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图书信息


作者:阮仪三 (作者), 李浈 (作者), 林林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丛书名: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平装: 113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532265862, 9787532265862

条形码: 9787532265862

产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7.8 x 1.4 cm ; 621 g

内容简介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主要内容简介: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历史城镇遍及全国。中国历史城镇的数量之多、传统特色之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由于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社会,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

目录


前言

一、概述

(一)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概念/2

1.文物建筑、历史建筑/2

(1)文物建筑/2

(2)历史建筑/2

2.历史地段、历史街区/3

(])历史地段/3

(2)历史街区/3

3.历史环境、文化空间/4

(1)历史环境/4

(2)文化空间/4

(二)江南水乡城镇的总体特征/5

1.“江南”范围的界定/5

2.江南水乡城镇特色的研究/6

(1)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6

(2)经济结构/6

(3)文化渊源/7

(4)社会形态/7

(5)江南水乡城镇布局特征/8

(6)江南水乡城镇街巷特点/8

(7)江南水乡城镇建筑特点/10

3.江南水乡城镇价值的分析/11

(1)历史文化价值/11

(2)旅游价值/11

(3)生活价值/12

(三)江南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经验/13

1.提高保护意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13

2.重视保护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设计/14

3.着眼规划实施,坚持政府主导作用/15

(四)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原则/17

1.维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17

2.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18

3.坚持保护发展的永续性/19

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技术

(一)保护与修缮的基本步骤/22

1.现状测绘与评估/22

2.历史环境的调查/29

3.建筑学领域研究/30

4.原则与方案的确定/34

(1)修复的基本原则/34

(2)修复方案的确定/35

(3)工程的经费估算/35

(二)历史建筑的修缮技术/36

1.基础、地面/36

2.墙体/36

3.梁架/39

4.柱子/40

5.构件/40

6.屋顶/4、

7.门窗/41

三、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技术

(一)保护规划的特点与内容/44

1.保护规划的特点/44

(1)强调规划调研的编制方法/44

(2)保护整治并举的规划内容/45

2.保护规划的内容/45

(二)街区现状的调研与分析/46

1.调研的主要内容/46

(1)历史街区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46

(2)历史街区物质方面情况的调查/46

(3)历史街区非物质方面情况的调查/46

2.建筑的现状评价/48

(1)建筑风貌评价/48

(2)建筑质量评价/49

(3)建筑年代评定/50

(4)现状综合评价/50

(三)保护界线的划定与措施/54

1.保护对象/54

2.历史街区的保护界线/54

(1)划定依据/54

(2)保护区/55

(3)建设控制地带/56

3.文物古迹的保护界线/57

(1)划定依据/57

(2)保护范围/57

(3)建设控制地带/58

(四)建筑风貌的保护与整治/58

1.规划理念/58

2.文物建筑/59

3.历史建筑/59

(1)重要历史建筑/60

(2)一般历史建筑/61

4.一般建筑/63

5.新建建筑/63

(五)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整治/65

1.河街空间/65

2.特色节点/67

(六)市政设施的完善与布局/69

1.观念创新/69

2.技术创新/69

(1)污水排放/69

(2)管线综合/70

四、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保护案例

(一)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74

1.完整修缮——绍兴尚德当铺/74

2.易地修复——乌镇翰林第/78

(1)历史沿革与现状/78

(2)保护设计总体:顾弘79

(二)文化空间环境的保护/84

1.情境再生——乌镇浙直分署与西塘西园/84

(1)设计理念/84

(2)乌镇浙直分署复建工程/85

(3)西塘西园修复工程/87

2.结语/92

(三)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93

1.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93

(1)特色的挖掘/93

(2)修缮的原则/94

(3)目标与策略/95

(4)实施的方式/97

2.苏州平江历史街区/97

(1)历史街区概况/97

(2)现状存在问题/98

(3)规划内容特点/102

(4)工程实施目标/106

(5)工程实施情况/107

(6)工程探索启示/110

后记

序言


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历史城镇遍及全国。中国历史城镇的数量之多、传统特色之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由于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社会,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历代的改朝换代都要把前代的东西毁掉,即所谓的革故鼎新,许多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大多在政权的更迭中毁于一旦,这就使中国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上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的新高潮,许多城镇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人们对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认识不足,许多历史古城以及古城里成片的历史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到最近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自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法令,20世纪60年代又制定了历史城镇保护法案,而到了70年代则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这是人类理智的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也逐渐地影响到中国,人们开始重视历史城镇和建筑的保护,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的益处。但从全国来看,保护历史城镇与历史建筑的事业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许多地方也做得不够好,有待我们提高认识,并掌握好具体的保护修缮技术。

说起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中国与国外,特别是与欧洲、美国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中国的古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而且由于社会变迁和历史变故等原因,许多建筑存在着诸多复杂的问题。首先,中国的历史建筑大多年久失修。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应该要经常地维修,所谓三五年一小修,十年、二十年一大修,四五十年就要翻修了。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一直沿用到今天,由于人民贫困、国家不富强,都没有修缮过,以致绝大部分历史建筑都存在问题,有的已破败残缺,有的频频坍塌,成为了危房。其次,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镇人口急速增长,城镇住房建筑量相对不足,造成这些老房子里人口剧增,原来一套房住一户人家,现在一间房要住一户。在大多数城镇住房拥挤、房屋都超负荷和不合理使用的状态下,传统建筑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与风貌。第三,中国经过多次政治运动和房地产权的变革,那些老房子的主人也有多次的变更。老建筑内的居民大多不是房屋的拥有者,因而对这些房屋没有感情,没有责任心;再加上老房子年久失修,又缺乏基本的现代卫生设施(如上水、下水),所以绝大多数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对历史建筑存在着积累已久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