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阿蚌村

阿蚌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阿蚌村




村情概况


阿蚌村隶属于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猛硐瑶族乡东北边,距离铜塔村委会8.00 公里,距离猛硐瑶族乡10.00公里。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海拔691.00米,年平均气温20.40 ℃,年降水量1,615.60毫米,适宜种植竹笋等农作物。有耕地178.00亩,其中人均耕地1.37亩;有林地1222.7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户,有乡村人口131人,其中农业人口130人,劳动力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12.00元。该村农民生活并不富裕,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8.00亩(其中:田105.00亩,地73.00亩),人均耕地1.3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22.7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0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92亩,主要种植草果、茶叶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03.90亩,其他面积1367.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0户通自来水。有30户通电,有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33.33%和33.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16.67%和1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2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5.00亩,有效灌溉率为 75.8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3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4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省外。2007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7.9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6.5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八角、茶叶、香蕉和竹笋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0户,共乡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62人。其中农业人口130人,劳动力92人。该村以壮族为主,其中瑶族3人,壮族127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1.5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3人,参合率93.89%;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3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戈主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猛硐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00公里,距离中学2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4人。啊蚌小组居住着瑶族和壮族。瑶族,原住长江、黄河流域。唐朝时期逐步向西南方向迁徙,通过广西到达云南文山,明代流入麻栗坡。县内靛瑶自称"门"或"金门",因种植蓝靛而得名;角瑶自称"尤棉",明末清初迁入麻栗坡境内,一因祖先神灵供敬在堂屋右上角而得名,而因姑娘出嫁时头顶角形竹笼而得名。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县内蓝靛瑶、角瑶语言相通,同属一种瑶语方言。因长期与汉、壮、苗等民族居住在一起,大部分会讲汉语,小部分会讲壮、苗语。历史上,瑶族曾有过文字,因秦始皇统一文字被统一了,现在只剩下少量方块字反映在瑶族所著的经书中。瑶族的节日有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六月六、七月半和盘王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由于受汉文化影响,瑶族也信仰道教,道教在瑶族中生根发芽,但瑶族道教兼有瑶族特色。壮族系当地土著居民,其先民源于清秦、汉时期的百越系统。在古代汉文献中,称壮族先民为"骆越""夷濮""鸠僚""俚"等

相关分词: 阿蚌村 阿蚌 蚌村