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屈希勒尔

屈希勒尔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屈希勒尔


屈希勒尔,1907-1909年服役于翰诺威的骑兵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炮兵连长升到预备第8师作战科长获一级铁十字勋章,战后曾到波罗的海国家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犯,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1年改为12年。1953年因病获赦,定居联邦德国,1968年5月25日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屈希勒尔(1881.5.30-1968.5.25)

Kuchler

陆军元帅。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任第7军区(慕尼黑)参谋长。1939年指挥第3集团军,入侵波兰并大获成功,获上将军衔。因反对对平民的屠杀而被解职,后因勃劳希契的要求复职。1940年调任第18集团军司令,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同年6月进占巴黎。1941年6月,率所部进攻苏联。翌年1月17日接替勒布元帅,出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负责围攻列宁格勒,虽屡次受挫,但仍于当年夏天跃升元帅。1944年1月,在苏军第一次打击下,屈希勒尔因要求撤退而被希特勒解职。解甲归田后屈希勒尔拒绝了密谋分子的拉拢,并表示不愿反对希特勒,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

军事生涯


屈希勒尔1881年生于格麦尔斯海姆附近的菲利浦堡。1900年加入达姆施塔特的炮兵部队。1901年任少尉。1907年到1909年服役于汉诺威的骑兵学校。晋升中尉后,于1910年被选送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受训,191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参谋本部的测量局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屈希勒尔任炮兵连长,因作战有功而获一枚一等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尉。以后担任过步兵第二○六师首席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为预备第八师作战科长。

战后,屈希勒尔先在驻柯尼斯堡的第一军任炮兵第五团连长后来在慕尼黑的步兵学校任战术教官。晋升少校后,调至国防部兵科学校监察部服务,其后在炮兵学校任中校教官。在所有这些岗位上,屈希勒尔增长了丰富的军事学识,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1931年他晋升上校,次年调任东普鲁士第一军区炮兵指挥官。

1935年至1937年,屈希勒尔任军官学校少将督察员,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国家军事法庭副庭长。

1937年,布劳希奇将军调任第四集团军司令,屈希勒尔接任第一军军长兼东普鲁士第一军区司令,并晋升为炮兵将军。东普鲁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屈希勒尔在其任内注重提高部队训练水平,特别重视普鲁士要塞的构筑工作。1939年,他率第一军所属部队冲过蒂尔希特市的桥梁,开进了梅梅尔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屈希勒尔任新编第三集团军司令,属博克上将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屈希勒尔受命在克卢格将军的第四集团军协同卞,以一部兵力强渡维斯瓦河,以集中于奈登堡周围的基本兵力对配置在纳雷夫河和布格河以北的波兰军队实施突击,并在渡河后向华沙和谢德尔采进行纵深迂回进攻,以同从西里西亚突进的赖歇瑙的第十集团军会合。

9月1日进攻开始后,屈希勒尔的集团军由东普鲁士发起的攻势进展顺利。3日,突破了波兰军队的姆瓦瓦阵地。4日,在奥萨河强渡成功,第三集团军经过激战冲入格鲁琼兹要塞北炮台。次日攻占该要塞。它与德军第四集团军一起,把波兰军队在狭窄“走廊”中的退路切断。

屈希勒尔率部推进到姆瓦瓦以北地域的进攻过程中,遇到波兰军队猛烈的抵抗,他临机迅速变更兵力布置,加强攻击力量将这一抵抗彻底粉碎。然后,他挥军迅猛推进,于9月7日前在普乌图斯克两侧进抵纳雷夫河和布格河。

波兰军队与屈希勒尔的集团军搏战非常激烈,特别是夜袭很成功,多次给德军以沉重打击;但是波军的武器装备却把他们的勇敢表现抵消了,他们用骑兵向德军坦克群展开的冲击不能阻止屈希勒尔强劲的攻势。

屈希勒尔指挥他的第三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东这个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上,紧随古德里安的坦克军向前推进,突破波军在沃姆扎地域的防御,于9日渡过纳雷夫河,随后向南急进。11日在维什库夫及其以东地域渡过布格河,接着,第三集团军从东面深远迂回,经谢德尔采西进,包围波兰首都华沙。它的快速部队于14日突破了波军布列斯特堡垒线,逼向内城。屈希勒尔一面命令该先遣支队坚持攻击,一面令大部兵力兼程赶到,于17日粉碎波军的抵抗。第三集团军进抵弗沃达瓦的向南进攻部队,在此与德军第十集团军会师,华沙被严密合围。

