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




基本信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平装: 363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030213471

内容简介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是北方草原地带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北方草原地带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文化、朱开沟文化、魏营子文化、围坊三期文化、李家崖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毛庆沟文化等的发现、年代、分期与分区以及各个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渊源及族属等问题,全面阐释了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在欧亚草原游牧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早期游牧民族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探讨了游牧业可以长期不衰的原因及其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关系。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适合于考古学、北方少数民族史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匈奴时期》介绍了2004年石器微痕实验研究的成果,在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总结的基础上,以实验为方法,运用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手段,对石器使用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来进一步石器功能和史前人类的行为模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文化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早期青铜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境外的文化联系

第二节 中期青铜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境外的文化联系

第三节 晚期青铜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境外的文化联系

第三章 长城地带中段早期铁顺时代文化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墓葬形制与埋葬习俗

第二节 青铜器

第三节 铁器

第四节 金银器

第五节 动物纹装饰艺术

第四章 匈奴文化的内涵、起源、发展及其文化联系

第一节 墓葬形制、埋葬习俗与居住址

第二节 匈奴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匈奴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

第四节 匈奴文化起源的探索

后记

文摘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范畴

长城地带通常泛指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但本书所述考古学文化只限定在东起辽西、西至甘肃东部这一地域内,即指长城地带中段,不包括辽东和河西走廊。从年代上说,包括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早期匈奴时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至秦汉时期(公元前21~公元3世纪),国外考古文献中所说的青铜时代和斯基泰及匈奴一萨尔马特时期。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长城地带青铜文化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序列已基本确立。如果以张家口地区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区域的话,那么西段的青铜文化有朱开沟文化、李家崖文化和西岔文化。东段燕山以北地区有夏家店下层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十二台营子文化;燕山以南有大坨头文化、围坊三期文化和张家园上层文化、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的玉皇庙文化。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西段地区,包括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的毛庆沟文化和桃红巴拉文化、分布于陇山地区的杨郎文化。当然,关于这些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文化内涵、起源和发展去向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笔者曾在拙作《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一书中就上述内容曾做过论述…。至于早期匈奴文化遗存除我国北方地区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见于蒙古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匈奴在中国北方活跃数百年,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欧亚草原的历史进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欧亚大陆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带,通常以乌拉尔山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乌拉尔山北起喀拉海沿岸,顺子午线方向延伸至俄罗斯奥尔斯克市、哈萨克斯坦咸海一带。乌拉尔山以东分布有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色楞格河、锡尔河、伊犁河、黄河、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及咸海、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青海湖、贝加尔湖、达赉湖等大小河流和湖泊。这些重要水系及其支流和大小湖泊,自古以来是众多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纵横驰骋的舞台,遗留下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存。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青铜文化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以及匈奴一萨尔马特时期的文化遗存存在着颇多相似的文化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一地域内的文化遗存,我们会发现不同地区之间在墓葬结构、埋葬习俗及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尤为明显。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欧亚大陆草原的东部地区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①中国北方、蒙古东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②新疆、蒙古西部、东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图瓦和阿尔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