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KarldorHicksPriciple)是指第三者的总成本不超过交易的总收益,或者说从结果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对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基本定义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可以这样解释:如果阿甲将自己的某种商品认定为值5美元,而阿乙将其商品认定为值12美元,在此情况下,如果两人以10美元的价格(事实上可以是5美元到12美元之间任何价格)进行交易,就会创造7美元的社会总收益(福利)。因为,在10美元的价位上,阿甲认为他获得了5美元的境况改善(利润),阿乙则认为他获得了2美元的境况改善(消费者剩余)。

卡尔多1939年发表的《经济学福利命题与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论文,提出了“虚拟的补偿原则”作为其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他认为,市场价格总是在变化的,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即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但只要总体上来看益大于损,这就表明总的社会福利增加了,简言之,卡尔多的福利标准是看变动以后的结果是否得大于失。由此看来,卡尔多补偿原则是一种假想的补偿,而不是真实的补偿,它使帕氏标准宽泛化了。

希克斯补充了卡尔多的福利标准,认为卡尔多原则不够完善,因为它是一种“假想中”的补偿,现实中受益者并没有对受损者进行任何补偿。他认为,判断社会福利的标准应该从长期来观察,只要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尽管在短时间内某些人会受损,但经过较长时间以后,所有的人的境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因而人们称希克斯的补偿原则为“长期自然的补偿原则”。

社会背景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这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后期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立法的巅峰时期,以美国地方州两次反收购立法最为典型。表面上看,公司控制权市场立法是以股东、机构投资者为一方和以管理者、工会和劳工团体等所谓相关利益人为另一方的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争夺,实质上,在利益争夺的背后深刻折射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立法的两大法律经济学准则:帕累托最优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盛衰,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上至联邦政府下到地方各州,从企业界和司法界到学术界对公司控制权市场立法态度的反复。

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可能会发生呢?是人们大多会认为定价过高了,而要去讨价还价,试图降低购买成本。能发生类似现象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拍卖,无论是慈善拍卖还是商业拍卖。在商业拍卖中,尤其是文物或者地皮类拍卖,拍卖方的底价一定是保本的,在竞争中产生最后的买家,这是你情我愿的一锤子买卖。真正的买家往往是势在必得,或许最后的成交价高了,但从其将来的升值空间或发展前景来看,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第二种是慈善拍卖,因是义举,拍品的提供方未必会考虑到拍品的真正价值,只是大致估价或象征性地定价,最后也是价高者得之。从中看出,拍卖能适用于这个理论。其次,还有一类或许也可适用,但未便经常发生,人们在生活中,商业竞争中也会遇到,不过那倒是个人的主观因素起了主要的作用。听到过一个故事:一家企业A要出售二手机器,B公司有意购买,前来看货。A老板带领B老板看机器,但并未透露出售价格。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看货后,B老板忍耐不住,开始挑机器的毛病。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购买欲求的是不会去挑剔机器的,正是抓住了这点,A老板还是保持沉默。最后B老板丧失了耐心,主动谈价格“最多不超过5万美元。”A老板作出一副嫌少的样子,一副很不情愿出售的面孔,心里却窃喜,因为他的底价是3万美元。

类似以上的例子在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常常听到人说,经济学家只会坐在书斋里制造理论。经济学家的成果,无论是否能使用于现世,从客观上来说也是其劳动成果。因为在生活中,决不会花高价去买一个低价的东西,这是普通老百姓们的小小经济学,这大概是被经济学家们所鄙夷的,但却真实的存在着。虽然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也只是个假想。

意义作用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看是有意义的。从理论的角度看,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个人之间的谈判可以保证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变成现实的帕累托效率。现实中交易成本为正,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帕累托改善无法成为现实的帕累托改善。实际上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与帕累托标准相比,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条件更宽。按照前者的标准,只要有任何一个人受损,整个社会变革就无法进行;但是按照后者的标准,如果能使整个社会的收益增大,变革也可以进行,无非是如何确定补偿方案的问题。所以,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实际上是总财富最大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