波兰军队几次突围均被击退,华沙于9月27日宣布投降。

10月1日,屈希勒尔因战功“卓著”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身为德军第一线部队的作战指挥官之一的他,正在为其战斗部队的后方发生的滥杀无辜的暴行表示非常不满,并为此丢了官职。

希特勒在波兰和挪威取得胜利后,又准备对西方进攻。1940年5月10日,西方战役打响。被重新起用的屈希勒尔任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官,率9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1个骑兵师在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北翼(右翼)战斗。他的任务是:应以一部兵力向荷兰东北各省进攻,全力在莱茵河、马斯河下游两侧突破艾瑟尔阵地和佩尔防线,以便随后从东面和南面对“荷兰要塞”实施进攻。为迅速使荷军失去战斗力,必须制止它在东、南地区组织预有准备的防御。派经过空降训练和装备的步兵第二十二师及空降第七师加入第十八集团军编成,在“荷兰要塞”内部,即莱顿和鹿特丹之间机降,牵制这一地域的荷兰兵力,在鹿特丹以南空降的伞兵,则应夺占穆尔代克附近的马斯河铁路、公路大桥,在马斯特里赫特以北也尽可能多夺占几座马斯河上的大桥。第十八集团军在瓦尔河以南地域首次突破的成功,对全局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屈希勒尔周密地准备了一些特别措施。

5月10日5时30分,屈希勒尔的第十八集团军以迅猛的攻势向荷兰出击,快速地扫荡了其东北各省,进抵艾瑟尔阵地以北的艾瑟尔运河东岸。奈梅享及其以南地域的桥梁,虽然荷兰人已经放好了炸药,爆破的人员也做好了准备,但德军来得太快,使炸桥人员来不及做他们该做的一切事就逃离或被俘,这些桥梁完完整整地落入德军手中。屈希勒尔长吁一口气,轻松不少,前进中的这道障碍就这样顺利地不存在了。进攻第一日,荷兰艾瑟尔阵地和佩尔防线就被屈希勒尔突破,他把荷兰军队赶到了瓦尔河对岸。

但是,在格雷伯筑垒线,屈希勒尔打得却比较艰苦。荷兰守军很顽强,他们打退了德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屈希勒尔投入了大量的坦克进行冲击,冲到5月12日才突破了几处。13日,在德军空军的轰炸支援下,坦克部队才最后攻破了这一防线。荷军在德军压迫下退到了洪水泛滥地区的后面。

屈希勒尔将步兵第二十二师机降到鹿特丹和莱顿之间,将伞兵空降到鹿特丹和多尔德雷赫特地域,进行夺取“荷兰要塞”的战斗。这场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德军步兵第二十二师一着地,就与荷军第一军绞杀在一起,荷军驻守格雷伯防线的守备部队也赶来参战,把机降下来的德军赶出了一些地点,使德军伤亡惨重。好在德军伞兵攻击顺利,不仅打退了荷军的一次又一次反冲,而且还向多尔德雷赫特以南推进,并在穆尔代克大桥附近与正在作战的德军第二十二师部队会合,及时驱除了正准备炸桥的荷兰人,夺取了这座具有重大意义的桥梁,击退了企图夺回和炸毁这座桥梁的荷军的多次攻击,一直坚持到德军第九坦克师赶到。

德军第九坦克师是在突破荷军佩尔防线后,接到屈希勒尔增援在“荷兰要塞”内进行激战的德军空降兵命令的,该坦克师即迅速前往。因为荷军第一军已经撤至瓦尔河对岸,所以它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5月12日晚,该师先遣分队到达穆尔代克,次日,该师由桥上冲过河,击溃了正向大桥反击的荷军轻装师,几乎将荷军这个师全部俘获。“荷兰要塞”被屈希勒尔成功地夺占了。

法军第七集团军虽然在5月11日已抵达布雷达,但它们拒绝支援荷兰军队的战斗,这使屈希勒尔的部队以开战仅5天的时间,就击败了荷兰军队的抵抗,占领了鹿特丹,并于5月14日接受了荷兰的投降。

从荷兰战场腾出手来的屈希勒尔,率第十八集田军靠拢向第六集团军的右翼,加入对同盟军的作战。4天后,攻陷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比利时政府在10天后的5月27日宣布投降。

