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




基本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外文书名: Leo Melamed Escape to the Futures

丛书名: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系列丛书

平装:382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111347196, 9787111347194

条形码:9787111347194

商品尺寸: 23.9 x 16.8 x 2.5 cm

商品重量: 640 g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ASIN:B005AC14MQ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是所有准备了解金融期货和金融创新的人,必须阅读的经典之作。《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一方面讲述“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是如何从一名在战争中逃亡的犹太小男孩,传奇地成长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领军人物的;另一方面则讲述了全球期货市场如何从商品期货迈向金融期货的革命时代。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涉及了与金融期货相关的所有重要主题,包括货币期货、债券期货、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以及相伴而来的责难与发展。

作者以细腻动人的笔触,亲自将几十年的重要历史娓娓道来。

编辑推荐

《利奥梅拉梅德:逃向期货》:金融期货之父的传奇经典,金融期货市场的创始人,重大金融事件的操纵者,期货界的“英雄”和“暴君”,最有个性的金融奇才。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文笔精彩、关于一个多面奇才的有趣传记。9岁的他,逃过大屠杀,来到美国。几乎是单枪匹马,他将一个弱势商品交易所转变为世界领先的期货市场。他的影响过去和将来都是世界性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只有寥寥数人曾对商业世界的历程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如沃伦巴菲特之于投资领域,比尔盖茨之于软件领域。本书的作者利奥梅拉梅德,也位列于这个阵营中。他真正地变革了美国以及世界的期货交易。

——克莱顿尤特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前任总裁、美国前贸易代表

一位头发斑白的MERC老交易商有一次向我保证,相信利奥,你就永远不会吃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部无比吸引人的个人历史说明了问题的一切。它显示了一个移民男孩儿在逃脱无法想象的恐怖后,是如何从他那位同样卓越的父亲身上的锐气、斗志和老辣中得到启示,并将他的所学运用到建立芝加哥商交所,而且为一个现代的、以芝加哥为基地的金融服务业奠定了基础。

——默顿米勒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

利奥都讲了。没有利奥,就没有金融期货行业。这几乎算不得夸张之辞!!!

——约翰丹姆嘉德

美国期货业协会总裁

本书精彩地讲述了一个孩子逃离纳粹以及他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故事。它是又一个伤感的提示符,让人想起了那些无法衡量的损失——在艺术、科学、工作和每天的生活上——大屠杀使整个人类深受其害。

——本杰明米德

美国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协会总裁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 (美国)鲍勃塔玛金(Bob Tamarkin) 译者:陈晗 张晓刚 杨柯 丛书主编:杨迈军

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全球公认的金融期货创始人。被誉为“现代期货市场之父”。他1999年即位列《芝加哥论坛报》评选的20世纪商业领域中最重要的10位芝加哥人之一,同时名列《芝加哥杂志》评选的“芝加哥世纪百强榜”。2005年,他被《养老金与投资报》列为100年来为货币管理带来“最不同凡响变化”的30人之一。

梅拉梅德杰出的个人成就佐证了美国的辉煌。梅拉梅德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出生于波兰的别列斯多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父母辗转逃离纳粹与克格勃的魔爪,如好莱坞传奇电影般来到美国重获自由。这次史诗般的逃亡历时两年,辗转三大洲,领略七种语言。他们在当时日本驻立陶宛总领事杉原千亩的帮助下,拿到了救命的日本过境签证,乘火车横越西伯利亚,最终于1941年幸运地踏上美国领土。

1972年,作为CME的主席。他开创了外汇期货产品,并且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金融期货市场——国际货币市场。投入运营20年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先生称:金融期货是“过去2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后,梅拉梅德带领CME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1976年的国债期货、1981年的离岸美元期货以及1982年的股指期货,并于1987年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电子期货交易系统Globex,由此成为该系统的奠基人。CME也演变成为CME集团公司,成为全球首届一指的期货市场。

梅拉梅德撰写了大量关于金融期货的文章。还出版了回忆录《逃向期货》、《向传统呐喊》。他曾荣获2005年CME弗雷德阿迪提创新奖,荣获美国德保罗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人文学博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并于200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中国金融衍生品研修院(北京大学中国金融衍生品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2008年,梅拉梅德荣获威廉夏普终身成就奖和埃利斯岛移民荣誉奖。与此同时,他还是专业律师、精干的期货交易师。他还担任全球市场咨询机构Melamed&Associate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曾经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顾问,也为世界各国政府在期货市场上提供咨询。

鲍勃塔玛金(Bob Tamarkin),《芝加哥每日新闻》著名的记者和驻外通讯员,曾多次获奖。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西伯利亚的特快

第1章 和平与战争

第2章 逃离入侵者

第3章 使命

第4章 杉原门前的站立

第5章 别列斯多克综合征

第6章 再见日本,你好美国

第7章 芝加哥情结

第8章 法律和混沌

第二部分 市场之美

第9章 革命

第10章 进入交易池

第11章 利奥理事长

第12章 按照常规

第13章 第一块里程碑

第14章 不合常规的主意

第15章 IMM狂热

第16章 我们是谁

第17章 新艺术十字军骑士

第18章 联储来了

第三部分 未来与从前不一样

第19章 酸性试验

第20章 宏伟的设计

第21章 权力和领导艺术

第22章 Merc前往华盛顿

第23章 马不停蹄的交易

第24章 终极合约

第25章 难题的最后一部分

第26章 成年

第27章 重渡太平洋

第四部分 机器、市场和心灵

第28章 GLOBEX

第29章 预警

第30章 黑色星期

第31章 自由落体

第32章 意外之果

第33章 联储又来了

第34章 永别了,武器

第35章 斗争

第36章 白宫来电

尾声起床号

序言

这不是一本关于我生平的自传,虽然书中涉及许多我的生活。首先,怀

着对时间应有的崇敬,我相信自己尚有充足的时光来从事一些其他的使命

。其次,就像题目所说的那样,本书写的是我向期货市场的“投奔”历程

。虽然开头部分花了一些篇幅记述了我童年、青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但全

书的重心——是啊,绝大部分——却是对我和期货市场之间的“恋爱史”

