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历程

(二)存在问题

(三)形势要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

(二)加强配套服务与政策调控,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三)实施增量控制与腾笼换鸟,促进用地开发集约化

(四)鼓励产业布局的统筹联动,实现功能配置协同化

四、布局指引

(一)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二)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

(三)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五)生态涵养区——都市绿色产业发展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完善用地管理

(三)健全法规标准

(四)强化资金引导

序言

“十一五”时期,本市工业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方向,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布局实现稳步优化。“十二五”时期,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强二产”要求,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委在深入调研分析产业布局现状问题基础上,编制形成《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市工业布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优化安排及保障措施,为本市产业布局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本规划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编制。

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了从1986年的336亿元到2010年突破13000亿元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经历了在城区集中、向郊区延伸、向以开发区等园区集聚分布的阶段性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发展空间体系。

1、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市级以上开发区及重点产业基地为核心、镇村产业基地作为外围补充的空间承载体系,已建成投产工业用地总面积由2003年的约250平方公里增长到2010年的300平方公里以上。

一是重点开发区与产业基地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6个市级经济开发区以及燕化基地、首钢基地、顺义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燕房合作产业基地、石景山首钢工业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载体,形成了三个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雁栖经济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形成了一批百亿级的产业基地。

二是镇村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进展。积极推进产业的纵深发展,在各乡镇形成了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配套、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等一批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集聚区。到2010年底,54个市级农民就业基地累计入区企业超1900个,占乡镇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的60%以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2、产业发展业态进一步优化调整。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抓住首钢、焦化厂等工业企业的搬迁调整契机,依托产业遗留空间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总部基地、研发服务业态集聚发展。在顺义、大兴、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通过重大项目引入,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促进了传统制造业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3、产业园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拆除各种旧式厂房,建设标准化厂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了园区发展环境,增强了对产业项目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市级以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完成“六通一平”,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七通一平”,产业项目落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产业生态化建设。

加快搬迁调整不符合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定位要求的产业,淘汰“三高”企业。发布了《北京市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见》,完成两批共5个生态产业园区的认定挂牌。制订并推进实施了《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工业能效水效有了较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产业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产业用地管理、统筹布局调控等机制体制层面的障碍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产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的统筹尚需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城市南部地区产业就业承载能力不足,制约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产业园区与新城建设的衔接仍显不足,“城”、“业”分离现象仍然存在;此外,镇村产业基地发展面临的规划配套不足、园区化管理与服务功能弱等问题也限制着产业的纵深发展。

二是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分散的局面有待改进。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分散,园区规模偏小,16个市级开发区产业用地分散在近30个片区内,与周边乡镇产业基地有效协同不足。开发区、基地存在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

三是产业用地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产业项目引进缺乏完善的用地准入标准,工业用地出让的后续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劣势产业腾退机制有待完善,存量工业用地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产业园区配套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园区配套水、电、气、热、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远郊区多数产业园区周边教、科、文、卫等城市服务功能配套不足,影响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

(三)形势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也是国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比以往更加复杂,工业调整、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也不断增强,对产业空间布局支撑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布局调整优化是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升级、发展重要支撑,我市应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打破了国际发展格局和经济规则,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需要产业布局更好地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研究与转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应对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不足、能源外部依赖严重等资源环境约束是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工业现有的传统资源和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需要通过园区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减轻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布局调整优化是突破发展空间限制的重要出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很快将面临无地可开发的严重局面。我市工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整合用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

布局调整优化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合作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北京作为京津冀首位城市,只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园区、向新城集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部署,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坚持“空间集聚、资源节约、功能融合、统筹发展、区域合作”原则,深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开发区功能配置,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园区化,园区发展生态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功能配置协同化”,为加快构建以“人文、科技、绿色”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保障。

(二)发展目标

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向新城集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空间与功能耦合,最终形成“三级载体支撑、四区一带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战略布局。打造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带,形成“四区、一带”产业功能区布局格局。

——空间载体。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构建以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功能协同有序的空间承载体系。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凸显,国家级产业园区、市级经济开发区、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