6月3日,在敦刻尔克下海撤退的英法军队,最后一批后卫人员子夜间离开了欧洲大陆。4日,屈希勒尔占领了敦刻尔克。11日,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开入第四、第六集团军之间地区,准备参加巴黎周围可能发生的恶战。这是德军统帅部为增强这一地区攻击力量的一种调动,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使用是因为第十八集团军很能打硬仗,得到了统帅部的充分认可。

屈希勒尔荣光的日子到来了,他率部跨过塞纳河后,于14日晨,趾高气扬地开进法国首都巴黎。德军整队穿过凯旋门时,屈希勒尔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一次辉煌。

紧接着,这位巴黎的占领者又率军渡过卢瓦尔河,直逼大西洋海岸。法国于25日向德国投降。

1940年7月,屈希勒尔晋升上将,他的集团军转移至东普鲁士。

为了对苏联作战,希特勒集中了中央、南方、北方三个集团军群共140个师的强大兵力和1300架轰炸机,并企图以闪击战将苏军击溃。

1941年6月22日,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进攻。勒布元帅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的第十八集团军,在屈希勒尔上将的指挥下,沿蒂尔西特一里加公路闪电般的向里加实施了主要突击。该集团军一路迅速地突破了几乎每一处苏军防御阵地,于29日夺占了里加。随后进抵西德维纳河,击溃了苏军在这里的最后抵抗。紧跟德军坦克第四集群横扫了波罗地海沿岸各国,肃清了波罗地海沿岸南部地区的苏联军队。28日,屈希勒尔占领了利耶帕亚;7月1日,夺占了文茨皮尔斯。他又以一个军在西德维纳对岸展开进攻,于7月10日前打到塔尔图、振尔努一线,直取爱沙尼亚。

7月中旬,屈希勒尔的第十八集团军西翼部队在楚德湖和里加湾之间推进,歼灭了拉脱维亚境内及塔林和帕尔季斯基(波罗地港)以爱沙尼亚境内的部分苏军(苏军主力已经及时退过纳尔瓦河东撤),并配合德军坦克第四集群攻占了纳尔瓦。

到此为止,屈希勒尔率领他的部队一口气夺取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各国,歼灭和俘虏了近300000苏军,他成了一名占领别人国家最多的侵略将军。

德军第十八集团军此时开始向列宁格勒挺进了,它的任务是向施吕瑟尔堡突击,将连接列宁格勒与沃洛格达之间的道路切断,此后,与芬兰军队协同,合围并攻占列宁格勒。

9月初,屈希勒尔挥军进到涅瓦河。8日,以猛烈的强攻夺取了施吕瑟尔堡,从而切断了列宁格勒在东南面与外地的联系。战斗中,屈希勒尔亲临第一线指挥突击部队,跟着突击部队冒着炮火行进,使德军士气高昂,攻击顺利。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在遭受很大损失的情况下,屈希勒尔指挥所属部队顽强地一直打到列宁格勒的大门口。这时的屈希勒尔,已打出了数次成功的攻坚战,他的果断、勇猛、坚毅的作战风格影响到属下所有部队,也为德军统帅部所看重,他的声望在德军中日益提高。

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德军向列宁格勒的进攻一直进展不大。苏军的防守越来越坚固,而且在有的地段实施了频繁的反冲击,使德军不是被阻就是被击退。屈希勒尔希望自己的第十八集团本能比别的集团军有突出的表现。他一面扼守施吕瑟尔堡不被劫;军的反冲击动摇,一面指挥部队逼近沃尔霍夫,压缩对列宁格勒的合围圈,以图楔入苏军的防御阵地。第十八集团军部队在其司令长官的严厉督令下,猛攻到列宁格勒的市南郊,使该市周围的战斗顿时非常激烈起来。德军坦克狂热地冲入苏军阵地,却被有大批工人支援和参加作战的苏军击毁了一辆又一辆,顽强的苏联上兵有的甚至拿着反坦克手雷与冲上来的德军同归于尽。屈希勒尔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切,他十分惊讶守军的作战精神和战斗能力,不得不承认对手的强硬。他向上报告说:以现在的战斗力量继续进攻列宁格勒,已不可能取得成功。

1941年末至1942年初,苏军对德军实施了强大的反攻。苏军任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作战中,企图在伊尔门湖和列宁格勒之间进行突破,击溃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并对该集团军实施迂回进行反包围。

