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石雕巴尔扎克像

石雕巴尔扎克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石雕巴尔扎克像




简介


1898年,罗丹完成了巴尔扎克塑像的创作,“它是我毕生的心血,美学的支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委托罗丹进行此项创作的法国作家协会却愤怒地否决了它,不允许它矗立在艺术之都巴黎的任何一个街角。整整41年的漫长岁月过去,罗丹的《巴尔扎克》才于1939年夏天举行了落成揭幕仪式,然而安放它的拉斯佩尔和蒙帕纳斯街口却仍然不尽如人意,因为罗丹对这位天才作家狂放而前卫的处理方法让群众感到紧张。大家百思不解,罗丹为什么不能让小说家手执鹅毛笔,却让他身着浴袍,昂首阔步,看起来是从车水马龙中退缩回来,扭过头去,似乎还喘着粗气。

作品特点


罗丹所遭到的谩骂攻击在他创作这幅作品时达到极点,他为该作费事6年,数易其稿,最后选择了《人间喜剧》作者在灵感的召唤下,半夜披衣起床的情景。人物的全身包含双手在内,都被裹在宽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那毛发散乱硕大智慧的头颅。手法的奔放可比中国画酣畅的泼墨。结果,这件神品却被讥为“麻袋片中的蛤蟆”而遭拒绝。人们当时认识不到它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事实上,甚至连罗丹自己也未能再超越它。罗丹作为一位真正的雕塑家,始终关注着人,但他并不把精神集中在人的形体上,而更关心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命运和人的力量。这种态度贯穿在他富于创造性的一生中。在表现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时,他不斤斤计较于细节的精雕细琢,反复探索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展示这位天才的精神气质。他为此选择了极其简单而又极富特色的构图,披裹着睡袍的巴尔扎克昂首凝思的瞬间,生动有力地体现了他在夜晚沉迷于创作的情景。正如德国大诗人里尔克形容的,这一雕像传达出巴尔扎克创作时感到的“骄傲、自大、狂喜和陶醉”。罗丹创作时,力求捕捉住最关键的东西,而不追求面面俱到,他这种写意性的处理方式,从他在雕像上删除巴尔扎克手的传说中可以感觉得到。

评价


最终,集严谨的资料和大胆的设想这两种崇高创作主旨于一身的巴尔扎克像诞生了。这尊耗时七年的伟大塑像融合了无数关于这位法国大文豪的史料和罗丹最深邃的理解。但当这座傲然独立的纪念碑,它附着其上的存在于结构和线条中的伟大灵魂展出在沙龙的时候,却遭到了文人学会的猛烈抨击。紧随其后的是罗丹支持者的反击,造成当时美术界一场浩大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