——产出效率。到2015年,全市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产业辐射。通过物流与产业链衔接拉动,在环京周边区域,形成京津冀产业协作圈,提升北京工业辐射能力,拓展北京工业发展空间。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

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需求,完善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产业空间载体服务功能,促进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发展,实现产业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协同。

一是着力强化产业发展极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的产业发展辐射极。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发展,发挥现有园区政策、技术、资本等资源优势,增强对全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深入推进现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结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示范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极点。

二是积极推进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布局骨干节点。立足现有16个市级工业开发区,通过园区产业用地整合拓展,加强园区的专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窦店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一批新兴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园区化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外部道路、交通节点、内部交通微循环、员工住宿、信息网络等服务能力,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良空间环境。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新城就业服务功能,实现“以业兴城”。

三是加强镇村产业基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布局纵深发展。推进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促进乡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向基地集中,实现园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农民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工业大院的清理整顿,采取产业用地置换、劣势产业淘汰、规范升级等措施,实现具有发展潜力与基础的工业大院向农民就业基地转型,为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创造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加强配套服务与政策调控,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一是深入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念,探索适合不同园区类型、不同产业内容、不同发展规模的园区生态化发展路径。建立分别针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的生态化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考核与准入标准,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体系。推进一批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挂牌建设。

二是完善园区生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针对工业用水、用能等关键资源环境约束,完善给排水、供热、燃气、供电配套设备设施建设。以新兴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镇村产业基地升级发展为契机,重点探索构建以园区为单位的再生水生产与供应设施体系,统筹优化园区能源供应网络设计,促进园区工业能效、水效水平提升。

三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具有较高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大院的清理搬迁调整,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小制造业的搬迁,鼓励零散分布中小企业向优势产业功能区的转移。严格禁止在园区外建设化工、制药、印染、电镀、建材、家具制造等污染较重的工业项目。

(三)实施增量控制与腾笼换鸟,促进用地开发集约化

一是完善供地管理,实现增量产业用地的高效开发。加强供地环节监管,增强管理部门对土地出让后开发的监管力度,防止土地的低效利用;推进产业园区新增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严格对入园项目的准入要求,促进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二是促进产业腾退搬迁,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创新管理与服务机制,鼓励低效率企业项目腾退搬迁,鼓励产业用地置换流转。结合镇村产业基地的规范建设,促进低效用地工业企业的搬迁退出;鼓励优势企业对低效产业项目的兼并重组,实现存量用地的二次开发。

三是加强产业用地储备开发,优化项目落地空间环境。拓宽产业用地储备开发融资渠道,加大储备投入力度,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创造优质空间条件。

(四)鼓励产业布局的统筹联动,实现功能配置协同化

一是加强各级园区产业的协同布局,减少同质化竞争。根据功能区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区域细分产业发展定位,统筹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市级产业园区、镇村产业基地产业内容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衔接配套关系,形成互为支撑的立体化、纵深化发展的产业分布格局。

二是加强与邻近省市产业布局的统筹。通过大兴、房山、通州及生态涵养区产业与天津、河北邻近城市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以物流服务业为纽带,以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为轴,实现京津冀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积极探索建设区域合作产业园区,依托北京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利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用地空间。

四、布局指引

(一)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着力点,围绕北清路、京藏高速、立汤路发展轴线,统筹产业发展空间资源,形成“一核三轴”的产业空间格局;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技术研发与创新业态集聚,形成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发展高地。

1、建设中关村科学城自主创新核心高地。

在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学院路区域,充分发挥区域科技资源优势,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以中关村科学城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辐射中心。

2、整合发展北清路产业发展带。

整合海淀山后产业空间资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环保科技示范园、创新园、国际教育园、永丰产业基地、上庄科技园等园区为节点,以北清路为发展轴,统筹开发产业空间资源,打造新材料和信息产业新技术研发孵化基地、环保综合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新区。

3、统筹提升立汤路产业发展带。

加强未来科技城与小汤山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协同,形成从高端研发到孵化生产的产业链衔接。形成电力通信、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