苏军的反攻一开始进行,屈希勒尔就看清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他竭力防守施吕瑟尔堡至沃尔霍夫河的正面,以支撑整个集团军群的作战后方。他指挥坚守阵地的部队打退了苏军一次次强有力的冲击。当苏军从伊尔门湖以北冲入沃尔霍河西岸,突破了德军防御阵地时,他立即指挥德军从南北两面向突入的苏军实施一系列反冲击,严令一定要封闭突破口,把冲进来的苏军歼灭或赶回去。德军拼死命的反冲击使苏军的突破口宽度被压缩收小到只剩下几公里,但尽管如此,苏军顽强守住了突破口,并不断向突破口里输送进新的战斗力量对德军冲击和扩大占领地域。当屈希勒尔正在苦战时,19{2年元月13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官勒;布元帅被免职,其罪名是未经希特勒准许就下令遭到苏军强大压力的第十六集团军部分部队从洛瓦季河谷地撤退。屈希勒尔上将因希特勒的赏识而被任命为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接替了勒布元帅的职务。

屈希勒尔一上任,他的北方集团军群的第十六集团军的第二、第十两个军约6个师的兵力在杰米扬斯克就已被苏军包围,到2月8日,这个合围圈完全闭合。为了解救这10万德军,屈希勒尔调兵由旧鲁萨西南向苏军合围圈发起强攻,一直打了几个星期,经连番苦战,到4月20日终于打通了合围圈,与被围的几个师德军会合。够屈希勒尔忙乎的是霍尔姆也遭到了苏军合围,虽然在他的命令下坚持住了,可是被苏军合围的德军部队伤亡相当惨重,因只能靠空中进行补给,粮食不够吃,体力锐减,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屈希勒尔以现有的经受严峻打击的部队抗击住了苏军20倍优势兵力的猛攻,赢得了德军官兵的信心,执行和实现了希特勒“一步不许后退”和“不惜一切代价坚守”的命令原则,因而也受到希特勒的大加赞扬。屈希勒尔之所以能以较少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与他从前任勒布元帅这位防守专家处学得的经验和其沉着求实的态度,以及广纳下议的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熟悉下情,同各军、各师甚至团的关系都很密切,加之他处理战场情况的睿智和指挥方略及对对手的周密研究,都使他在后期的激烈防御作战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战绩。

1942年的夏季,屈希勒尔处在很困难的境地,他必须扼守着沃尔霍夫战线,因为它能保障进攻列宁格勒的军队的翼侧。可是突入沃尔霍夫河西岸的苏军部队还没能清除,战斗仍在激烈进行中。而苏军还不断地攻击着杰米扬斯克地域及热勒夫地域的德军,激烈的战斗一直没给德军以喘息的机会。

杰米扬斯克基地靠4月份德军援兵的苦战才打开的缺口勉强保持着同集团军群主力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苏军的威胁下极不稳固,随时有被重新切断的可能。屈希勒尔实施了多次成功的战斗,方使战线的态势暂时有所改善。

6月30日,受到希特勒赞扬备至的屈希勒尔上将,因指挥北方集团军群防御作战表现出色,被晋升为元帅。

祝贺这位新升任元帅的是,在列宁格勒以南,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由西面、沃尔霍夫方面军由东面分别向他实施了强大的突击,一举把德军赶出了施吕瑟尔堡,并建立了同城市的陆上联系。

在伊尔门湖东南,即杰米扬斯克基地,苏军再次发起强劲的攻势,企图清除这个德军顽强坚守的基地。8月,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双方展开了艰苦的血战。

屈希勒尔元帅面临危机毫不惊慌,他沉着地指挥杰米扬斯克基地的德军各师坚守阵地,命令外围德军部队加强对苏军包围圈的攻击以减轻包围圈内的压力,同时请求德军航空兵竭力支援。终于抗住了苏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在沃尔霍夫以西,屈希勒尔加强了对过河苏军的攻势,持久的夏季战斗过程中,德军对苏军构成的合围圈已经缩小,也给了苏军以很大打击;并俘虏了苏军的弗拉索夫将军,后来这个苏联将军投降了德国人,用苏联战俘人员组建了“弗拉索夫军队”,这支人数众多,规模很大的俘虏军队充当了德国人的走狗,不但替德军服务,还在游击区疯狂地镇压自己的同胞,