的记录。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生活消耗在工作当中,生活和工作是合二为

一、不分彼此的。我却要申明,这两者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不错,我认为

几乎所有人至少有两种生活:私人生活和公开生活。近年来,我们的这两

种生活越来越多地混同起来,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个人有更

多的情况为人知晓、被人记录、向人汇报。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两种

生活的区分还是存在的,我也是这样。如果您相信,《逃向期货》是关于

我在期货市场中公开生活的故事。

虽然恐怕是多此一举,但我仍然必须说明,本书所记录的一切仅凭一

个人是无法做到的。在建立现代期货市场的过程当中,我得到了交易所内

外数千名个人的帮助。但我却不能将这所有人中哪怕是一部分人的名字在

本书或其他什么地方写下来。在现今这个世界中,许多在社会中取得高位

,尤其在政府中官位显赫的人,当有一天在书写他们的成就时,我怀疑他

们是否会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是用其他方式记

载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没有这样的日记或是记录。说实话,在本人从事期

货市场领导工作期间,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没有动过将来某一天动笔写自传

的念头。因此,本书所述多是来自于记忆。哦,当然,随处都有正式记录

、介绍册子、书籍和大量的报刊文章,但这些东西都无法以任何形式将那

些在这25个年头里与我打过交道的人一一确认出来。我可以叫出一些人的

名字,但对于那些我无意中遗漏未提的人们,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

同样,我无疑会错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遭遇。部分原因是,出版商给

我的时间空间颇为有限。正如每一个电影导演会告诉您的那样,许多东西

都留在了剪辑室的地板上面。而且一人觉得值得回忆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人

来说不一定有意义。不过,关于那些我还记得的事件,那些对我来说、对

这个故事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件,我相信我写到了点子上。至于我如果真正

遗漏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再次致以诚挚的歉意。有可能的话,我在续

集中再加以弥补吧。

然而,我必须单独列出一个人,对他公开表示我的感谢。这个人就是

我亲爱的朋友、尊敬的导师、杰出的教师、经济学思想的指路明灯:米尔

顿弗里德曼。我禁不住重提我在《利奥梅拉梅德论市场》中的陈述:

没有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支持,没有他知识的指引,没有他协助我们

开启机会之门,没有他长期地、毫不动摇地信任我们的事业,我无法具备

实现我目前成就的勇气和意志。

同样应该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我的妻子贝蒂、我的孩子艾戴尔、乔丹

和戴维的全力支持,我便丧失了建立事业的基础。我的家人,特别是贝蒂

,懂得他们所起作用的重要,尽管我是唯一获得殊荣的人。但有一点值得

肯定,没有他们的热爱和理解,没有他们愿意牺牲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任由我

去无定时,没有他们对我梦想和斗争的不渝支持,我就不能成就今天的事业

。虽然世人常常不能充分嘉许这种支持的价值,我却完全清楚其分量并对

他们做出的牺牲永怀感激。

相同地,虽然是以不同的方式,我也永远感谢艾莉桑玻丝娜在我完

成本书创作中所提供的协助。她对此事的投入、娴熟的组织以及她的专业

技巧都是本书能够付梓所不可或缺的。更不用说,鲍勃塔玛金,我的私

人朋友兼文学指导,他的专业才能对这一过程举足轻重。塔玛金花了六年

大好时光撰写Merc的正史,因此其对资料的掌握和对全盘事情的了解程度

是无可替代的。最后我也要感谢麦尔斯汤普森公司、约翰威利父子公

司、南希玛尔克斯兰德公司、出版开发公司,谢谢它们出版此书时的

专业劳动。

本书力图记录的是全球市场中一段最为激动人心、革命性的阶段。这

段历史代表了期货市场那几乎不为人所理解的嬗变。我在1983年名为《期

货的未来》中试图这样解释:

我们的市场,自久远以来就是农业独特专有的领地,然而这个市场一

夜之间竟仿佛变为一整套金融业运行的系统;我们的市场,100多年来一直

严格地局限在有形的、可储藏的产品领域,突然间抛掉了所有的这些基础

要求,迎来了牲畜、外汇、政府债券和股票指数;我们的市场,公认的势

力范围不能越过证券领域半步,却堂而皇之地推出相应产品,将传承已久

的界定一概抹杀;我们的市场,出生时就决定了其实物交割的命运,却打

破了基因密码,生成了无需实物交割的产品;我们的市场,昨天还为人所

不屑、不敬,今天却已然成为金融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是啊,在过去的20年间,金融期货的辉煌成就在整个商业界来说是独

一无二的,这说明一个合乎潮流的观点本身富有多么巨大的力量。统计数

字虽然不足为据,但仍可显示出变化的戏剧性。在1971年金融期货诞生的

前夕,美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量为1406万张合约,而当时还没有任何一家

外国交易市场有如此规模。而20年之后,即1991年,美国期货交易所的期

货和选择权的交易总量为3?25亿张,上涨超过21倍,这着实让人吃惊。而其

中农业合约量仅占区区19%。同年,国外日益蓬勃的金融交易市场成交量达

到2?3亿张合约,数量也同样可观。

我命中有幸参与了本书所述及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