4、拓展发展京藏高速沿线产业带。

进一步拓展京藏高速沿线中关村科技园区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空间,完善科技企业研发与服务配套服务,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物和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孵化中心,做强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

(二)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

全面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立足南部地区产业空间资源优势,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北京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产业发展主体平台,辐射带动八大特色专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三极八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积极加强与河北省邻近城市产业的协同布局,发挥南部地区产业对外的辐射作用。

1、进一步做大做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式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规模,积极培育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移动硅谷产业园、数字电视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开发区核心区。

2、积极推进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拓展建设。

以窦店工业基地扩区建设为基础,建设“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统筹推进基地核心区、扩展区、控制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高技术、高产值、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企业项目,重点发展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高端机电装备制造项目,形成以汽车相关产业为龙头的高端制造业发展集群。

3、积极促进石化新材料基地拓展升级。

依托北京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房山工业园区及临近产业空间,打造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化产品的深加工、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领域。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4、协同推进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在城南地区,打造永定河西航天军工和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大兴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采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亦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马驹桥物流产业集群、新空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长阳核电与电力设备产业集群、永乐经济开发区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城南地区产业发展的新节点。

(三)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以顺义临空经济区和通州新城为核心辐射区,依托东六环、京承、京平高速等交通干线的辐射拉动,结合重点乡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物流服务业为纽带,实现制造业与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建设顺义-通州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与区域产业协作发展新区。加强与河北、天津邻近区域产业互动。

1、强化打造综合性临空产业聚集区。

进一步升级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业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等六大功能组团产业服务与承载功能,巩固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提升汽车制造、中高端数控机床等高技术制造产业,做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航空信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临空产业集聚区。

2、加快推进通州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建设。依托新城开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等产业,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带动通州经济开发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金桥产业基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3、持续完善特色乡镇产业基地布局。

进一步发挥区域高端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乡镇产业基地配套服务建设,着力建设仁和、李桥、赵全营、杨镇、马坡等重点乡镇的航空、汽车零部件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实现区域产业纵深发展。

(四)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及石龙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驱动的京西产业转型发展新区。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努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文”的生态科技创意城。

(五)生态涵养区——都市绿色产业发展带

立足区域生态环境与产业要素特点,强化六大市级产业园区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一批新兴专业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型都市工业、节能环保制造与应用示范、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与京津冀临近区域协作发展,提升经济一体化程度。

1、强化六大产业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依托市级开发区政策与用地资源优势,利用产业共建契机,积极落实生态工业发展理念,建设雁栖经济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马坊工业园区、密云经济开发区、延庆经济开发区、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等园区。鼓励高端汽车零部件、生物和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形成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的支撑节点。

2、加快发展一批专业化产业基地。

依托农民就业基地和乡镇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延庆东部山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庙城商用车产业基地、怀柔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马昌营、峪口等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消耗型都市工业、节能环保制造与应用示范、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的纵深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建设区域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合投资开发等一体化开发建设协调机制,促进产业用地的联合开发。在土地流转、财政税收、投资收益等方面,探索各区县之间的合作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服务流程,变“绿色通道”为常态审批机制。探索建立产业项目落地一站式服务机制。

(二)完善用地管理

完善产业用地供地管理流程。研究制定产业项目用地管理办法,建立工业项目用地联审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招拍挂流程,发挥产业管理部门的布局指导作用。

建立产业用地出让后续监管机制。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增强土地出让、转让后开发利用监管力度,探索产业用地开发保证金制度及“二次发证”制度,防止土地的低效利用。针对现有存量低效利用的产业用地,建立退出奖励机制,促进用地效率提升。

(三)健全法规标准

制定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准入标准、退出标准。从产业类型、能效、水效、用地效率等方面,严格对入园项目的准入与退出要求,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实现产业园区业态升级。

研究出台产业置换与重组相关政策。明确产业腾退置换鼓励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指导城区工业用地产业内容的置换升级,探索制定鼓励腾退工业用地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机制。

(四)强化资金引导

拓宽资金渠道,统筹现有各类产业发展资金资源,完善市区两级工业用地储备机制,推进产业用地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