10月初,屈希勒尔夺回了施吕瑟尔堡,使这里的战局恢复到原来的态势。1943年初的苏德战场,苏军的攻势更趋猛烈,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集团已被苏军重重包围陷入绝境,其他地区的德军也在节节败退,但杰米扬斯克合围圈内的德军仍在坚持着,屈希勒尔命令第二军的各师顽强守卫在自己的阵地上。他们通过狭窄的战斗走廊同在旧鲁萨以南作战的德军保持着接触,制止了苏军在冬季孤立和消灭这个德国军的企图。

屈希勒尔最感头疼的是列宁格勒附近的战斗,他虽尽了全力一直防守着拉多加湖旁的施吕瑟尔堡地域,使被包围的列宁格勒难以得到补给,使近百万该市市民和军队付出巨大代价。可是苏联人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仍然用百倍的努力保证了生命攸关的民用和军工企业的继续生产。同时,苏军于1月12日,在拉多加湖以南的狭窄正面发动了猛烈突击,德军已经快抵抗不住了。苏军还从西面(经涅瓦河)和东面实施攻势,在1月18日占领了施吕瑟尔堡,建立了一条宽达10公里的走廊,从而恢复了同列宁格勒的陆上联系,并继续向南突破发展。屈希勒尔好不容易才阻止了苏军向南继续推进,但为不使自己的部队被消灭,只好下令开始由杰米扬斯克基地退却。2月21日,退却正式实施,这次退却是非常艰巨的行动,德军务师都与苏军保持着战斗接触,极难脱身。屈希勒尔的指挥在这里非常坚决和灵活,他以进为退,抗击了苏军不间断的骚扰,使部队迅速通过洛瓦季河以东的狭窄走廊,顺利地撤了出来。到3月初,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在霍尔姆至旧鲁萨之间占领了新的坚固防御地区。屈希勒尔命令该集团军在这里抗击苏军的重兵进攻,阻止苏军向旧鲁萨两侧挺进的企图,并给苏军以很大杀伤。

由于德军缩短了战线防御,又构筑了良好的工事,守卫能力和攻击能力都有所加强。苏军对屈希勒尔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进展比其他地方为少,对其造成的损失也不很严重。德军第十六集团军仍然在大卢基以西经霍尔姆延伸到伊尔门湖附近的旧鲁萨的防御地区扼守。第十八集团军的总态势也无多大变化。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仍在继续。苏军在沃尔霍夫河建立的宽35公里,纵深10公里的登陆场地区的战斗仍在进行。苏军7月底至8月初企图以两个集团军在拉多湖以南列宁格勒至沃尔霍夫河之间突破德军的正面,经两个星期的苦战,屈希勒尔以顽强的防御和有弹性的战术打破了苏军这一企图。还保住了可以用来包围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的突出部,迫使苏军在这里的进攻安静下来。

苏军虽然在正面突破列宁格勒东南德军防御的企图未能实现,但在局部,在涅韦尔地域对德军第十六集团军右翼实施的突破却获得了成功。这种威胁令屈希勒尔和德军统帅部都深感忧虑,它切断了德军中央和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迫使德军第十六集团军和坦克第三集团军的相邻翼侧后撤,况且苏军距陶格夫匹尔斯仅120公里,一旦其在这一方向实施大规模突破,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整个防线都可能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

在北方集团军群由列宁格勒沿沃尔霍夫河经伊尔门湖、旧鲁萨、霍尔姆伸延到涅韦尔的整个战线上,经两年多来的攻防战斗,第十八集团军丢掉了施吕瑟尔堡,第十六集团军被迫撤离出了它扼守的杰米扬斯克基地。屈希勒尔不得不在1943年的1月就停止了第十八集团军从东南面对列宁格勒实行的严密包围,在2月把第十六集团军撤自旧鲁萨以东阵地设防。

屈希勒尔十分清楚自己貌似坚固的防御存在许多弱点。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清除奥拉宁包姆地域的苏军登陆场的兵力,而喀琅施塔得炮台和那些浮动炮台一样的苏联军舰,则能对这个登陆场实施火力支援。苏军夺取施吕瑟尔堡后,就在托斯诺和柳班以东的德军防御中构成了一个突出部,不断威胁合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后翼。同它相对的是德军在丘多沃以北的突出部,虽然防守这个突出部需要整整4个师的兵力,但却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又不能得罪希特勒下令从那里撤出来。苏军经过多次战斗,已经在沃尔霍河的一个宽达30公里的登陆场站稳了脚。这样,苏军就可能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沃尔霍夫登陆场以及列宁格勒东南的突出部随时对第十八集团军正面组织大规模危险的进攻。第十六集团军在伊尔门湖以南旧鲁萨地域的阵地,也不断受到苏军的冲击。

