贸然杀掉王直,许其活命,把他软禁在杭州两年多,本希望流寇因为失去首领自行解散,但效果不大。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被明廷处死于杭州,首级还被在海滨一代的城市流传示众。

今天,在宁波三门湾蛇蟠岛有一座王直塑像,塑像旁的洞窟,题刻着一副对联: “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它是这个大倭寇、大冒险家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墓志铭。

4 当代作曲家

王直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兼少儿部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前民乐系合奏课教研室主任。1948年开始从事音乐工作。在部队文艺团体中任首席小提琴,指挥,作曲及乐队队长。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学系,民乐指导专业。后到湖北省歌舞剧团工作,1977年回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任合奏课及民乐编配课的教学。于1990年4月离休。

主要作品有:《彝族踩荞舞曲》,《酉水河畔》,台湾民谣《笛子与小乐队十首》(合作),古筝与乐队《渔舟唱晚主题随想曲》,《湖西风情》(合作),笛子与乐队,《钗头凤幻想曲》(合作),古筝与乐队 《海岛风情》,口笛,葫芦丝独奏《西南风情》(合作)。以及各种乐器的独奏及重奏等。其中大部份在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过,并制成唱片、盒带、CD。部分曲目被电台、电视台播放过。合奏《湖西风情》获国家二等奖。古筝与乐队《渔舟唱晚主题随想曲》,于84年由法国雅尔电子合成器乐队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合作在首都体育馆做过大型演出。所编配的《西南风情》做为《兔年中国民族音乐会》曲目之一。由中央民族乐团于1999年春节期间在维也纳那爱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演出。同时,发表过多篇关于民族乐队建设的文章,还辅导过数支专业及民族乐队,并特别关心在青、少、儿中,开展民族普及与提高。

5 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王直,男,75岁,中共党员,安徽省宣城市王直助教中心负责人。“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孩子走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这就是心系教育、情系学子的王直老人十多年来的追求和行动。 1998年,看到皖南革命老区泾县部分农村校舍破旧,王直以个人名义向有关省市新四军老战士、文艺界同仁挚友发出600多封助学求助信,募集资金22万余元,重建了安徽泾县盘坑、田坊两所小学,改善了老区近300名孩子的学习环境。不久,他又募集资金5万余元,为泾县茂林、云岭、华桥、周冲、孤峰等十余所小学贫困学生购买课桌椅、服装和学习用品。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改变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的现状,2001年,王直一手创办了“王直助教中心”。助教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关爱留守儿童,扶持贫困学生,为百姓排难,替政府分忧”,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托服务。孩子们可以自己定菜谱,过生日时会得到一个大蛋糕,经常参加联欢会等文娱活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王直老人还筹资数万元办起了图书室,为初三毕业班免费订阅各科专业辅导报,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关怀下,几年来先后有近千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健康成长,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有的现在已经上了大学。 为解决老区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王直奔波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在各地各界慈善人士的支持下,先后为1000多名老区特困学生寻得了一对一的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240万元。王直每年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数千元资助贫困生,十年来资助费近4万元。许多经济上并不富裕的老朋友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与农村贫困孩子结成助学对子。 2009年,王直获得首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同一年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相关分词: 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