敌情如此严重,而自己手中的兵力因北方集团军群正面相对平静,苏军对德军其他集团军群的压力又更大,所以被抽调走了30个师。当苏军波罗地海第一方面军在1943年底向维捷布斯克地域进攻企图突破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防御时,第十六集团军不得不再抽出两个师去加强坦克第三集团军,这就进一步削弱了自己正面的防御。至于坦克和摩托化师,已经很早就不在手里掌握了。

屈希勒尔担心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自己的北方集团军群也许经受不住苏联军队的猛烈突击,如果苏军兵力过于强大,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守住德军防御总正面的北段战线。

正如屈希勒尔所担心的那样,苏联人在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和列宁格勒附近占领出发阵地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的兵力得到了很大加强。苏军意图首先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消灭该市周围的德军部队。

1944年1月14日,苏军同时从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向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发动了进攻。在大量坦克和强击航空兵的支援下,苏军的攻势已经势不可挡。苏军指挥员的战术让屈希勒尔顾此失彼,由东面向姆加、柳班地段实施的攻击是苏军主攻方向,来势之猛烈使德军陷入浴血苦战之中,而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发起突击的苏军和列宁格勒附近的正面战斗又牵制着那里的德军不能动弹。屈希勒尔处在只能挨打,不能主动还手的境地。他以太少的兵力与占强大优势的苏军非常激烈地搏战了5天,终于没能挡住苏军的前进步伐。1月19日,苏军突破了德军的筑垒阵地。

莫斯科用224门火炮鸣放礼炮来庆祝所取得的这个胜利。这一胜利使德军统帅部通知屈希勒尔,对“北方集团军群正面的战事可能引起深远后果”表示担心。

1月20日,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进攻的苏军部队与从列宁格勒以南普尔科夫推进的苏军各师会合。德军继续进行了数日激战,却无法抵抗苏军的压力。此时,在列宁格勒东南,苏军向西实施的进攻也在迅猛发展。结果,苏军硬是把德军逐离了姆加突出部,而后,他们在托斯诺地域越过了列宁格勒一莫斯科铁路。

屈希勒尔不得不把战败的部队后撤到柳班、加契纳一线。在苏军对柳班方向实施猛攻的时候,屈希勒尔曾坚决贯彻希特勒的命令原则,下令部队顽强战斗不许撤退。但在其部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仍无望阻止苏军的突击时,他不得不再次下令留在丘多沃以北的陷于危险境地的德军部队同第十八集团军其他溃退部队会合撤出来。由于仓猝的溃退,北方集团军群几年来在列宁格勒附近集结的攻城器材多数未能抢出,都落入了苏联人手中。

苏军在德军第十八集团军正面北段发动进攻后,于1月18日,沃尔霍夫方面军也在诺夫哥罗德以北宽大的登陆场转入了进攻,对德军第十八集团军的翼侧实施了强力突击。这一突破简直无法抵挡,它迫使德军整个北方集团军群都开始退却。屈希勒尔不得不在19日就放弃了诺夫哥罗德,因为苏军运用了他们冬季作战的经验,在伊尔门湖北部履冰越过湖泊,从后方威胁该市。苏军迅速向西北方向、正西方向和西南方向扩张战果,特别是向西北方向的推进非常神速,幸亏屈希勒尔撤出丘多沃地域德军部队行动的速度快,才避免了这些部队陷入苏军的合围圈。

现在的屈希勒尔也成了一名坚决主张退却的将领了,他已顾不上希特勒怎么说了,他下令部队撤过了卢加河,企图在这里可以利用突然出现的解冻天气,长时间阻止苏军已经受到迟缓的推进。但是,第十八集团军左翼很快又出现了新的危险。经过不断增强力量的由列宁格勒地域进攻的苏联军队,其西翼已向西南方向推进很远,突击力也特别强。30日,苏联军队攻占了金吉谢普。这时,向西进攻的苏军已把自己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转移到芬兰湾与楚德湖间地段,一方面用于继续向西南推进。

退守的屈希勒尔指挥在海湾与湖泊间的狭窄筑垒地峡上的德军,利用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击退了苏军向这里实施的进攻。苏军在纳尔瓦河建立了巨大的登陆场,并从这里发起了多次突击,却都被德军在纳尔瓦以南的防御阻止。向西南方向实施突击的苏军却让屈希勒尔无可奈伺,他们的突击矛头指向一直还在卢加河占领阵地的德军翼侧。苏联沃尔霍夫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也向西和西南方向增强了压力。这一切猛烈进攻的后果,无论是对德军卢加河防御的东翼,还是对位于伊尔门湖以南旧鲁萨附近的第十六集团军北翼,都同样危险。

为了达到长时间阻止苏军进攻,扼守住卢加河防线的目的,屈希勒尔奉德军最高统帅部之命在第十六集团军和第十八集团军接合部组建了一个由弗里斯纳将军指挥的战役集群,并直属自己使用。他用这个战役集群协助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终于制止住了苏军在希姆斯克及其西北地域的突破,接着他又连夜火速变更部署,经过激战,切断了在某些地方已推进到卢加-普斯科夫铁路的苏军一部,暂时消除了第十八集团军在这里面临的危险。但这个集团军的兵力已不足,难以转入坚守防御,不可能守住楚德湖以东的整个地区。况且,还不能不考虑到苏军正沿楚德湖东岸坚决推进的威胁。

在屈希勒尔正为如何加强第十八集团军守卫力量犯愁的时候,却遭到同他的前任勒布元帅及许多资深而富有经验的陆军将领一样的命运,2月1日,他被希特勒给免职了。

希特勒对于屈希勒尔的退却行动早已极为不满,认为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长官同统帅部在军事上的意见不合,未坚决贯彻统帅部的命令,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个最高统帅和往常一样,只在下级长官的行动中,而从不在自己的行动中寻找失败的原因。

希特勒用莫德尔上将取代了屈希勒尔元帅。屈希勒尔以后再也没被任用。 1939年9月的波兰,波军正在顽强抵抗德军的入侵,波兰人民遭到了德国党卫军和秘密警察惨无人道的暴行。无辜的居民被大批大批地枪杀,有的还被强迫集体自掘坟墓然后全部被残害。这种行动不但令世人非常愤怒,也引起德军前线部队一些指挥官们的异议。他们不满杀害平民的这种丑行,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许多刽子手被逮捕送交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判处这些屠夫们死刑。

然而由于希特勒的插手,德军军事法庭的判决被否定,死刑没有能执行。希特勒公然宣称,这种集体屠杀的暴行不是党卫军和秘密警察的罪过,而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的一部分,是一种政治手段。

当时德国有三位将军公然反对这种政策,他们认为希特勒玷污了德国国防军的声誉和威望。他们就是:波森军区副司令官佩策尔将军、进攻波兰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布拉斯科维茨将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官屈希勒尔。后者曾在自己部队的控制区放过了不少波兰老百姓和犹太人,并向波兰境内的纳粹分子头目弗兰克提出抗议,要他对所犯屠杀罪行负责。这个弗兰克是个狂热的纳粹魔鬼,他宣布“波兰人应该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奴隶”。他是屠杀波兰人和犹太人的积极策划者和组织者。这种人渣竟然得到希特勒的赏识。因此,屈希勒尔被免职。事过不久,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上将对罢免屈希勒尔表示不同意见,并向希特勒提请将其复职。屈希勒尔这才得以重新被任用,成为第十八集团军司令。 当盟军占领德国之后,屈希勒尔被逮捕,并关入美军的俘虏营。1948年10月28日,他与勒布、施佩勒元帅及其他德军将领一起受审,最后以战犯罪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1年,美国政府将他的刑期减为12年。而一年多之后他就被释放了,这个能征惯战的侵略者从此隐居在加米施-帕滕基兴。

屈希勒尔死于1968年。

评价


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获过一等铁十字勋章的元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始终具有睿智、坚毅、勇猛的声望。在进攻苏联、突围列宁格勒的战斗中,他面临绝境,不得不违反“元首”不许撤退之命,将军队撤退,避免全军覆没。同时又为了军人的荣誉而反对希特勒的屠杀政策。正因如此,他也免不了被人取而代之的结局,但也显示了他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普鲁士军人,一位真正的军人。

相关分词: 屈希勒 屈希 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